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十七國英法聯軍沒想到的是,他們對大明的征討,反而讓大明在歐洲的飛地內部,經濟上了一波高峰。
很多商人在看到大明軍人之後,紛紛認為大明的軍人是這個世界上,紀律性最強的軍隊。
相比於歐洲本地的所謂精銳,大明軍隊給他們帶來的安全感更高。
既然如此,那何不利用此時大明寬鬆的移民政策,給自己搞一個身份呢。
此時歐洲各國正在學習大明,搞一套屬於自己國民的身份政策,在大明沒來之前,隻有貴族擁有所謂的身份。
而下層人如何分辨身份,那依靠的則是口音和語言。
原本各國以為,身份政策落地之後,民間自家的國民能擁有更高的歸屬感,卻沒想到起到了反作用。
貴族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紛紛在所謂的身份證上標明了貴族平民等身份。
而反觀伊比利亞地區,在大明的統治下,身份證隻有生日和名稱,以及你是哪裏出生的人,根本沒有貴族和平民的標識。
看起來更麻煩信息更少的身份證,反而因為模糊了身份等級,讓平民百姓更加追捧。
外加其他國家的人,隻要在伊比利亞半島購買一處房產,就能獲得大明的身份,一時間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房價節節攀高。
每一次房產交易,大明都要收取百分之五的稅,這也讓湯和看著節節攀高的稅費,摸不到頭腦。
看著後方運糧的民夫,吳良對湯和問道:“所以歐洲諸國對我們開戰這個行為,反而讓我們的稅更多了?”
湯和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我也沒想到,歐洲諸國非要搞很多沒用的操作。”
“明明隻要全盤抄襲我們,就能平平穩穩的將政策推行下去,他們卻偏偏要亂搞,而且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完全不符合他們當地的文化特色,反倒是給我們來了一個助攻。”
吳良抖開地圖,指著上麵的潘普羅說道:“明天向這個城市進攻,然後截斷後方的山穀之路,到時候將軍分兵向安道爾奇襲如何?”
“阿拉貢百分之八十的士兵,都隨著十七國聯軍一起從納瓦拉向我們進攻,此時的阿拉貢可以說是防禦最脆弱的時候。”
“此時隻要出手,定然能拿下阿拉貢地區,也是對聯軍士氣一次重大的打擊。”
湯和點了點頭,對於吳良的提議倒是很認同。
“你說阿拉貢分出去了百分之八十的兵,那麽他們一共派出多少人?”湯和開口問道。
吳良沉默片刻,歎息一聲:“派了大概一萬四吧,阿拉貢內部的探子地位不高,隻能大概得出百分之八十左右這個數據。”
湯和微微皺眉:“那豈不是說明,他們全國的兵力,加起來也不到兩萬?”
吳良哈哈大笑兩聲:“是啊,我可從來沒想到過,歐洲居然能這麽菜。”
“也就英法羅三國還能有點看頭,其他的小國就沒有一個常駐兵力剛過十萬的。”
“就連當年攻打倭寇島,小小倭寇湊一湊都能有十萬人呢,他們這些大陸國家反而不到十萬,真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另外我們覺得,我們似乎也能和最東邊的斯拉夫人聯合一下。”
湯和點點頭:“斯拉夫人我已經派人去聯係了,長刀鎧甲他們要什麽我們就提供什麽,不過聽說目前斯拉夫人的莫斯科公國,還在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
“就算想和他們從東西方向對歐洲進行夾擊,恐怕他們也要等解決完欽察汗國之後,再和我們聯合。”
吳良捋著胡子,不太確定的說道:“也不一定,我雖然來的時間短,但是我打聽到斯拉夫人的脾氣很暴躁。”
“他們好像一直被羅馬人和立陶宛人排擠。”
湯和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哪來什麽的暴躁什麽的典雅,不過是斯拉夫人弱小,囚於一隅罷了。”
“若是斯拉夫人登上歐洲的台麵,站在最高的指揮台,屆時再看他們又會說那不是暴躁,那是直率。”
吳良抽了抽嘴角,嘟囔著:“總感覺你在暗示什麽。”
湯和看向窗外,不由得嗬嗬冷笑:“暗示什麽?暗示我們大明武德充沛?”
