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師授兵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作者:一天寫三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呂布挑中的張遼在一眾同僚羨慕的眼神中率領本部兵馬進入北宮,立於殿外,朝著殿中行禮——
“臣騎都尉張遼見過陛下!陛下聖安!”
“朕……躬安?”
一開始劉協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直到他想起張遼如今好像就在呂布麾下,確定了眼前這個張遼就是後世能使江東小兒止啼的張文遠,這才收起眼中的疑惑。
如今的張遼不過二十餘歲,正是風華正茂。麵相雖然略顯青澀,但端正有威嚴,已然能看出一些名將的風範。
“陛下,《六韜》曾言,軍中有士,曰冒刃之士,曰陷陳之士,曰勇銳之士,曰勇力之士,曰冠兵之士,曰死鬥之士,曰勵鈍之士,曰必死之士,曰倖用之士,曰待命之士。”
“行伍之中,無論陣勢如何千變萬化,主將都應知道自己麾下的每種士在何處。”
董卓所講,乃是薑尚所著《六韜·犬韜·練士篇》中的學問。
這些書劉協來後也曾看過,大致知曉董卓口中所言幾種士的意思。
所謂軍中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
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
有披距伸鉤、強梁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隻有分清了種種,才能從雜亂無章的軍陣中看出秩序,並且做到聊熟於心,如臂揮指。
而這,其實就是一個將帥最為核心的天賦。
韓信曾對高祖劉邦說自己統兵多多益善。
就是因為韓信在這方麵的天賦高到令人頭皮發麻。
常人別說一萬人、十萬人,就是一千人放在他們眼前他們都會淩亂到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調配。
而韓信,卻能將百萬大軍分門別類,各自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種天賦,也正是鑄就了韓信“兵仙”之名的基石。
董卓繼續朝著劉協講解:“如何於戰場上調配這十類士卒,往往就是一場戰事能否勝利的關鍵。”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起身來到宮外,看著張遼麾下的士卒,似有意動。
董卓跟在劉協後麵,朝張遼下令,將這一百名士卒分成兩隊,又以五人為一組。
如此,原本完整的一百名士卒就被整齊的分成涇渭分明的二十顆棋子。
“陛下可要與臣來一局?”
好男兒,自該於戰場上一展雄風!何必要在方寸棋盤間蹉跎?
劉協此刻早已按捺不住:“合該如此!”
最先開始的,名叫列陣。
《孫臏兵法》中,將軍陣係統概括為八種,即方、圓、錐行、雁行、鉤行、玄襄、疏陣、數陣、火陣、水陣。
其中火陣、水陣需依靠天時,所以並不常用。
而雁行陣乃是弩兵專用軍陣,故此也沒有施展出來。
鉤行、玄襄,較為複雜,非精銳不得施展。
疏陣、數陣,則是步兵衝陣車兵的陣法,算是特殊戰法。
故此,常用軍陣,不過方、圓、錐行三種而已。
以董卓的實力,自然可以用出鉤行或者玄襄的陣勢,但在麵對劉協之時,他還是僅僅用了方陣與圓陣,顯然存在了放水的意圖。
劉協對軍事同樣是一竅不通,就仿照著董卓的路子,他怎麽安排軍陣,劉協就學著怎麽安排軍陣。
可饒是如此,依舊是看出了二人的差距。
董卓排兵,算上軍令傳達的時間,也不過二十息之內就將陣勢列好。
但劉協照貓畫虎,卻足足花了九十息的時間……
若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隻怕劉協此刻已經被董卓給突突沒了。
“陛下,可準備妥當了?”
麵對劉協的拖拉,董卓卻一反常態似的沒了往日的暴脾氣,反而眸中盡是懷念。
就仿佛,是在懷念第一次上戰場的他。
“好了!”
劉協氣喘籲籲的唿應董卓:“太師!可以開始了!”
“喏!”
