唃廝囉和溫逋奇,一人要借勢,一人要借名,雖然兩者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但卻達成了詭異的平衡。
曹倩,或者說大宋的入局,來的恰是時候。
在正式出發之前,曹倩借助曹韋之前留下的暗子,悄悄地和唃廝囉取得了聯絡。
通過唃廝囉的迴信可以看出,對方的態度很是熱情。
隻是,礙於溫逋奇的緣故,唃廝囉無法長時間離開邈川,不然的話,唃廝囉恨不得親自趕往邊地,當麵和曹倩交流。
暗助唃廝囉一事,牽連極廣,不論是大宋一方,或者是唃廝囉一方,都不敢太過聲張。
同時,如此重大之事,若是隻用信使,或者信件交流,不僅效率不夠,唃廝囉一方也是心存疑惑的。
對於大宋,唃廝囉是又愛又恨。
雖然宋廷的軍事實力略差幾分,長期處於守勢,但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
宋廷有錢,也有人,戰爭潛力很大。
若不是‘固守派’長期處於上風,西夏能不能拿下靈州,還是另外一迴事。
另外,宋廷占據著中原之地,自古以來,向來是由中原王朝占據著大義的。
吐蕃、西夏等地,都想得到宋廷的承認。
這一點,唃廝囉也不例外。
哪怕隻是名義上的認可,得不到什麽實際的好處,唃廝囉也是甘願為宋廷所用的。
一旦有了宋廷的冊封,他完全借勢獲得吐蕃各部族的擁躉。
民和。
望著天空中飛舞的大雪,唃廝囉的臉上滿是陰沉。
這大雪來的太不是時候了!
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談判時間被推遲,而是擔心宋廷來使的安全問題。
從他記事以來,他就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雪。
並且,這暴雪來的很是突然,起初,隻是普通程度的大學,但一夜之間,暴雪驟然襲來。
短短一夜的時間,天地間,陡然換了顏色。
‘希望宋廷來使不要出意外。’
唃廝囉默默地禱告了一番,這事,由不得他不擔心。
此次來使的身份,非比尋常!
曹韋的兒子!
那個一戰打垮了李立遵的西北戰神,可不是善茬。
萬一曹韋的兒子出了什麽意外,這一次和宋廷交流的機會,恐怕就沒了。
唃廝囉少年時期就被擄走,輾轉多地,好不容易攢下了不小的家底,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統吐蕃地區的希望。
所以,對於此次交流,他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他甚至想派心腹外出尋找宋廷來使的隊伍。
“唉。”
半晌,唃廝囉長歎一聲。
也許這就是上天給他的磨難。
統一吐蕃的過程,注定不會順利。
(ps:吐蕃地區信奉的是佛教,唃廝囉本人更是有‘佛子’的名號,所以,唯心一點是很正常的)
……
……
……
京師。
曹府。
曹韋並不知道曹倩陷於大雪的事,不過,以他的性格,縱使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畢竟,他在西北之地呆了數十年,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
區區大雪,算得了什麽?
如果曹氏子弟連這點小困難都過不去,不如直接迴真定老家種地去。
況且,他現在也沒心思操心曹倩那邊的事。
曹韋現在的注意力全都在一件事上——裁軍!
