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德正哼的一聲,正想說些什麽。


    杜鬆雲開口了:


    “趙法師所言不差。令狐將軍,還不給李大人行禮?”


    令狐德正隻好強忍著氣,很不情願地,朝李希愚行了個大禮。


    李希愚淡笑著:


    “杜大人還請稍坐,李某即刻讓人奉茶,再將沉船案之事,詳細向您稟報。”


    “不必了。”


    杜鬆雲道:


    “李大人,杜某此來除了沉船案之事外,還另有一要事與大人相商。


    隻能,你我二人在場。”


    李希愚看了看趙寒,兩人似乎有些什麽心照不宣。


    “那在下先吃飯去了,二位大人慢聊。”


    趙寒笑著做了一揖,就走了出去。


    杜鬆雲也看了眼令狐德正。


    令狐德正很高興的樣子,一拱手,邊往外走、邊看著趙寒的背影,喃喃道:


    “竟敢頂撞本將軍,小子,你等著……”


    屋裏,就隻剩下了兩個人。


    “李大人,”杜鬆雲道,“此處隻有你我二人,那杜某明人不說暗話,就直言不諱了。”


    “杜大人請講,李某洗耳恭聽。”李希愚道。


    杜鬆雲目光忽然一肅,看著李希愚:


    “聽說前幾日,李大人帶人查封了明月樓的樓船,還從裏麵帶走一個人。


    對麽?”


    李希愚當然知道,杜鬆雲說的是誰。


    那晚,明月樓頂樓的至尊貴廂裏,那位尊貴的青年公子、當朝太子殿下李承乾,眼下正在他的後院裏,被好好地款待著。


    可這件事非常機密,除了他和柳孝岩之外,他誰也沒有告訴,就連趙寒也沒有。


    這杜鬆雲,他是怎麽知道的?


    不過,既然杜鬆雲這麽問了,那就說明他已經不知從何處,得知了李承乾被抓的消息。


    這杜鬆雲是太子的老師,他和李承乾同時在揚州出現,這背後肯定有某種重大謀劃。


    如今太子突然被軟禁,這對他、對太子,都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局麵。


    所以,這杜鬆雲今夜突然帶兵馬來訪,根本就不是為了什麽案子的事,而是為了把太子“奪“迴去。


    李希愚麵不改色:


    “杜大人消息靈通。


    前些日李某收到線報,得知那明月樓借漕運船隻,暗中做私運買賣,數額巨大。


    因其涉及漕運之事,有可能與沉船案相關,李某便連夜領兵查封,確實順帶抓捕了樓裏的一些管事人等,以做進一步審查。


    杜大人,不知您說的是哪一位?


    此人,可是大人您熟絡之人?


    若是,還請大人說出其名號,李某馬上放人。”


    李希愚也看著杜鬆雲,神色淡然。


    李承乾乃當今皇儲,這次下揚州的行蹤,又是絕密。


    他一個太子殿下,微服私行,還在青樓裏被人抓了個現行。


    這樣的事要是傳出去,對太子本身、甚至對整個大唐的聲譽,都是極為嚴重的損害。


    甚至,還可能動搖他東宮的地位。


    所以太子被抓這件事,隻能意會、不能言傳,更不能擺到台麵上來說,隻能在私底下解決。


    杜鬆雲是什麽人,這種道理,他豈會不明白?


    “李大人,”杜鬆雲淡然道,“您辦案拿人,理所應當。


    可您拿的,應該是那些真正涉案的嫌疑人等。


    對那些根本沒有涉案之人,若是隨意拿了,那便是是無故羈拿民眾,是犯了大律的。


    李大人,杜某之所以讓您繼續留在揚州辦案,乃是為了朝廷的重托,為揚州百姓的安危著想。


    若您在辦案中,仍有這等擾民犯律之舉,那……”


    杜鬆雲端正的麵容上,忽然生起了一種森然之意:


    “依照聖旨,杜某可以隨時將您拿下,押送進京。”


    門外,隱約傳來兵卒的喧囂和馬嘶聲。


    李府大門之外,正有一大片、杜鬆雲帶來的大都督府府兵人馬,刀槍整肅,嚴陣以待。


    這是赤露露的威脅。


    “多謝杜大人的提醒。”


