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娘,置榷場,您會同意嗎?”
“當然不會!”
劉娥迴答的斬釘截鐵,置榷場,勞心勞力,且有資敵的風險,最關鍵的是賺不到什麽錢。
那點收益,連榷茶的零頭都趕不上。
而這一點也是實情,北宋設置榷場,賺錢是真的,但相比於賺的,更多的是被貪了,以及走私流失。
其實,宋廷並不怎麽重視榷場貿易。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王朝都有一種優越感,以天朝上國自居,似遼國、西夏、唃廝囉等政權,擱在中原王朝眼中,都是蠻夷。
榷場貿易中更多的是政治屬性,性質大約和朝貢貿易類似。
和平時期,偶爾開放開放,給夷狄一點甜頭,以示恩寵。
而貿易本身的經濟屬性,反而不被重視。
就像朝貢貿易一般,中原王朝的迴禮大多遠超上貢物資的價值,有時甚至有幾倍,幾十倍的差距。
因此,北宋的榷場並不是一直開放的,一度廢止。
另外,北宋在榷場的職官配置上也充滿了北宋的特色——冗官。
管理榷場的人員互不統屬,既有邊地任職的高級官員,也有朝廷派遣的常參官(從七品以上)。
當然,天子的耳目,內侍也是少不了的。
他們彼此之間,互不統屬,互相製衡,以跨國貿易的利潤,這些人一天到晚隻想著爭權奪利,哪還有心思去管理榷場?
連帶著,走私商人也介入其中,以輸送利益為砝碼,獲取邊地的走私權。
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榷場貿易的利潤,大多都進了這四方的口袋裏。
出淤泥而不染,何其難也,縱使偶爾有清流涉足其中,要麽被分化拉攏,要麽對其隱瞞。
亦或者因為勾連的幾方太過團結,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些情況,天子是很難知曉的。
畢竟,榷場都設置在邊境地區,天子之身,乃萬金之軀,怎會親自駕臨邊地?
久而久之,榷場貿易的收益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收益,天子對於這點利益,自然不會上心。
如果榷場貿易的利潤能夠達到榷茶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宋真宗和劉娥,又豈會對其置之不理?
此外,有沒有榷場的存在,都不影響邊境地區的走私。
財帛動人心,凡是涉及到利益的,其中的詭譎手段,以及肮髒程度,可謂是難以言喻。
世上最肮髒的莫過於人心。
奴隸貿易,便是人性最好的詮釋。
所以,李傑毫不懷疑走私的背後,會牽著巨大的利益輸送鏈。
同時,他也不懷疑跨國貿易所帶來的利潤。
市麵上的象牙、珍珠、犀角、香藥等奢侈品,其中大多都不是宋朝本土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南洋。
對於這些珍惜物資,北宋也是實行專賣製度。
太宗時期,置榷署於京中,詔,諸蕃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必須入官庫,不得私下交易。
這些來自南洋地區的奇珍,也是宋廷銷往遼國等地的重要物資之一。
“大娘娘,您還記得我七歲時,爹爹賜給我的那顆北珠嗎?”
北珠,也稱東珠,是女真五國部的特產,因顆大光潤,極為名貴,備受北宋上層人物的青睞。
一提到那顆北珠,即便時間過去好幾年,劉娥仍舊第一時間想了起來,因為那顆東珠品相極好。
用珠圓玉潤來形容,毫不為過。
並且,那顆北珠的尺寸超過一寸,搜遍內藏庫,也找不出比那顆更大的北珠。
這顆珠子也很有來曆,它是當年和契丹簽訂盟約後的迴禮。
“物以稀為貴,北珠在本朝是珍寶。”
“一顆品相上佳的北珠,最少也要上千貫,而爹爹賜給我的那顆,更是難以劑量。”
“然,此物在女真部,縱使也罕見,但也不過一顆千金。”
“大娘娘,試想,如果我朝能夠和女真部直接交易,購買一顆北珠需要花費多少?”
“我想,也許不到十貫錢就能買到。”
聽到這裏,劉娥終於按捺不住,斷言道。
“不可能!”
十貫錢買一顆北珠?
