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題目太多,又和傳統的四書五經或科舉不一樣,張天賜很貼心的將考試分成了三天。
如果三天之內還達不到自己滿意的要求,那就不能怪張天賜心狠手辣,讓他們第二年再來考試了。
轟轟烈烈的考試一直持續了半個月,隨後又是半個月時間,張天賜和整個科學院內所有同僚,這才將上萬張卷子批完。
當年張天賜還羨慕過老師,心想當個老師還能管學生,生活肯定爽歪歪。
可是真到了這麽多卷紙擺在眼前之後,張天賜就為年輕時候的無知和愚蠢感到後悔。
伸了個懶腰,將最後一張批好的卷紙放迴試卷堆中,張天賜一臉萎靡的表情,喃喃自語:“不行,必須得開始培養工具人了。”
“就老陶他們十幾個人,完全不夠用啊!”
“萬一明年其他部門覺得這種方式很好,也要爭相模仿那可怎麽辦!”
站起身來一邊活動身體,一邊想著從哪搞來一些工具人。
不過片刻,張天賜便想起當,初胡惟庸謀劃造反的時候,應天城外那一間隱藏科學院眾人的小課堂。
和全國轟轟烈烈的科學考試相比,山西黑礦案子的聲音越來越小。
不過這一切隻是因為,民間老百姓的關注方向,都被科學考試吸引走了而已。
真到了朱元璋眼裏,和科學考試相比,還是山西黑礦案子更重要。
在大規模派出錦衣衛之後,朱元璋也不是什麽都沒有收獲。
在山西忻州,錦衣衛成功抓獲了五名教徒。
當時這五人正在想辦法,逃出山西。
雖然這五名信徒不過是白蓮教的最底層信徒,一般隻負責匯報消息和給上層上供。
但是隻要存在就會留下證據,錦衣衛立刻就對五人開始大刑伺候。
一開始五人的嘴還很硬,就是不說。
不僅什麽都不說,還會開口大罵錦衣衛,順便說一下自己即將升天,被這個佛那個母的封為神仙。
等刑罰開始之後,五名邪教徒便立刻招架不住。
什麽用電去折磨痛感神經,或者用化學院的苦味劑和酸味劑,來折磨人體黏膜。
隻經過短短一天的審問之後,這五人便招架不住,直接將自己知道的全都吐露了出來。
經過錦衣衛的交叉驗證,他們的直屬上頭是一個叫蓮子白的老人,一身道士打扮,有時候又會裝作農民。
聽口音是川渝地區的人,但是偶爾還會說出一些應天地區的詞語。
此人從忻州一路向北,原定是在蘇龍口鎮會晤。驗
明了消息之後,當地的總旗立刻向蘇龍口鎮的總旗發去消息,要他直接封鎖蘇龍口鎮,對內開始嚴查。
抓到了白蓮教的尾巴,這事就變得簡單很多。
不過短短半個月,便從白蓮子一直抓到白蓮教的中上層。
直到最高的白蓮教教徒采神風落網,朱元璋這才意識到,白蓮教來了一套斷尾求生。
而采神風,正是被白蓮教拋棄的那枚棋子。
因為采神風這個邪教徒是孤證,在審問采神風的期間,化學院為了保證審問效果的真實性,直接給錦衣衛搞出了一個大殺器。
【東莨菪堿!(làng dàng)】
太醫院在給全國草藥進行提純處理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東莨菪這種神奇的毒藥。
如果是大劑量的情況下,人會快速窒息而亡。
而如果是小劑量,隻讓人達到半昏不昏狀態的話,卻能夠讓人產生一些神奇的反應。
比如可以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做到引導問話。雖然並不能保證,人在這種特殊的狀態下,迴答的一切消息都是準確地。
但是一次答案不準,錦衣衛可以多來幾次啊。先審問個十次八次的,迴答次數最多的,自然就是真實答案了。
張天賜在得知太醫院和化學部的合作,居然搞出了原始吐真劑之後,整個人都差點傻掉了。
“我能想到,你們現在有了知識,有了探索欲,會主動地研究一些化學物質。”
“但是你們下次能不能搞一點造福人民的東西?”
