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府。
在丁謂的意誌下,秘密大搜查正悄無聲息的展開,將此事囑咐下去後,丁謂便沒有繼續關注。
眼下尚有一件棘手的事需要考慮。
寇準被官家單獨留了下來。
這其中到底意味著什麽,丁謂實在是參不透。
官家年紀雖小,心思卻最是難猜,誰也不知道官家到底在想什麽。
恰逢此時,府內又橫生事端,丁謂擔心萬一事情暴露,他也許就要下台了。
然後,寇準很有可能再次上台。
單從今日寇準的表現來看,老匹夫的身體還是很硬朗的,酒量依然不減當年。
寇準若是重新上位,這個念頭剛一升起,丁謂就覺得不寒而栗。
當年,丁謂對待寇準的手段可不光彩,他甚至讓中使暗示寇準自盡。
如果不是寇準有所防備,寇準或許已經死了。
因此,兩人之間的仇恨已然不止是政爭,更是死仇。
我該如何自處?
相比於寇準再次執掌相印,劉德妙失蹤一事,反而沒那麽緊迫了。
即使劉德妙被旁人劫走,最壞的結果無非是丁玘流放,丁謂自己被罷相。
可若是寇準上位,丁氏一族都沒法善終。
孰輕孰重?
還用說?
就在丁謂苦思解決之道時,大管家的聲音忽然響在耳邊。
“老爺,宮中有消息傳來。”
丁謂聞言瞬間驚醒,麵帶期許道。
“人呢?”
“宮門即將落鎖,人已經走了。”
大管家低聲道:“雷押班傳了話,說是官家並無起複寇準之意,此次召寇相迴京,似乎是另有所謀。”
“至於,具體是為了什麽事,雷押班自己也不知情。”
聽到這則秘聞,丁謂情難自禁的露出了幾分快意。
終於有了一個好消息!
老匹夫不是入京執掌中書的!
好!
好事啊!
“明日將東街沿街那幾間鋪麵的地契準備好。”
雷允恭送上了如此至關重要的情報,丁謂自然不能沒有表示,他打算將東街的那幾間鋪麵送給雷允恭。
東街那邊雖不如大相國寺那般繁華,但也是京中一等一的地段,那幾間鋪麵的價格至少有五千貫。
另外,鋪麵是可以傳家的。
以這幾間鋪麵的租金,足夠讓六口之家衣食無憂,過上體麵的生活。
“是。”
大管家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才應下。
顯然,他大概覺得這份大禮,太重了一點。
但老爺不止是家主,更是族中的掌舵人,不論是家中資產,還是族產,老爺都有處置的權利。
……
……
……
翌日。
一份詔‘禮部貢舉’的詔書,頓時讓天下為之震動。
上一次科舉還是天禧四年的事,然而,天禧四年的科舉也不算正兒八經的貢舉。
那一次科舉屬於特奏名進士。
特奏名有別於正奏名,按照性質來算,它屬於恩科的範疇。
何謂特奏名?
凡發解試合格,但省試或殿試卻被罷黜的舉子,積累到一定的應舉次數和年齡。
當朝廷下詔開恩科時,符合這些條件的舉子,可以直接越過發解試、省試,由禮部特予奏名,直接參加殿試。
一般而言,特奏名的舉子參加殿試是不會再次罷黜的(作死的除外),但百分百的及第也並非沒有代價。
和常規的進士科及第者相比,特奏名進士不論是在出身,亦或者賜官、轉遷,都有著相當大的劣勢。
其實,創立特奏名製度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維護統治。
特奏名製度給了那些累舉不第者一絲希望,既籠絡了天下數十萬的舉子,給他們留了一條後路。
同時,又能防止累舉不第者鋌而走險,或造反,或投靠異邦。
天禧四年那一榜,便是恩科,既然是恩科,自然不是誰都能參加的。
唯有那些久在科場,累舉不第的士人才能參加。
因此,若是去掉恩科,上一次科舉還得推到天禧三年(1019),距今已經四年。
宋朝有別於明清兩朝,貢舉暫時還未形成三年一開的製度,有時間隔兩年,有時一年,有時也許三年。
簡而言之,沒有定例。
但四年不開科舉,無疑是極為罕見的。
天下有誌於進士科的士子,早已是嗷嗷待哺,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想要朝廷盡快開科取士。
不止是士子如此,朝中官員也想盡快舉行貢舉。
畢竟,誰家沒有幾個後輩子弟?