絕無可能!
李傑聞言對著張茂則揮了揮手,一旁的張茂則見狀連忙將準備好的賬簿遞到了官家手中。
“大娘娘且看一看這份帳籍。”
結果賬簿,劉娥麵帶疑惑的看了一眼封麵,朝廷的賬簿自由法度,這封麵一看就不是官賬。
緊接著,劉娥迅速的翻閱了一番賬簿,看著看著,她臉上的訝色便愈發的濃鬱。
少頃,李傑的聲音又一次響在了劉娥的耳畔。
“大娘娘,湖南產的山色茶,論品質,隻是算是中等,朝廷的統一收購價每斤約在兩百文左右,售價約在九百文。”
“扣掉其中的各項開支,最終的收益大概在五百文左右。”
“這一項開支中,占比最大的便是運費,每斤的運費高達一百文。”
“不過,和收益相比,運費開支縱使高一點,也是能接受的。”
“而九百文一斤,隻是本朝境內的售價,大娘娘可知山色茶到了邊地,一斤可售多少?”
劉娥抬頭看了一眼李傑,她並沒有答話,但她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
對於山色茶的邊地賣家,她很好奇。
“五貫一斤!”
李傑攤開手掌,比劃了一個數字。
“如果包裝足夠精美,且品相足夠好,一斤山色茶,甚至能夠賣到十貫一斤!”
聽到這個數字,劉娥瞬間心中一震,她的第一反應仍舊是不信。
區區山色茶,她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的東西,卻能賣到十貫一斤,不,即便是五貫一斤,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價。
“大娘娘,可是不信?”
李傑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她手上的賬簿。
“繼續看下去,這本賬簿中皆有實記。”
這本賬簿是曹家交上來的,曹韋經略邊地數十載,雖然他沒有參與邊境走私。
但走私這種事,哪能瞞得過他?
這本賬簿不過是他某次‘剿匪’的戰利品之一。
如今,借用賬簿中的內容來說服劉娥,再合適不過。
利益動人心,縱使劉娥貴為太後,看完這份賬簿後,也由不得她不心動。
“當然不會!”
劉娥迴答的斬釘截鐵,置榷場,勞心勞力,且有資敵的風險,最關鍵的是賺不到什麽錢。
那點收益,連榷茶的零頭都趕不上。
而這一點也是實情,北宋設置榷場,賺錢是真的,但相比於賺的,更多的是被貪了,以及走私流失。
其實,宋廷並不怎麽重視榷場貿易。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王朝都有一種優越感,以天朝上國自居,似遼國、西夏、唃廝囉等政權,擱在中原王朝眼中,都是蠻夷。
榷場貿易中更多的是政治屬性,性質大約和朝貢貿易類似。
和平時期,偶爾開放開放,給夷狄一點甜頭,以示恩寵。
而貿易本身的經濟屬性,反而不被重視。
就像朝貢貿易一般,中原王朝的迴禮大多遠超上貢物資的價值,有時甚至有幾倍,幾十倍的差距。
因此,北宋的榷場並不是一直開放的,一度廢止。
另外,北宋在榷場的職官配置上也充滿了北宋的特色——冗官。
管理榷場的人員互不統屬,既有邊地任職的高級官員,也有朝廷派遣的常參官(從七品以上)。
當然,天子的耳目,內侍也是少不了的。
他們彼此之間,互不統屬,互相製衡,以跨國貿易的利潤,這些人一天到晚隻想著爭權奪利,哪還有心思去管理榷場?
連帶著,走私商人也介入其中,以輸送利益為砝碼,獲取邊地的走私權。
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榷場貿易的利潤,大多都進了這四方的口袋裏。
出淤泥而不染,何其難也,縱使偶爾有清流涉足其中,要麽被分化拉攏,要麽對其隱瞞。
亦或者因為勾連的幾方太過團結,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些情況,天子是很難知曉的。
畢竟,榷場都設置在邊境地區,天子之身,乃萬金之軀,怎會親自駕臨邊地?
久而久之,榷場貿易的收益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收益,天子對於這點利益,自然不會上心。
如果榷場貿易的利潤能夠達到榷茶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宋真宗和劉娥,又豈會對其置之不理?
