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哼了一聲,“你究竟想說什麽?”
“在下要說的是,“趙寒道,“這次,我是自己過來的,沒有人派我。
相信殿下也已經知道了,眼下,在下正在追查揚州城中的,‘女鬼沉江案’。
如今,我有些與這案子相關的話,想請教殿下。
隻要殿下您肯全力配合、實言相告,那我就有法子讓您脫了這牢籠,迴到長安,繼續當您的大唐東宮太子。”
這句話,正說中了李承乾心中所想。
他這次來揚州,本來是萬分隱秘的。
雖然他在半路上,遭遇了“紫煙閣鬼窟“的事,可也很快過去了,並沒有暴露身份。
隨後李承乾就到了揚州,潛伏了下來。
他本以為,此次的行蹤如此秘密,暗中出去會會舊情人,也不可能被人發現。
誰知陰差陽錯,他竟然剛好碰到了趙寒等人去明月樓查案,不慎被李希愚的人擒獲,軟禁了起來。
隨後,李承乾就一直輾轉各地,始終脫不了他人的控製。
如今他一心想的,就是如何逃脫出去。
隻要出了這個牢籠、迴了長安,那以他太子的身份和勢力,那所有這一切敢得罪他、妨礙他做事,甚至想暗中對他不利的人,都將全部被碾為齏粉。
如今趙寒一來,就提出了這件事來。
李承乾就算有再深的機謀,也不能不動心。
他的聲音稍微平淡了些,“什麽話,說吧。”
“多謝殿下。”
趙寒淡然一笑,目光有些凝重了起來:
“那麽敢問殿下,您此次與杜大人一起來揚州,是不是早就有所預謀,要對李希愚李大人下手?”
李承乾一愕。
雖然他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趙寒要問的,肯定是些非常重要的話。
可他也沒想到,趙寒一開口,就問了一個如此“尖銳”的問題。
可李承乾依然麵不改色,隻冷冷答了兩個字:
“不錯。”
“而殿下你們的計劃,”趙寒繼續道,“就是要借長安朝廷上、群臣的彈劾之名,把這沉船案的罪名,強加在李大人的頭上,將他徹底革職,一查到底。
然後便可以達到,你們背後那個重大的圖謀了,對麽?”
當今大唐朝堂之上,這位太子李承乾和他那個四弟越王李泰,這兩人之間的奪嫡之爭,早就在朝野間有所傳聞。
而李希愚就是公認的,越王手下的封疆大吏、一大能臣幹將。
如果,李承乾這次親自過來揚州,其目的就是,為了把李希愚抓拿入獄的話。
那他們背後想扳倒的人,當然就是李希愚上麵的那位,四皇子越王了。
但是,像奪嫡之爭這種重大而險惡之事,是決不能隨便明言的。
所以,趙寒才用了“重大圖謀”這四個字。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對方可以方便地迴答。
“不錯。”李承乾冷冷道。
顯然他對趙寒背後的意思,非常的明白。
趙寒道,“既然如此,殿下您此行來揚州的目的,可以說是我大唐內部之事了。
那麽,您又為何要與外邦的賊人,聯手做事?
這豈不是引狼入室,自亂陣腳麽?”
李承乾似乎一愕:“你這話什麽意思?”
趙寒淡然一笑:
“殿下就不要再裝了吧。
杜鬆雲杜大人以‘相洹春坊’之名,在揚州連續收受了,突厥人的大額賄賂。
如今,他還暗中與突厥人聯手,準備在這揚州一地,做一場起兵作亂的大亂事。
杜大人是殿下您的老師,還與您一起來了揚州,在您的監視下,親自主持這次揚州的龐大計劃。
您不會跟我說,他和突厥賊人勾結的事,您毫不知情吧?”
趙寒的目光,突然變得刀一般的銳利,直刺李承乾的雙眼。
李承乾顯然非常的愕然,甚至有些呆在了當場。
半晌,他忽然又冷冷一笑道:
“我明白了。
趙法師,你這次來,根本就不是為了幫我掙脫牢籠。
你們這是想以救我為誘餌,趁機把這‘勾結外賊、禍亂天下’的大罪名,扣在我的頭上,落個實證。
隻要你們這個計劃成功了,我在父皇麵前的地位,從此將一落千丈,就連東宮太子的位置,也不知能否保住。
而杜師他,就是我的‘從犯’。
從此,我二人在揚州做的事、我們說的話,我們給李希愚定的罪,就沒人會再相信。
這麽一來,本來身陷牢獄的李希愚,一下子就可以完全脫罪,反而還成為了一位揪出逆犯、麵對誣陷剛正不阿的,大忠臣。
哼哼,你們這真是一個好計謀。
你還說,你這次不是,李希愚那個小人派你來的?”