前天,丁謂忽然上書建議各州府察議廂軍揀選,並且給出了相應的揀選標準。
比如,哪些人該重新揀選,哪些人該放免歸家。
雖然丁謂建議裁軍的目標隻是‘廂軍’,但毫無疑問,裁軍之事徹底引爆了將門勳貴們。
在將門的圈子裏,吃空餉,喝兵血並不是什麽秘密。
當然,曹家並沒有這麽做。
曹家不這麽做,不是因為什麽大義,僅僅隻是因為不需要而已。
真定曹氏,世代為將,曹韋父親曹彬更是出將入相。
不論是太祖,還是太宗,亦或者是真宗,對於曹氏,從來就沒有虧待過。
各種賞賜,足以讓曹氏興盛幾代人。
所以,曹家完全看不上吃空餉那點蠅頭小利。
與其吃空餉敗壞了名聲,不如獨善其身,留個好名聲。
將門中似曹氏這樣的,其實並不少。
大多數追隨太祖南征北戰,且繁衍至今的將門,基本都不會去幹這等弊大於利的事。
反倒是那些中下層軍官,最善此道。
眾所周知,宋朝重文輕武是出了名的,在這種背景下,將門之間報團取暖,互相聯姻之事,屢見不鮮。
所以,即便曹氏這等高級將門不幹那等缺德事,他們也不會戳破這個潛規則。
久而久之,曹氏、王氏、折氏等將門,對待吃空餉一事,隻要不是做的太過分,基本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武臣也是要養家的。
重文輕武是太祖定下的方略,不論是官階,亦或者是俸祿,武臣都是遠遠比不過文臣的。
單從俸祿而言,曹韋現在是容州觀察使,左衛大將軍,其中觀察使一職是沒有實職的,屬於兼領。
此職純粹是提高‘高級武臣’俸祿的。
不然的話,如果隻是按照左衛大將軍的標準,曹韋的月俸僅有35貫錢,其他綾、綿、羅若幹。
這俸祿也就比洛陽(西京)縣令高上那麽一點點。
三十五貫的月俸,對於曹韋這樣的武臣,絕對是侮辱,所以,曹韋才會有觀察使的兼職。
觀察使的月俸是200貫,勉強和參政、樞密副使打平。
然而,曹韋隻是個例,絕大多數的中級軍官,每個月的月俸連三十五貫都沒有,遠低於同級別的文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中下層軍官看著文臣們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偶爾還能去勾欄聽聽小曲,心裏肯定是不平衡的。
但朝廷的俸祿是定死的,武臣就是比文臣低!
如此一來,還能怎麽辦?
向上級求(發)助(難)?
開什麽玩笑!
太祖定下的規矩,誰敢改?
兜兜轉轉,隻能走上老路,拿手底下的大頭兵開刀,每個人頭上克扣一點,也不用多,一個人每月扣個幾十文。
積少成多,這筆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畢竟,禁軍有幾十萬人,廂軍也有幾十萬人。
曹倩,或者說大宋的入局,來的恰是時候。
在正式出發之前,曹倩借助曹韋之前留下的暗子,悄悄地和唃廝囉取得了聯絡。
通過唃廝囉的迴信可以看出,對方的態度很是熱情。
隻是,礙於溫逋奇的緣故,唃廝囉無法長時間離開邈川,不然的話,唃廝囉恨不得親自趕往邊地,當麵和曹倩交流。
暗助唃廝囉一事,牽連極廣,不論是大宋一方,或者是唃廝囉一方,都不敢太過聲張。
同時,如此重大之事,若是隻用信使,或者信件交流,不僅效率不夠,唃廝囉一方也是心存疑惑的。
對於大宋,唃廝囉是又愛又恨。
雖然宋廷的軍事實力略差幾分,長期處於守勢,但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
宋廷有錢,也有人,戰爭潛力很大。
若不是‘固守派’長期處於上風,西夏能不能拿下靈州,還是另外一迴事。
另外,宋廷占據著中原之地,自古以來,向來是由中原王朝占據著大義的。
吐蕃、西夏等地,都想得到宋廷的承認。
這一點,唃廝囉也不例外。
哪怕隻是名義上的認可,得不到什麽實際的好處,唃廝囉也是甘願為宋廷所用的。
一旦有了宋廷的冊封,他完全借勢獲得吐蕃各部族的擁躉。
民和。
望著天空中飛舞的大雪,唃廝囉的臉上滿是陰沉。
這大雪來的太不是時候了!
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談判時間被推遲,而是擔心宋廷來使的安全問題。
從他記事以來,他就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雪。
並且,這暴雪來的很是突然,起初,隻是普通程度的大學,但一夜之間,暴雪驟然襲來。
短短一夜的時間,天地間,陡然換了顏色。
‘希望宋廷來使不要出意外。’
唃廝囉默默地禱告了一番,這事,由不得他不擔心。
此次來使的身份,非比尋常!
