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丁謂酸了。


    即便林特是他的人,即便林特年紀比他大,但官場上年紀大不是重點,重點是誰的職位高,誰的權力大。


    林特得了使相的頭銜,他本人肯定是高興的,畢竟使相也是相。


    以前別人隻能叫他‘林尚書’(刑部尚書),但以後別人能叫他‘林相’。


    人生在世,求得無非是名和利。


    如今林特已經七十有餘,已然到了致仕的年紀,能在這時候得到宰相的頭銜。


    哪怕隻是名義上的,也足以令他心滿意足了。


    林特為什麽要巴結一個年紀比他小的大臣?


    為的還不是上進嘛!


    如果按照正常的軌跡,以林特現在的職位,估計這輩子都沒法帶上‘宰相’的頭銜。


    然而,現在他得到了,並且是由官家親賜的。


    如果林特人在現場,他肯定會高唿‘官家聖明’,並且官家若是有意,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投靠官家。


    對於一個半隻腳踏入棺材的人而言,‘使相’的頭銜太香了!


    在場的朝臣中,不止是丁謂心中犯了酸水,連帶著其他人心中也跟吃了檸檬一樣。


    酸氣彌漫!


    看到眾臣的表現,李傑的嘴角緩緩升起一抹笑意。


    誠然,林特不配榮封使相。


    這一點,他當然是心知肚明的,但他卻這麽做了。


    左右不過是一個虛銜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最多也就是每個月多發放400貫俸祿而已。


    眾所周知,宋朝的官員俸祿很高。


    似節度使、使相、樞密使、副、知院帶節度使,每月單單俸祿錢便有400貫,比宰相、樞密使還要高100貫。


    不僅如此,每年春冬還能領到絹各百匹,大綾各二十匹,小綾各三十匹,綿各五百兩,羅各十匹,領祿粟200石,添支錢若幹,薪、炭、鹽、紙等若幹。


    除此之外,每個月甚至還能領到50貫的餐費。


    衣食住行,方方麵麵朝廷全都有補貼,在宋朝為官,即便不貪,也能過得很體麵。


    但高薪未必能養廉。


    沒有相應的監管,縱使薪酬在翻上兩倍,也填不平心中的貪戀。


    林特作為丁謂手底下的得力幹將,李傑早就關注到了他,並且還特地派人調查了一番。


    結果,不出意外,林特的屁股底下不幹淨。


    林特有兩子,林濰,林洙皆已入仕,長子林濰如今任江淮發運判官,次子林洙則是賦閑在家,照顧年長的父親。


    他的二個兒子倒是沒什麽問題,背景比較幹淨。


    但林特的侄子林河,便不怎麽幹淨。


    林河身家巨富,是京中小有名氣的茶商,生意做得很大。


    京中的長溪交引鋪便是林河開的,取名‘長溪’二字,林河確實膽子很大,生怕旁人不知道這是林家的生意。


    (ps:林特的祖父林揆是霞浦長溪人)


    林河竟然如此的明目張膽,即使用腳指頭去想也知道,這背後肯定有林特的參與。


    其實,像林河這樣的桉例並不在少數,畢竟,這年頭可沒有公職人員禁止經商的法令。


    滿朝諸公,沒有營生的又有幾家?


    即便不經商,家裏的良田也不在少數。


    宋朝是出了名的不抑兼並,凡是叫得出名的家族,哪家不是大地主?


    土地兼並,是封建王朝避不開的難題,到了宋朝末期,百分之零點五的人,占據了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土地和財富。


    而且,這個數據還存在著大量隱田,真實數據隻怕會更高。


    大名鼎鼎的二八定律已然不適用,應該是百分之零點五的人,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財富。


    雖然宋朝的工商業很發達,但對於廣大的底層民眾而言,土地才是立身之本。


    畢竟,隻有城市才有手工業者生存的土壤。


    封建時期,城市又能有多少?


    大量的民眾仍是生活在鄉村地區。


    對於土地兼並這一難題,李傑也覺得十分頭疼,強行抑製兼並,多半是行不通的。


    再好的政策,最終也要靠人來實行。


    曆朝曆代的改革,歸根結底,還是會迴到吏治,一如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保甲法,將兵法等等。


    從農業到商業,再到軍政大事,王安石變法可謂是麵麵俱到,且每一項法令都是針對國家弊病出發的。


    不論是立意,還是初衷,都是好的,但最終卻以失敗而告終。


    歸根結底,還是實行法令的人出了問題。


    對於朝廷而言,王安石變法無疑是好的,但對於既得利益者而言,王安石變法明顯是壞的。


    是與民(既得利益者)爭利!


    正因如此,王安石變法遭到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強烈反對,在保守派的反對下,變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雖然王安石變法是熙寧年間開始的,距今尚有四十多年的時間,此時的朝政還沒有崩壞到難以為繼的地步。


    但隻要政策觸動到既得利益者,這些人必然會暗中破壞。


    因此,土地兼並的事隻能慢慢來。


    ……


    ……


    ……


    約莫半個時辰後,廷議結束,樞密副使一職最終還是落在了李維身上。


    這本該是鐵板釘釘的事。


    然而,隔天卻迎來了變化。


    李維親自上書,以自身才疏學淺,乃小臣為由,拒絕了朝廷的任命。


    往後數天,朝廷連下幾道詔書,李維數番推辭,態度很是堅決。


    寶慈殿。


    劉娥看到李維的奏疏,不由倍感頭疼。


    本以為塵埃落定的事卻另起波瀾,換做是誰,也不會高興。


    李維數次推讓,看來是真的不願意任樞密副使,可他撂挑子不幹,誰又能擔當此任呢?


    難不成再來一次廷議?


    其實,劉娥現在不是很喜歡廷議,相比於廷議,她更喜歡以奏疏的形勢議政。


    因為廷議的時候官家是在場的。


    官家出現在朝臣麵前的次數越多,朝臣們對於官家的了解也就越多。


    劉娥很清楚,官家這顆明珠,遲早會耀於世間。


    她現在已經不希望徹底遮掩,因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今,她隻想時間來的晚一些。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羊小星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羊小星星並收藏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