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
宋運輝氣喘籲籲地跑了迴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姐夫,我給打聽到了。”
“建築係的孫教授,知道這種工藝,我把小雷家的事跟他說了一遍。”
“得知你們是村辦集體企業,孫教授說,他可以免費教你怎麽生產空心磚。”
“好啊,小輝。”
李傑笑嗬嗬的站了起來,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頭。
“我帶小雷家的村民,謝謝你,還有孫教授。”
這年頭的教授,還是正兒八經的教授,看看人家的覺悟,再看看後世的那些學閥們。
不知道那些人會不會臉紅。
料想,應該不會。
臉紅的人,幹不了學閥。
“嘶!”
被姐夫拍了幾下,宋運輝覺得肩頭又酸又疼,那種滋味,別提了。
“東寶,你趕快停下。”
宋運萍見狀連忙拉住了他:“你下手沒輕沒重的,沒看到小輝都齜牙咧嘴了。”
“哈哈。”
李傑故意撓了撓頭:“小輝,不好意思啊,剛剛沒收住手。”
其實,他剛剛拍宋運輝用的全是巧勁,而且也不是胡亂拍的。
上一次見麵的時候,李傑就覺得宋運輝的頸椎有點毛病,但他那時候才恢複本我沒多久。
如果那時候下手,真就是沒輕沒重了。
稍微練習了一下老手藝,掌控力又迴來了,趁著剛剛的間隙,他給宋運輝來一次筋骨按摩。
往後,每半年,或者一年再來個幾次,就能把宋運輝的頸椎重新矯正迴來。
約莫十來分鍾後,宋運輝帶著李傑來到了教師辦公室。
“胡教授,這位就是我的姐夫,小雷家的大隊書記。”
“你好,雷同誌。”
胡教授是一個六十來歲,頭發略顯斑白的精瘦男子,隻見他笑吟吟的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你們做。”
接下來,胡教授並沒有第一時間說空心磚的事,而是問起了別了。
“小雷家有多少村民啊?”
“每戶分了多少地?”
“磚廠是怎麽建起來的?”
“產量怎麽樣?”
“用的是什麽土?”
隨著問題的逐步深入,胡教授也大概了解了小雷家的具體情況。
“這麽說的話,你們那邊倒是具備燒製空心磚的條件。”
胡教授不是那種隻知道紙上談兵的教授,他有著豐富的一線經驗。
首先,混凝土類型的空心磚,肯定不適合小雷家。
混凝土的產量,可流不到小雷家這樣的村辦企業。
所以,最適合他們反而是60年代,廣南建工局那邊研究的三孔空心磚。
這種空心磚的主要生產材料是粘土,取材方便,掌握好煆燒工藝的話,成磚率不低。
另外,同單位的麵積下,用空心磚的成本也會更低。
平心而論,他對眼前這個雷書記,還蠻佩服的。
一個部隊退下來的大頭兵,竟然能做到居安思危,並且,還付之行動,準備開拓另外一條生產線。
借此來擴大業務規模,順便做好競爭的準備。
是個人才。
“這樣,我給你批個條子。”
說著,胡教授拿起鋼筆,開始寫字。
“明天,你拿著這個條子去上麵的地址,找一個叫趙中華的師傅,他會教你怎麽燒空心磚。”
“不過,你要做好準備,空心磚燒製,看起來容易,但裏麵的門道可不少。”
“如果方法不到位,燒不出成品倒不是什麽大事,怕的是燒出來了,質量卻不合格。”
“到時候賣出去了,承重力不夠,若是遇到那種小規模的地震,不合格的產品很容易發生塌陷。”
“胡教授,您放心。”
李傑拍著胸脯保證道:“我們小雷家的人,別的不說,絕對不賣沒良心的產品。”
說著,李傑麵帶疑惑道。
“對了,胡教授,生產空心磚的話,是不是要專門的窯口和設備啊?”