“現在願意陪歐洲人耍,可不代表以後就願意。他們自家管不住商人,又舍不下嘴裏的肉,反倒過來怪是我大明對待子民太好。”
“這次他們能借著這個由頭對我們動手,下次呢,他們又會換個什麽樣的理由。”
“看來拿下伊比利亞半島,對於歐洲來說還是不夠痛,那這次咱們就人造天險。”
說著,湯和在匯整的地圖上畫出一道斜線。
這倒斜線從法蘭西的西南角一直畫到羅馬的東北角。
“一路打到丹麥。”
吳良看著地圖上的指痕,忍不住開口問道:“這……這麽做的意義是什麽?”
湯和淡淡的說道:“意義就是,告訴這些歐洲人,我大明選擇和平,不是因為歐洲,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和平。”
“既然這群歐洲老不想要和平,那就別怪我大明啟動戰車之後,不會停下了。”
翌日。
吳良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向潘普羅進攻。
作為納瓦拉王國的邊境,麵對大明的炮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好在納瓦拉王國的國土很小,大明剛剛攻城,消息當天下午就傳到了首都的英法聯軍手裏。
此次聯軍的指揮者,除了英吉利之外,還有法蘭西的托馬斯。
“我們必須立刻對大明發動反擊!”艾爾文怒吼著說道。
托馬斯不是白癡,他深刻明白大明和歐洲國家之間的軍事差距。
在他看來,雙方都不開戰才是最好的結果,能在談判桌上得到的,最好就不要出兵。
奈何這次有其他歐洲國家的施壓,法蘭西在強大,也沒辦法對十幾個國家發起宣戰,無奈隻能同樣派兵參加這次聯軍。
看到艾爾文暴躁的樣子,托馬斯長歎一聲。
“出兵?打誰?大明?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艾爾文怒吼道:“大明率先攻擊我們的聯盟國!他已經向我們宣戰了。”
托馬斯扯了扯嘴角:“你搞錯了一點,是我們先宣戰的,是我們先組織兵力,陳兵在邊境的。”
“在大明看來他們是為了防守,所以率先出兵。”
很多商人在看到大明軍人之後,紛紛認為大明的軍人是這個世界上,紀律性最強的軍隊。
相比於歐洲本地的所謂精銳,大明軍隊給他們帶來的安全感更高。
既然如此,那何不利用此時大明寬鬆的移民政策,給自己搞一個身份呢。
此時歐洲各國正在學習大明,搞一套屬於自己國民的身份政策,在大明沒來之前,隻有貴族擁有所謂的身份。
而下層人如何分辨身份,那依靠的則是口音和語言。
原本各國以為,身份政策落地之後,民間自家的國民能擁有更高的歸屬感,卻沒想到起到了反作用。
貴族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紛紛在所謂的身份證上標明了貴族平民等身份。
而反觀伊比利亞地區,在大明的統治下,身份證隻有生日和名稱,以及你是哪裏出生的人,根本沒有貴族和平民的標識。
看起來更麻煩信息更少的身份證,反而因為模糊了身份等級,讓平民百姓更加追捧。
外加其他國家的人,隻要在伊比利亞半島購買一處房產,就能獲得大明的身份,一時間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房價節節攀高。
每一次房產交易,大明都要收取百分之五的稅,這也讓湯和看著節節攀高的稅費,摸不到頭腦。
看著後方運糧的民夫,吳良對湯和問道:“所以歐洲諸國對我們開戰這個行為,反而讓我們的稅更多了?”
湯和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我也沒想到,歐洲諸國非要搞很多沒用的操作。”
“明明隻要全盤抄襲我們,就能平平穩穩的將政策推行下去,他們卻偏偏要亂搞,而且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完全不符合他們當地的文化特色,反倒是給我們來了一個助攻。”
吳良抖開地圖,指著上麵的潘普羅說道:“明天向這個城市進攻,然後截斷後方的山穀之路,到時候將軍分兵向安道爾奇襲如何?”
