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仕家破人亡,天周也大病一場,禦醫精心調理之下,病情稍有好轉,這日覺得精神尚好,便趁著清晨涼爽,來到禦園散步。
他一人安靜地走著,默默思考心事,片刻之後又感覺索然無味,心中淒涼,孤獨無比,便讓人傳兩位皇子進宮敘話。
安公公一路小跑走了進來,至皇帝身側稟道:“陛下,兩位皇子在宮外請見,說是要迴奏案子。”
天周嘴角浮出一絲笑意,輕輕一歎:“果然是父子連心,正要去傳他們,他們卻要請見,去,快傳,朕西偏殿見他們,命禦茶坊治一壺好茶送來。”
兩位皇子入西偏殿,天周已半臥在榻上,二人便要叩頭行禮,天周止住了:“就我父子三人,不要鬧虛禮,坐著說話。”
兩人見天周老態龍鍾、神情萎靡,完全不複當年的豪情意氣,都是心中淒然、惴惴不安,又恐怖不已。
父皇一去,再沒有歲月靜好的日子,要麽君臨天下,要麽身敗慘死,毫無中間的餘地!
見他二人落座,天周示意二人飲茶,卻並不問案子,隻是平靜地問道:“太尉之事,外麵有何反應?”
二皇子囁嚅了一下,端茶飲了一口,才緩緩說道:“群臣反應不大,都說太尉罪有應得,父皇處置得當!”
三皇子趁他說話,也舉杯自飲一口,見宮女要斟茶,揮手命其退下,卻自己執了茶壺,給皇帝和二皇子杯中續滿。
見二皇子說完,三皇子也平靜地說道:“皇兄所言不差,百姓並無反應,官場鑽營之風收斂不少,大家都在議論,此案畢竟頗有疑點,乞伏如之自刎,倒叫人詫異!”
天周笑了笑:“此案到此為止!你二人記住,休要再提!老三,說說你查的案子!”
三皇子微微傾了傾身子,笑道:“是,父皇,此案皇兄既已參與,便是我兄弟二人聯手過問,桑平每日審訊,匯成卷宗之後,稟報兒臣,兒臣都讓人抄錄一份,請皇兄過目。”
“父皇,的確如此!”二皇子笑到。
天周愉快地笑了笑:“如此甚好。”
三皇子便繼續稟道:“此案其實是廣鬱堂的案子為主線,謝長安販奴之案倒在其次,那廣鬱堂何其陰險,他們在官員家裏,密布眼線,掌控朝廷動向,甚至想影響朝局。”
二皇子也接口道:“不僅如此,他們在宴國也是如此行事,其最終目的,竟是要推翻兩國朝廷,因此,宴國皇子與公主迴國之後,也會大肆剿滅!”
天周一震,竟挺直了身子,喝問道:“我們為何不剿滅?”
三皇子笑道:“父皇放心,他們有此誌向,畢竟尚在萌芽之中,前次郊外剿殺,已將其在黨羽一網打盡,目前隻是在官員府中,還有殘存的餘孽,我與皇兄今日進宮,就是要請示父皇,如何處置?”
天周不屑,鼻中哼了一聲,喝到:“這還用問,殺!”
二皇子見弟弟臉色蒼白,稍微囁嚅了一下,倒覺得奇怪,老三也有怕的時候?突然心中驚喜,自己對殺伐之事,已能坦然麵對!
便陪笑道:“父皇,按律當然該殺,但裏麵有兩人稍有不同,一個是璧侯夫人賴香,畢竟是皇親國戚,另一人是宇文府中少夫人墨香,懷著身孕,我兄弟想著,父皇仁慈通天,是否對此二人網開一麵?”
天周沉默了一下,突然問三皇子:“按理,你要叫賴香一聲舅母,她璧侯夫人之名,還是朕欽封的,倒難怪你猶豫,你說說看,應如何處置?”
三皇子眼中閃了一下,說道:“父皇,按理,她二人真是罪大惡極,不僅是廣鬱堂黨羽,而且私賣良家之女為奴,墨香更是身為小妾,逼死正室夫人;可賴香畢竟有為子報仇之心,墨香也懷著身孕,倒讓兒臣躊躇的。”
天周並不說話,隻幽幽地看著藻井,片刻之後歎道:“婦人之仁!傳朕旨意,殺!就在各自府中行刑,震一震官場妖孽之氣!”
