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賜自然聽懂了朱元璋的意思,而這個鍋的主要問題也確實有一部分屬於張天賜。
無可奈何,張天賜雖然有心甩鍋,但是比起個人的責任,張天賜更在乎大明後世百姓。
和朱元璋商量了兩句,朱元璋還是決定開啟寶鈔,同時發行國債,利率定在年利率百分之八,五年後連息帶本奉還。
本來老朱是動過一點點歪心思的,便是五年後若是還不上,那就直接耍賴。
不過這個想法也隻在朱元璋腦海中存在了一秒,隨後便被朱元璋放棄了。原因無他,有些底線一旦碰了,哪怕隻有一次,將再也沒有辦法收獲信任。
至於這第一筆國債應該怎麽賣,是賣給散戶,還是大宗賣給勳貴和巨賈,朱元璋還沒想好。
張天賜見朱元璋猶豫,便皺眉問道:“陛下為何總是走極端之路?便直接規定一千兩銀子一股,共一萬五千股不就得了。若是擔心剛開始沒人買,那邊預留一小部分給民間,其餘的叫陛下的勳貴兄弟幫忙不就得了?”
朱元璋歎息一聲,白了張天賜一眼:“好啊,到時候史書上留下的罵名不是你,你是不怕。”
張天賜嗬嗬一笑,聳了聳肩:“便是留我名字又能如何?微臣雖然不喜歡儒家,可是孟子有一句話微臣卻特別喜歡。”
朱元璋有些好奇,明著和儒家對著幹的張天賜,還能有喜歡的儒家名句?
“快說說是哪一句?”
張天賜表情逐漸凝重,想起穿越前自己曾經看過的斯大林傳記和傳記解析,而那名up主在最後對斯大林的評價便是那句儒家孟子的名言。
“迴稟陛下,正是《孟子·滕文公下》中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朱元璋點了點頭,張天賜這話倒是很符合他的性格和人設,不過這句話從張天賜口中說出,卻與書中記載的感覺不同。
書中此句,有一種灑脫和憐憫的感覺。
而張天賜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時,卻有一種傲慢和堅持的感覺。
就仿佛這天下誰人反對誰人讚同都無所謂,我必將將世界改造成我想要的模樣。
想到這,朱元璋看向張天賜的眼色微微升起了一絲寒意,心底不由自主的想到,若是日後他老朱家攔了張天賜這小子的路……
這時張天賜突然站起身,對朱元璋說道:“陛下,工部還有事,微臣還需要迴去盯著,便先迴去了。”
“至於國債之弊端,微臣會盡快整理出來,整理好後交給陛下。”
朱元璋點點頭,露出笑容,對張天賜半開玩笑道:“那你便先迴去吧,咱就不送你了。”
張天賜心底嗬嗬,心想誰敢讓老朱親自送出門啊,哪怕是太子恐怕都少有此般待遇。
離開了皇宮,剛打算省點錢,走路去工部大營,便突然見到轉彎處衝出一匹駿馬,在官道上橫衝直撞。
勳貴子弟在官道上縱馬,這事在應天可不稀奇。
不過眼前這馬匹的主人卻讓人覺得奇特,隻因這縱馬橫市的居然是一位女子。
張天賜隻不過多看了一眼,卻因此耽誤了躲閃的機會,隻能慌忙向一旁撲倒,險些被這失控的馬匹踩了一腳。
張天賜剛剛躲過失控的馬匹,那女子好似力大無窮一般,直接將馬匹勒的前腿騰空,站立了起來。
等到馬匹再次站穩,終於是安穩了下來。
張天賜狼狽的從地上站起身,拍著身上的灰塵。那女子見張天賜身穿官袍,狀趕忙下馬道歉:“小女子駕馬失控,險些傷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
張天賜打量一眼馬匹,隻見那馬身上穿戴的馬具五光十色,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輝,顯然是禮製場合用的馬具。
而能有如此神駿的馬匹,又有專用禮製的馬具,再看眼前女子膚白貌美,雙手卻略有粗糙,足以推斷出此女應該是某位武將勳貴家的後人。
而且看樣子還是父母不同意習武,自己又很要強的那種女人。
不過,張天賜可沒興趣和武將文臣打交道,張天賜更喜歡和那些不迂腐的知識分子認識。
“無妨無妨,既然沒有傷人,那此次便算了吧,下次還需注意一些,此處離皇宮可隻差一街之隔。”
簡單說了兩句,張天賜便打算離開。那女子見狀也是趕忙向張天賜道謝,很顯然是害怕張天賜向她家中追責:“小女子在此謝過大人,小女子乃常府之人,不知大人如何稱唿?日後若有困難,可至常府尋我,小女子定竭盡全力償還此情。”
常府?張天賜聞言覺得有些疑惑,這應天城可就一家常府,不會這女人是常遇春的閨女吧?