    李希愚毫不動色:


    “李某不才,所任之事,無法做到萬分周全。


    可是秉公而為、絕不徇私,這一點,李某自問還是做得到的。


    若杜大人真的發現李某在辦案過程中,有任何徇私枉法之處,杜大人一句話,李某束手就擒,絕無二話。


    隻不過……”


    他語氣淡淡,也看著杜鬆雲:


    “若李某在辦案時,發現了某些人等,罔顧國法人德,做了不軌之事。


    那李某也一定會秉公而為、上報天聽,盡我身為大唐官吏之責。”


    這“不軌之事”,說的當然就是,太子殿下微服私會青樓情人的事了。


    而上報天聽,那就是,要呈報給當今聖上。


    這話中之意,杜鬆雲當然一聽就明白了。


    這是李希愚對他的威脅的,“反擊“。


    可杜鬆雲卻像沒聽見,繼續步步進逼:


    “李大人,您可想好了。


    您眼下為眾臣所彈劾,仍是個待罪之身,如今還敢把那個人羈押不放。


    若讓皇上知道了,這將會是一個何等的大罪,您應該很清楚。


    您確定,真的要這麽做麽?“


    李希愚也毫不退步:


    “皇上聖心昭睿,李某不敢任意揣度。


    李某隻知秉公而行,問心無愧。


    杜大人說李某將有大罪,那不知大人您肯否與李某一同麵聖,將此中之事,一一向皇上說清道明?”


    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李大人。”


    杜鬆雲忽然冷笑一聲,走近李希愚,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能聽得見:


    “眼下的這些事,都是長安的那位,讓您做的吧?”


    如今的揚州大都督,是當今聖上的四皇子、越王李泰,在長安遙領的。


    李希愚身為大都督府長史,世人暗地裏都說,他就是李泰手下的第一大封疆重臣。


    杜鬆雲說的“長安那位”,當然指的就是李泰了。


    而朝野上下早有風傳,說這李泰有奪嫡之意,是太子李承乾最主要的對手。


    杜鬆雲這話,可是暗藏深意。


    李希愚淡然一笑:


    “長安之大,廣廈如林、人物萬千。


    不知杜大人說的長安那位,是哪位?


    是南邊、西邊,還是,東邊那位?”


    東邊,暗指東宮太子。


    杜鬆雲的臉色忽然一暗:


    “李希愚,說吧,你究竟想怎麽樣?”


    “不敢,”李希愚道,“正如杜大人所言,李某身為待罪之身,還能怎樣?


    李某隻想一心放在案情之上,把這‘沉船案’徹底查個水落石出,給朝廷與交代,還揚州百姓與安心,也給自己一個清白。


    隻要杜大人多給李某些時日,讓我從容破了此案,那麽,從哪裏來的人,自然就會迴到哪裏去。


    李某,就當什麽都看見,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這話,已經非常明白了。


    李希愚是要以李承乾廝混青樓的事作為籌注,以李承乾作為人質,讓杜鬆雲多給他時日,用於辦案。


    等他徹底破了“女鬼沉江案”,那麽自然就會把李承乾放出來,所有的事,也將會被抹去。


    “你說,我便信了麽?”杜鬆雲道。


    “杜大人,”李希愚道,“李某此舉,全是為了破案之事,不得已而為之。


    其中之大風險,李某豈會不知?


    大人您也說了。


    如今的形勢,如果案子已破,李某還繼續羈押著那個人,那就是自惹大火燒身。


    即便到時候,李某真的背信棄義、不肯放人,那杜大人您隨意找個緣由,告李某一個犯上忤逆的罪名。


    那李某斬首滅族的大罪,還跑得了麽?


    那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麵。


    李某雖然愚鈍,也不至於愚鈍至此吧,杜大人?”


    兩個當朝高官對視著,神色凜然。


    堂內,沒有一刀一槍,卻像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


    燭火下,堂上那幅長帖上的字,遒勁之中,仿佛染上了一層陰森之意:


    山之高


    水之深


    道可道


    莫問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澄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澄雲生並收藏大唐第一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