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聽說太醫院和化學部交往密切,我在科學院內也沒有見到兩位道長,卻不知他們在哪?”
趙留風指了指太醫院中的休息室:“兩位道長真有經天緯地之才,昨夜一直在做實驗,這不剛休息下嘛。”
“那個一直喊著不想喝甜水的,就是兩位道長的實驗品。”
“兩位道長一直好奇,人喝了硫酸會是什麽反應,就跟我借給兩位道長一個死刑犯,每天喂一口一成濃度的硫酸,再找我們太醫院的頂級太醫,看看什麽藥方能救人的命。”
張天賜聽的嘴角直抽,沒想到兩位道長居然也被趙留風給帶壞了。
不過好在這些實驗品都是罪大惡極的犯人,用他們做實驗,也不算是特別過分。
“咳!注意不要太過分。”張天賜警告一句,也沒有說完全禁止。
開玩笑,現代醫學的開端就是建立在累累屍骨上的,現在這群太醫能用罪大惡極的死刑犯做實驗,已經夠人道了。
最起碼比大名鼎鼎的【聖伊麗莎白】和【克雷德穆爾】要強很多。
“你們最近有研究新藥嗎?還是說一直在研究人體實驗?”張天賜心想,就算有些事需要人體實驗,也不能讓太醫院的人沉迷在實驗中,不然萬一這群太醫走入岐路,大明的醫學是不是要被耽誤了?
趙留風搖搖頭:“哪來那麽多死刑犯做實驗,這些送過來的都是還都是查了七八遍案子,確認無誤才送過來的。”
“現在主要還是研究青黴菌的育種,我們之前向陛下請令,拜托錦衣衛從倭寇島帶迴一些土壤樣本。”
“在配合我們從去過南洋的商賈手中買迴的土壤樣本,我們現在一共收集了十三種不同類型的青黴菌。”
“如果想要提高產量,那麽青黴菌的育種就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大部分人手都在做這一件事。”
“一些老一輩的老頑固,雖然不排斥青黴素,但是對於這種【純淨藥】很反感,認為會破壞人體內的五氣平衡。”
“他們則一直想著將青黴素用到中醫的藥方中,想著能不能降低一些青黴素的副作用。”
張天賜微微皺眉,青黴素的副作用,不就是惡心頭暈嗎,藥效過去之後,自己便好了,哪還有什麽副作用。
見張天賜疑惑,趙留風笑眯眯的說道:“那群老頑固認為,青黴素的過敏也是一種副作用,是人體對純淨藥的一種排斥反應。”
“同時他們也發現,濃度越低過敏反應越輕。所以在想著能不能和傳統藥方互相配合,做到不會過敏的效果。”
對於太醫院那群保守派的想法,張天賜因為不懂藥學原理,隻能是任由他們保守派研究。
因為太醫院的研究實在是過於殘忍,張天賜隻是簡單轉了一圈,便匆匆離開了太醫院。
因為被禁足的原因,很多工作都堆在了一起。等轉完這一圈後,已經到了中午。
張天賜這時才整理了一下自己懷中揣的奏折,去皇宮找老朱。
這次事件平息之後,進出皇宮又恢複了之前的輕鬆,隻是門口之前熟識的守衛都被換了一波。
來到禦書房,老朱不知道在看什麽表單,身旁則站著蔣瓛。
“微臣張天賜,參見陛下。”張天賜先是行禮,隨後繼續說道:“微臣有一份關於教育的奏折要上書。”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從表格上抽離出來。
看著張天賜現在老老實實的樣子,嗬嗬冷笑了一聲:“咋,現在知道怕了?”
“說說吧,什麽教育的事啊?咱不是每個縣都搞了個學堂嘛?你覺得還不夠?”
張天賜輕咳一聲:“學堂是夠了,可是老百姓的識字率呢?”
“商業越來越繁榮,再加上農學院在育種,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壯勞力進入市場,擺脫土地的依賴。”
“如果不打好掃盲的提前量,那隻會造成嚴重的矛盾,工人和商賈之間會出現不信任和血腥衝突。”
“這類事情都不用多,隻需要出現幾次特別惡劣的事件,就足以引起一地的動蕩!”
