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慈殿。


    “什麽?”


    一聽遼軍南下,劉娥瞬間從椅子上彈了起來,然後因為用力過猛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頓時眼前一黑。


    幸好許氏眼疾手快扶住了劉娥,不然的話,當朝太後,怕是要當著旁人的麵出洋相了。


    這可如何是好?


    此刻,劉娥的腦海中隻有這一個念頭。


    遼國大軍南下!


    還五萬!


    曹韋現在還在西北駐防。


    河北路拿什麽擋?


    雖然在西北一戰中,宋軍大獲全勝,但夏州黨項是夏州黨項,和遼國比,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安卓蘋果均可。】


    道一句天差地別,也不為過!


    另外,即便河北沿邊駐防了大量的禁軍,即便其中不乏勇武之將,但麵對遼國,劉娥還是止不住的發虛。


    現在的她,除了曹韋,誰也不信。


    畢竟,曹韋奪下蕭關,乃是當朝第一名將。


    “大娘娘,半個時辰後,官家將於承明殿召集兩府大臣議事,我們是不是該準備準備?”


    這時,許氏適時地提醒了劉娥一句。


    此話一出,劉娥當即從慌亂中驚醒。


    是啊。


    待會還要議事呢。


    大宋還有官家!


    六哥一定有辦法!


    劉娥之所以篤定李傑有辦法,倒不是因為盲目信任,而是因為她現在隻能這麽想。


    如果連六哥都沒辦法,那河北之地,可就危險了。


    雖然暫時隻有五萬大軍南下,但誰知道這是不是先鋒部隊?


    誰知道遼帝會不會繼續調遣大軍?


    ……


    ……


    ……


    政事堂。


    當遼國南下的消息傳到,中書也跟著炸開了鍋。


    五萬大軍南下?


    難道遼國要撕毀澶淵盟約嗎?


    難道宋遼之間,又要重新開啟戰事?


    “丁相?”


    此刻,任中正已被這個消息嚇得六神無主,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了丁謂身上。


    “稍安勿躁。”


    丁謂強忍著心中的憂慮,盡可能的維持住了臉上的平靜。


    其實,丁謂現在也愁的不行。


    對於戰事,他倒也不是完全的門外漢。


    眼下都已入冬了,冬天,可不是開戰的好時節。


    但遼國大軍肯定不是無緣無故動起來的。


    身為理財高手,丁謂很清楚,五萬大軍,一天的消耗有多大,遼帝派了五萬大軍南下。


    肯定有目的!


    開戰隻是最壞的情況。


    也許,威懾才是遼帝的真實目的。


    畢竟,國朝剛剛在西北地區贏得了一場大戰,而敗方夏州李氏,又是遼國的臣子。


    丁謂踱步來到堂口,推開門窗,朝著北方看了一眼。


    不出意外,遼國的使節應該已經在半道了。


    “丁相,我等該如何是好?”


    眼看丁謂走到了窗口,任中正也跟著移步來到其身邊。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恰好這時,天空忽然飄下了雪花。


    “你看看外麵是什麽天氣?”


    “這仗,能打得起來嗎?”


    望著天空中飛蕩的雪花,任中正神色一怔,哪怕他是門外漢,他也知道雪天不適合大規模作戰。


    仗,打不起來了?


    想到這裏,任中正神色頓時一變,語氣諂媚道。


    “相爺高瞻遠矚,下官鼠目,不及相爺萬一。”


    身後,呂夷簡看到任中正如此直白的跪舔,不由生出一股反胃的感覺。


    太辣眼了!


    任中正,你可是參知政事,副宰相!


    距離宰相,也僅有一步之遙!


    易地而處,如果換做是他,呂夷簡覺得他是做不出這等事的。


    太讓人惡心了。


    迎合上官,是有必要的,但也得保持底限才是。


    毫無底線的迎合,有用嗎?


    官做到了丁謂這一步,什麽樣的諂媚之人沒見過?


    丁謂身邊不缺那種阿諛奉承之輩,缺的反而是既有能力,又知分寸的臂膀。


    到了現在,呂夷簡已然給任中正的仕途判了‘死刑’。


    似這等人,哪怕不是當今在上,日後也沒有再進一步的機會!


    另一邊。


    正如呂夷簡所想,聽到任中正的馬屁,丁謂不僅沒有快意,反而覺得煩躁。


    他現在煩著呢!


    縱使這仗,一時半會打不起來,但遼軍動了,邊防的宋軍,肯定也得動起來。


    而且,很可能還會調派部分禁軍協防。


    如此一來,糧草起碼得跟上吧?


    軍費也不能在拖了吧?


    眼看著‘大戰在即’,軍費若是不發足,萬一真的打起來了,那些泥腿子會拚盡全力嗎?


    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好巧不巧,現在缺的就是錢,西北地區剛剛經曆一場大戰,而且朝廷又在吐蕃那邊買了一大批戰馬。


    戰事一起,花錢如流水。


    三司屬下的庫房,都快被掏空了。


    沒辦法,這兩年朝廷的開支確實比較大,為先帝治喪,便花費了上千萬貫。(所有費用加在一起)


    單單這項開支,就近乎掏空了三司的儲備。


    其後又是修河,又是興學,又是西北戰事,哪哪都花錢。


    該去哪裏籌錢?


    眼下,這才是丁謂最憂心的事,他能不能坐穩相位,旁人的意見不重要,官家的意見才重要!


    一個臣子,如果不能主動為君主分憂,那麽這人的官也就做到頭了。


    丁謂必須在官家提問之前便想出辦法,如此方能證明他的能力。


    ‘要不讓地方輸送?’


    在三分法的財稅製度下,地方肯定是有餘錢的,雖然每個地方的餘錢都不會太多。


    但大宋的州府多啊。


    這些錢聚到一起,數目絕對不小,足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之前,丁謂之所以不動地方的留使錢,則是因為這些錢,乃是地方的私庫。


    如果動的太多,難免會讓政局不穩。


    雖然現在已經沒了藩鎮之憂,但能做到知州、知府的,哪一個是善茬?


    如果處理的不夠得當,引發了大規模的奏議,即使官家想保他,也未必保得住。


    諸葛亮還揮淚斬馬謖呢?


    到了那時,他很可能就變成了當代‘馬謖’。


    不過,那是之前,現在嘛,情況卻又不同了。


    遼國和夏州黨項,完全不是一迴事,後者不過是疥癩之患,宋人的大敵,從來隻有一個!


    那就是遼國!


    遼國南下,軍情十萬火急,一切都得為此事讓道!


    此時下詔令各州府轉輸留使錢,誰也挑不出毛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羊小星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羊小星星並收藏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