趙寒和李承乾雙目對視,冷冷地對峙著。
小小的農舍之內,沒人動用任何的兵器,卻仿佛充滿了刀光劍影。
趙寒仔細觀察著,這位大唐太子臉上和眼裏的,哪怕一絲的表情和神色。
其實,趙寒剛才問出的這番話,就是一個試探。
因為正如之前所說,雖然已經確定了,杜鬆雲就是“相洹春坊”。
這次突厥人作亂的事,他很可能牽涉其中,甚至是直接的參與者。
可是,還是有個大疑問,一直懸而未決。
杜鬆雲身為皇上的心腹之臣、太子之師,為什麽會和突厥人私下勾結,做這種禍亂大唐的事?
李承乾,身為奪嫡之爭的中心人物。
那這件事,他會不會知道內情?
如果李承乾知道的話,那就可以想法從他的口裏,問出這個疑問的答案來。
憑小寒爺我的直覺,這個答案對了解杜鬆雲在揚州一切行動的根本目的,至關重要。
可如今,從李承乾的反應來看,似乎他對此並不知情。
甚至,連杜鬆雲收受賄賂的事,他也不知道。
真的麽?
再將你一軍試試。
“殿下,”趙寒又道,“在下曾聽聞,如今在長安的宮裏,您東宮的用度已然受到了限製。
可即便如此,殿下您依然是每日鮮衣怒馬、華服金玉,花費沒有絲毫的減少。
我看,這些額外大筆的錢財,就是您那位好老師杜大人,奉上給您的吧?
我大唐官員俸祿嚴謹有度,杜大人如果僅憑俸祿,是絕不可能拿得出那麽多錢銀的。
殿下您不會說,杜大人這些錢從哪裏來的,您又不知道吧?”
李承乾目光一冷:“你怎麽知道我用度的事?”
確實,太子的用度,那是大唐皇室的機密。
別說是百姓,就是長安的高官大員們,都未必知道。
趙寒之所以知道,那也是因為那晚在李府,李希愚把這個消息說出來、用來震懾杜鬆雲,他聽到了而已。
“看來,”趙寒道,“在下是說對了。所以,殿下您剛才就是在故意隱瞞。
杜大人收受賄賂,還有和突厥人勾結起兵的事,你其實全都知道,對麽?”
趙寒的話裏,帶著一種隱隱的威勢,不斷地逼迫著李承乾。
“在下要說的是,“趙寒道,“這次,我是自己過來的,沒有人派我。
相信殿下也已經知道了,眼下,在下正在追查揚州城中的,‘女鬼沉江案’。
如今,我有些與這案子相關的話,想請教殿下。
隻要殿下您肯全力配合、實言相告,那我就有法子讓您脫了這牢籠,迴到長安,繼續當您的大唐東宮太子。”
這句話,正說中了李承乾心中所想。
他這次來揚州,本來是萬分隱秘的。
雖然他在半路上,遭遇了“紫煙閣鬼窟“的事,可也很快過去了,並沒有暴露身份。
隨後李承乾就到了揚州,潛伏了下來。
他本以為,此次的行蹤如此秘密,暗中出去會會舊情人,也不可能被人發現。
誰知陰差陽錯,他竟然剛好碰到了趙寒等人去明月樓查案,不慎被李希愚的人擒獲,軟禁了起來。
隨後,李承乾就一直輾轉各地,始終脫不了他人的控製。
如今他一心想的,就是如何逃脫出去。
隻要出了這個牢籠、迴了長安,那以他太子的身份和勢力,那所有這一切敢得罪他、妨礙他做事,甚至想暗中對他不利的人,都將全部被碾為齏粉。
如今趙寒一來,就提出了這件事來。
李承乾就算有再深的機謀,也不能不動心。
他的聲音稍微平淡了些,“什麽話,說吧。”
“多謝殿下。”
趙寒淡然一笑,目光有些凝重了起來:
“那麽敢問殿下,您此次與杜大人一起來揚州,是不是早就有所預謀,要對李希愚李大人下手?”
李承乾一愕。
雖然他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趙寒要問的,肯定是些非常重要的話。
可他也沒想到,趙寒一開口,就問了一個如此“尖銳”的問題。
可李承乾依然麵不改色,隻冷冷答了兩個字:
“不錯。”
“而殿下你們的計劃,”趙寒繼續道,“就是要借長安朝廷上、群臣的彈劾之名,把這沉船案的罪名,強加在李大人的頭上,將他徹底革職,一查到底。
然後便可以達到,你們背後那個重大的圖謀了,對麽?”
