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陶成道飛天成功,禮部負責報紙的部門直接破例。
當天追加一份報紙。
按照禮部的推測,報紙的發力點應該是在第二天,畢竟今天正好趕上新一期的周報發售,按理來說應天的老百姓應該不會注意到今天後發的報紙。
然而禮部萬萬低估了飛天這件事,在民間的震撼程度。
當第一份報紙銷售出去之後,迎來的可不是震驚,而是一句大大的臥槽!
“咱大明……上天了!”
“什麽玩意上天了?”
“飛機!科學院的陶成道院士駕駛飛機飛天了!”
“你看這還有照片呢!”
這照片可是花了大價錢,找工匠趕工雕刻出來的。
看著報紙上陶成道飛天的形象,那些沒有關注告示,不知道今天飛行實驗的百姓,紛紛炸了鍋。
“真的飛天了?”
“騙你做什麽,我大姑的二舅媽的小姨子的三姥爺的孫子就在現場,那飛的老高了!”
“你這都什麽跟什麽……對了,天上有沒有神仙?”
“人家陶院士說了,沒有看到神仙……話說你就不能自己買一份報紙嗎?”
“嘿嘿,白嫖不是更香嗎……我這就買。”
入夜,不僅僅是官員沒有被放迴家,就連應天城內都罕見的掛起了紅燈籠。
“諸位,今日咱大明陶院士做了飛天第一人,咱覺得,隻是封侯賞賜有一些低了。”
“咱打算在應天成旁的紫金山上,鐫刻陶成道飛天之景!讓後世子孫都能記住這一天!”
陶成道這時正在台下喝著酒,應和著一堆官員上前的奉承。
“唉,老陶你就一個媳婦啊,這可不行,你現在出名了,也該好好的傳宗接代了!你看我閨女咋樣,當個小妾也行!”
“滾一邊去!哪有讓自己閨女當小妾的?你不要臉陛下還要臉呢!”
“陶院士,聽到沒有?陛下要將飛天的壯舉,鐫刻到紫金山的崖壁上!讓後世子孫永遠瞻仰!”
陶成道聞言一愣,隨後立刻就站了起來,小跑到朱元璋身邊:“陛下,這山崖鐫刻就算了吧,有點……”
陶成道沒好意思說有點費錢,朱元璋卻會錯了意。
“確實不太好,很容易就風化了。”
“這樣吧,不搞鐫刻了,直接在山體內搞個雕像!”
“大唐能建一個樂山大佛,搞這些沒有用的。我大明直接搞一個陶成道飛天雕像,又有紀念意義,又能彰顯我大明文昌之盛!”
陶成道咧了咧嘴,顯然朱元璋現在是有點喝多了。
不是,第一次在河邊的試飛你不是也看到了嗎?怎麽這第二次比第一次還激動?
陶成道趕忙轉頭用求助的眼光看向張天賜,隻見張天賜喝的更加五迷三道。
見到陶成道看向自己,還以為朱元璋說的雕像還不讓他滿意。
喝多了的張天賜直接也跑到朱元璋麵前:“陛下,這不行啊!太小氣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心想自己這雕像可是要比樂山大佛還要大,怎麽就小氣了?
隻聽張天賜輕咳一聲說道:“怎麽能之把陶成道刻上,我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啊,要是沒有我,陶成道想上天隻能坐著炮仗。”
朱元璋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那就把你也加上!”
張天賜搖搖頭,先是敬了朱元璋一杯,緊接著繼續說道:“那對那些打造飛機的工匠也不公平啊,他們是費心費力做出了一個接一個螺絲,結果這飛天的壯舉,隻有我和陶成道?他們豈不是一點參與感都沒有?”
朱元璋皺了皺眉:“這好幾百個工人……要是整好幾百個樂山大佛那麽大的雕像,不得給我大明掏空了啊。”
張天賜連忙搖頭:“不是這個意思。”
“陛下,有沒有想過換個方式呢?”
“你看啊陛下,這飛天的壯舉,除了我、陶成道、幾百工匠,就沒有別人幫助了嗎?您要是不給撥款,我們腦子在好用,這東西也不能落地不是?”
聽到張天賜這麽多說,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好啊小兔崽子,這麽多年了,你可算會說話了,你說,怎麽造都聽你的!”