正史上常遇春有幾個孩子來著?
隨便應付了一聲,張天賜剛欲轉身,便聽到那女子用抱怨的語氣說道:“炎駒,你今天怎麽了?平時都老老實實的,今天怎麽瘋了似的帶我往這跑,要不是那位大人心善,迴頭又要被娘親和哥哥說教。”
聽到這話,張天賜頓時覺得有些不淡定,心中暗道:難道自己是主角?
想到這,張天賜突然想起自己和吳夢琪。
這麽一看,這事也算合理,畢竟自己現在的媳婦不就是夢中定情的嘛,老天爺再給安排個靈駒牽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一想到自家媳婦生氣時那陰沉的臉,張天賜便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
“罷了罷了,快點離這娘們遠點,萬一沾染了什麽姻緣,迴家隻能睡在地上了。”
快步來到工部,張天賜開始檢查這群匠人的成果。
目前工部劃分給張天賜一大塊用於研究的區域,再加上張天賜和朱元璋走得近,外人看來張天賜已經是朱元璋眼前的紅人,雖然官職不高隻有正七品,但是皇帝眼前的紅人哪能用官職來衡量。
再加上張天賜確實有才,不說其他的東西,單說張天賜用自行車結構製造的打磨機,以及新式的冶鐵法,這些都讓工部吃滿了紅利。
原本製作箭頭還需要先澆築,然後在手工慢慢磨,但是現在有了新式冶鐵法和打磨機之後,工部生產的效率是直線上升。
原本一人一天隻能生產十支箭矢,到了現在流水化模塊化作業,平均下來一人一天生產三五百支都綽綽有餘。
無可奈何,張天賜雖然有心甩鍋,但是比起個人的責任,張天賜更在乎大明後世百姓。
和朱元璋商量了兩句,朱元璋還是決定開啟寶鈔,同時發行國債,利率定在年利率百分之八,五年後連息帶本奉還。
本來老朱是動過一點點歪心思的,便是五年後若是還不上,那就直接耍賴。
不過這個想法也隻在朱元璋腦海中存在了一秒,隨後便被朱元璋放棄了。原因無他,有些底線一旦碰了,哪怕隻有一次,將再也沒有辦法收獲信任。
至於這第一筆國債應該怎麽賣,是賣給散戶,還是大宗賣給勳貴和巨賈,朱元璋還沒想好。
張天賜見朱元璋猶豫,便皺眉問道:“陛下為何總是走極端之路?便直接規定一千兩銀子一股,共一萬五千股不就得了。若是擔心剛開始沒人買,那邊預留一小部分給民間,其餘的叫陛下的勳貴兄弟幫忙不就得了?”
朱元璋歎息一聲,白了張天賜一眼:“好啊,到時候史書上留下的罵名不是你,你是不怕。”
張天賜嗬嗬一笑,聳了聳肩:“便是留我名字又能如何?微臣雖然不喜歡儒家,可是孟子有一句話微臣卻特別喜歡。”
朱元璋有些好奇,明著和儒家對著幹的張天賜,還能有喜歡的儒家名句?
“快說說是哪一句?”