當今大唐朝堂之上,這位太子李承乾和他那個四弟越王李泰,這兩人之間的奪嫡之爭,早就在朝野間有所傳聞。
而李希愚就是公認的,越王手下的封疆大吏、一大能臣幹將。
如果,李承乾這次親自過來揚州,其目的就是,為了把李希愚抓拿入獄的話。
那他們背後想扳倒的人,當然就是李希愚上麵的那位,四皇子越王了。
但是,像奪嫡之爭這種重大而險惡之事,是決不能隨便明言的。
所以,趙寒才用了“重大圖謀”這四個字。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對方可以方便地迴答。
“不錯。”李承乾冷冷道。
顯然他對趙寒背後的意思,非常的明白。
趙寒道,“既然如此,殿下您此行來揚州的目的,可以說是我大唐內部之事了。
那麽,您又為何要與外邦的賊人,聯手做事?
這豈不是引狼入室,自亂陣腳麽?”
李承乾似乎一愕:“你這話什麽意思?”
趙寒淡然一笑:
“殿下就不要再裝了吧。
杜鬆雲杜大人以‘相洹春坊’之名,在揚州連續收受了,突厥人的大額賄賂。
如今,他還暗中與突厥人聯手,準備在這揚州一地,做一場起兵作亂的大亂事。
杜大人是殿下您的老師,還與您一起來了揚州,在您的監視下,親自主持這次揚州的龐大計劃。
您不會跟我說,他和突厥賊人勾結的事,您毫不知情吧?”
趙寒的目光,突然變得刀一般的銳利,直刺李承乾的雙眼。
李承乾顯然非常的愕然,甚至有些呆在了當場。
半晌,他忽然又冷冷一笑道:
“我明白了。
趙法師,你這次來,根本就不是為了幫我掙脫牢籠。
你們這是想以救我為誘餌,趁機把這‘勾結外賊、禍亂天下’的大罪名,扣在我的頭上,落個實證。
隻要你們這個計劃成功了,我在父皇麵前的地位,從此將一落千丈,就連東宮太子的位置,也不知能否保住。
而杜師他,就是我的‘從犯’。
從此,我二人在揚州做的事、我們說的話,我們給李希愚定的罪,就沒人會再相信。
這麽一來,本來身陷牢獄的李希愚,一下子就可以完全脫罪,反而還成為了一位揪出逆犯、麵對誣陷剛正不阿的,大忠臣。
哼哼,你們這真是一個好計謀。
你還說,你這次不是,李希愚那個小人派你來的?”
趙寒和李承乾雙目對視,冷冷地對峙著。
小小的農舍之內,沒人動用任何的兵器,卻仿佛充滿了刀光劍影。
趙寒仔細觀察著,這位大唐太子臉上和眼裏的,哪怕一絲的表情和神色。
其實,趙寒剛才問出的這番話,就是一個試探。
因為正如之前所說,雖然已經確定了,杜鬆雲就是“相洹春坊”。
這次突厥人作亂的事,他很可能牽涉其中,甚至是直接的參與者。
可是,還是有個大疑問,一直懸而未決。
杜鬆雲身為皇上的心腹之臣、太子之師,為什麽會和突厥人私下勾結,做這種禍亂大唐的事?
李承乾,身為奪嫡之爭的中心人物。
那這件事,他會不會知道內情?
如果李承乾知道的話,那就可以想法從他的口裏,問出這個疑問的答案來。
憑小寒爺我的直覺,這個答案對了解杜鬆雲在揚州一切行動的根本目的,至關重要。
可如今,從李承乾的反應來看,似乎他對此並不知情。
甚至,連杜鬆雲收受賄賂的事,他也不知道。
真的麽?
再將你一軍試試。
“殿下,”趙寒又道,“在下曾聽聞,如今在長安的宮裏,您東宮的用度已然受到了限製。
可即便如此,殿下您依然是每日鮮衣怒馬、華服金玉,花費沒有絲毫的減少。
我看,這些額外大筆的錢財,就是您那位好老師杜大人,奉上給您的吧?
我大唐官員俸祿嚴謹有度,杜大人如果僅憑俸祿,是絕不可能拿得出那麽多錢銀的。
殿下您不會說,杜大人這些錢從哪裏來的,您又不知道吧?”
李承乾目光一冷:“你怎麽知道我用度的事?”
確實,太子的用度,那是大唐皇室的機密。
別說是百姓,就是長安的高官大員們,都未必知道。
趙寒之所以知道,那也是因為那晚在李府,李希愚把這個消息說出來、用來震懾杜鬆雲,他聽到了而已。
“看來,”趙寒道,“在下是說對了。所以,殿下您剛才就是在故意隱瞞。
杜大人收受賄賂,還有和突厥人勾結起兵的事,你其實全都知道,對麽?”
趙寒的話裏,帶著一種隱隱的威勢,不斷地逼迫著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