一聽這話,胡教授忽然一愣。
是啊。
他怎麽把這個給忘了。
空心磚的窯和普通磚的窯口可不一樣,畢竟,他們的生產工藝不一樣,空心磚要的是那種緩慢的升溫。
需要不停的看火加煤,勤添量少,鼓風機也得用那種特製的。
不僅如此,切胚車和磚胚自動落架裝置,也和傳統紅磚、青磚不一樣。
想到這,胡教授緩緩皺起了眉頭。
這個問題,該怎麽解決?
總不能把研究所那邊的東西搬到小雷家吧?
想了片刻,胡教授忽然想到了一個朋友。
經濟學院的王教授,他最近不是正在研究集體經濟的優劣性嗎?
小雷家的情況,恰好是一個典型案例,如果叫上他一起,他們倆個完全可以開一個新的課題。
然後,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他能親自到場,指點小雷家如何燒窯,如何燒磚。
“唔,你倒是提醒我了,確實需要特殊的窯口和設備。”
沉吟片刻,胡教授開口道:“這樣,你明天先過去學習,窯口和設備的事,過兩天我再給你想辦法。”
雖然胡教授已經想好了解決辦法,但他在沒有準信之前,他並不準備告訴人家。
萬一王教授有事走不開,人家不是白高興了一場?
“教授,謝謝您!”
眼見教授毫無保留的幫忙,宋運輝頓時向他鞠躬道謝,說話間,他還拉了拉姐夫的衣袖。
“胡教授,謝謝。”
裝傻裝了半天的李傑,連忙跟上。
“不用,你們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集體。”
胡教授推了推眼鏡,樂嗬嗬的表示:“村子是小集體,國家是大集體,歸根結底,我們都是集體的一份子,不需要謝我。”
“要謝的話,就寫新華夏吧,沒有新華夏,也就沒有我們。”
這句話對宋運輝的震動非常大。
此時,他看向胡教授的眼神,滿是熱忱與尊敬。
家,國,集體,這幾個字眼,在他心中又變得形象了幾分。
在入學之初,他沒有想那麽多,隻想著上大學,入學後,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影響,他慢慢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而今天,無疑讓他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什麽是個人?
什麽是集體?
什麽是國家?
他好像懂了一點。
宋運輝氣喘籲籲地跑了迴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姐夫,我給打聽到了。”
“建築係的孫教授,知道這種工藝,我把小雷家的事跟他說了一遍。”
“得知你們是村辦集體企業,孫教授說,他可以免費教你怎麽生產空心磚。”
“好啊,小輝。”
李傑笑嗬嗬的站了起來,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頭。
“我帶小雷家的村民,謝謝你,還有孫教授。”
這年頭的教授,還是正兒八經的教授,看看人家的覺悟,再看看後世的那些學閥們。
不知道那些人會不會臉紅。
料想,應該不會。
臉紅的人,幹不了學閥。
“嘶!”
被姐夫拍了幾下,宋運輝覺得肩頭又酸又疼,那種滋味,別提了。
“東寶,你趕快停下。”
宋運萍見狀連忙拉住了他:“你下手沒輕沒重的,沒看到小輝都齜牙咧嘴了。”
“哈哈。”
李傑故意撓了撓頭:“小輝,不好意思啊,剛剛沒收住手。”
其實,他剛剛拍宋運輝用的全是巧勁,而且也不是胡亂拍的。
上一次見麵的時候,李傑就覺得宋運輝的頸椎有點毛病,但他那時候才恢複本我沒多久。
如果那時候下手,真就是沒輕沒重了。
稍微練習了一下老手藝,掌控力又迴來了,趁著剛剛的間隙,他給宋運輝來一次筋骨按摩。
往後,每半年,或者一年再來個幾次,就能把宋運輝的頸椎重新矯正迴來。
約莫十來分鍾後,宋運輝帶著李傑來到了教師辦公室。
“胡教授,這位就是我的姐夫,小雷家的大隊書記。”
“你好,雷同誌。”
胡教授是一個六十來歲,頭發略顯斑白的精瘦男子,隻見他笑吟吟的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你們做。”
接下來,胡教授並沒有第一時間說空心磚的事,而是問起了別了。
“小雷家有多少村民啊?”
“每戶分了多少地?”
