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琰猜到王晏會瞞著王家有一些銀錢,但現在應該不會有很多,
他就算再聰明,也沒有那麽多精神事事周到,將大把時間都用在政務上,隻會偶爾抓住時機,賺些銀子以備用處。
不過謝玉琰也知曉,等到王晏年紀大了,他手裏積攢了不少銀錢,加上他臨終之前處置了一些私產,將那些都留給了王崢和新黨,在後來穩固政局時起了很大的效用,自然也是她能奪得後位,被陷害卻還能重新迴宮的關鍵。
前世用過他的銀錢,今生……也幫他積攢一些,這應該就是因果了。如果師祖在這裏,知曉她這樣思量,應該會覺得欣慰。
謝玉琰忽然想到王晏不到六十歲就過世了,現在他二十一歲,這麽算他的人生都過去了小半。
迴想到王晏過世時的情形,心裏一個地方,不由地有些酸脹的疼痛。
前世他們沒什麽交集,在王家看到王晏停放的棺木,隻是覺得惋惜,從不曾想過,某一日再次迴想起來,心境會完全不同。
前世,王晏沒有妻室,沒有子嗣。
靈堂上,隻有王氏一族的小輩跪著向賓客行禮。
比起王晏一生的功績,那喪事辦得頗為寒酸。
她去王家的時候,倒是被王崢留在靈堂說了幾句話,王崢看上了她寫的一手好字,讓她幫忙抄寫一卷道經。
後來她才知曉,抄道經的隻有她一個人,送葬時用的也就那一卷經書。
王家為此還給了她一份迴禮,在她成親的時候做了添妝。
仔細迴想那些點滴,無論哪一幕都透著股的悲涼。
以王晏現在的身體情形,他不該過世的那麽早才對。
無論如何,既然她迴到了這裏,一切都有了變化,王晏也一定會與前世不同。
“阿嫂你看。”
謝玉琰被楊欽的聲音打斷。
“那……那裏有人會噴火。”
謝玉琰抬起頭,黑暗中火光一閃,果然從一個路岐人口中吐出一條火舌。
她看到不覺得有什麽,卻真的震撼到了張氏和楊欽,母子兩個先是一臉驚詫,然後臉上滿是興奮、激動的神情,這可真是來到汴京長了見識,在大名府哪裏見過這些?
張氏歡欣的模樣也讓謝玉琰莞爾。
她來之後,改變了許多,王晏的路也會和前世不同,也許他不會被前世的局麵困住,自然也不會耗費太多心神。
謝玉琰不由地被自己的念頭驚到了,前世、今生,她從未這般為一個人這樣思量過。
楊欽護了她半生,最後關頭還為她擋住箭矢,她要做的也隻是護住他們母子,為將來楊欽想要做的事,掃除些障礙,卻沒有過念頭,一定要牽絆住楊欽。
可方才,她卻試圖將王晏的將來,與她日後係在一處。
哪怕隻是一瞬間的念頭,也讓她意識到,不經意間被王晏改變了許多。
謝玉琰望著那明滅的火光,感覺到撲麵而來的熱鬧和喧囂,重生一次,感覺到了陌生的心境。
在那個人不在身邊的時候,竟然也會有種叫做思念的情緒。
謝玉琰不由地一笑,剛好風吹過她頭上的冪籬,讓旁邊的楊欽看了個正著。
“阿嫂,你也覺得好看吧?”楊欽以為是那路岐人的把戲愉悅到了謝玉琰,讓阿嫂露出這樣的笑容。
謝玉琰應聲:“好看。”
湯興上前道:“咱們往前去吧,那邊還有許多。”
這個瓦子相當大,除了那些路岐人,兩邊還有許多小攤子,賣一些吃食、雜貨、藥材還有些新奇的小玩物。
楊欽親眼看到一個人輕輕一拽就將幾個連著的圓環分開了。
謝玉琰看著這些物件兒,似是也被林林總總的物什所吸引,直到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攤販身上。
那攤販遞出個小瓦罐,旁邊的婦人立即收下放入籃子中。攤販還好,婦人臉上露出一抹慌亂的神情,還不忘記環看一下四周。
婦人走了之後,又有一個老翁走上前,與那婦人一樣,老翁也接過隻瓦罐藏在懷中。
謝玉琰看向湯興。
湯興點了點頭,來之前謝大娘子問他,瓦子裏有沒有販賣朝廷明令禁止之物,他之前沒有留意,現在看來的確有。
想要打聽清楚也並不難,湯興遣人過去伺機查看。
就在這時,銅鑼聲響起,周圍的人立即喊叫道:“快,快,角抵開始了。”
角抵源於軍中兵卒互相比試,後來流傳到民間,因為場麵激烈,深受看客們喜愛。大名府也曾有過角抵,楊欽倒是看過一場,卻不似汴京圍觀的人這般多。
“快去看看,今日是婦人角抵。”
張氏驚詫地看向謝玉琰:“他們說什麽?女子在角抵?這怎麽可能?”
