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驚鴻攔路!
玄幻:我在修仙界練字長生 作者:奇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花壓枝頭,隆冬時節。
古來在山道上被攔住了:“古先生,你可不能誤人子弟!”
浮雲山也有劫道的?誰這麽不長眼。
古來停下來,是驚鴻。
一瘸一拐的跑過來,右腿高頻率跺地,乍一看,很有韻律。
古來往他身後看,有一塊大石頭。
石頭跟前的雪,積的很鬆軟,上麵有兩塊凹陷下去,是兩個腳印,很深。
估摸著,驚鴻在石頭後麵貓了很久。
原來是腿麻了。
古來道:“觀主知道我今日要來?”
驚鴻拍打小腿:“笑話,要不然我怎麽是觀主呢!”
古來問:“觀主剛才說我誤人子弟,我誤誰了?”
驚鴻道:“清風!”
“清風?”古來怔了一下,就是那個小道童?
問道:“他學壞了?”
驚鴻又猛拍大腿:“都是你教的。”
古來奇怪:“我教他什麽了?”
與清風的交集,僅有一次。
還是初冬的那個清晨,不小心受了他胯下之辱。
之後雖然見過,並沒說過話,古來怎麽會教他呢。
再說,遊方跟他講過清風。
曾得過浮雲觀的思想品德獎,驚鴻親自頒發的。
這樣的楷模,怎麽會跟自己學。
驚鴻說他是講究人,不會隨便冤枉別人,把前因後果講了一遍。
古來好像記起來了。
是有這麽迴事。
那一次,清風騎在牆頭,看見古來一根手指,斷了遊方半個袖子。
纏著古來習武。
古來被糾纏不過,說道:“跟著你小師叔投壺吧,何時投中了,我再教你。”
匆匆數月,據說清風一支沒投中,漸漸的卻迷上了。
“我就隨便說說。”
古來攤手,很無辜,這都信,怪我咯!
驚鴻怒道:“大人不學好,教壞小孩子,你什麽書生啊!”
古來不急,也不惱怒,寵辱不驚。
挨揍都不怕,罵兩句又不少塊肉。
龍豹虎被他打出陰影後,月初五的節目也取消了,城裏的日子更無聊。
閑來無事,聽兩句罵,提神醒腦。
慢悠悠的問他:“你是在罵我,還是在罵遊方?”
驚鴻有點指桑罵槐。
“總之,禍是你闖的,你負責把清風還給我!”
驚鴻擼起袖子,不肯罷休。
古來越看他,越不像個觀主,倒像個碰瓷兒的。
他可真是個講究人!
古來道:“浮雲山上,天老大,你老二,清風是浮雲觀的,我怎麽還?”
驚鴻不說話。
古來猜到了,肯定是清風不樂意。
遊方那麽隨意,拉屎都不挑地方,怎麽可能扣著清風不放。
浮雲觀有兩個人,打不得、罵不得、也罰不得。
一個是遊方,有三百年氣運嘛,打跑了,賴誰?
老觀主的棺材板,驚鴻可壓不住。
另一個,就是清風。
年紀不大,牛脾氣,酷愛鑽牛角尖,不僅愛鑽,還能把牛角尖給鑽碎了。
就這麽牛!
驚鴻最是愛他,浮雲觀唯一一個論道能把他論的灰頭土臉的。
不是天才,就是預備天才!
遊方那三百年氣運,虛頭巴腦,清風是實實在在的。
雞蛋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古來道:“清風不樂意,觀主又何必亂彈琴,經書是道,投壺沒準也是道。”
驚鴻喋喋不休:“什麽狗屁壺道,那是糊塗道!”
古來問:“遊方得三百年氣運,到底為何?”
驚鴻道:“求仙啊!”
古來問:“你可見過仙?”
驚鴻道:“若見過,還求仙幹嘛!”
古來說道:“你幹嘛不去求!”
驚鴻有些急:“仙道不舉,若無幾百年氣運,哪得仙緣,你當我浮雲觀願意指著那孫……指著那遊方啊!”
古來問:“什麽是仙?”
驚鴻不說話了,他沒見過仙,怎麽知道什麽是仙。
古來說:“你也該去投壺!”
驚鴻見他很有深意,問道:“依古來先生的意思,該怎麽辦?”
古來說:“浮雲觀的香火,足夠你混吃等死,操那麽多心幹嘛!”
驚鴻仰著頭,參悟玄機,等古來走遠,跳著腳大罵:“這是讀書人該說的話麽!”