二人都是一震,隨即異口同聲迴到:“兒臣遵旨!”
天周麵不改色,低頭啜了一口茶,又問道:“讓你二人接管軍務,你二人可曾去過營裏?”
二皇子起身給皇帝續了茶,退迴凳子上陪笑道:“父皇,已經去過了,這是我與三弟擬的調換軍官名單,請父皇過目。”
天周接過一看,有的見過,有的聽說過,便無所謂地一笑,隨手放在桌上,說道:“你兄弟二人看著辦罷,朕沒那麽大精力了,倒是這個段義,聽說死過一迴,自己跑迴來了,倒有點意思。”
二皇子笑道:“父皇,《東征史詩》裏都有收錄的,裏麵還有好多傳奇故事,等編撰完成,兒臣讀給父皇聽。”
天周突然來了精神,竟嗬嗬笑道:“那豈不甚好,也不知道編撰如何了?朕今日倒有興趣去看看,去,你們去後宮看你們娘,朕去書辦坊瞧瞧宇文化成。”
三皇子心中一歎,父皇年老,越來越在意青史留名,老二倒挺會投其所好。
卻與二皇子左右扶了皇帝下榻,對外喊道:“安德庸,給皇上備轎!”
目送皇帝禦輦遠去,二人相視一笑,聯袂往後宮走去。
天周年老之後,時常傳兩位皇子入宮,宮中侍衛、宮人已經習以為常,一路向二人躬身行禮。
穿過長長的甬道,二人便要分手,二皇子卻站住了,誠懇地說道:“三弟,母妃宮中上好的冰拔葡萄,我讓宮女送些過來,你和璧妃娘娘嚐嚐鮮!”
三皇子也笑了,微笑道:“我母妃熬的銀耳湯,父皇也誇好,夏日用冰鎮過,是解暑的好物件,我也讓宮人送兩碗過來。”
二皇子忽然有些動情,竟柔和地看著弟弟:“三弟,要是能永遠如此,該有多好。”
三皇子也誠摯地看著他,淡然一笑:“皇兄,我還是那句話,不管以後如何,我永遠不變的。”
二皇子緩緩點了點頭,轉身去了。
貴妃宮裏,鄢妃卻不在,宮女便帶著二皇子,一路往殿後走去。
鄢妃趁上午涼爽,正在殿後小花園散步,見兒子進來,輕輕笑了,命宮女在葡萄架下擺上桌子,要為兒子擺茶,笑道:“今日倒這麽早?”
二皇子見母妃抹胸之外,隻披了素色輕紗,凝脂一樣的雙臂若隱若現,令人浮想聯翩。
已是中年婦人,卻麵容姣好,氣質幽蘭,身形有致,不疾不徐,款款向自己走來。
母親越來越明,
背景越來越暗,
仙女出畫一般!
二皇子有些恍惚,聽母親問自己,忙收斂心神,笑道:“兒臣問母妃安,母妃不必忙了,父皇剛賜了茶,哪裏就渴了?”
鄢妃展顏一笑,丹唇輕啟,皓齒柔香,命宮女:“聽河間王的,不擺茶了,上冰拔葡萄。”
二皇子扶她坐下,笑道:“兒臣謝母妃,兒臣答應三弟,給他和璧妃送些冰拔葡萄過去,母妃不會怪罪罷?”
鄢妃抿了抿嘴,愛憐道:“皇兒如此懂事,娘如何會怪罪,彩菊,送一桶冰拔葡萄去璧妃宮裏,記著,葡萄和冰分開裝!”