朱元璋聽著似乎不是很上心,全大明千萬人口,全民掃盲那得費多大的力氣?
而且就算派人教,老百姓也不一定願意啊。
實際上,後世全民掃盲的時候,也曾有過這種問題。
老百姓不願意學,外加那時候繁體字又過於複雜,種種原因下來,幾乎導致了全民掃盲的停滯。
直到後來教員和周先生提出了簡化字體,外加讓政委和指導員,挨家挨戶的和百姓說清認字的好處。
外加都是免費認字,這才經過二十年掃清了文盲。
張天賜不覺得老朱會簡化字體,那就隻能先搞出全民掃盲,遇到困難的時候,在提出簡化字體這個想法。
老朱手指敲著桌子,看著張天賜寫的關於掃盲的利害關係。
思索片刻後,老朱還是搖搖頭:“這件事若是真能做成,那咱老朱和孔老夫子並肩而論也不在話下。”
“不過啊,天賜,你這有點過於理想了。”
“先不說這件事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單單說那些讀書人,你認為他們願意那些原本是底層的老百姓,突然認字,和他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上嗎?”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傳承,除了土地之外,知識也是重要的一環。”
說著說著,朱元璋突然輕笑一聲,笑聲中滿是嘲諷的意味:“若是那讀書人,真的尊崇孔老夫子,那他們就不會選擇性的忽略【有教無類】這個詞。”
“從古至今,你見過哪個讀書人,真的下到田野之間,去教授老農如何認字?最多也不過是去縣城屈尊,博一個好名聲罷了。”
朱元璋一席話,讓張天賜冷靜了下來。
在思考全民掃盲的時候,張天賜一直在借鑒後世的經驗。
殊不知,在後世那一場百年屈辱戰中,大量的傳統士子都被清理了出去。
這也就導致,張天賜過度的關注百姓和商人之間的矛盾,卻唯獨忽略了士子階級。
想要全民掃盲,除了簡化漢字,統一發音之外,還需要解決最大的士子階級。
否則一切行為都是水中花鏡中月!
趙留風指了指太醫院中的休息室:“兩位道長真有經天緯地之才,昨夜一直在做實驗,這不剛休息下嘛。”
“那個一直喊著不想喝甜水的,就是兩位道長的實驗品。”
“兩位道長一直好奇,人喝了硫酸會是什麽反應,就跟我借給兩位道長一個死刑犯,每天喂一口一成濃度的硫酸,再找我們太醫院的頂級太醫,看看什麽藥方能救人的命。”
張天賜聽的嘴角直抽,沒想到兩位道長居然也被趙留風給帶壞了。
不過好在這些實驗品都是罪大惡極的犯人,用他們做實驗,也不算是特別過分。
“咳!注意不要太過分。”張天賜警告一句,也沒有說完全禁止。
開玩笑,現代醫學的開端就是建立在累累屍骨上的,現在這群太醫能用罪大惡極的死刑犯做實驗,已經夠人道了。
最起碼比大名鼎鼎的【聖伊麗莎白】和【克雷德穆爾】要強很多。
“你們最近有研究新藥嗎?還是說一直在研究人體實驗?”張天賜心想,就算有些事需要人體實驗,也不能讓太醫院的人沉迷在實驗中,不然萬一這群太醫走入岐路,大明的醫學是不是要被耽誤了?