雖然科舉並不是唯一的入仕渠道,恩蔭也是一種,京中的朝官大多都有請恩蔭的資格。
但恩蔭出身的官員,先天的成長性就低。
所以,隻要是稍微有點誌氣的,基本隻會走進士科一條路。
不過,想歸想,上書又是另外一迴事。
先帝剛剛登仙不久,官家還處於服喪期,此時上書朝廷開科取士,保不齊就會吃掛落。
況且,現在新年才剛剛開始,時間上還很寬裕。
(ps:宋朝的發解試時間一般是在秋天,九月份左右,又稱秋貢,秋闈,省試的時間是在春天,又稱春闈、春試,而殿試和省試是同一年舉辦)
寇府。
今日前來拜訪寇準的官員可謂是絡繹不絕,你方唱罷我登場。
人就是這麽現實。
從前,寇準在西京寓居的時候,雖然也有人登門拜訪,但論規模明顯不如現在。
昨日寇準被官家單獨留下,這說明什麽?
說明官家重視寇老啊!
不僅如此,昨天寇老和官家剛剛私下見麵,今日宮中就傳詔開貢舉。
兩者有沒有聯係?
不過,看盡人間冷暖的寇準並不是什麽人都見的,對於那些見風使舵之輩,連寇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他隻見了那些他曾經提拔過,或者欣賞過的後輩。
其中,王曾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傍晚時分,寇準專門將時間留給了王曾,兩人之前雖經常通信,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在信中交流。
故此,寇準才特地將王曾留了下來,很多事情,他必須要和王曾當麵交流一二。
“孝先,你可是有什麽心事?”
眼見王曾一副眉頭不展的模樣,寇準心中頗為好奇。
“是有一件心事。”
以王曾和寇準之間的關係,關於劉德妙的事,完全沒有隱瞞的必要。
在丁謂的意誌下,秘密大搜查正悄無聲息的展開,將此事囑咐下去後,丁謂便沒有繼續關注。
眼下尚有一件棘手的事需要考慮。
寇準被官家單獨留了下來。
這其中到底意味著什麽,丁謂實在是參不透。
官家年紀雖小,心思卻最是難猜,誰也不知道官家到底在想什麽。
恰逢此時,府內又橫生事端,丁謂擔心萬一事情暴露,他也許就要下台了。
然後,寇準很有可能再次上台。
單從今日寇準的表現來看,老匹夫的身體還是很硬朗的,酒量依然不減當年。
寇準若是重新上位,這個念頭剛一升起,丁謂就覺得不寒而栗。
當年,丁謂對待寇準的手段可不光彩,他甚至讓中使暗示寇準自盡。
如果不是寇準有所防備,寇準或許已經死了。
因此,兩人之間的仇恨已然不止是政爭,更是死仇。
我該如何自處?
相比於寇準再次執掌相印,劉德妙失蹤一事,反而沒那麽緊迫了。
即使劉德妙被旁人劫走,最壞的結果無非是丁玘流放,丁謂自己被罷相。
可若是寇準上位,丁氏一族都沒法善終。
孰輕孰重?
還用說?
就在丁謂苦思解決之道時,大管家的聲音忽然響在耳邊。
“老爺,宮中有消息傳來。”
丁謂聞言瞬間驚醒,麵帶期許道。
“人呢?”
“宮門即將落鎖,人已經走了。”
大管家低聲道:“雷押班傳了話,說是官家並無起複寇準之意,此次召寇相迴京,似乎是另有所謀。”
“至於,具體是為了什麽事,雷押班自己也不知情。”
聽到這則秘聞,丁謂情難自禁的露出了幾分快意。
終於有了一個好消息!
老匹夫不是入京執掌中書的!
好!
好事啊!
