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邊倒是輕鬆,裝個病便帶著馬皇後樂嗬嗬的逛應天城。
但是他的好大兒朱標這邊,就被累壞了。
中書省,六部,五軍都督府,各個部門需要皇帝拍板做決定的單子,都送到了朱標麵前。
張天賜看朱標奮筆疾書的樣子,心想還是不要在這幹坐著了。
趕快跑路吧,萬一被留下來要幫忙幹活可咋辦!
張天賜這邊剛起身離開,胡惟庸便跟了上來。
跟在張天賜的身後,胡惟庸冷笑一聲說道:“張少傅,一起走走?”
胡惟庸眼睛中閃動著詭異的光,看的張天賜有些發毛。
看著胡惟庸緊緊盯著自己,張天賜四下打量一番,見周圍沒有外人,便點頭應下。
胡惟庸整個人直立著腰板,用著居高臨下的眼神打量著張天賜,嘴上卻說道:“張少傅的聰明才智可真讓人欽佩。”
“先是讓機械代替手工,然後降低操作難度,再加上最近的女性識字,在下能看出張少傅不止要當大明的棟梁,更要做大明的商鞅啊。”
看胡惟庸這話的意思,朱元璋要戶部和禮部想辦法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事,他也應該知道了。
不過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我要做大明的商鞅?我可不想被動【解體】。
“胡相謬讚了,我這邊還要去禮部一趟,讓禮部安撫一下南洋其他國家的情緒,胡相你這是打算一起去嗎?”
胡惟庸沒有迴答張天賜的問題,而是繼續著自己的話題說道:“張少傅,在下有個疑惑。你就不怕如同那商鞅一般?”
“當然了,在下指的不止是五馬分屍,更是被後世的學子和讀書人唾棄。”
“你要將天下人都化作大明帝國發展的燃料,張少傅你就不怕最後被百姓背叛嗎?”
張天賜聽到這句話,頓住了腳步。
迴頭看向跟在身後的胡惟庸,心中已經想到,胡惟庸這次來和自己說這些的原因是什麽。
胡惟庸是來確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來的。
想到這,張天賜同樣咧嘴冷笑一聲。
我上麵倚仗的是,想要大明富強的朱元璋。
我後背倚靠的是,想要過好日子的天下百姓。
你個沒有最高理想,滿腦子除了權力就是金錢的胡惟庸,也配和我玩內部鬥爭?
作為一名利己者,你胡惟庸是一點都不知道自己的情況?
像你這種隻有卑劣的思想的老鼠,除了藏在老鼠洞裏,難道你還想跑到陽光下享受人生?
張天賜重新打量起胡惟庸這個人,隻見胡惟庸此時雖然站在陽光之下,但是渾身還是會散發出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
也是,一個能放火燒死自己全家的人,怎麽可能陽光開朗起來?
張天賜隻是打量了兩眼之後,便迴過頭繼續向禮部走著:“胡相的意思我懂了,不就是心術不正者見世間都是不正麽?”
“如果胡相認為,我這是在將大明的百姓當成燃料,那便隨胡相去吧。”
張天賜說完這句話,一甩衣袖轉身快步離開。
要不是朱元璋還要靠你統一皇權,老子早就收拾你了。
胡惟庸看著張天賜離開的身影,冷若冰霜的臉上,眼角也止不住的抽動。
他的雙手也狠狠地握成拳頭,整個人也咬牙切齒的,看起來兇惡至極。
禮部的萬國議事廳。
十幾名各個國家的使者,此時都正襟危坐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禮部的人今天早上通知,要他們來此準備議事。
雖然沒說要見的人是誰,但是聽說官職和權力都不小,也是大明的決策層之一。
這一消息也讓長時間被大明高層孤立的各國使者,短暫的鬆了一口氣。
沒有被大明決策層拋棄就好,他們可不想讓自己的國家,成為下一個倭寇島。
張天賜這時走了進來,各國使者抬頭一看,隨後陷入了疑惑。
這就是今天要和他們談事的?這麽年輕?好像還不到三十歲吧?