趙留風搖搖頭:“哪來那麽多死刑犯做實驗,這些送過來的都是還都是查了七八遍案子,確認無誤才送過來的。”
“現在主要還是研究青黴菌的育種,我們之前向陛下請令,拜托錦衣衛從倭寇島帶迴一些土壤樣本。”
“在配合我們從去過南洋的商賈手中買迴的土壤樣本,我們現在一共收集了十三種不同類型的青黴菌。”
“如果想要提高產量,那麽青黴菌的育種就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大部分人手都在做這一件事。”
“一些老一輩的老頑固,雖然不排斥青黴素,但是對於這種【純淨藥】很反感,認為會破壞人體內的五氣平衡。”
“他們則一直想著將青黴素用到中醫的藥方中,想著能不能降低一些青黴素的副作用。”
張天賜微微皺眉,青黴素的副作用,不就是惡心頭暈嗎,藥效過去之後,自己便好了,哪還有什麽副作用。
見張天賜疑惑,趙留風笑眯眯的說道:“那群老頑固認為,青黴素的過敏也是一種副作用,是人體對純淨藥的一種排斥反應。”
“同時他們也發現,濃度越低過敏反應越輕。所以在想著能不能和傳統藥方互相配合,做到不會過敏的效果。”
對於太醫院那群保守派的想法,張天賜因為不懂藥學原理,隻能是任由他們保守派研究。
因為太醫院的研究實在是過於殘忍,張天賜隻是簡單轉了一圈,便匆匆離開了太醫院。
因為被禁足的原因,很多工作都堆在了一起。等轉完這一圈後,已經到了中午。
張天賜這時才整理了一下自己懷中揣的奏折,去皇宮找老朱。
這次事件平息之後,進出皇宮又恢複了之前的輕鬆,隻是門口之前熟識的守衛都被換了一波。
來到禦書房,老朱不知道在看什麽表單,身旁則站著蔣瓛。
“微臣張天賜,參見陛下。”張天賜先是行禮,隨後繼續說道:“微臣有一份關於教育的奏折要上書。”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從表格上抽離出來。
看著張天賜現在老老實實的樣子,嗬嗬冷笑了一聲:“咋,現在知道怕了?”
“說說吧,什麽教育的事啊?咱不是每個縣都搞了個學堂嘛?你覺得還不夠?”
張天賜輕咳一聲:“學堂是夠了,可是老百姓的識字率呢?”
“商業越來越繁榮,再加上農學院在育種,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壯勞力進入市場,擺脫土地的依賴。”
“如果不打好掃盲的提前量,那隻會造成嚴重的矛盾,工人和商賈之間會出現不信任和血腥衝突。”
“這類事情都不用多,隻需要出現幾次特別惡劣的事件,就足以引起一地的動蕩!”
朱元璋聽著似乎不是很上心,全大明千萬人口,全民掃盲那得費多大的力氣?
而且就算派人教,老百姓也不一定願意啊。
實際上,後世全民掃盲的時候,也曾有過這種問題。
老百姓不願意學,外加那時候繁體字又過於複雜,種種原因下來,幾乎導致了全民掃盲的停滯。
直到後來教員和周先生提出了簡化字體,外加讓政委和指導員,挨家挨戶的和百姓說清認字的好處。
外加都是免費認字,這才經過二十年掃清了文盲。
張天賜不覺得老朱會簡化字體,那就隻能先搞出全民掃盲,遇到困難的時候,在提出簡化字體這個想法。
老朱手指敲著桌子,看著張天賜寫的關於掃盲的利害關係。
思索片刻後,老朱還是搖搖頭:“這件事若是真能做成,那咱老朱和孔老夫子並肩而論也不在話下。”
“不過啊,天賜,你這有點過於理想了。”
“先不說這件事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單單說那些讀書人,你認為他們願意那些原本是底層的老百姓,突然認字,和他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上嗎?”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傳承,除了土地之外,知識也是重要的一環。”
說著說著,朱元璋突然輕笑一聲,笑聲中滿是嘲諷的意味:“若是那讀書人,真的尊崇孔老夫子,那他們就不會選擇性的忽略【有教無類】這個詞。”
“從古至今,你見過哪個讀書人,真的下到田野之間,去教授老農如何認字?最多也不過是去縣城屈尊,博一個好名聲罷了。”
朱元璋一席話,讓張天賜冷靜了下來。
在思考全民掃盲的時候,張天賜一直在借鑒後世的經驗。
殊不知,在後世那一場百年屈辱戰中,大量的傳統士子都被清理了出去。
這也就導致,張天賜過度的關注百姓和商人之間的矛盾,卻唯獨忽略了士子階級。
想要全民掃盲,除了簡化漢字,統一發音之外,還需要解決最大的士子階級。
否則一切行為都是水中花鏡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