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一輛低調華貴的馬車從南熏門入了城,坐在車裏的不是旁人,正是從杭州趕迴來的丁謂。
此次歸京,丁謂選擇了另外一種出行方式。
海路!
他從杭州港出發,乘船至登州,然後再轉陸路抵達京師。
這條線是時間最快的。
至於,海船的安危問題,丁謂根本就不用擔心。
且不說杭州至登州都是近海,航線明確,幾乎不會有什麽風險,況且,丁謂坐的可不是普通的海船。
而是造船廠最新製造出的兩千料海船,長約六十米,寬約十三米。
在近海範圍內,如此巨輪幾乎沒有傾覆之危。
當然。
似這等大船也是不多的,丁謂謹小慎微了幾年,怎麽可能因為這點事破功?
他坐這艘船,不是濫用權力。
這艘船本來就是要從杭州港出發,前往高麗的,丁謂隻是小小的修改了一下出發時間。
嚴格來說,他這次搭的是順風船。
得!
得!
馬蹄踏在京師的青石板路上,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撞擊聲。
「相爺,請喝茶。」
車內,老仆丁銳將剛剛沏好的熱茶端給了丁謂。
「先放著吧。」
丁謂擺了擺手,而後掀開窗簾,看了看街邊兩側的景象。
望著窗外那鱗次櫛比的房屋,幹淨清爽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行人,丁謂不由發出一聲感慨。
變化,可真大。
此前,京中雖然也很繁華,但南熏大街這邊卻雜亂的緊,沿街的鋪麵,每家都會加蓋一部分。
各家又各家的想法,其結果自然導致沒有規劃,看起來亂糟糟的。
然而,現在卻大不一樣。
侵街現在雖然仍然存在,但卻有了秩序。
凡事一旦有了秩序,一切就會變得和諧許多。
看了一會外麵的街景,丁謂忽然出聲。
「轉道,去外城的宅子看看。」
「是。」
丁銳雖然不明所以,但老爺就是家裏的天,隻見他敲了敲前方的木板,然後打開上方的一個小窗。
「老爺吩咐,去外城的宅子。」
丁謂在京中一共有兩處宅子,一處位於內城,一處位於外城。
平日裏丁謂都是住在內城的,畢竟,內城距離皇宮更近,日常起居也方便。
不一會兒,馬車便轉向了,沿著南熏大街直走,到了武成王廟附近右轉,途徑太學、國子監。
然後行至水潰街左轉,再行駛個七八分鍾,就到了丁謂外城的宅子。
這處宅子的對麵,就是太宗賜給吳越王錢俶的豪宅。
當然,錢俶現在已經死了。
錢惟演等人也不住在這裏,錢氏族人隻是逢年過節才會迴到這裏,一為祭祖,二為聚會。
途經國子監時,丁謂恰好掀開簾子,準備看一看現在的國子監變成什麽樣了。
隨後,他忽然看到了一個人。….
那人是範仲淹?
對於範仲淹,丁謂當然是不會忘得。
畢竟,這人深受官家的器重。
隻是,有一點他很奇怪,怎麽三年過去了,範仲淹還在國子監?