“不要沒事就搞這個毒藥那個輻射的?現在又開始研究吐真劑了,老百姓還沒頓頓吃上肉呢!”
正陽子低著頭,雖然他已經六十多,但是還是很虛心的接受這張天賜的批評。
“我這剛從詔獄出來,手有點癢癢,我也沒想到太醫院給了那麽多麻醉藥劑裏麵,這個東莨菪堿還有這個用途……”
張天賜嘴角一抽,恨不得上前掐住正陽子的脖領子,狠狠給他一個大耳光。
“你還好意思提詔獄這迴事?上次技術泄露案嚴查的時候,就因為缺你一個,讓人家錦衣衛查了半天。”
“到最後,整個錦衣衛裏的所有人都知道,咱們科學院有個愛去聽曲子的……”
說著說著,張天賜又歎息一聲,無奈說道:“正陽子道長,你得支棱起來啊。”
正陽子撓了撓頭:“這好像是遼話吧?我感覺我挺支棱……不支棱,不支棱。”
聽到正陽子的話,張天賜差點被氣笑出來:“不是,你就不擔心以後史書怎麽評價你?前半生給人擺攤算命賣大力,後半生天天在曲樓裏泡著?”
“就不怕後輩唾棄你?”
正陽子撓了撓頭:“杜甫李白不也老去麽,我也沒看有人唾棄……好吧,以後我爭取不被發現!”
教訓了兩句正陽子,張天賜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茶水,隨後對正陽子說起正事:“上次王威吃裏扒外,染上阿芙蓉毒物。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這種事,你盡快研究研究。”
正陽子訕訕的笑了笑,然後便轉身離開了張天賜的辦公室。
看著正陽子離開,張天賜歎息一聲。
自從王威被帶走之後,科學院內的氣氛便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
而王威本人最後的結局,張天賜隻能猜測對方被秘密處理了。
可能是考慮到科學院內眾人的心態,朱元璋並沒有將此事公布。
六部中書一些官員雖然好奇,科學院內發生了什麽。
但是看朱元璋沒有主動和他們解釋的意思,便一個個很知趣的都沒有問。
如果三天之內還達不到自己滿意的要求,那就不能怪張天賜心狠手辣,讓他們第二年再來考試了。
轟轟烈烈的考試一直持續了半個月,隨後又是半個月時間,張天賜和整個科學院內所有同僚,這才將上萬張卷子批完。
當年張天賜還羨慕過老師,心想當個老師還能管學生,生活肯定爽歪歪。
可是真到了這麽多卷紙擺在眼前之後,張天賜就為年輕時候的無知和愚蠢感到後悔。
伸了個懶腰,將最後一張批好的卷紙放迴試卷堆中,張天賜一臉萎靡的表情,喃喃自語:“不行,必須得開始培養工具人了。”
“就老陶他們十幾個人,完全不夠用啊!”
“萬一明年其他部門覺得這種方式很好,也要爭相模仿那可怎麽辦!”