二皇子迴身,坐了她對麵,剛扶了母親,手中還有幽香尚存,仿佛拂過溫玉,掌心兀自滑膩不已。
母子閑語幾句,彩菊返迴,帶著璧妃宮中彩卉,手捧兩碗冰鎮銀耳湯,奉給二人。
施施然道:“璧妃謝貴妃娘娘賞,問娘娘安,問二殿下安。”
鄢妃端然受禮,二皇子起身恭謝。
待彩卉出去,鄢妃揮手命宮人遠離。
“你們兄弟溫情,怕沒有幾次了。”鄢妃剝了一粒葡萄,遞給兒子。
二皇子有些微傷感,接過葡萄,並未就吃。
卻道:“太尉被誅,如之自刎,父皇自知時日不長,還在盡力和息我兄弟二人,兒子想想,倒不忍的。”
“娘就該忍?娘在柔然有相愛之人,卻被你父皇強納為妃,慕華文錦當街頂撞本宮,娘就該忍?老三皇宮正殿,當眾羞辱本宮,娘就該忍?”
語氣平靜,眸中憂憤。
二皇子白皙的臉上閃過一絲血色,徐徐道:“兒子知道,父皇百年之後,兒子保護娘,為娘雪恨!”
他將葡萄放入口中,緩緩嚼著,葡萄尚有母親的餘香,他心中驚悸,一絲異樣的情感升起。
卻輕語道:“娘讓宇文司徒冒充太尉筆跡,炮製父皇手諭,太過冒險,宇文化成,靠不住的!”
鄢妃眸中柔和,兒子淡雅華貴,今非昔比,已是君臨天下的氣質。
卻不屑道:“他?他不配,他與拓巴升一樣,最多算替死鬼,宮中你不必管,做好宮外之事!”
“宮外?有一人至關重要!”二皇子脫口道。
“何人?“
“慕華文錦!”
“為何?”
“京師四衛,父皇親控熊撲衛與鷹揚衛,誰動誰死!卻命我與三弟,分掌狼賁衛與羽翎衛,前幾日,我去了軍中。”
“如何?軍士不服調遣!”鄢妃詫異。
“那倒不敢,反而恭敬講禮,公事公辦。”二皇子輕歎一聲。
“那豈不甚好!”鄢妃不解。
二皇子輕輕一歎,軍中之事,母妃畢竟不懂!便道:“若想私自調兵,那是休想,除非是文錦!”
“不是調換了軍官?你父皇何其精明!”鄢妃愕然,連聲追問。
“文錦帶過之兵,何人能調?文錦帶過的將,到哪都能掌兵,父皇此舉,本意是分化軍隊,卻意外幫了文錦,我料老三必定也已察覺。”
“既如此,本宮會他一會!”
園中微風徐徐,荷花亭亭玉立,鄢妃肅然端坐,眸中波瀾不驚。
王者風範,豈止男人而已!
彩菊送冰拔葡萄進璧妃宮中之時,璧妃正暗自垂淚。
三皇子已經告訴她,u看書ww.uukanshu 父皇決意處斬賴香,罷璧侯爵位。
賴香倒也罷了,璧侯,畢竟是她兄弟!
強忍傷心,璧妃謝過鄢妃,又命彩卉送冰鎮銀耳湯過去。
便憂心道:“你父皇豈不是老糊塗了,殺太尉,殺如之,這又處置一大批,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父皇並不糊塗,糊塗者,天下自以為聰明之人!”三皇子冷冷道。
見璧妃不解,他摘了一粒葡萄遞給母親,又自己吃了一粒。
“太尉之死,並非假諭旨之事,而是另有原因。”三皇子咽了葡萄,果然冰鎮入心,肺腑浸潤,便淡淡道。
“還會有什麽原因?”璧妃不精明,卻溫厚純美。
“他跟兒子一樣,猜到了父皇最幽深的心思,如之自刎,便是明證,他必是無意之中,泄露了此事!”三皇子胸有成竹。
璧妃心中驚詫,杏眼圓睜,長長的睫毛微微輕顫,微啟的櫻唇直達內心:
毛骨悚然!
便驚問道:“那皇上豈不是要一查到底,豈不是連累於你。”
“父皇若查,又豈會賜死太尉,父皇不查,便是默認此事。”三皇子語氣淡淡,眸中決然。
璧妃輕輕搖頭,已經跟不上兒子的心思,便囑咐:“兒子,你可要小心,娘不如鄢妃,幫不上忙的。”
三皇子輕笑:“娘安穩本分,就是兒子的福氣,娘放心,兒子還是那句話,信任父皇,信任天下可信之人!”