張天賜坐到主位上,見所有人都在看他,便招唿身旁 的助手,將準備好的條約發到眾人手上。
“在座的各位使者可以先看看,我大明打算建立一個慈善性質的貿易組織。”
“各國民生凋敝,生產力低下,為了保證各國百姓的生活水平,大明決定在這個慈善性貿易框架之內,不設立關稅或低價關稅。”
“一切目的以各國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作為第一目標,而為了方便貿易,一切貿易也都使用大明寶鈔作為結算貨幣。”
新加坡王國的使者感覺到背後有人捅自己,迴頭一看,正是冷眼看向自己的婆皇國使者和大城王國的使者。
無奈,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隻能當這個出頭鳥,有些緊張的咽了咽口水,站起身說道:“這位大人,不知如何稱唿?”
張天賜皺了皺眉,看向一旁禮部的官員。
那禮部的官也是一臉懵逼,臥槽沒人告訴他們今天是誰來主持會議嗎?我以為你們都說過了啊。
看禮部官員的額表情,張天賜也覺得有些無語。
看來大明的強大,已經讓一些官員開始懈怠了。
那隻好拿出對付員工的終極手段,扣工資了。
“禮部辦事不利,整個應天部門全體官員,月俸扣半,你們沒意見吧。”
那禮部的官員猛地點點頭,心中想到:【看來說張天賜是毒士的都是汙蔑。】
【朱元璋都是一個月起扣,結果張少傅才扣半個月工資,實在是太溫柔了。】
張天賜迴過頭,對著在場的眾多使者說道:“在下張天賜,大明太子少傅-大明第一科學研究院祭酒,也是今天的主持人。”
那新加坡王國的使者突然有些後悔站起來了。
尼瑪,整個禮部的工資說扣就扣,這得是多大的官!權力也太大了吧!
“這位……哦,新加坡王國的使者,你有什麽疑問嗎?”
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這時又看向大城王國和婆皇國的使者,見這二人此時正低著頭,也不管自己的處境。
無奈之下,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隻能哆哆嗦嗦的問道:“尊貴的大人,這貿易必須要用大明寶鈔嗎?可是我們國小力威,沒有那麽多銀子換寶鈔啊。”
但是他的好大兒朱標這邊,就被累壞了。
中書省,六部,五軍都督府,各個部門需要皇帝拍板做決定的單子,都送到了朱標麵前。
張天賜看朱標奮筆疾書的樣子,心想還是不要在這幹坐著了。
趕快跑路吧,萬一被留下來要幫忙幹活可咋辦!
張天賜這邊剛起身離開,胡惟庸便跟了上來。
跟在張天賜的身後,胡惟庸冷笑一聲說道:“張少傅,一起走走?”
胡惟庸眼睛中閃動著詭異的光,看的張天賜有些發毛。
看著胡惟庸緊緊盯著自己,張天賜四下打量一番,見周圍沒有外人,便點頭應下。
胡惟庸整個人直立著腰板,用著居高臨下的眼神打量著張天賜,嘴上卻說道:“張少傅的聰明才智可真讓人欽佩。”
“先是讓機械代替手工,然後降低操作難度,再加上最近的女性識字,在下能看出張少傅不止要當大明的棟梁,更要做大明的商鞅啊。”
看胡惟庸這話的意思,朱元璋要戶部和禮部想辦法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事,他也應該知道了。
不過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我要做大明的商鞅?我可不想被動【解體】。
“胡相謬讚了,我這邊還要去禮部一趟,讓禮部安撫一下南洋其他國家的情緒,胡相你這是打算一起去嗎?”
胡惟庸沒有迴答張天賜的問題,而是繼續著自己的話題說道:“張少傅,在下有個疑惑。你就不怕如同那商鞅一般?”
“當然了,在下指的不止是五馬分屍,更是被後世的學子和讀書人唾棄。”
“你要將天下人都化作大明帝國發展的燃料,張少傅你就不怕最後被百姓背叛嗎?”