站起身來一邊活動身體,一邊想著從哪搞來一些工具人。
不過片刻,張天賜便想起當,初胡惟庸謀劃造反的時候,應天城外那一間隱藏科學院眾人的小課堂。
和全國轟轟烈烈的科學考試相比,山西黑礦案子的聲音越來越小。
不過這一切隻是因為,民間老百姓的關注方向,都被科學考試吸引走了而已。
真到了朱元璋眼裏,和科學考試相比,還是山西黑礦案子更重要。
在大規模派出錦衣衛之後,朱元璋也不是什麽都沒有收獲。
在山西忻州,錦衣衛成功抓獲了五名教徒。
當時這五人正在想辦法,逃出山西。
雖然這五名信徒不過是白蓮教的最底層信徒,一般隻負責匯報消息和給上層上供。
但是隻要存在就會留下證據,錦衣衛立刻就對五人開始大刑伺候。
一開始五人的嘴還很硬,就是不說。
不僅什麽都不說,還會開口大罵錦衣衛,順便說一下自己即將升天,被這個佛那個母的封為神仙。
等刑罰開始之後,五名邪教徒便立刻招架不住。
什麽用電去折磨痛感神經,或者用化學院的苦味劑和酸味劑,來折磨人體黏膜。
隻經過短短一天的審問之後,這五人便招架不住,直接將自己知道的全都吐露了出來。
經過錦衣衛的交叉驗證,他們的直屬上頭是一個叫蓮子白的老人,一身道士打扮,有時候又會裝作農民。
聽口音是川渝地區的人,但是偶爾還會說出一些應天地區的詞語。
此人從忻州一路向北,原定是在蘇龍口鎮會晤。驗
明了消息之後,當地的總旗立刻向蘇龍口鎮的總旗發去消息,要他直接封鎖蘇龍口鎮,對內開始嚴查。
抓到了白蓮教的尾巴,這事就變得簡單很多。
不過短短半個月,便從白蓮子一直抓到白蓮教的中上層。
直到最高的白蓮教教徒采神風落網,朱元璋這才意識到,白蓮教來了一套斷尾求生。
而采神風,正是被白蓮教拋棄的那枚棋子。
因為采神風這個邪教徒是孤證,在審問采神風的期間,化學院為了保證審問效果的真實性,直接給錦衣衛搞出了一個大殺器。
【東莨菪堿!(làng dàng)】
太醫院在給全國草藥進行提純處理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東莨菪這種神奇的毒藥。
如果是大劑量的情況下,人會快速窒息而亡。
而如果是小劑量,隻讓人達到半昏不昏狀態的話,卻能夠讓人產生一些神奇的反應。
比如可以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做到引導問話。雖然並不能保證,人在這種特殊的狀態下,迴答的一切消息都是準確地。
但是一次答案不準,錦衣衛可以多來幾次啊。先審問個十次八次的,迴答次數最多的,自然就是真實答案了。
張天賜在得知太醫院和化學部的合作,居然搞出了原始吐真劑之後,整個人都差點傻掉了。
“我能想到,你們現在有了知識,有了探索欲,會主動地研究一些化學物質。”
“但是你們下次能不能搞一點造福人民的東西?”
“不要沒事就搞這個毒藥那個輻射的?現在又開始研究吐真劑了,老百姓還沒頓頓吃上肉呢!”
正陽子低著頭,雖然他已經六十多,但是還是很虛心的接受這張天賜的批評。
“我這剛從詔獄出來,手有點癢癢,我也沒想到太醫院給了那麽多麻醉藥劑裏麵,這個東莨菪堿還有這個用途……”
張天賜嘴角一抽,恨不得上前掐住正陽子的脖領子,狠狠給他一個大耳光。
“你還好意思提詔獄這迴事?上次技術泄露案嚴查的時候,就因為缺你一個,讓人家錦衣衛查了半天。”
“到最後,整個錦衣衛裏的所有人都知道,咱們科學院有個愛去聽曲子的……”
說著說著,張天賜又歎息一聲,無奈說道:“正陽子道長,你得支棱起來啊。”
正陽子撓了撓頭:“這好像是遼話吧?我感覺我挺支棱……不支棱,不支棱。”
聽到正陽子的話,張天賜差點被氣笑出來:“不是,你就不擔心以後史書怎麽評價你?前半生給人擺攤算命賣大力,後半生天天在曲樓裏泡著?”
“就不怕後輩唾棄你?”
正陽子撓了撓頭:“杜甫李白不也老去麽,我也沒看有人唾棄……好吧,以後我爭取不被發現!”
教訓了兩句正陽子,張天賜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茶水,隨後對正陽子說起正事:“上次王威吃裏扒外,染上阿芙蓉毒物。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這種事,你盡快研究研究。”
正陽子訕訕的笑了笑,然後便轉身離開了張天賜的辦公室。
看著正陽子離開,張天賜歎息一聲。
自從王威被帶走之後,科學院內的氣氛便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
而王威本人最後的結局,張天賜隻能猜測對方被秘密處理了。
可能是考慮到科學院內眾人的心態,朱元璋並沒有將此事公布。
六部中書一些官員雖然好奇,科學院內發生了什麽。
但是看朱元璋沒有主動和他們解釋的意思,便一個個很知趣的都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