此外,有沒有榷場的存在,都不影響邊境地區的走私。
財帛動人心,凡是涉及到利益的,其中的詭譎手段,以及肮髒程度,可謂是難以言喻。
世上最肮髒的莫過於人心。
奴隸貿易,便是人性最好的詮釋。
所以,李傑毫不懷疑走私的背後,會牽著巨大的利益輸送鏈。
同時,他也不懷疑跨國貿易所帶來的利潤。
市麵上的象牙、珍珠、犀角、香藥等奢侈品,其中大多都不是宋朝本土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南洋。
對於這些珍惜物資,北宋也是實行專賣製度。
太宗時期,置榷署於京中,詔,諸蕃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必須入官庫,不得私下交易。
這些來自南洋地區的奇珍,也是宋廷銷往遼國等地的重要物資之一。
“大娘娘,您還記得我七歲時,爹爹賜給我的那顆北珠嗎?”
北珠,也稱東珠,是女真五國部的特產,因顆大光潤,極為名貴,備受北宋上層人物的青睞。
一提到那顆北珠,即便時間過去好幾年,劉娥仍舊第一時間想了起來,因為那顆東珠品相極好。
用珠圓玉潤來形容,毫不為過。
並且,那顆北珠的尺寸超過一寸,搜遍內藏庫,也找不出比那顆更大的北珠。
這顆珠子也很有來曆,它是當年和契丹簽訂盟約後的迴禮。
“物以稀為貴,北珠在本朝是珍寶。”
“一顆品相上佳的北珠,最少也要上千貫,而爹爹賜給我的那顆,更是難以劑量。”
“然,此物在女真部,縱使也罕見,但也不過一顆千金。”
“大娘娘,試想,如果我朝能夠和女真部直接交易,購買一顆北珠需要花費多少?”
“我想,也許不到十貫錢就能買到。”
聽到這裏,劉娥終於按捺不住,斷言道。
“不可能!”
十貫錢買一顆北珠?
絕無可能!
李傑聞言對著張茂則揮了揮手,一旁的張茂則見狀連忙將準備好的賬簿遞到了官家手中。
“大娘娘且看一看這份帳籍。”
結果賬簿,劉娥麵帶疑惑的看了一眼封麵,朝廷的賬簿自由法度,這封麵一看就不是官賬。
緊接著,劉娥迅速的翻閱了一番賬簿,看著看著,她臉上的訝色便愈發的濃鬱。
少頃,李傑的聲音又一次響在了劉娥的耳畔。
“大娘娘,湖南產的山色茶,論品質,隻是算是中等,朝廷的統一收購價每斤約在兩百文左右,售價約在九百文。”
“扣掉其中的各項開支,最終的收益大概在五百文左右。”
“這一項開支中,占比最大的便是運費,每斤的運費高達一百文。”
“不過,和收益相比,運費開支縱使高一點,也是能接受的。”
“而九百文一斤,隻是本朝境內的售價,大娘娘可知山色茶到了邊地,一斤可售多少?”
劉娥抬頭看了一眼李傑,她並沒有答話,但她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
對於山色茶的邊地賣家,她很好奇。
“五貫一斤!”
李傑攤開手掌,比劃了一個數字。
“如果包裝足夠精美,且品相足夠好,一斤山色茶,甚至能夠賣到十貫一斤!”
聽到這個數字,劉娥瞬間心中一震,她的第一反應仍舊是不信。
區區山色茶,她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的東西,卻能賣到十貫一斤,不,即便是五貫一斤,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價。
“大娘娘,可是不信?”
李傑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她手上的賬簿。
“繼續看下去,這本賬簿中皆有實記。”
這本賬簿是曹家交上來的,曹韋經略邊地數十載,雖然他沒有參與邊境走私。
但走私這種事,哪能瞞得過他?
這本賬簿不過是他某次‘剿匪’的戰利品之一。
如今,借用賬簿中的內容來說服劉娥,再合適不過。
利益動人心,縱使劉娥貴為太後,看完這份賬簿後,也由不得她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