“阿拉貢百分之八十的士兵,都隨著十七國聯軍一起從納瓦拉向我們進攻,此時的阿拉貢可以說是防禦最脆弱的時候。”
“此時隻要出手,定然能拿下阿拉貢地區,也是對聯軍士氣一次重大的打擊。”
湯和點了點頭,對於吳良的提議倒是很認同。
“你說阿拉貢分出去了百分之八十的兵,那麽他們一共派出多少人?”湯和開口問道。
吳良沉默片刻,歎息一聲:“派了大概一萬四吧,阿拉貢內部的探子地位不高,隻能大概得出百分之八十左右這個數據。”
湯和微微皺眉:“那豈不是說明,他們全國的兵力,加起來也不到兩萬?”
吳良哈哈大笑兩聲:“是啊,我可從來沒想到過,歐洲居然能這麽菜。”
“也就英法羅三國還能有點看頭,其他的小國就沒有一個常駐兵力剛過十萬的。”
“就連當年攻打倭寇島,小小倭寇湊一湊都能有十萬人呢,他們這些大陸國家反而不到十萬,真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另外我們覺得,我們似乎也能和最東邊的斯拉夫人聯合一下。”
湯和點點頭:“斯拉夫人我已經派人去聯係了,長刀鎧甲他們要什麽我們就提供什麽,不過聽說目前斯拉夫人的莫斯科公國,還在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
“就算想和他們從東西方向對歐洲進行夾擊,恐怕他們也要等解決完欽察汗國之後,再和我們聯合。”
吳良捋著胡子,不太確定的說道:“也不一定,我雖然來的時間短,但是我打聽到斯拉夫人的脾氣很暴躁。”
“他們好像一直被羅馬人和立陶宛人排擠。”
湯和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哪來什麽的暴躁什麽的典雅,不過是斯拉夫人弱小,囚於一隅罷了。”
“若是斯拉夫人登上歐洲的台麵,站在最高的指揮台,屆時再看他們又會說那不是暴躁,那是直率。”
吳良抽了抽嘴角,嘟囔著:“總感覺你在暗示什麽。”
湯和看向窗外,不由得嗬嗬冷笑:“暗示什麽?暗示我們大明武德充沛?”
“現在願意陪歐洲人耍,可不代表以後就願意。他們自家管不住商人,又舍不下嘴裏的肉,反倒過來怪是我大明對待子民太好。”
“這次他們能借著這個由頭對我們動手,下次呢,他們又會換個什麽樣的理由。”
“看來拿下伊比利亞半島,對於歐洲來說還是不夠痛,那這次咱們就人造天險。”
說著,湯和在匯整的地圖上畫出一道斜線。
這倒斜線從法蘭西的西南角一直畫到羅馬的東北角。
“一路打到丹麥。”
吳良看著地圖上的指痕,忍不住開口問道:“這……這麽做的意義是什麽?”
湯和淡淡的說道:“意義就是,告訴這些歐洲人,我大明選擇和平,不是因為歐洲,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和平。”
“既然這群歐洲老不想要和平,那就別怪我大明啟動戰車之後,不會停下了。”
翌日。
吳良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向潘普羅進攻。
作為納瓦拉王國的邊境,麵對大明的炮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好在納瓦拉王國的國土很小,大明剛剛攻城,消息當天下午就傳到了首都的英法聯軍手裏。
此次聯軍的指揮者,除了英吉利之外,還有法蘭西的托馬斯。
“我們必須立刻對大明發動反擊!”艾爾文怒吼著說道。
托馬斯不是白癡,他深刻明白大明和歐洲國家之間的軍事差距。
在他看來,雙方都不開戰才是最好的結果,能在談判桌上得到的,最好就不要出兵。
奈何這次有其他歐洲國家的施壓,法蘭西在強大,也沒辦法對十幾個國家發起宣戰,無奈隻能同樣派兵參加這次聯軍。
看到艾爾文暴躁的樣子,托馬斯長歎一聲。
“出兵?打誰?大明?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艾爾文怒吼道:“大明率先攻擊我們的聯盟國!他已經向我們宣戰了。”
托馬斯扯了扯嘴角:“你搞錯了一點,是我們先宣戰的,是我們先組織兵力,陳兵在邊境的。”
“在大明看來他們是為了防守,所以率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