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內部的辯論,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裏。
隻見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一臉無奈的對一旁的朱標說道:“看到了嗎,標兒。”
“一旦利益擴大,一個之前再怎麽聖潔的群體,也很難在繼續保持自己的純潔性。”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科學院的這次辯論,還隻是語言和個人思想上的爭端。
陶成道認為應該等待技術成熟在發展,正陽子則堅持先發展在完善。
二者一個擔心承擔技術不完善的代價,一個則擔心大明科技水平進步太慢。
這種情況可以說兩方誰都沒錯,甚至兩方人說的都是正確的。
二人之間的爭辯,本質上也是大明現在的困難處境。
隨著倭寇島銀礦的開采,大明的第一筆掠奪資本填補了大明暫時的貧困。
靠著這筆資本,朱元璋開始建設鐵路、修建港口、造船下海,同時還兼顧著將機械化的力量,推廣的民間。
可是隨著發展的蒸蒸日上,大明的非戰殘疾人卻越來越多。
這些殘疾人大多都是被機器夾斷了手指,或者是被壓斷了手腳。
朱標一想起關於非戰殘疾人的報告,便忍不住長歎一聲。
“父皇,這次科學院內部的矛盾有張師來調停,可是如果下一次矛盾更激烈,張師怎麽調停?”
“況且,兒臣也認為,陶成道博士說的也不算錯。”
朱元璋喝著茶,看了一眼朱標之後,又低頭悶頭去喝茶水。
“標兒啊,這一件事值不值,那還是要看你自己來判斷的,你作為皇帝,承擔自己選擇的責任也是應該的。”
“是冒著大明科技有被追上來的風險,讓老百姓過的好一點。還是隻要大明整體上的百姓過的好,就不去在意那些細枝末節。”
“都是你自己需要選擇,然後去承擔的。”
說完,朱元璋一拍桌子,嚇了朱標一跳。
“還有,你怎麽又跑到咱的禦書房了!”
“你媳婦懷著孕呢,你不去多陪陪她,跑到我這來做什麽!”
朱標張了張嘴,隻覺得有苦說不出。
女人懷孕的時候,激素水平提高,會做出一些讓男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行為。
比如,太醫一直在警告,前三個月可不能幹別的事。
可是常安若貴為太子妃,又是朱標捧在手心的小嬌妻,懷孕之前通情達理,懷孕之後卻變得有些強悍。
朱標今天跑到禦書房,不還是擔心自己的腰子受不了,這才跑過來批閱公務麽。
“父皇,兒臣這不是擔心,公務全都由父皇處理,父皇會過於勞累嗎?”
朱元璋嗬嗬一笑,滿臉無所謂的笑容:“沒事,你爹我還沒老。”
“而且,咱也給八部官員和張天賜都叫來了,大家一起討論,一起處理公務嘛,比你一個人可快多了。”
聽到朱元璋這麽說,朱標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合著孤讓張師過來處理公務,你就說孤是在耽誤張師的時間。
你讓張師來處理公務,就是大家一起討論政策了是吧!
朱標還是頭一次感覺到,朱元璋多多少少有一點雙標。
無奈,被朱元璋趕出禦書房的朱標,隻能迴去想辦法躲著點常安若。
不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也得為了兒子著想吧!
迴去的路上,張天賜正好進宮。
看到朱標低頭歎氣,一臉憂愁的表情,心想難不成父子鬧矛盾了?
那這個禦書房我是去還是不去?爺倆不會給我當出氣筒了吧。
帶著一點害怕,張天賜來到禦書房,見朱元璋正捧著手中的奏折,看封麵應該是天津傳來的消息。
見到張天賜縮著脖子進來,朱元璋也是一臉疑惑。
自己這幾天沒坑張天賜吧,他這滿臉質疑的表情是怎麽迴事?
將天津的折子交給萬福,萬福遞給張天賜,朱元璋緩緩問道:“張愛卿,天津發洪水,淹了七個鎮子。”
張天賜接過奏折,仔細看了一遍,抬頭說道:“這……難道不應該直接救災嗎?此事還有別的疑慮?”
