雨夜,大都督府正門內的石道兩旁,一排排的府兵,森嚴地守衛著。


    一個鄉民,站在了雨裏。


    他摟了摟身上的蓑衣,這三月的夜雨,似乎凍得他有點發抖。


    庭院深處,孔懷亮打著油傘走了出來,把一個油布小包裹和一袋銅錢,遞給了鄉民道:


    “把這個送迴去。


    記住,一定要親手送到,讓你送信過來的、那個青衫少年的手上。


    這些是給你的腿腳費,去吧。”


    鄉民半低著頭,整張臉都被領子和鬥笠遮住了,似乎麵對這樣的大官,他不敢隨便抬頭。


    他接過了那袋錢,把油布小包放進懷裏,做了一揖,就往門外走去。


    “等等。”孔懷亮突然道。


    鄉民一下站住了,“大人,您……還有什麽吩咐?”


    孔懷亮沒有說話,隻是打量著那個鄉民的背影。


    “沒什麽,你去吧。”他說。


    “是大人。”鄉民又答應了一聲,就走出了門外。


    孔懷亮望著那個遠去的背影,喃喃道:


    “這就是個尋常百姓,我怎麽可能認識,肯定是看錯了……”


    他搖了搖頭,又往府衙裏走了迴去。


    門外遠處、雨夜裏,那鄉民不知何時站住了,緩緩轉身抬起了頭來。


    鬥笠下,他那雙年輕深邃的眼,遠望著緩緩關閉著的大門,門裏那些守衛的兵將,和那個漸漸消失的官員背影。


    這正是趙寒。


    今晚的這封信,是這次揚州大戰計劃的開端,何其的重要。


    所以,小寒爺我才決定扮作個鄉黨,親自來送這封信。


    與此同時,也可以趁機親眼看看,這大戰之前,大都督府裏外的情況。


    杜鬆雲和孔懷亮那些人,做夢都不會想到,我身為他們對手一邊的帶頭人,竟然會自己“送上了門來”。


    所以,也就隻能眼睜睜,看著小寒爺我來了又走咯。


    哦不,他們還是有些貢獻的。


    趙寒看著手裏,那一小袋沉甸甸的銅錢。


    恩,下來大膽幾個月的宵夜費又有了,謝了啊杜大人。


    趙寒笑著把銅錢揣進懷裏,走到路邊的屋簷下,把油布小包裏的信,取了出來。


    信上幾乎所有的字,包括自己提議的、“換人”的具體日子和時辰,都完好無缺。


    唯獨,“換人”的具體地界、“衛察司”那三個字,被劃掉了。


    在旁邊的空白處,又寫上了四個新的大字——“大都督府”。


    再下方,還寫了幾列行書,也是些白話。


    那字衝虛圓滿、又是大氣磅礴,一看就是書法大家的手筆:


    “趙法師足下:


    來信敬閱。


    法師的提議,正合杜某之意。


    此事的時辰,便依法師的說法。而地點,杜某則冒昧僭越定了。


    到時,你我依時依地相見。


    正如法師信中所言,杜某也保證,到時,大都督府將是空府一座。


    杜某將會略備薄酒,在那大堂之上、與李大人一道,恭候趙法師與穆公子的大駕光臨。


    鬆雲白。”


    果然不出所料。


    杜鬆雲非常看重他那位太子學生的安危,所以,他必然會同意小寒爺我的這個,“換人”的提議。


    而像他這等老謀深算的人,一定會馬上想到,對於交換人質的事,地點至關重要。


    所以整封信裏,杜鬆雲就隻把換人的地界,改成了他的“大都督府”。


    如今,這座衙門就是他的老巢。


    即使杜鬆雲信誓旦旦地保證,到時不會留下一點兵卒,可這背地裏有什麽花招,又有誰知道?


    很好。


    杜鬆雲,我早就知道,你不可能同意在我的衛察司裏換人的。


    所以,才給你來了個“欲擒故縱”。


    瞧,你這不就乖乖地跳進了,小寒爺我的套裏了麽?


    這一次換人,我要進的,就是你的這個大都督府。


    趙寒淡然一笑,手裏玄光一盛,那封信頓時碎成粉末,飄散了。


    他一邁步,往城裏的巷陌走去。


    雨漸漸大了起來,劈裏啪啦地,打在屋簷和地麵上。


    城中,那些縱橫交錯的河道裏,水都大滿了起來,眼看就要衝入街巷裏來。


    黑夜裏,零零星星有一些百姓,匆匆地走著,邊走邊低聲議論道:


    “哎喲這才三月,這雨怎麽就跟入了仲夏一樣,一天比一天的大了啊?


    你們聽說了嗎,北邊那濁河的水,幾乎都要滿了啊。”


    “何止是濁河啊,我昨兒個白日,才從山陽瀆走船迴來。


    那水滿得喲,船都快可以,直接駛上岸去啦。”


    “要再這麽下去,這麽大的水,那山陽瀆上遊的大堤一旦崩了,那咱們這揚州,可就要遭大洪災了啊。”


    “誰說不是呢?


    哎,今兒這年景,究竟是怎麽了?


    光是那‘女鬼沉船’的事,就鬧得大家都不敢走船了。咱這些靠水吃飯的,都快揭不開鍋了。


    前些天,聽說這城裏的胡人,又鬧出了什麽大亂子來。


    這下可好,這洪災又要來了。


    哎喲,這老天爺,怎麽就這麽來禍害咱揚州的鄉黨啊?”


    “哎,老天爺的事,咱平頭老百姓哪有那個能耐去管?


    這雨又大了,趕緊迴家躲雨去吧……”


    百姓說著、都摟緊了蓑衣,匆匆趕迴家去,緊閉院門不出來了。


    雨夜之中,趙寒一路聽著這些議論,不斷思索著。


    眼下這城裏的亂象,可謂是愈演愈烈。


    整個揚州的民心,都已經動搖了。


    突厥亂賊、杜鬆雲,還有那個沉船案的真兇、吳絳仙,他們擾亂揚州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那麽接下來,就是亮出真刀真槍的時候了。


    大雨,水患,洪災……


    趙寒迴想著百姓們的話,走到了河道上的一條拱橋上。


    橋下,平日潺潺的水聲,已經變得洶湧了,小浪花拍打在岸邊的石頭上,發出了劈啪的響聲。


    趙寒的心裏忽然一個機靈。


    他一低頭,望向了橋下的河道裏,那些湍急的河水。


    之前在分析揚州形勢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疑問,突然冒了出來。


    沒錯。


    揚州不是上邽,不是那種西北邊疆的城池


    它是江南水鄉之地,這城裏城外,都是一條條的水道縱橫。


    在這種地方作戰,除了陸上的步騎兵之外,還有一個兵種至關重要——那就是水軍。


    想當年,魏末晉初之時。


    晉朝益州刺史、大將軍王濬,奉晉武帝之命,率大軍攻伐東吳。


    他就是率領一支水師大軍,由益州一路順長江東下,連克西陵、夏口等沿江重鎮。


    最後,晉軍那上千艘的樓船,一直沿江開到了,東吳都城“建業”的石頭城下。


    東吳末帝孫皓嚇得肝膽俱裂,自行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了晉軍水師大營的門前請降。


    所以,自古在江南之地,水軍甚至比陸軍還重要,能決定一戰之成敗。


    而迴想起來,進入揚州以來。


    小寒爺我的那些對手們,他們一直使用的都是化外修士、妖鬼之類,以及陸上的步騎兵。


    而對於水軍這個“龐然大物”,這些人,還從來都沒有動用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澄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澄雲生並收藏大唐第一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