曹韋的兒子!
那個一戰打垮了李立遵的西北戰神,可不是善茬。
萬一曹韋的兒子出了什麽意外,這一次和宋廷交流的機會,恐怕就沒了。
唃廝囉少年時期就被擄走,輾轉多地,好不容易攢下了不小的家底,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統吐蕃地區的希望。
所以,對於此次交流,他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他甚至想派心腹外出尋找宋廷來使的隊伍。
“唉。”
半晌,唃廝囉長歎一聲。
也許這就是上天給他的磨難。
統一吐蕃的過程,注定不會順利。
(ps:吐蕃地區信奉的是佛教,唃廝囉本人更是有‘佛子’的名號,所以,唯心一點是很正常的)
……
……
……
京師。
曹府。
曹韋並不知道曹倩陷於大雪的事,不過,以他的性格,縱使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畢竟,他在西北之地呆了數十年,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
區區大雪,算得了什麽?
如果曹氏子弟連這點小困難都過不去,不如直接迴真定老家種地去。
況且,他現在也沒心思操心曹倩那邊的事。
曹韋現在的注意力全都在一件事上——裁軍!
前天,丁謂忽然上書建議各州府察議廂軍揀選,並且給出了相應的揀選標準。
比如,哪些人該重新揀選,哪些人該放免歸家。
雖然丁謂建議裁軍的目標隻是‘廂軍’,但毫無疑問,裁軍之事徹底引爆了將門勳貴們。
在將門的圈子裏,吃空餉,喝兵血並不是什麽秘密。
當然,曹家並沒有這麽做。
曹家不這麽做,不是因為什麽大義,僅僅隻是因為不需要而已。
真定曹氏,世代為將,曹韋父親曹彬更是出將入相。
不論是太祖,還是太宗,亦或者是真宗,對於曹氏,從來就沒有虧待過。
各種賞賜,足以讓曹氏興盛幾代人。
所以,曹家完全看不上吃空餉那點蠅頭小利。
與其吃空餉敗壞了名聲,不如獨善其身,留個好名聲。
將門中似曹氏這樣的,其實並不少。
大多數追隨太祖南征北戰,且繁衍至今的將門,基本都不會去幹這等弊大於利的事。
反倒是那些中下層軍官,最善此道。
眾所周知,宋朝重文輕武是出了名的,在這種背景下,將門之間報團取暖,互相聯姻之事,屢見不鮮。
所以,即便曹氏這等高級將門不幹那等缺德事,他們也不會戳破這個潛規則。
久而久之,曹氏、王氏、折氏等將門,對待吃空餉一事,隻要不是做的太過分,基本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武臣也是要養家的。
重文輕武是太祖定下的方略,不論是官階,亦或者是俸祿,武臣都是遠遠比不過文臣的。
單從俸祿而言,曹韋現在是容州觀察使,左衛大將軍,其中觀察使一職是沒有實職的,屬於兼領。
此職純粹是提高‘高級武臣’俸祿的。
不然的話,如果隻是按照左衛大將軍的標準,曹韋的月俸僅有35貫錢,其他綾、綿、羅若幹。
這俸祿也就比洛陽(西京)縣令高上那麽一點點。
三十五貫的月俸,對於曹韋這樣的武臣,絕對是侮辱,所以,曹韋才會有觀察使的兼職。
觀察使的月俸是200貫,勉強和參政、樞密副使打平。
然而,曹韋隻是個例,絕大多數的中級軍官,每個月的月俸連三十五貫都沒有,遠低於同級別的文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中下層軍官看著文臣們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偶爾還能去勾欄聽聽小曲,心裏肯定是不平衡的。
但朝廷的俸祿是定死的,武臣就是比文臣低!
如此一來,還能怎麽辦?
向上級求(發)助(難)?
開什麽玩笑!
太祖定下的規矩,誰敢改?
兜兜轉轉,隻能走上老路,拿手底下的大頭兵開刀,每個人頭上克扣一點,也不用多,一個人每月扣個幾十文。
積少成多,這筆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畢竟,禁軍有幾十萬人,廂軍也有幾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