遊方翹著二郎腿,對著壺嘴喝茶。
清風一支一支箭往壺裏投,散落一地,極為專注,頭上冒出汗來。
“我那三百年氣運應該給他!”自清風開始投壺,他就再沒投過。
古來說:“你覺得他能投中?”
遊方說無所謂:“沒吃過豬肉,就想看看豬跑!”
古來道:“耋耄一日三粥!”
遊方問:“什麽意思?”
古來答:“無齒(恥)!”
遊方說,修道修的是什麽?天地、無我,哪能有羞恥心!
後麵加了一句,驚鴻說的。
可驚鴻為他這個三百年氣運的師弟,時常覺得羞臊。
古來的心緒,最近有些浮動,每當如此,便願意跟遊方呆會。
“你什麽時候下山?”
遊方聽他問,也有些蒙圈:“我說過我要下山了麽?”
古來道:“你的壺道是太平道,會一直呆在山上?”
遊方不說話了。
古來是第一個看出來的。
驚鴻整日跳著腳,罵他不學無術,其實驚鴻最不懂浮雲觀。
遊方這次沒有說機緣。
古來看著浮雲山的雪,他還能在龍棲城呆多久?
……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天成十六年!
龍須河的冰剛有融化的痕跡。
不幸的消息,順著河,流進了龍棲城。
朱敬忠戰敗了,全軍覆沒,朱敬忠本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春桃屋裏的燈亮了一夜。
龍棲城的長街上,不如去年熱鬧,朝廷征兵,精壯的漢子都給拉去充軍了。
春桃餛飩的生意冷清了不少。
得虧古來接濟,日子還能勉強過。
古來的桌子前,卻排起了長隊,火爆的一塌糊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嘛。
可他們隻寫書信,不買餛飩。
肚裏有食,遇事不慌,可親人的安危總比幾個餛飩更讓人心安。
雖然信像雪花,從龍棲城飄出去了。
春風裏卻得不到半點消息。
他們還是很執著的要寫,萬一呢。
再兩月,說叛軍打過了江,用不了多時,就能打到龍棲城。
刺史府的官員,收拾細軟,大車小車的,連夜逃走了。
連千八百的守軍,也跟著長官離開了龍棲城。
諸侯遍地,朝廷有心無力,誰管得了誰呢,活命要緊。
龍棲城變成了無主之城。
古來在山道上被攔住了:“古先生,你可不能誤人子弟!”
浮雲山也有劫道的?誰這麽不長眼。
古來停下來,是驚鴻。
一瘸一拐的跑過來,右腿高頻率跺地,乍一看,很有韻律。
古來往他身後看,有一塊大石頭。
石頭跟前的雪,積的很鬆軟,上麵有兩塊凹陷下去,是兩個腳印,很深。
估摸著,驚鴻在石頭後麵貓了很久。
原來是腿麻了。
古來道:“觀主知道我今日要來?”
驚鴻拍打小腿:“笑話,要不然我怎麽是觀主呢!”
古來問:“觀主剛才說我誤人子弟,我誤誰了?”
驚鴻道:“清風!”
“清風?”古來怔了一下,就是那個小道童?
問道:“他學壞了?”
驚鴻又猛拍大腿:“都是你教的。”
古來奇怪:“我教他什麽了?”
與清風的交集,僅有一次。
還是初冬的那個清晨,不小心受了他胯下之辱。
之後雖然見過,並沒說過話,古來怎麽會教他呢。
再說,遊方跟他講過清風。
曾得過浮雲觀的思想品德獎,驚鴻親自頒發的。
這樣的楷模,怎麽會跟自己學。
驚鴻說他是講究人,不會隨便冤枉別人,把前因後果講了一遍。
古來好像記起來了。
是有這麽迴事。
那一次,清風騎在牆頭,看見古來一根手指,斷了遊方半個袖子。
纏著古來習武。
古來被糾纏不過,說道:“跟著你小師叔投壺吧,何時投中了,我再教你。”
匆匆數月,據說清風一支沒投中,漸漸的卻迷上了。
“我就隨便說說。”
古來攤手,很無辜,這都信,怪我咯!
驚鴻怒道:“大人不學好,教壞小孩子,你什麽書生啊!”
古來不急,也不惱怒,寵辱不驚。
挨揍都不怕,罵兩句又不少塊肉。
龍豹虎被他打出陰影後,月初五的節目也取消了,城裏的日子更無聊。
閑來無事,聽兩句罵,提神醒腦。
慢悠悠的問他:“你是在罵我,還是在罵遊方?”