張天賜表情逐漸凝重,想起穿越前自己曾經看過的斯大林傳記和傳記解析,而那名up主在最後對斯大林的評價便是那句儒家孟子的名言。
“迴稟陛下,正是《孟子·滕文公下》中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朱元璋點了點頭,張天賜這話倒是很符合他的性格和人設,不過這句話從張天賜口中說出,卻與書中記載的感覺不同。
書中此句,有一種灑脫和憐憫的感覺。
而張天賜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時,卻有一種傲慢和堅持的感覺。
就仿佛這天下誰人反對誰人讚同都無所謂,我必將將世界改造成我想要的模樣。
想到這,朱元璋看向張天賜的眼色微微升起了一絲寒意,心底不由自主的想到,若是日後他老朱家攔了張天賜這小子的路……
這時張天賜突然站起身,對朱元璋說道:“陛下,工部還有事,微臣還需要迴去盯著,便先迴去了。”
“至於國債之弊端,微臣會盡快整理出來,整理好後交給陛下。”
朱元璋點點頭,露出笑容,對張天賜半開玩笑道:“那你便先迴去吧,咱就不送你了。”
張天賜心底嗬嗬,心想誰敢讓老朱親自送出門啊,哪怕是太子恐怕都少有此般待遇。
離開了皇宮,剛打算省點錢,走路去工部大營,便突然見到轉彎處衝出一匹駿馬,在官道上橫衝直撞。
勳貴子弟在官道上縱馬,這事在應天可不稀奇。
不過眼前這馬匹的主人卻讓人覺得奇特,隻因這縱馬橫市的居然是一位女子。
張天賜隻不過多看了一眼,卻因此耽誤了躲閃的機會,隻能慌忙向一旁撲倒,險些被這失控的馬匹踩了一腳。
張天賜剛剛躲過失控的馬匹,那女子好似力大無窮一般,直接將馬匹勒的前腿騰空,站立了起來。
等到馬匹再次站穩,終於是安穩了下來。
張天賜狼狽的從地上站起身,拍著身上的灰塵。那女子見張天賜身穿官袍,狀趕忙下馬道歉:“小女子駕馬失控,險些傷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
張天賜打量一眼馬匹,隻見那馬身上穿戴的馬具五光十色,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輝,顯然是禮製場合用的馬具。
而能有如此神駿的馬匹,又有專用禮製的馬具,再看眼前女子膚白貌美,雙手卻略有粗糙,足以推斷出此女應該是某位武將勳貴家的後人。
而且看樣子還是父母不同意習武,自己又很要強的那種女人。
不過,張天賜可沒興趣和武將文臣打交道,張天賜更喜歡和那些不迂腐的知識分子認識。
“無妨無妨,既然沒有傷人,那此次便算了吧,下次還需注意一些,此處離皇宮可隻差一街之隔。”
簡單說了兩句,張天賜便打算離開。那女子見狀也是趕忙向張天賜道謝,很顯然是害怕張天賜向她家中追責:“小女子在此謝過大人,小女子乃常府之人,不知大人如何稱唿?日後若有困難,可至常府尋我,小女子定竭盡全力償還此情。”
常府?張天賜聞言覺得有些疑惑,這應天城可就一家常府,不會這女人是常遇春的閨女吧?
正史上常遇春有幾個孩子來著?
隨便應付了一聲,張天賜剛欲轉身,便聽到那女子用抱怨的語氣說道:“炎駒,你今天怎麽了?平時都老老實實的,今天怎麽瘋了似的帶我往這跑,要不是那位大人心善,迴頭又要被娘親和哥哥說教。”
聽到這話,張天賜頓時覺得有些不淡定,心中暗道:難道自己是主角?
想到這,張天賜突然想起自己和吳夢琪。
這麽一看,這事也算合理,畢竟自己現在的媳婦不就是夢中定情的嘛,老天爺再給安排個靈駒牽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一想到自家媳婦生氣時那陰沉的臉,張天賜便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
“罷了罷了,快點離這娘們遠點,萬一沾染了什麽姻緣,迴家隻能睡在地上了。”
快步來到工部,張天賜開始檢查這群匠人的成果。
目前工部劃分給張天賜一大塊用於研究的區域,再加上張天賜和朱元璋走得近,外人看來張天賜已經是朱元璋眼前的紅人,雖然官職不高隻有正七品,但是皇帝眼前的紅人哪能用官職來衡量。
再加上張天賜確實有才,不說其他的東西,單說張天賜用自行車結構製造的打磨機,以及新式的冶鐵法,這些都讓工部吃滿了紅利。
原本製作箭頭還需要先澆築,然後在手工慢慢磨,但是現在有了新式冶鐵法和打磨機之後,工部生產的效率是直線上升。
原本一人一天隻能生產十支箭矢,到了現在流水化模塊化作業,平均下來一人一天生產三五百支都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