他起身,看著窗外日影華麗、萬彩繽紛,凜然道:“兒子下的,才是驚天之局!”
他一人安靜地走著,默默思考心事,片刻之後又感覺索然無味,心中淒涼,孤獨無比,便讓人傳兩位皇子進宮敘話。
安公公一路小跑走了進來,至皇帝身側稟道:“陛下,兩位皇子在宮外請見,說是要迴奏案子。”
天周嘴角浮出一絲笑意,輕輕一歎:“果然是父子連心,正要去傳他們,他們卻要請見,去,快傳,朕西偏殿見他們,命禦茶坊治一壺好茶送來。”
兩位皇子入西偏殿,天周已半臥在榻上,二人便要叩頭行禮,天周止住了:“就我父子三人,不要鬧虛禮,坐著說話。”
兩人見天周老態龍鍾、神情萎靡,完全不複當年的豪情意氣,都是心中淒然、惴惴不安,又恐怖不已。
父皇一去,再沒有歲月靜好的日子,要麽君臨天下,要麽身敗慘死,毫無中間的餘地!
見他二人落座,天周示意二人飲茶,卻並不問案子,隻是平靜地問道:“太尉之事,外麵有何反應?”
二皇子囁嚅了一下,端茶飲了一口,才緩緩說道:“群臣反應不大,都說太尉罪有應得,父皇處置得當!”
三皇子趁他說話,也舉杯自飲一口,見宮女要斟茶,揮手命其退下,卻自己執了茶壺,給皇帝和二皇子杯中續滿。
見二皇子說完,三皇子也平靜地說道:“皇兄所言不差,百姓並無反應,官場鑽營之風收斂不少,大家都在議論,此案畢竟頗有疑點,乞伏如之自刎,倒叫人詫異!”
天周笑了笑:“此案到此為止!你二人記住,休要再提!老三,說說你查的案子!”
三皇子微微傾了傾身子,笑道:“是,父皇,此案皇兄既已參與,便是我兄弟二人聯手過問,桑平每日審訊,匯成卷宗之後,稟報兒臣,兒臣都讓人抄錄一份,請皇兄過目。”
“父皇,的確如此!”二皇子笑到。
天周愉快地笑了笑:“如此甚好。”
三皇子便繼續稟道:“此案其實是廣鬱堂的案子為主線,謝長安販奴之案倒在其次,那廣鬱堂何其陰險,他們在官員家裏,密布眼線,掌控朝廷動向,甚至想影響朝局。”
二皇子也接口道:“不僅如此,他們在宴國也是如此行事,其最終目的,竟是要推翻兩國朝廷,因此,宴國皇子與公主迴國之後,也會大肆剿滅!”
天周一震,竟挺直了身子,喝問道:“我們為何不剿滅?”
三皇子笑道:“父皇放心,他們有此誌向,畢竟尚在萌芽之中,前次郊外剿殺,已將其在黨羽一網打盡,目前隻是在官員府中,還有殘存的餘孽,我與皇兄今日進宮,就是要請示父皇,如何處置?”
天周不屑,鼻中哼了一聲,喝到:“這還用問,殺!”
二皇子見弟弟臉色蒼白,稍微囁嚅了一下,倒覺得奇怪,老三也有怕的時候?突然心中驚喜,自己對殺伐之事,已能坦然麵對!
便陪笑道:“父皇,按律當然該殺,但裏麵有兩人稍有不同,一個是璧侯夫人賴香,畢竟是皇親國戚,另一人是宇文府中少夫人墨香,懷著身孕,我兄弟想著,父皇仁慈通天,是否對此二人網開一麵?”
天周沉默了一下,突然問三皇子:“按理,你要叫賴香一聲舅母,她璧侯夫人之名,還是朕欽封的,倒難怪你猶豫,你說說看,應如何處置?”
三皇子眼中閃了一下,說道:“父皇,按理,她二人真是罪大惡極,不僅是廣鬱堂黨羽,而且私賣良家之女為奴,墨香更是身為小妾,逼死正室夫人;可賴香畢竟有為子報仇之心,墨香也懷著身孕,倒讓兒臣躊躇的。”
天周並不說話,隻幽幽地看著藻井,片刻之後歎道:“婦人之仁!傳朕旨意,殺!就在各自府中行刑,震一震官場妖孽之氣!”