驚鴻有點指桑罵槐。
“總之,禍是你闖的,你負責把清風還給我!”
驚鴻擼起袖子,不肯罷休。
古來越看他,越不像個觀主,倒像個碰瓷兒的。
他可真是個講究人!
古來道:“浮雲山上,天老大,你老二,清風是浮雲觀的,我怎麽還?”
驚鴻不說話。
古來猜到了,肯定是清風不樂意。
遊方那麽隨意,拉屎都不挑地方,怎麽可能扣著清風不放。
浮雲觀有兩個人,打不得、罵不得、也罰不得。
一個是遊方,有三百年氣運嘛,打跑了,賴誰?
老觀主的棺材板,驚鴻可壓不住。
另一個,就是清風。
年紀不大,牛脾氣,酷愛鑽牛角尖,不僅愛鑽,還能把牛角尖給鑽碎了。
就這麽牛!
驚鴻最是愛他,浮雲觀唯一一個論道能把他論的灰頭土臉的。
不是天才,就是預備天才!
遊方那三百年氣運,虛頭巴腦,清風是實實在在的。
雞蛋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古來道:“清風不樂意,觀主又何必亂彈琴,經書是道,投壺沒準也是道。”
驚鴻喋喋不休:“什麽狗屁壺道,那是糊塗道!”
古來問:“遊方得三百年氣運,到底為何?”
驚鴻道:“求仙啊!”
古來問:“你可見過仙?”
驚鴻道:“若見過,還求仙幹嘛!”
古來說道:“你幹嘛不去求!”
驚鴻有些急:“仙道不舉,若無幾百年氣運,哪得仙緣,你當我浮雲觀願意指著那孫……指著那遊方啊!”
古來問:“什麽是仙?”
驚鴻不說話了,他沒見過仙,怎麽知道什麽是仙。
古來說:“你也該去投壺!”
驚鴻見他很有深意,問道:“依古來先生的意思,該怎麽辦?”
古來說:“浮雲觀的香火,足夠你混吃等死,操那麽多心幹嘛!”
驚鴻仰著頭,參悟玄機,等古來走遠,跳著腳大罵:“這是讀書人該說的話麽!”
遊方翹著二郎腿,對著壺嘴喝茶。
清風一支一支箭往壺裏投,散落一地,極為專注,頭上冒出汗來。
“我那三百年氣運應該給他!”自清風開始投壺,他就再沒投過。
古來說:“你覺得他能投中?”
遊方說無所謂:“沒吃過豬肉,就想看看豬跑!”
古來道:“耋耄一日三粥!”
遊方問:“什麽意思?”
古來答:“無齒(恥)!”
遊方說,修道修的是什麽?天地、無我,哪能有羞恥心!
後麵加了一句,驚鴻說的。
可驚鴻為他這個三百年氣運的師弟,時常覺得羞臊。
古來的心緒,最近有些浮動,每當如此,便願意跟遊方呆會。
“你什麽時候下山?”
遊方聽他問,也有些蒙圈:“我說過我要下山了麽?”
古來道:“你的壺道是太平道,會一直呆在山上?”
遊方不說話了。
古來是第一個看出來的。
驚鴻整日跳著腳,罵他不學無術,其實驚鴻最不懂浮雲觀。
遊方這次沒有說機緣。
古來看著浮雲山的雪,他還能在龍棲城呆多久?
……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天成十六年!
龍須河的冰剛有融化的痕跡。
不幸的消息,順著河,流進了龍棲城。
朱敬忠戰敗了,全軍覆沒,朱敬忠本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春桃屋裏的燈亮了一夜。
龍棲城的長街上,不如去年熱鬧,朝廷征兵,精壯的漢子都給拉去充軍了。
春桃餛飩的生意冷清了不少。
得虧古來接濟,日子還能勉強過。
古來的桌子前,卻排起了長隊,火爆的一塌糊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嘛。
可他們隻寫書信,不買餛飩。
肚裏有食,遇事不慌,可親人的安危總比幾個餛飩更讓人心安。
雖然信像雪花,從龍棲城飄出去了。
春風裏卻得不到半點消息。
他們還是很執著的要寫,萬一呢。
再兩月,說叛軍打過了江,用不了多時,就能打到龍棲城。
刺史府的官員,收拾細軟,大車小車的,連夜逃走了。
連千八百的守軍,也跟著長官離開了龍棲城。
諸侯遍地,朝廷有心無力,誰管得了誰呢,活命要緊。
龍棲城變成了無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