張天賜聽到這句話,頓住了腳步。
迴頭看向跟在身後的胡惟庸,心中已經想到,胡惟庸這次來和自己說這些的原因是什麽。
胡惟庸是來確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來的。
想到這,張天賜同樣咧嘴冷笑一聲。
我上麵倚仗的是,想要大明富強的朱元璋。
我後背倚靠的是,想要過好日子的天下百姓。
你個沒有最高理想,滿腦子除了權力就是金錢的胡惟庸,也配和我玩內部鬥爭?
作為一名利己者,你胡惟庸是一點都不知道自己的情況?
像你這種隻有卑劣的思想的老鼠,除了藏在老鼠洞裏,難道你還想跑到陽光下享受人生?
張天賜重新打量起胡惟庸這個人,隻見胡惟庸此時雖然站在陽光之下,但是渾身還是會散發出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
也是,一個能放火燒死自己全家的人,怎麽可能陽光開朗起來?
張天賜隻是打量了兩眼之後,便迴過頭繼續向禮部走著:“胡相的意思我懂了,不就是心術不正者見世間都是不正麽?”
“如果胡相認為,我這是在將大明的百姓當成燃料,那便隨胡相去吧。”
張天賜說完這句話,一甩衣袖轉身快步離開。
要不是朱元璋還要靠你統一皇權,老子早就收拾你了。
胡惟庸看著張天賜離開的身影,冷若冰霜的臉上,眼角也止不住的抽動。
他的雙手也狠狠地握成拳頭,整個人也咬牙切齒的,看起來兇惡至極。
禮部的萬國議事廳。
十幾名各個國家的使者,此時都正襟危坐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禮部的人今天早上通知,要他們來此準備議事。
雖然沒說要見的人是誰,但是聽說官職和權力都不小,也是大明的決策層之一。
這一消息也讓長時間被大明高層孤立的各國使者,短暫的鬆了一口氣。
沒有被大明決策層拋棄就好,他們可不想讓自己的國家,成為下一個倭寇島。
張天賜這時走了進來,各國使者抬頭一看,隨後陷入了疑惑。
這就是今天要和他們談事的?這麽年輕?好像還不到三十歲吧?
張天賜坐到主位上,見所有人都在看他,便招唿身旁 的助手,將準備好的條約發到眾人手上。
“在座的各位使者可以先看看,我大明打算建立一個慈善性質的貿易組織。”
“各國民生凋敝,生產力低下,為了保證各國百姓的生活水平,大明決定在這個慈善性貿易框架之內,不設立關稅或低價關稅。”
“一切目的以各國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作為第一目標,而為了方便貿易,一切貿易也都使用大明寶鈔作為結算貨幣。”
新加坡王國的使者感覺到背後有人捅自己,迴頭一看,正是冷眼看向自己的婆皇國使者和大城王國的使者。
無奈,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隻能當這個出頭鳥,有些緊張的咽了咽口水,站起身說道:“這位大人,不知如何稱唿?”
張天賜皺了皺眉,看向一旁禮部的官員。
那禮部的官也是一臉懵逼,臥槽沒人告訴他們今天是誰來主持會議嗎?我以為你們都說過了啊。
看禮部官員的額表情,張天賜也覺得有些無語。
看來大明的強大,已經讓一些官員開始懈怠了。
那隻好拿出對付員工的終極手段,扣工資了。
“禮部辦事不利,整個應天部門全體官員,月俸扣半,你們沒意見吧。”
那禮部的官員猛地點點頭,心中想到:【看來說張天賜是毒士的都是汙蔑。】
【朱元璋都是一個月起扣,結果張少傅才扣半個月工資,實在是太溫柔了。】
張天賜迴過頭,對著在場的眾多使者說道:“在下張天賜,大明太子少傅-大明第一科學研究院祭酒,也是今天的主持人。”
那新加坡王國的使者突然有些後悔站起來了。
尼瑪,整個禮部的工資說扣就扣,這得是多大的官!權力也太大了吧!
“這位……哦,新加坡王國的使者,你有什麽疑問嗎?”
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這時又看向大城王國和婆皇國的使者,見這二人此時正低著頭,也不管自己的處境。
無奈之下,新加坡王國的使者隻能哆哆嗦嗦的問道:“尊貴的大人,這貿易必須要用大明寶鈔嗎?可是我們國小力威,沒有那麽多銀子換寶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