二人都是一震,隨即異口同聲迴到:“兒臣遵旨!”
天周麵不改色,低頭啜了一口茶,又問道:“讓你二人接管軍務,你二人可曾去過營裏?”
二皇子起身給皇帝續了茶,退迴凳子上陪笑道:“父皇,已經去過了,這是我與三弟擬的調換軍官名單,請父皇過目。”
天周接過一看,有的見過,有的聽說過,便無所謂地一笑,隨手放在桌上,說道:“你兄弟二人看著辦罷,朕沒那麽大精力了,倒是這個段義,聽說死過一迴,自己跑迴來了,倒有點意思。”
二皇子笑道:“父皇,《東征史詩》裏都有收錄的,裏麵還有好多傳奇故事,等編撰完成,兒臣讀給父皇聽。”
天周突然來了精神,竟嗬嗬笑道:“那豈不甚好,也不知道編撰如何了?朕今日倒有興趣去看看,去,你們去後宮看你們娘,朕去書辦坊瞧瞧宇文化成。”
三皇子心中一歎,父皇年老,越來越在意青史留名,老二倒挺會投其所好。
卻與二皇子左右扶了皇帝下榻,對外喊道:“安德庸,給皇上備轎!”
目送皇帝禦輦遠去,二人相視一笑,聯袂往後宮走去。
天周年老之後,時常傳兩位皇子入宮,宮中侍衛、宮人已經習以為常,一路向二人躬身行禮。
穿過長長的甬道,二人便要分手,二皇子卻站住了,誠懇地說道:“三弟,母妃宮中上好的冰拔葡萄,我讓宮女送些過來,你和璧妃娘娘嚐嚐鮮!”
三皇子也笑了,微笑道:“我母妃熬的銀耳湯,父皇也誇好,夏日用冰鎮過,是解暑的好物件,我也讓宮人送兩碗過來。”
二皇子忽然有些動情,竟柔和地看著弟弟:“三弟,要是能永遠如此,該有多好。”
三皇子也誠摯地看著他,淡然一笑:“皇兄,我還是那句話,不管以後如何,我永遠不變的。”
二皇子緩緩點了點頭,轉身去了。
貴妃宮裏,鄢妃卻不在,宮女便帶著二皇子,一路往殿後走去。
鄢妃趁上午涼爽,正在殿後小花園散步,見兒子進來,輕輕笑了,命宮女在葡萄架下擺上桌子,要為兒子擺茶,笑道:“今日倒這麽早?”
二皇子見母妃抹胸之外,隻披了素色輕紗,凝脂一樣的雙臂若隱若現,令人浮想聯翩。
已是中年婦人,卻麵容姣好,氣質幽蘭,身形有致,不疾不徐,款款向自己走來。
母親越來越明,
背景越來越暗,
仙女出畫一般!
二皇子有些恍惚,聽母親問自己,忙收斂心神,笑道:“兒臣問母妃安,母妃不必忙了,父皇剛賜了茶,哪裏就渴了?”
鄢妃展顏一笑,丹唇輕啟,皓齒柔香,命宮女:“聽河間王的,不擺茶了,上冰拔葡萄。”
二皇子扶她坐下,笑道:“兒臣謝母妃,兒臣答應三弟,給他和璧妃送些冰拔葡萄過去,母妃不會怪罪罷?”
鄢妃抿了抿嘴,愛憐道:“皇兒如此懂事,娘如何會怪罪,彩菊,送一桶冰拔葡萄去璧妃宮裏,記著,葡萄和冰分開裝!”
二皇子迴身,坐了她對麵,剛扶了母親,手中還有幽香尚存,仿佛拂過溫玉,掌心兀自滑膩不已。
母子閑語幾句,彩菊返迴,帶著璧妃宮中彩卉,手捧兩碗冰鎮銀耳湯,奉給二人。
施施然道:“璧妃謝貴妃娘娘賞,問娘娘安,問二殿下安。”
鄢妃端然受禮,二皇子起身恭謝。
待彩卉出去,鄢妃揮手命宮人遠離。
“你們兄弟溫情,怕沒有幾次了。”鄢妃剝了一粒葡萄,遞給兒子。
二皇子有些微傷感,接過葡萄,並未就吃。
卻道:“太尉被誅,如之自刎,父皇自知時日不長,還在盡力和息我兄弟二人,兒子想想,倒不忍的。”
“娘就該忍?娘在柔然有相愛之人,卻被你父皇強納為妃,慕華文錦當街頂撞本宮,娘就該忍?老三皇宮正殿,當眾羞辱本宮,娘就該忍?”