如今,劉協、董卓是兩軍的統帥。而張遼,呂布,則是擔任起了兩軍的將領。
聽到劉協與董卓約定戰事開啟,他們都第一時間來到主帥身邊聽從調令。
“文遠!將陷陳之士、勇銳之士、勇力之士放為前鋒,全部壓上去!”
這三類士卒,可謂全軍之精銳!
劉協一口氣就將精銳投入戰場,不可謂不大膽。
而張遼聽到劉協的安排,嘴唇微動,明顯是想要奉勸劉協不要這般魯莽。
但一想到劉協的身份,外加此刻不過是場遊戲,張遼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匆匆下去調遣士卒。
另一邊的董卓看到劉協的布置,卻是漫不經心的笑了幾下。
“奉先,調死鬥之士與冒刃之士頂上去。”
有王臣失勢,欲複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鬥之士。
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
這兩類士卒,若論劍刃之鋒利,甲胄之堅固,是斷然比不過軍中精銳的。
可他們士氣最旺,若僅僅是抵禦,那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兩隊士卒迅速頂在前麵,與劉協的精銳纏鬥在了一起。
雖然他們在麵對劉協的精銳時且戰且退,但畢竟是直接纏住了劉協最精銳的部隊,使其不能上前。
如此,劉協所能動用的士卒不過七組,但董卓能夠動用的卻有八組!
“奉先,再令冠兵之士、必死之士,自左、右翼分別壓過去!”
有逾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冠兵之士。
有貧窮憤怒,欲快其心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
前者,其實就是機動力極高的騎兵。
後者,則是一些炮灰。
兵法,重在虛實。
假如這是在戰場上,恐怕劉協會極難分辨兩者的差別。
若是一招不慎,將主力士卒拉到右翼,對上了董卓的必死之士,那極有可能令中陣空虛,被敵人的冠軍之士鑽了空子。
而中軍一旦被騎兵鑽進來,對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將中軍攪的一塌糊塗,甚至是完全將軍陣分割開來,一舉決定勝負!
但好在,如今的劉協,倒不至於上了這麽簡單的陷阱。
“文遠,命勵鈍之士於右翼迎擊!”
“至於左翼……”
劉協微微眯起雙眼。
“派待命之士以阻之!”
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
“臣騎都尉張遼見過陛下!陛下聖安!”
“朕……躬安?”
一開始劉協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直到他想起張遼如今好像就在呂布麾下,確定了眼前這個張遼就是後世能使江東小兒止啼的張文遠,這才收起眼中的疑惑。
如今的張遼不過二十餘歲,正是風華正茂。麵相雖然略顯青澀,但端正有威嚴,已然能看出一些名將的風範。
“陛下,《六韜》曾言,軍中有士,曰冒刃之士,曰陷陳之士,曰勇銳之士,曰勇力之士,曰冠兵之士,曰死鬥之士,曰勵鈍之士,曰必死之士,曰倖用之士,曰待命之士。”
“行伍之中,無論陣勢如何千變萬化,主將都應知道自己麾下的每種士在何處。”
董卓所講,乃是薑尚所著《六韜·犬韜·練士篇》中的學問。
這些書劉協來後也曾看過,大致知曉董卓口中所言幾種士的意思。
所謂軍中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
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
有披距伸鉤、強梁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隻有分清了種種,才能從雜亂無章的軍陣中看出秩序,並且做到聊熟於心,如臂揮指。
而這,其實就是一個將帥最為核心的天賦。
韓信曾對高祖劉邦說自己統兵多多益善。
就是因為韓信在這方麵的天賦高到令人頭皮發麻。
常人別說一萬人、十萬人,就是一千人放在他們眼前他們都會淩亂到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調配。
而韓信,卻能將百萬大軍分門別類,各自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種天賦,也正是鑄就了韓信“兵仙”之名的基石。
董卓繼續朝著劉協講解:“如何於戰場上調配這十類士卒,往往就是一場戰事能否勝利的關鍵。”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起身來到宮外,看著張遼麾下的士卒,似有意動。
董卓跟在劉協後麵,朝張遼下令,將這一百名士卒分成兩隊,又以五人為一組。
如此,原本完整的一百名士卒就被整齊的分成涇渭分明的二十顆棋子。
“陛下可要與臣來一局?”