朱元璋點點頭:“天津的民夫……剛剛被征調到了河北和遼地……修鐵路去了。”
“以至於此時天津無人,無可奈何。”
張天賜思索片刻,緩緩說道:“那不如……直接出動天津一部分軍人救災,順便還能歌頌歌頌我大明軍民相依之事。”
這時兵部尚書緩緩來遲,正好剛剛張天賜前半句沒聽到,隻聽到後半句的出兵。
兵部尚書連忙開口問道:“出兵?出什麽?對哪出兵?”
“莫不是又要北上,兩路夾擊北元皇帝?”
朱元璋嗬嗬笑了笑,連忙招手讓孫克義先坐下。
“妥懽帖睦爾要對東北動手這件事,咱已經知道了,不過當地的邊防軍就能駐守,無需再開拔大軍,有些過於勞民傷財了。”
聽到不打算出兵,孫克義臉上的表情有點失望。
還以為兵部又能撈一筆呢……自從有了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朝廷每次開拔大軍給的軍費那都是翻了倍的給。
別說是底下的大頭兵了,他這個兵部的尚書都能從中分到一大筆分潤,著實給其他幾個部門羨慕壞了。
除了從戶部分出去的資部和稅部,這兩個部門一個管收稅,一個幹企業,兩個部門都是一頂一的富裕。
孫克義輕咳一聲,對朱元璋說道:“不知陛下今日叫臣來是有何事?”
朱元璋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將幾本折子遞到二人麵前:“你們先商量商量,等其他七部的尚書來了再說。”
過了三炷香,其他人陸陸續續來到了禦書房。
等所有人都到場之後,朱元璋這才露出自己的獠牙。
“來啊,把折子都帶上來吧。”
隨後便由兩個太監抬著一個筐,一共三個大筐擺在眾人中間。
“諸位愛卿,咱需要你們的時候來了,這奏折實在是太多,快來幫咱批閱批閱。”
八部官員和張天賜互相對視一眼。
合著朱元璋就是感覺自己活幹不完,把他們叫來當做免費勞動力了!
張天賜嘴角一抽,上前說道:“陛下,上次臣和您說的那個軍機處,可有眉目了?”
隻見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一臉無奈的對一旁的朱標說道:“看到了嗎,標兒。”
“一旦利益擴大,一個之前再怎麽聖潔的群體,也很難在繼續保持自己的純潔性。”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科學院的這次辯論,還隻是語言和個人思想上的爭端。
陶成道認為應該等待技術成熟在發展,正陽子則堅持先發展在完善。
二者一個擔心承擔技術不完善的代價,一個則擔心大明科技水平進步太慢。
這種情況可以說兩方誰都沒錯,甚至兩方人說的都是正確的。
二人之間的爭辯,本質上也是大明現在的困難處境。
隨著倭寇島銀礦的開采,大明的第一筆掠奪資本填補了大明暫時的貧困。
靠著這筆資本,朱元璋開始建設鐵路、修建港口、造船下海,同時還兼顧著將機械化的力量,推廣的民間。
可是隨著發展的蒸蒸日上,大明的非戰殘疾人卻越來越多。
這些殘疾人大多都是被機器夾斷了手指,或者是被壓斷了手腳。
朱標一想起關於非戰殘疾人的報告,便忍不住長歎一聲。
“父皇,這次科學院內部的矛盾有張師來調停,可是如果下一次矛盾更激烈,張師怎麽調停?”
“況且,兒臣也認為,陶成道博士說的也不算錯。”
朱元璋喝著茶,看了一眼朱標之後,又低頭悶頭去喝茶水。
“標兒啊,這一件事值不值,那還是要看你自己來判斷的,你作為皇帝,承擔自己選擇的責任也是應該的。”
“是冒著大明科技有被追上來的風險,讓老百姓過的好一點。還是隻要大明整體上的百姓過的好,就不去在意那些細枝末節。”
“都是你自己需要選擇,然後去承擔的。”
說完,朱元璋一拍桌子,嚇了朱標一跳。
“還有,你怎麽又跑到咱的禦書房了!”
“你媳婦懷著孕呢,你不去多陪陪她,跑到我這來做什麽!”
