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見趙尚書去世,便先行告訴其家人,以至於遲來見聖,還望陛下恕罪。”


    隻見朱元璋隨意的擺了擺手,作為老農出身,朱元璋認為先將死訊告訴家人自然合情合理。


    朱元璋歎息一聲:“李敏,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你來是給咱送東西的吧?”


    “是什麽東西,讓趙?親自讓你交給咱的?”


    李敏顫抖著手,從懷中掏出一張很大的,被折疊的紙。


    這紙的尺寸是工部專用的尺寸,專為工部使用。


    李敏小心翼翼的將紙張打開,待張天賜看到完整的圖紙後,整個人愣在了原地。


    “臥槽,這是……”


    張天賜忍不住立刻上手,輕輕撫摸著紙張上的概念圖,甚至就連瞳孔都在微微顫抖著。


    李敏這時在一旁帶著哭腔,對朱元璋說道:“師父在去世之前,便口述要我寫下設計理念,而這具體的設計圖,則是師父顫抖著手,一點一點畫出來後,才允許我騰抄上來的。”


    “師父說,他認為,未來飛機不應隻在陸地起飛,更應在海麵上使用。”


    “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師父到底想到了什麽,但是既然這是師父的遺願,微臣鬥膽向陛下請願,希望朝廷能滿足師父的遺願。”


    張天賜滿臉震驚的看著概念圖,隨後緊盯著左上方的文字,一字一句念了出來。


    “第七代戰艦……”


    “為多架飛機停靠做準備……”


    “船內應配有自衛火炮,自衛機槍……”


    “此船作為大海航行,飛機母港,我建議此艦名當以【航母】為名……”


    當念到最後,張天賜甚至連聲音都微微顫抖起來。


    趙?,這個生活在十四世紀末的老人,竟然能憑借一己之力!


    在這個蒸汽機和發電機還很原始的年代,隻從科學部的飛機原型,就能推測出未來航母……


    張天賜先是感覺到不可思議,隨後閉目長歎一聲。


    趙翥……你有此才,是我張天賜眼拙了……


    你怎麽能這麽輕易的就去世了?你去世了,又該誰來做那海上百萬師的奠基人啊。


    為國推演,為工殞命。


    趙翥都做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能給趙?一個好的交代,張天賜自己心裏都過意不去。


    另一邊,雖然朱元璋看不懂這張概念圖有多麽離譜,但是朱元璋卻能看懂,這概念圖上方的戰爭理念。


    “若是此船能造出,豈不是說這船能航行至何處,我大明的領空,便能延伸到何處?”


    說著,朱元璋眼睛一眯,陷入推演之中。


    不過片刻,朱元璋逐漸瞪大了眼睛:“可行,完全可行!”


    “趙翥,你……走早了!”


    隨後,朱元璋又接連歎息兩聲,猶豫片刻後,對張天賜和李敏擺了擺手:“今日太晚,明日早朝再談吧。”


    “對了,張天賜,你認為咱大明,現在能造出趙?設計的這個嗎?”


    張天賜微微搖頭:“不太可能,便是造,也隻能造一個丐版的。”


    “不過趙尚書的設計卻很完美,可以說在宏觀上,一切需要注意的點,都被趙尚書設計進去了。”


    “可惜……”


    趙翥這設計,在張天賜看來簡直完美無缺。


    是,這概念圖隻有外表的三視圖,以及內在的簡易區域分布。


    但是此時可是十四世紀啊,趙翥可是一個普普通通,史書上隻留下“趙翥”二字的人啊。


    這份概念圖,在張天賜看來,簡直就好像是對著遼寧號騰抄的一樣。


    雖然數據上有些保守,具體的甲班分布也沒畫出來,但是那些都是不重要的細節。


    還是那句話,在這個時代,有就要比沒有強!


    能有這份眼光,張天賜相信,趙翥之才,未有陶成道可出其右。


    就連自己都比不上!


    朱元璋聞言,沉默片刻後也是歎息一聲:“是啊,可惜了……”


    第二日一早。


    文武百官上朝時,紛紛覺得有些不對勁。


    今天工部的尚書、戶部的死敵、資部的最大合作夥伴,趙?怎麽沒來?


    難道又去山東出差了?


    等到朱元璋入位,原本還很輕鬆的文武百官,卻聽到了趙?的死訊。


    徐本咣當一聲,手中的折子直接掉在了地上,眼中立刻噙滿了淚水。


    “趙?為公,殫精竭慮,昨日在做完最後一件事時,含笑而去了。”


    聽著朱元璋的話,徐本似乎想做疑惑的表情,似乎又是在控製著自己不要哭出聲。


    過了好一會,徐本才緩過神來,彎著腰,好似一瞬間變老了一般,顫抖著手從地上撿起了折子。


    雖然對趙?的身死,感覺到十分難過。


    但是工部尚書的位置卻不能空出來,朱元璋宣布,先由李敏代替。


    等仵作驗證趙?,確實是正常死亡之後,再由李敏正式擔任工部尚書一職。


    至於趙翥去世的葬禮,若是趙翥死在家裏,那還是應該讓自家操辦。


    但是趙翥是去世在工作崗位上,又應該由朝廷來辦。


    好在後來趙翥的家人,拿出了趙翥提前寫好的遺書。


    遺書中趙翥希望不要麻煩朝廷,一切由家裏簡單辦一些就可,最好吊唁停靈之後便直接下葬,一些無用的流程和禮節便免掉。


    對於這樣一個為了國家而去世的人,文武百官以為朱元璋會賞賜一些金銀,然後在給趙家賞賜一個牌匾什麽的,最多也隻是封個侯而已。


    不出百官所料,趙?奠定大明海軍未來,被朱元璋封為【致遠侯】。


    但是讓百官沒想到的是,除了照例給趙家賞賜的千金外,朱元璋居然直接打破慣例,要為趙翥成書立傳。


    這一下可讓文武百官都震驚了!可是在前朝從未發生過的事!


    那些被立傳的人,大多都是去世一二十年之後,由後人整理資料為其立傳。


    畢竟能被立傳,那就相當於已經拿到了進入史書的門票,還是單獨一本的那種。


    一時間,因為趙翥立傳這件事,整個官場上的氣氛變得十分詭異。


    既為老友去世,而痛哭傷心官員。


    也有羨慕趙?,能獲此殊榮的官員。


    怕文武百官明麵上臣服,暗地裏敗壞一個為國而死忠臣的名聲。


    朱元璋直接讓太監將趙?設計的航母概念圖,展示給百官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