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一萬多顆腦袋落地,浩浩蕩蕩的大清洗結束了。


    隨之而來的,便是胡惟庸的獨攬朝綱。


    朱標看出了老朱這麽做的原因,無非就是讓胡惟庸專權跋扈,等待未來在出手將胡惟庸解決,從而順理成章的去掉相權。


    朱標看了出來,但是沒有出手阻止。


    因為不止朱元璋想要集權,他朱標現在也想要集權。


    這些商賈的和官吏沒有被砍頭的遠親,也遭受了無妄之災,有些被派到倭島挖銀子去了,有的則被充入了民夫去修堤壩。


    民間的資本力量在接受這次大洗牌之後,跟隨朝廷在倭寇島發財的商賈忽然清醒了過來。


    這不是大宋,老朱也不是趙匡胤,他們再也沒有宋朝時勾結官員、縱橫民間資本市場的能力。


    於是一部分商賈為了保命,決定不再和朝廷合作,而是將倭寇島的土地和奴隸變現,轉身迴到傳統行業。


    當然了,有膽子小的,自然就有膽子大的。


    這些膽子大的商賈敏銳的意識到,這些出事的商人,無不是和皇親以及官員走的很近的人。


    既然發現了出問題的原因,那隻要不犯不就行了?


    不過哪怕不和官員接觸,也難免會被官僚階級找上門。


    既然單打獨鬥不行,那就抱團。


    為了不會出現利益上的背叛,那就直接以利益綁死合作者最好。


    股份的原始概念最早出現時間已經不可考,隻知道在漢末時期,因為三國勢力複雜的原因,各個商賈結成了早期的集團。


    如今在老朱的一頓操作之下,原本隻是小團體依靠血緣和地域而團結的商賈,第一次開始嚐試著以利益團結在一起。


    一直到六月,張天賜才被老朱允許迴到科學院工作。


    隻可惜自己錯過了韓老的葬禮,張天賜多次托吳夢琪以及吳複,向老朱詢問韓老的情況。


    然而張天賜隻得到了一句【韓老的情況隻有毛驤知道,而毛驤已經死了】的迴複。


    毛驤死了?怎麽死的?


    這件事沒人知道,張天賜也不知道毛驤怎麽好端端突然就死了。


    毛驤死後,蔣瓛也自然而然成了錦衣衛新任的指揮使。


    至於韓老的身份,蔣瓛則說出了另一番話。


    【錦衣衛檔案室發生大火,韓老的身份正好被燒沒了。】


    韓老的死很蹊蹺,張天賜一直在臨近六月解除禁足之前,才大概想明白一些。


    而想明白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張天賜發現,朱元璋對自己要做的事,似乎沒有那麽了解。


    除了吳夢琪,韓老是唯一能隨意進出自己書房的人。


    而韓老又是錦衣衛,作為張天賜身邊的貼身特務,老朱居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或許……老朱是覺得,韓老已經做出了讓他不能接受的選擇,這才讓身體一直很好的韓老,被動消失了吧。


    張天賜在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便一直神情低落。


    一名錦衣衛,一名僅僅和自己接觸了六年的錦衣衛,居然會選擇背叛老朱,為自己保守秘密。


    而張天賜呢,似乎隻是帶韓老釣過魚、玩過麻將、和韓老互訴衷腸,講述自己眼中的世界,講述人與人之間本來的關係,告訴韓老自己那完不成的理想。


    張天賜突然又迴憶起,自己似乎和韓老說過,人和人應該是平等的,當權者應當是由人民選出村長,然後一級一級選舉而來的……


    自己和韓老說過很多,但是老朱不知道,小朱也不知道。


    想明白這些,張天賜才明白韓老為什麽會突然死了,因為他背叛了自己的上司朱元璋。


    可是韓老卻又好像沒死,他在張天賜的心裏繼續活著。


    因為張天賜難以相信,韓老居然會相信選擇相信自己曾經說過的話。


    連張天賜都認為有些理想化的民主,韓老卻相信了,並為了保守這個秘密,不讓張天賜身死囹圄,為此付出了生命。


    也正是韓老的死,讓張天賜突然意識到,自己再也沒有能夠如此交心的朋友了。


    這是連吳夢琪都不能知道的秘密,此後隻能藏在張天賜心裏,自己思索。


    想到這,張天賜又覺得渾身輕鬆,腦海間豁然開朗。


    自己剛剛穿越而來,無意間的閑聊,居然能讓專職特務出身的韓老入道,由此可見,此思想絕不是空話!


    或許時機不對,終其一生張天賜都再難有一個推心置腹的同誌。


    但是韓老的死,也讓張天賜變得更加自信。


    此間路在過去,而共同懷有大同之心的同誌,我們未來相遇。


    一迴到科學院,張天賜就懵了。


    農業部的人呢?怎麽屋子裏落了這麽厚的灰?


    難不成都被老朱一波九族剝離給帶走了?


    跑到別的部門一問,張天成這才鬆了一口氣。


    沒事就行,別鬧出人命就不好了。農業部的人都不在,那就隻能看看其他部門的工作了。


    來到冶金部,恩,沒什麽變化。


    來到化學部,恩?兩個老道士哪去了?


    跟著助手一打聽,聽說老道士跑到太醫院去了,張天賜頓覺不妙。


    在到機械部,發現陶成道一直研究的飛機,被蓋上了厚厚的麻布,四周頁看不到陶成道的身影。


    張天賜帶著疑惑,找到周恆和王威,發現陶成道居然沒研究飛機,跟著自己的兩個徒弟不知道在研究什麽。


    “老陶,稀奇啊,這才過了多久,你怎麽就不研究飛機了?”張天賜上前打趣說道。


    陶成道一迴頭,見來者是張天賜,頓時哈哈笑道:“你可算被陛下放出來了。”


    “當初咱們知道,你被陛下禁足之後,我們科學院同僚和集體聯名上書,希望能讓你快點被放出來。”


    “結果連著上書三次都杳無音信,咱們想著你既然沒事,陛下也沒什麽迴話,那你應該也不會有事,我和兩位道長也就沒再繼續上書。”


    聽著陶成道的話,張天賜感覺心頭一暖。


    看來自己已經被其他人認可,不然也不會讓他們冒著風險,為自己上書求情。


    陶成道見狀繼續說道:“至於為什麽最近我沒去研究飛機,主要是飛機已經研究成功一半了。”


    “按照我的計算,現在的飛機在天上持續飛行是不太可能,但是升空滑翔一段時間,應該是沒問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