朱標張了張嘴,隻覺得有苦說不出。
女人懷孕的時候,激素水平提高,會做出一些讓男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行為。
比如,太醫一直在警告,前三個月可不能幹別的事。
可是常安若貴為太子妃,又是朱標捧在手心的小嬌妻,懷孕之前通情達理,懷孕之後卻變得有些強悍。
朱標今天跑到禦書房,不還是擔心自己的腰子受不了,這才跑過來批閱公務麽。
“父皇,兒臣這不是擔心,公務全都由父皇處理,父皇會過於勞累嗎?”
朱元璋嗬嗬一笑,滿臉無所謂的笑容:“沒事,你爹我還沒老。”
“而且,咱也給八部官員和張天賜都叫來了,大家一起討論,一起處理公務嘛,比你一個人可快多了。”
聽到朱元璋這麽說,朱標張了張嘴,啞口無言。
合著孤讓張師過來處理公務,你就說孤是在耽誤張師的時間。
你讓張師來處理公務,就是大家一起討論政策了是吧!
朱標還是頭一次感覺到,朱元璋多多少少有一點雙標。
無奈,被朱元璋趕出禦書房的朱標,隻能迴去想辦法躲著點常安若。
不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也得為了兒子著想吧!
迴去的路上,張天賜正好進宮。
看到朱標低頭歎氣,一臉憂愁的表情,心想難不成父子鬧矛盾了?
那這個禦書房我是去還是不去?爺倆不會給我當出氣筒了吧。
帶著一點害怕,張天賜來到禦書房,見朱元璋正捧著手中的奏折,看封麵應該是天津傳來的消息。
見到張天賜縮著脖子進來,朱元璋也是一臉疑惑。
自己這幾天沒坑張天賜吧,他這滿臉質疑的表情是怎麽迴事?
將天津的折子交給萬福,萬福遞給張天賜,朱元璋緩緩問道:“張愛卿,天津發洪水,淹了七個鎮子。”
張天賜接過奏折,仔細看了一遍,抬頭說道:“這……難道不應該直接救災嗎?此事還有別的疑慮?”
朱元璋點點頭:“天津的民夫……剛剛被征調到了河北和遼地……修鐵路去了。”
“以至於此時天津無人,無可奈何。”
張天賜思索片刻,緩緩說道:“那不如……直接出動天津一部分軍人救災,順便還能歌頌歌頌我大明軍民相依之事。”
這時兵部尚書緩緩來遲,正好剛剛張天賜前半句沒聽到,隻聽到後半句的出兵。
兵部尚書連忙開口問道:“出兵?出什麽?對哪出兵?”
“莫不是又要北上,兩路夾擊北元皇帝?”
朱元璋嗬嗬笑了笑,連忙招手讓孫克義先坐下。
“妥懽帖睦爾要對東北動手這件事,咱已經知道了,不過當地的邊防軍就能駐守,無需再開拔大軍,有些過於勞民傷財了。”
聽到不打算出兵,孫克義臉上的表情有點失望。
還以為兵部又能撈一筆呢……自從有了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朝廷每次開拔大軍給的軍費那都是翻了倍的給。
別說是底下的大頭兵了,他這個兵部的尚書都能從中分到一大筆分潤,著實給其他幾個部門羨慕壞了。
除了從戶部分出去的資部和稅部,這兩個部門一個管收稅,一個幹企業,兩個部門都是一頂一的富裕。
孫克義輕咳一聲,對朱元璋說道:“不知陛下今日叫臣來是有何事?”
朱元璋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將幾本折子遞到二人麵前:“你們先商量商量,等其他七部的尚書來了再說。”
過了三炷香,其他人陸陸續續來到了禦書房。
等所有人都到場之後,朱元璋這才露出自己的獠牙。
“來啊,把折子都帶上來吧。”
隨後便由兩個太監抬著一個筐,一共三個大筐擺在眾人中間。
“諸位愛卿,咱需要你們的時候來了,這奏折實在是太多,快來幫咱批閱批閱。”
八部官員和張天賜互相對視一眼。
合著朱元璋就是感覺自己活幹不完,把他們叫來當做免費勞動力了!
張天賜嘴角一抽,上前說道:“陛下,上次臣和您說的那個軍機處,可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