與此同時,範仲淹也正好看向了行駛中的馬車,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
看到丁謂的那一刻,範仲淹稍微愣了一下,然後方才朝著丁謂點了點頭,算是隔空打了個招唿。
「範先生?」
一旁,一位年輕的士子看到範仲淹忽然停下腳步,不由跟著停了下來。
「沒什麽,看到一個熟人而已。」
「對了,守道,我們剛剛說到哪裏了?」
聞言,石介提醒道:「先生,剛剛說到下午您該入宮講經了。」
石介是去年從兗州州學考入國子監的,他能拜範仲淹為師,一方麵是因為才學出眾,另一方麵也是得益於王曾的推薦。
王曾在兗州為官時,留下最大的貢獻便是擴建了州學,並且彷照應天府學,建立了三舍製度。
彼時,石介以優異的成績,常年保持學院第一,這自然引起了王曾的注意。
不過,石介能夠入讀國子監,和王曾並不多大關係,他是憑借自身的才學考上的。
石介是兗州奉符縣人,六世祖於唐代自滄州遷徙而來,此後便一直定居於此。
其父石丙,乃是《春秋》大家,貫通三家之學(春秋三轉),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及第,仕至太子中舍。
有其父必有其子,石介深受父親的影響,在《春秋》一道上,很有見解。
最近幾年,恰逢科舉改製,重策論,而輕詩賦。
對於石介這樣專研經學的士子,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如果不是因為改製,石介恐怕難以從兗州州學中脫穎而出,考入國子監。
沒有考入國子監,石介當然也無法認識範仲淹。
緊接著,兩人一邊走著,一邊聊起了經學。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雖然範仲淹是石介的老師,但他並不介意和學生互相探討學問。
不一會,兩人就到了國子監門口。
「先生!」
就在這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人正一臉歡喜的朝著範仲淹這邊跑來。
「先生。」
「師兄。」
少年人跑到近前後,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朝著兩人依次行了一個叉手禮。
看到少年人一副氣喘籲籲的模樣,範仲淹不由啞然道。
「安道,你好歹也是今科的探花郎,怎地還是如此毛毛躁躁的。」
這名少年人,正是至和三年的探花郎張方平,雖然他此科隻是名列二甲,但架不住他年紀小。
張方平今年虛歲十九,是此科及第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嘿嘿。」
張方平傻笑道:「這不是看到先生了嘛。」
說起來,張方平和範仲淹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了。
兩人是在應天書院認識的,自範仲淹調離應天書院後,兩人見麵的次數就少了許多。
前段時間,張方平入京赴考時,本來是準備過來拜訪範仲淹。
可惜,那時候範仲淹的母親生了病,心憂老母的範仲淹便請了探親假,迴家看望老母。
直到範母的身體有所好轉,範仲淹方才銷假迴來。
另一邊,看到稚氣未消的張方平,石介的眼中露出一抹羨慕之色。
最近京中風頭最勁的士子,便是眼前的小師弟了。
十九歲及第,當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啊。
也不知自己下科能否及第?
——————————————
感謝喵了個姆大老的打賞,很久沒有收到這麽大額的打賞了,謝謝老板,祝老板財運亨通,萬事勝意。.
放羊小星星
p.,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一輛低調華貴的馬車從南熏門入了城,坐在車裏的不是旁人,正是從杭州趕迴來的丁謂。
此次歸京,丁謂選擇了另外一種出行方式。
海路!
他從杭州港出發,乘船至登州,然後再轉陸路抵達京師。
這條線是時間最快的。
至於,海船的安危問題,丁謂根本就不用擔心。
且不說杭州至登州都是近海,航線明確,幾乎不會有什麽風險,況且,丁謂坐的可不是普通的海船。
而是造船廠最新製造出的兩千料海船,長約六十米,寬約十三米。
在近海範圍內,如此巨輪幾乎沒有傾覆之危。
當然。
似這等大船也是不多的,丁謂謹小慎微了幾年,怎麽可能因為這點事破功?
他坐這艘船,不是濫用權力。
這艘船本來就是要從杭州港出發,前往高麗的,丁謂隻是小小的修改了一下出發時間。
嚴格來說,他這次搭的是順風船。
得!
得!
馬蹄踏在京師的青石板路上,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撞擊聲。
「相爺,請喝茶。」
車內,老仆丁銳將剛剛沏好的熱茶端給了丁謂。
「先放著吧。」
丁謂擺了擺手,而後掀開窗簾,看了看街邊兩側的景象。
望著窗外那鱗次櫛比的房屋,幹淨清爽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行人,丁謂不由發出一聲感慨。
變化,可真大。
此前,京中雖然也很繁華,但南熏大街這邊卻雜亂的緊,沿街的鋪麵,每家都會加蓋一部分。
各家又各家的想法,其結果自然導致沒有規劃,看起來亂糟糟的。
然而,現在卻大不一樣。
侵街現在雖然仍然存在,但卻有了秩序。
凡事一旦有了秩序,一切就會變得和諧許多。
看了一會外麵的街景,丁謂忽然出聲。
「轉道,去外城的宅子看看。」
「是。」
丁銳雖然不明所以,但老爺就是家裏的天,隻見他敲了敲前方的木板,然後打開上方的一個小窗。
「老爺吩咐,去外城的宅子。」
丁謂在京中一共有兩處宅子,一處位於內城,一處位於外城。
平日裏丁謂都是住在內城的,畢竟,內城距離皇宮更近,日常起居也方便。
不一會兒,馬車便轉向了,沿著南熏大街直走,到了武成王廟附近右轉,途徑太學、國子監。
然後行至水潰街左轉,再行駛個七八分鍾,就到了丁謂外城的宅子。
這處宅子的對麵,就是太宗賜給吳越王錢俶的豪宅。
當然,錢俶現在已經死了。
錢惟演等人也不住在這裏,錢氏族人隻是逢年過節才會迴到這裏,一為祭祖,二為聚會。
途經國子監時,丁謂恰好掀開簾子,準備看一看現在的國子監變成什麽樣了。
隨後,他忽然看到了一個人。….