女子尋常不能拋頭露麵,更別提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角抵了,這不就是當街廝打?到時候難免衣衫淩亂,哪裏還有臉見人?
“那些叫女颭,”湯興開口道,“在這瓦子裏很有名氣,不少人為了看她們前來。”
說到這裏,湯興看了一眼楊欽:“小郎君年紀尚小,若是忌諱可以不必前去。”
“為何?”楊欽抬起頭看向湯興,“會很……血腥嗎?”
湯興搖搖頭,麵露尷尬的神情:“就是有時候女颭會赤膊上陣。”
這下輪到楊欽臉紅了,他年紀小,但讀書認字先學禮數,知曉男女有別,沒想到會在這裏看到這些。
張氏道:“那便不去看了。”
兩個人正說著,就聽到一陣辱罵聲,然後是女子驚唿,隻見幾個女子被推搡著往高台去。
湯興道:“那都是新到的婦人,將來都會被訓成女颭。”
楊欽皺起眉頭:“她們不願意做這些?”
湯興道:“表麵上都是願意的,但許多也是被家中賣出來的,不得已才吃這口飯。”
無論到哪裏都有這樣的事。
又是一陣打罵聲傳來,觀看的人群甚至還因此嬉笑,顯然常常見到這樣的情形,甚至將這些當做玩樂的一部分。
再說,角抵場中都是五大憨粗的漢子,誰也不敢上前打抱不平。
銅鑼聲響起,果然走出兩個婦人,年紀都是二十來歲,穿著皮甲,赤著雙臂,下身與男子一般穿著一條褲子,上衣很短,腰身若隱若現。
正是因為穿著成這樣,才吸引了更多人上前觀看。
兩個婦人扭打在一起,四周登時響起了激動的唿喊聲。
就在婦人抱在一起,周圍看客開始押勝負時,高台角落裏,那個被打罵了好幾次的女子,果斷從高台上躍下。
他就算再聰明,也沒有那麽多精神事事周到,將大把時間都用在政務上,隻會偶爾抓住時機,賺些銀子以備用處。
不過謝玉琰也知曉,等到王晏年紀大了,他手裏積攢了不少銀錢,加上他臨終之前處置了一些私產,將那些都留給了王崢和新黨,在後來穩固政局時起了很大的效用,自然也是她能奪得後位,被陷害卻還能重新迴宮的關鍵。
前世用過他的銀錢,今生……也幫他積攢一些,這應該就是因果了。如果師祖在這裏,知曉她這樣思量,應該會覺得欣慰。
謝玉琰忽然想到王晏不到六十歲就過世了,現在他二十一歲,這麽算他的人生都過去了小半。
迴想到王晏過世時的情形,心裏一個地方,不由地有些酸脹的疼痛。
前世他們沒什麽交集,在王家看到王晏停放的棺木,隻是覺得惋惜,從不曾想過,某一日再次迴想起來,心境會完全不同。
前世,王晏沒有妻室,沒有子嗣。
靈堂上,隻有王氏一族的小輩跪著向賓客行禮。
比起王晏一生的功績,那喪事辦得頗為寒酸。
她去王家的時候,倒是被王崢留在靈堂說了幾句話,王崢看上了她寫的一手好字,讓她幫忙抄寫一卷道經。
後來她才知曉,抄道經的隻有她一個人,送葬時用的也就那一卷經書。
王家為此還給了她一份迴禮,在她成親的時候做了添妝。
仔細迴想那些點滴,無論哪一幕都透著股的悲涼。
以王晏現在的身體情形,他不該過世的那麽早才對。
無論如何,既然她迴到了這裏,一切都有了變化,王晏也一定會與前世不同。
“阿嫂你看。”
謝玉琰被楊欽的聲音打斷。
“那……那裏有人會噴火。”
謝玉琰抬起頭,黑暗中火光一閃,果然從一個路岐人口中吐出一條火舌。
她看到不覺得有什麽,卻真的震撼到了張氏和楊欽,母子兩個先是一臉驚詫,然後臉上滿是興奮、激動的神情,這可真是來到汴京長了見識,在大名府哪裏見過這些?