“明日將東街沿街那幾間鋪麵的地契準備好。”
雷允恭送上了如此至關重要的情報,丁謂自然不能沒有表示,他打算將東街的那幾間鋪麵送給雷允恭。
東街那邊雖不如大相國寺那般繁華,但也是京中一等一的地段,那幾間鋪麵的價格至少有五千貫。
另外,鋪麵是可以傳家的。
以這幾間鋪麵的租金,足夠讓六口之家衣食無憂,過上體麵的生活。
“是。”
大管家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才應下。
顯然,他大概覺得這份大禮,太重了一點。
但老爺不止是家主,更是族中的掌舵人,不論是家中資產,還是族產,老爺都有處置的權利。
……
……
……
翌日。
一份詔‘禮部貢舉’的詔書,頓時讓天下為之震動。
上一次科舉還是天禧四年的事,然而,天禧四年的科舉也不算正兒八經的貢舉。
那一次科舉屬於特奏名進士。
特奏名有別於正奏名,按照性質來算,它屬於恩科的範疇。
何謂特奏名?
凡發解試合格,但省試或殿試卻被罷黜的舉子,積累到一定的應舉次數和年齡。
當朝廷下詔開恩科時,符合這些條件的舉子,可以直接越過發解試、省試,由禮部特予奏名,直接參加殿試。
一般而言,特奏名的舉子參加殿試是不會再次罷黜的(作死的除外),但百分百的及第也並非沒有代價。
和常規的進士科及第者相比,特奏名進士不論是在出身,亦或者賜官、轉遷,都有著相當大的劣勢。
其實,創立特奏名製度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維護統治。
特奏名製度給了那些累舉不第者一絲希望,既籠絡了天下數十萬的舉子,給他們留了一條後路。
同時,又能防止累舉不第者鋌而走險,或造反,或投靠異邦。
天禧四年那一榜,便是恩科,既然是恩科,自然不是誰都能參加的。
唯有那些久在科場,累舉不第的士人才能參加。
因此,若是去掉恩科,上一次科舉還得推到天禧三年(1019),距今已經四年。
宋朝有別於明清兩朝,貢舉暫時還未形成三年一開的製度,有時間隔兩年,有時一年,有時也許三年。
簡而言之,沒有定例。
但四年不開科舉,無疑是極為罕見的。
天下有誌於進士科的士子,早已是嗷嗷待哺,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想要朝廷盡快開科取士。
不止是士子如此,朝中官員也想盡快舉行貢舉。
畢竟,誰家沒有幾個後輩子弟?
雖然科舉並不是唯一的入仕渠道,恩蔭也是一種,京中的朝官大多都有請恩蔭的資格。
但恩蔭出身的官員,先天的成長性就低。
所以,隻要是稍微有點誌氣的,基本隻會走進士科一條路。
不過,想歸想,上書又是另外一迴事。
先帝剛剛登仙不久,官家還處於服喪期,此時上書朝廷開科取士,保不齊就會吃掛落。
況且,現在新年才剛剛開始,時間上還很寬裕。
(ps:宋朝的發解試時間一般是在秋天,九月份左右,又稱秋貢,秋闈,省試的時間是在春天,又稱春闈、春試,而殿試和省試是同一年舉辦)
寇府。
今日前來拜訪寇準的官員可謂是絡繹不絕,你方唱罷我登場。
人就是這麽現實。
從前,寇準在西京寓居的時候,雖然也有人登門拜訪,但論規模明顯不如現在。
昨日寇準被官家單獨留下,這說明什麽?
說明官家重視寇老啊!
不僅如此,昨天寇老和官家剛剛私下見麵,今日宮中就傳詔開貢舉。
兩者有沒有聯係?
不過,看盡人間冷暖的寇準並不是什麽人都見的,對於那些見風使舵之輩,連寇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他隻見了那些他曾經提拔過,或者欣賞過的後輩。
其中,王曾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傍晚時分,寇準專門將時間留給了王曾,兩人之前雖經常通信,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在信中交流。
故此,寇準才特地將王曾留了下來,很多事情,他必須要和王曾當麵交流一二。
“孝先,你可是有什麽心事?”
眼見王曾一副眉頭不展的模樣,寇準心中頗為好奇。
“是有一件心事。”
以王曾和寇準之間的關係,關於劉德妙的事,完全沒有隱瞞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