好男兒,自該於戰場上一展雄風!何必要在方寸棋盤間蹉跎?
劉協此刻早已按捺不住:“合該如此!”
最先開始的,名叫列陣。
《孫臏兵法》中,將軍陣係統概括為八種,即方、圓、錐行、雁行、鉤行、玄襄、疏陣、數陣、火陣、水陣。
其中火陣、水陣需依靠天時,所以並不常用。
而雁行陣乃是弩兵專用軍陣,故此也沒有施展出來。
鉤行、玄襄,較為複雜,非精銳不得施展。
疏陣、數陣,則是步兵衝陣車兵的陣法,算是特殊戰法。
故此,常用軍陣,不過方、圓、錐行三種而已。
以董卓的實力,自然可以用出鉤行或者玄襄的陣勢,但在麵對劉協之時,他還是僅僅用了方陣與圓陣,顯然存在了放水的意圖。
劉協對軍事同樣是一竅不通,就仿照著董卓的路子,他怎麽安排軍陣,劉協就學著怎麽安排軍陣。
可饒是如此,依舊是看出了二人的差距。
董卓排兵,算上軍令傳達的時間,也不過二十息之內就將陣勢列好。
但劉協照貓畫虎,卻足足花了九十息的時間……
若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隻怕劉協此刻已經被董卓給突突沒了。
“陛下,可準備妥當了?”
麵對劉協的拖拉,董卓卻一反常態似的沒了往日的暴脾氣,反而眸中盡是懷念。
就仿佛,是在懷念第一次上戰場的他。
“好了!”
劉協氣喘籲籲的唿應董卓:“太師!可以開始了!”
“喏!”
如今,劉協、董卓是兩軍的統帥。而張遼,呂布,則是擔任起了兩軍的將領。
聽到劉協與董卓約定戰事開啟,他們都第一時間來到主帥身邊聽從調令。
“文遠!將陷陳之士、勇銳之士、勇力之士放為前鋒,全部壓上去!”
這三類士卒,可謂全軍之精銳!
劉協一口氣就將精銳投入戰場,不可謂不大膽。
而張遼聽到劉協的安排,嘴唇微動,明顯是想要奉勸劉協不要這般魯莽。
但一想到劉協的身份,外加此刻不過是場遊戲,張遼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匆匆下去調遣士卒。
另一邊的董卓看到劉協的布置,卻是漫不經心的笑了幾下。
“奉先,調死鬥之士與冒刃之士頂上去。”
有王臣失勢,欲複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鬥之士。
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
這兩類士卒,若論劍刃之鋒利,甲胄之堅固,是斷然比不過軍中精銳的。
可他們士氣最旺,若僅僅是抵禦,那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兩隊士卒迅速頂在前麵,與劉協的精銳纏鬥在了一起。
雖然他們在麵對劉協的精銳時且戰且退,但畢竟是直接纏住了劉協最精銳的部隊,使其不能上前。
如此,劉協所能動用的士卒不過七組,但董卓能夠動用的卻有八組!
“奉先,再令冠兵之士、必死之士,自左、右翼分別壓過去!”
有逾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冠兵之士。
有貧窮憤怒,欲快其心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
前者,其實就是機動力極高的騎兵。
後者,則是一些炮灰。
兵法,重在虛實。
假如這是在戰場上,恐怕劉協會極難分辨兩者的差別。
若是一招不慎,將主力士卒拉到右翼,對上了董卓的必死之士,那極有可能令中陣空虛,被敵人的冠軍之士鑽了空子。
而中軍一旦被騎兵鑽進來,對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機動性將中軍攪的一塌糊塗,甚至是完全將軍陣分割開來,一舉決定勝負!
但好在,如今的劉協,倒不至於上了這麽簡單的陷阱。
“文遠,命勵鈍之士於右翼迎擊!”
“至於左翼……”
劉協微微眯起雙眼。
“派待命之士以阻之!”
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