張氏歡欣的模樣也讓謝玉琰莞爾。
她來之後,改變了許多,王晏的路也會和前世不同,也許他不會被前世的局麵困住,自然也不會耗費太多心神。
謝玉琰不由地被自己的念頭驚到了,前世、今生,她從未這般為一個人這樣思量過。
楊欽護了她半生,最後關頭還為她擋住箭矢,她要做的也隻是護住他們母子,為將來楊欽想要做的事,掃除些障礙,卻沒有過念頭,一定要牽絆住楊欽。
可方才,她卻試圖將王晏的將來,與她日後係在一處。
哪怕隻是一瞬間的念頭,也讓她意識到,不經意間被王晏改變了許多。
謝玉琰望著那明滅的火光,感覺到撲麵而來的熱鬧和喧囂,重生一次,感覺到了陌生的心境。
在那個人不在身邊的時候,竟然也會有種叫做思念的情緒。
謝玉琰不由地一笑,剛好風吹過她頭上的冪籬,讓旁邊的楊欽看了個正著。
“阿嫂,你也覺得好看吧?”楊欽以為是那路岐人的把戲愉悅到了謝玉琰,讓阿嫂露出這樣的笑容。
謝玉琰應聲:“好看。”
湯興上前道:“咱們往前去吧,那邊還有許多。”
這個瓦子相當大,除了那些路岐人,兩邊還有許多小攤子,賣一些吃食、雜貨、藥材還有些新奇的小玩物。
楊欽親眼看到一個人輕輕一拽就將幾個連著的圓環分開了。
謝玉琰看著這些物件兒,似是也被林林總總的物什所吸引,直到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攤販身上。
那攤販遞出個小瓦罐,旁邊的婦人立即收下放入籃子中。攤販還好,婦人臉上露出一抹慌亂的神情,還不忘記環看一下四周。
婦人走了之後,又有一個老翁走上前,與那婦人一樣,老翁也接過隻瓦罐藏在懷中。
謝玉琰看向湯興。
湯興點了點頭,來之前謝大娘子問他,瓦子裏有沒有販賣朝廷明令禁止之物,他之前沒有留意,現在看來的確有。
想要打聽清楚也並不難,湯興遣人過去伺機查看。
就在這時,銅鑼聲響起,周圍的人立即喊叫道:“快,快,角抵開始了。”
角抵源於軍中兵卒互相比試,後來流傳到民間,因為場麵激烈,深受看客們喜愛。大名府也曾有過角抵,楊欽倒是看過一場,卻不似汴京圍觀的人這般多。
“快去看看,今日是婦人角抵。”
張氏驚詫地看向謝玉琰:“他們說什麽?女子在角抵?這怎麽可能?”
女子尋常不能拋頭露麵,更別提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角抵了,這不就是當街廝打?到時候難免衣衫淩亂,哪裏還有臉見人?
“那些叫女颭,”湯興開口道,“在這瓦子裏很有名氣,不少人為了看她們前來。”
說到這裏,湯興看了一眼楊欽:“小郎君年紀尚小,若是忌諱可以不必前去。”
“為何?”楊欽抬起頭看向湯興,“會很……血腥嗎?”
湯興搖搖頭,麵露尷尬的神情:“就是有時候女颭會赤膊上陣。”
這下輪到楊欽臉紅了,他年紀小,但讀書認字先學禮數,知曉男女有別,沒想到會在這裏看到這些。
張氏道:“那便不去看了。”
兩個人正說著,就聽到一陣辱罵聲,然後是女子驚唿,隻見幾個女子被推搡著往高台去。
湯興道:“那都是新到的婦人,將來都會被訓成女颭。”
楊欽皺起眉頭:“她們不願意做這些?”
湯興道:“表麵上都是願意的,但許多也是被家中賣出來的,不得已才吃這口飯。”
無論到哪裏都有這樣的事。
又是一陣打罵聲傳來,觀看的人群甚至還因此嬉笑,顯然常常見到這樣的情形,甚至將這些當做玩樂的一部分。
再說,角抵場中都是五大憨粗的漢子,誰也不敢上前打抱不平。
銅鑼聲響起,果然走出兩個婦人,年紀都是二十來歲,穿著皮甲,赤著雙臂,下身與男子一般穿著一條褲子,上衣很短,腰身若隱若現。
正是因為穿著成這樣,才吸引了更多人上前觀看。
兩個婦人扭打在一起,四周登時響起了激動的唿喊聲。
就在婦人抱在一起,周圍看客開始押勝負時,高台角落裏,那個被打罵了好幾次的女子,果斷從高台上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