張天賜眼神迷離,害羞的嘿嘿笑了笑。
“陛下,我有一個想法,隻是鐫刻容易風化,隻是雕像又沒辦法把所有人都體會出來。”
“不如這樣,用現代科技的力量,直接造一個鋼筋混凝土的方尖碑!”
“四角方尖碑,東麵刻上您和太子殿下,南麵刻上陶成道飛天壯舉。”
“西麵鐫刻我們這些研究院和工匠,最後的北麵,刻上大明境內所有民族的民眾,代表了普天之下的所有老百姓。”
“老百姓交稅,陛下撥銀子,科學院探索,陶成道飛天,正好四個麵對應四個步驟!”
“誰都沒落下,誰都能被表達上去,這才是普天同慶。”
“千百年之後,後人還能給陛下評價一個不忘天下百姓功勞的好名聲,陛下覺得這個方案怎麽樣?”
朱元璋眯著眼睛,半醉半醒中點了點頭。
“好主意,就按照你這個方法來了!”
“徐本!徐本你他娘人呢!”
徐本跌跌撞撞跑了過來:“陛下,何事找微臣。”
朱元璋雖然微醺,但是可沒有像張天賜這樣喝的上頭。
將張天賜剛剛的計劃說給徐本,徐本樂嗬嗬的點點頭:“好啊,這可以,這比在山體上雕刻省錢多了。”
“就是這個應該多高呢?”
張天賜擺了擺手:“先按照一百米來!迴頭我讓人計算一下,這能不能撐得住,看看到底建多高合適。”
徐本簡單的算了算,一立方水泥要一點五噸,一百米高怎麽也要四百立方。
一噸水泥要八兩銀子左右,四百立方那就是三千二百兩銀子。
嘶……這麽便宜嗎?
徐本好像突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始盤算以後皇宮修建能不能也用水泥修繕。
朱元璋這皇宮修繕的費用,可是要了好幾十萬兩白銀。
如果當時有水泥的話,不說打成白菜價,那對半總能省下來吧?
果然,張天賜說的科技改變生活不是騙人的話。
別的改變他不知道,省錢那是真省錢。
當天追加一份報紙。
按照禮部的推測,報紙的發力點應該是在第二天,畢竟今天正好趕上新一期的周報發售,按理來說應天的老百姓應該不會注意到今天後發的報紙。
然而禮部萬萬低估了飛天這件事,在民間的震撼程度。
當第一份報紙銷售出去之後,迎來的可不是震驚,而是一句大大的臥槽!
“咱大明……上天了!”
“什麽玩意上天了?”
“飛機!科學院的陶成道院士駕駛飛機飛天了!”
“你看這還有照片呢!”
這照片可是花了大價錢,找工匠趕工雕刻出來的。
看著報紙上陶成道飛天的形象,那些沒有關注告示,不知道今天飛行實驗的百姓,紛紛炸了鍋。
“真的飛天了?”
“騙你做什麽,我大姑的二舅媽的小姨子的三姥爺的孫子就在現場,那飛的老高了!”
“你這都什麽跟什麽……對了,天上有沒有神仙?”
“人家陶院士說了,沒有看到神仙……話說你就不能自己買一份報紙嗎?”
“嘿嘿,白嫖不是更香嗎……我這就買。”
入夜,不僅僅是官員沒有被放迴家,就連應天城內都罕見的掛起了紅燈籠。
“諸位,今日咱大明陶院士做了飛天第一人,咱覺得,隻是封侯賞賜有一些低了。”
“咱打算在應天成旁的紫金山上,鐫刻陶成道飛天之景!讓後世子孫都能記住這一天!”
陶成道這時正在台下喝著酒,應和著一堆官員上前的奉承。
“唉,老陶你就一個媳婦啊,這可不行,你現在出名了,也該好好的傳宗接代了!你看我閨女咋樣,當個小妾也行!”
“滾一邊去!哪有讓自己閨女當小妾的?你不要臉陛下還要臉呢!”
“陶院士,聽到沒有?陛下要將飛天的壯舉,鐫刻到紫金山的崖壁上!讓後世子孫永遠瞻仰!”