語氣平靜,眸中憂憤。
二皇子白皙的臉上閃過一絲血色,徐徐道:“兒子知道,父皇百年之後,兒子保護娘,為娘雪恨!”
他將葡萄放入口中,緩緩嚼著,葡萄尚有母親的餘香,他心中驚悸,一絲異樣的情感升起。
卻輕語道:“娘讓宇文司徒冒充太尉筆跡,炮製父皇手諭,太過冒險,宇文化成,靠不住的!”
鄢妃眸中柔和,兒子淡雅華貴,今非昔比,已是君臨天下的氣質。
卻不屑道:“他?他不配,他與拓巴升一樣,最多算替死鬼,宮中你不必管,做好宮外之事!”
“宮外?有一人至關重要!”二皇子脫口道。
“何人?“
“慕華文錦!”
“為何?”
“京師四衛,父皇親控熊撲衛與鷹揚衛,誰動誰死!卻命我與三弟,分掌狼賁衛與羽翎衛,前幾日,我去了軍中。”
“如何?軍士不服調遣!”鄢妃詫異。
“那倒不敢,反而恭敬講禮,公事公辦。”二皇子輕歎一聲。
“那豈不甚好!”鄢妃不解。
二皇子輕輕一歎,軍中之事,母妃畢竟不懂!便道:“若想私自調兵,那是休想,除非是文錦!”
“不是調換了軍官?你父皇何其精明!”鄢妃愕然,連聲追問。
“文錦帶過之兵,何人能調?文錦帶過的將,到哪都能掌兵,父皇此舉,本意是分化軍隊,卻意外幫了文錦,我料老三必定也已察覺。”
“既如此,本宮會他一會!”
園中微風徐徐,荷花亭亭玉立,鄢妃肅然端坐,眸中波瀾不驚。
王者風範,豈止男人而已!
彩菊送冰拔葡萄進璧妃宮中之時,璧妃正暗自垂淚。
三皇子已經告訴她,u看書ww.uukanshu 父皇決意處斬賴香,罷璧侯爵位。
賴香倒也罷了,璧侯,畢竟是她兄弟!
強忍傷心,璧妃謝過鄢妃,又命彩卉送冰鎮銀耳湯過去。
便憂心道:“你父皇豈不是老糊塗了,殺太尉,殺如之,這又處置一大批,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父皇並不糊塗,糊塗者,天下自以為聰明之人!”三皇子冷冷道。
見璧妃不解,他摘了一粒葡萄遞給母親,又自己吃了一粒。
“太尉之死,並非假諭旨之事,而是另有原因。”三皇子咽了葡萄,果然冰鎮入心,肺腑浸潤,便淡淡道。
“還會有什麽原因?”璧妃不精明,卻溫厚純美。
“他跟兒子一樣,猜到了父皇最幽深的心思,如之自刎,便是明證,他必是無意之中,泄露了此事!”三皇子胸有成竹。
璧妃心中驚詫,杏眼圓睜,長長的睫毛微微輕顫,微啟的櫻唇直達內心:
毛骨悚然!
便驚問道:“那皇上豈不是要一查到底,豈不是連累於你。”
“父皇若查,又豈會賜死太尉,父皇不查,便是默認此事。”三皇子語氣淡淡,眸中決然。
璧妃輕輕搖頭,已經跟不上兒子的心思,便囑咐:“兒子,你可要小心,娘不如鄢妃,幫不上忙的。”
三皇子輕笑:“娘安穩本分,就是兒子的福氣,娘放心,兒子還是那句話,信任父皇,信任天下可信之人!”
他起身,看著窗外日影華麗、萬彩繽紛,凜然道:“兒子下的,才是驚天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