“磚廠是怎麽建起來的?”
“產量怎麽樣?”
“用的是什麽土?”
隨著問題的逐步深入,胡教授也大概了解了小雷家的具體情況。
“這麽說的話,你們那邊倒是具備燒製空心磚的條件。”
胡教授不是那種隻知道紙上談兵的教授,他有著豐富的一線經驗。
首先,混凝土類型的空心磚,肯定不適合小雷家。
混凝土的產量,可流不到小雷家這樣的村辦企業。
所以,最適合他們反而是60年代,廣南建工局那邊研究的三孔空心磚。
這種空心磚的主要生產材料是粘土,取材方便,掌握好煆燒工藝的話,成磚率不低。
另外,同單位的麵積下,用空心磚的成本也會更低。
平心而論,他對眼前這個雷書記,還蠻佩服的。
一個部隊退下來的大頭兵,竟然能做到居安思危,並且,還付之行動,準備開拓另外一條生產線。
借此來擴大業務規模,順便做好競爭的準備。
是個人才。
“這樣,我給你批個條子。”
說著,胡教授拿起鋼筆,開始寫字。
“明天,你拿著這個條子去上麵的地址,找一個叫趙中華的師傅,他會教你怎麽燒空心磚。”
“不過,你要做好準備,空心磚燒製,看起來容易,但裏麵的門道可不少。”
“如果方法不到位,燒不出成品倒不是什麽大事,怕的是燒出來了,質量卻不合格。”
“到時候賣出去了,承重力不夠,若是遇到那種小規模的地震,不合格的產品很容易發生塌陷。”
“胡教授,您放心。”
李傑拍著胸脯保證道:“我們小雷家的人,別的不說,絕對不賣沒良心的產品。”
說著,李傑麵帶疑惑道。
“對了,胡教授,生產空心磚的話,是不是要專門的窯口和設備啊?”
一聽這話,胡教授忽然一愣。
是啊。
他怎麽把這個給忘了。
空心磚的窯和普通磚的窯口可不一樣,畢竟,他們的生產工藝不一樣,空心磚要的是那種緩慢的升溫。
需要不停的看火加煤,勤添量少,鼓風機也得用那種特製的。
不僅如此,切胚車和磚胚自動落架裝置,也和傳統紅磚、青磚不一樣。
想到這,胡教授緩緩皺起了眉頭。
這個問題,該怎麽解決?
總不能把研究所那邊的東西搬到小雷家吧?
想了片刻,胡教授忽然想到了一個朋友。
經濟學院的王教授,他最近不是正在研究集體經濟的優劣性嗎?
小雷家的情況,恰好是一個典型案例,如果叫上他一起,他們倆個完全可以開一個新的課題。
然後,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他能親自到場,指點小雷家如何燒窯,如何燒磚。
“唔,你倒是提醒我了,確實需要特殊的窯口和設備。”
沉吟片刻,胡教授開口道:“這樣,你明天先過去學習,窯口和設備的事,過兩天我再給你想辦法。”
雖然胡教授已經想好了解決辦法,但他在沒有準信之前,他並不準備告訴人家。
萬一王教授有事走不開,人家不是白高興了一場?
“教授,謝謝您!”
眼見教授毫無保留的幫忙,宋運輝頓時向他鞠躬道謝,說話間,他還拉了拉姐夫的衣袖。
“胡教授,謝謝。”
裝傻裝了半天的李傑,連忙跟上。
“不用,你們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集體。”
胡教授推了推眼鏡,樂嗬嗬的表示:“村子是小集體,國家是大集體,歸根結底,我們都是集體的一份子,不需要謝我。”
“要謝的話,就寫新華夏吧,沒有新華夏,也就沒有我們。”
這句話對宋運輝的震動非常大。
此時,他看向胡教授的眼神,滿是熱忱與尊敬。
家,國,集體,這幾個字眼,在他心中又變得形象了幾分。
在入學之初,他沒有想那麽多,隻想著上大學,入學後,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影響,他慢慢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而今天,無疑讓他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什麽是個人?
什麽是集體?
什麽是國家?
他好像懂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