陶成道聞言一愣,隨後立刻就站了起來,小跑到朱元璋身邊:“陛下,這山崖鐫刻就算了吧,有點……”
陶成道沒好意思說有點費錢,朱元璋卻會錯了意。
“確實不太好,很容易就風化了。”
“這樣吧,不搞鐫刻了,直接在山體內搞個雕像!”
“大唐能建一個樂山大佛,搞這些沒有用的。我大明直接搞一個陶成道飛天雕像,又有紀念意義,又能彰顯我大明文昌之盛!”
陶成道咧了咧嘴,顯然朱元璋現在是有點喝多了。
不是,第一次在河邊的試飛你不是也看到了嗎?怎麽這第二次比第一次還激動?
陶成道趕忙轉頭用求助的眼光看向張天賜,隻見張天賜喝的更加五迷三道。
見到陶成道看向自己,還以為朱元璋說的雕像還不讓他滿意。
喝多了的張天賜直接也跑到朱元璋麵前:“陛下,這不行啊!太小氣了!”
朱元璋‘嗯?’了一聲,心想自己這雕像可是要比樂山大佛還要大,怎麽就小氣了?
隻聽張天賜輕咳一聲說道:“怎麽能之把陶成道刻上,我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啊,要是沒有我,陶成道想上天隻能坐著炮仗。”
朱元璋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那就把你也加上!”
張天賜搖搖頭,先是敬了朱元璋一杯,緊接著繼續說道:“那對那些打造飛機的工匠也不公平啊,他們是費心費力做出了一個接一個螺絲,結果這飛天的壯舉,隻有我和陶成道?他們豈不是一點參與感都沒有?”
朱元璋皺了皺眉:“這好幾百個工人……要是整好幾百個樂山大佛那麽大的雕像,不得給我大明掏空了啊。”
張天賜連忙搖頭:“不是這個意思。”
“陛下,有沒有想過換個方式呢?”
“你看啊陛下,這飛天的壯舉,除了我、陶成道、幾百工匠,就沒有別人幫助了嗎?您要是不給撥款,我們腦子在好用,這東西也不能落地不是?”
聽到張天賜這麽多說,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好啊小兔崽子,這麽多年了,你可算會說話了,你說,怎麽造都聽你的!”
張天賜眼神迷離,害羞的嘿嘿笑了笑。
“陛下,我有一個想法,隻是鐫刻容易風化,隻是雕像又沒辦法把所有人都體會出來。”
“不如這樣,用現代科技的力量,直接造一個鋼筋混凝土的方尖碑!”
“四角方尖碑,東麵刻上您和太子殿下,南麵刻上陶成道飛天壯舉。”
“西麵鐫刻我們這些研究院和工匠,最後的北麵,刻上大明境內所有民族的民眾,代表了普天之下的所有老百姓。”
“老百姓交稅,陛下撥銀子,科學院探索,陶成道飛天,正好四個麵對應四個步驟!”
“誰都沒落下,誰都能被表達上去,這才是普天同慶。”
“千百年之後,後人還能給陛下評價一個不忘天下百姓功勞的好名聲,陛下覺得這個方案怎麽樣?”
朱元璋眯著眼睛,半醉半醒中點了點頭。
“好主意,就按照你這個方法來了!”
“徐本!徐本你他娘人呢!”
徐本跌跌撞撞跑了過來:“陛下,何事找微臣。”
朱元璋雖然微醺,但是可沒有像張天賜這樣喝的上頭。
將張天賜剛剛的計劃說給徐本,徐本樂嗬嗬的點點頭:“好啊,這可以,這比在山體上雕刻省錢多了。”
“就是這個應該多高呢?”
張天賜擺了擺手:“先按照一百米來!迴頭我讓人計算一下,這能不能撐得住,看看到底建多高合適。”
徐本簡單的算了算,一立方水泥要一點五噸,一百米高怎麽也要四百立方。
一噸水泥要八兩銀子左右,四百立方那就是三千二百兩銀子。
嘶……這麽便宜嗎?
徐本好像突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始盤算以後皇宮修建能不能也用水泥修繕。
朱元璋這皇宮修繕的費用,可是要了好幾十萬兩白銀。
如果當時有水泥的話,不說打成白菜價,那對半總能省下來吧?
果然,張天賜說的科技改變生活不是騙人的話。
別的改變他不知道,省錢那是真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