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沉默,張天賜見八大商思考了一會,這才開口對八大商解釋道:“你們是不是以為,地位的上升,就一定是好事?”


    “如果你們這麽想,那我就要給你們潑一盆冷水了。”


    “當你們進入到商業公會,成為決策的二十五人之一時,你們代表的將不止是你們這類商人的利益。”


    “除了你們這種巨商,還有民間的手工小商販、一些縣城之間的小商賈、民間各個酒樓戲院的小老板……”


    “除了這些人,還有民間負責生產的百姓、工匠、海外的百姓、海外的商人。”


    “他們的利益你們都要考慮,甚至當你們的利益和底層利益相悖時,你們還要向底層去讓步。”


    說到這,張天賜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我大明以武立國,可是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


    “如果能使用最小的代價完成統一世界的目標,那麽戰爭將是最後的手段,而不是壓在天平上的秤砣。”


    “這其中,你們每一個決定都將直接影響數以億人的生活,你們將擁有讓這些人生活的幸福或是痛苦的權力,而同樣的,一旦出現任何意外,這相應的代價,也是你們需要承擔的。”


    聽到這,八大商這才真正的理解,這商業公會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而這其中蘊含的利潤和風險,又是多麽的讓人望而卻步。


    八人繼續沉默著,張天賜則停下了說話,而是喝起茶水,潤一潤嗓子。


    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靳商率先抬起頭。


    “張少傅,不瞞您說,我靳希彤本是應死之人,如今被張少傅保下一條姓名,那張少傅便算做我靳希彤的再生父母。”


    “正所謂,父母之命不可違,況且此番朝廷願意放權於民,草民怎能見到困難便選擇退縮。”


    “我本世間碌碌無為之一浮萍,今得乘借東風扶搖而上,為天下百姓,為朝廷千年之策做開創之臣,便是粉身碎骨,為那百姓之福、青史一冊!草民也在所不辭!”


    靳商一席話,直接讓八大商中其他七人紛紛撇嘴,心底暗罵【真不要臉,靠近乎沒用,現在都開始認爹了是吧。】


    或許是被靳商的話感動,或許是出於利益之間的考量,也有可能是因為已經上了張天賜的車。


    總而言之,八人紛紛立下誓言,無一人選擇退出。


    看著八大商視死如歸的樣子,張天賜真的很難想象,現在正義凜然的八大商,這後人卻做了那,賣明國於清的賊。


    不過轉念又一想,眼前這八大商,起家不正是和蒙元人做交易麽,那後世子孫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子承父業】了。


    八大商誓言說的好,可是真等到了需要舍棄利益的時候,張天賜可不相信這八人能做出讓步。


    想到這,張天賜微微輕歎一聲。


    這商業公會主要的目的,確實為了是整合民間商業力量,方便朝廷對民間資本的掌控。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朱元璋就不會【拉名單】,也並不是說,這二十五名席位隻要老老實實,就一輩子都會沒事。


    “能聽到你們的宣誓,我很滿意。希望你們記住今天的宣誓,若是日後你們背叛了大明、背叛了百姓……後果我就不多說了。”


    八大商紛紛點頭,沒一個人嘴賤去問,會有什麽後果。


    “除了黑金洲和商業公會,還有歐洲的開發我也簡單說一下。”


    “此時歐洲政權如周朝末年的百家諸侯國。一個屁大的村子都敢自稱是王國政權。”


    “而陛下對歐洲的態度,則是……蠶食。”


    “購買、搶奪、欺騙,朝廷不管你們用什麽樣的辦法,獲得歐洲的土地,給大明三十年後要迎來的人口大爆發,換取一塊新的生存空間。”


    範商這時舉起手,有些猶豫的問道:“這……戰亂之後百姓人口增長,這點我們是讀過書,也是了解的。”


    “但是這人口大爆發……又是怎麽迴事?”


    張天賜敲了敲桌子,看八大商都像是好奇寶寶一樣望向自己,便對八人解釋道:“這裏涉及一個專業名詞,即生育率。”


    “這個數值代表了,十五至四十九歲的女性,生育的數量。”


    “你們知道,如今大明的生育率是多少嗎?”


    張天賜這麽一解釋,八大商也算的大概了解了生育率是什麽意思。


    那這麽說,生育率在一和二之間,應該就是穩定平衡的數值。


    但是聽張天賜剛剛的語氣,似乎大明的生育率有些離譜?


    “我大明洪武一年至洪武三年的時候,生育率還是三點左右,畢竟當時戰亂百姓為了延續厚待,生育數量提高可以理解。”


    “可是今年,也就是洪武六年,我們大明的女性生育率不降反增,已經達到了五點。”


    “就算我們做出最壞的打算,到時候會有一半的嬰孩夭折,那我大明的生育人口,也會在十八年內翻一倍。”


    “而等到三十年後,這個數值將會比現在多四倍。”


    “到那時候,土地矛盾和資源矛盾,種種矛盾之下,隻有走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其實除了生育率之外,張天賜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太醫院和化學部這兩個部門。


    現在太醫院的外科和化學部的純淨藥,大明的醫學正在一點一點進步,往後別說是嬰兒存活率增加,老人的壽命也會大幅增加。


    關於人口問題,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朱元璋不打算出台任何限製性的政策。


    因為對於老朱來說,在知道世界這麽大之後,那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


    最好多到大明內部擠不下,都帶著刀兵自己去到別的國家,占領他們的土地,這樣朝廷連兵都省下了。


    朱元璋這點小心思張天賜自然知道,對於後世的限製政策張天賜也能理解。


    後世那才是真的不容易,往地圖周邊一看,全都是別人家的狗,真要是嘎嘎生,那打不出去的老百姓,隻能在國內自己內卷。


    可是這個時代不一樣,這個時代連國境線的概念都沒有,真就是隨便蠶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