那人是範仲淹?
對於範仲淹,丁謂當然是不會忘得。
畢竟,這人深受官家的器重。
隻是,有一點他很奇怪,怎麽三年過去了,範仲淹還在國子監?
與此同時,範仲淹也正好看向了行駛中的馬車,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
看到丁謂的那一刻,範仲淹稍微愣了一下,然後方才朝著丁謂點了點頭,算是隔空打了個招唿。
「範先生?」
一旁,一位年輕的士子看到範仲淹忽然停下腳步,不由跟著停了下來。
「沒什麽,看到一個熟人而已。」
「對了,守道,我們剛剛說到哪裏了?」
聞言,石介提醒道:「先生,剛剛說到下午您該入宮講經了。」
石介是去年從兗州州學考入國子監的,他能拜範仲淹為師,一方麵是因為才學出眾,另一方麵也是得益於王曾的推薦。
王曾在兗州為官時,留下最大的貢獻便是擴建了州學,並且彷照應天府學,建立了三舍製度。
彼時,石介以優異的成績,常年保持學院第一,這自然引起了王曾的注意。
不過,石介能夠入讀國子監,和王曾並不多大關係,他是憑借自身的才學考上的。
石介是兗州奉符縣人,六世祖於唐代自滄州遷徙而來,此後便一直定居於此。
其父石丙,乃是《春秋》大家,貫通三家之學(春秋三轉),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及第,仕至太子中舍。
有其父必有其子,石介深受父親的影響,在《春秋》一道上,很有見解。
最近幾年,恰逢科舉改製,重策論,而輕詩賦。
對於石介這樣專研經學的士子,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如果不是因為改製,石介恐怕難以從兗州州學中脫穎而出,考入國子監。
沒有考入國子監,石介當然也無法認識範仲淹。
緊接著,兩人一邊走著,一邊聊起了經學。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雖然範仲淹是石介的老師,但他並不介意和學生互相探討學問。
不一會,兩人就到了國子監門口。
「先生!」
就在這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人正一臉歡喜的朝著範仲淹這邊跑來。
「先生。」
「師兄。」
少年人跑到近前後,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後朝著兩人依次行了一個叉手禮。
看到少年人一副氣喘籲籲的模樣,範仲淹不由啞然道。
「安道,你好歹也是今科的探花郎,怎地還是如此毛毛躁躁的。」
這名少年人,正是至和三年的探花郎張方平,雖然他此科隻是名列二甲,但架不住他年紀小。
張方平今年虛歲十九,是此科及第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嘿嘿。」
張方平傻笑道:「這不是看到先生了嘛。」
說起來,張方平和範仲淹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了。
兩人是在應天書院認識的,自範仲淹調離應天書院後,兩人見麵的次數就少了許多。
前段時間,張方平入京赴考時,本來是準備過來拜訪範仲淹。
可惜,那時候範仲淹的母親生了病,心憂老母的範仲淹便請了探親假,迴家看望老母。
直到範母的身體有所好轉,範仲淹方才銷假迴來。
另一邊,看到稚氣未消的張方平,石介的眼中露出一抹羨慕之色。
最近京中風頭最勁的士子,便是眼前的小師弟了。
十九歲及第,當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啊。
也不知自己下科能否及第?
——————————————
感謝喵了個姆大老的打賞,很久沒有收到這麽大額的打賞了,謝謝老板,祝老板財運亨通,萬事勝意。.
放羊小星星
p.,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