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傅辰安離開,婆子拿來了佛經和紙筆,讓齊蓉蓉一邊抄,一邊念出來。


    齊蓉蓉反應過來:來真的?!


    她渾身都寫滿了抗拒:“我能不能不抄?”


    當年在宮中,得寵的宮妃欺負人,就總是叫人抄經。


    齊蓉蓉確定自己搞不過人家,就偃旗息鼓,隻求保命。


    就這樣,還是“被抄經”了好幾迴。


    好不容易先帝爺死了,宮妃也死了,她還以為這輩子都不用抄經了……


    結果兒子又又又給安排了抄經的活?


    你不如給我一刀?


    “我能不能不抄經?”齊蓉蓉不死心,再次問。


    婆子也為難:這是太子爺下令的。


    說是抄經、讀經能讓這位的性子更平和一些。


    可她堅決不抄,自己也不能壓著她抄吧?


    “奴婢問問太子爺。”


    婆子最後妥協,托人匯報上去。


    傅辰安聽了匯報後,愣了愣,折中了一下:“那你就讓人給她讀書。”


    “她每天必須聽書兩個時辰。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


    內容嘛,就從迎春書院的夫子那裏借書來讀,凡是修身養性的、明理解惑的,一本一本地讀過去。


    齊蓉蓉聽到婆子稟報的最後結果,心死了一半。


    不抄經了,改念經了。


    行吧,總比讓自己動手強。


    她閉上眼睛,由得那婆子拿著書讀給她聽……


    ……


    生完孩子一周,正好是中秋。


    傅辰安主動問肖迎春:“要不要我代替你去給爸爸媽媽上墳?”


    上次給爸爸媽媽上墳,傅辰安就做得很到位。


    他不僅花錢找了個當地人仔細諮詢了如何行禮,還讓開車的大熊幫忙全程拍了視頻。


    肖迎春看完了視頻很滿意。


    傅辰安怕肖迎春又惦記上墳,主動請纓。


    肖迎春表示“不用”。


    孩子太小,不適合帶去墳地。


    “等重陽節我出月子,在家上供,給爸爸媽媽燒紙錢就行……”


    傅辰安秒懂:“那要不,我們去天武朝那邊吃團圓飯?”


    肖迎春猶豫了一下:“中午去你那邊吃?晚上在我們這邊吃?”


    傅辰安:“好。”


    他迴去一趟,告訴了親爹這個消息。


    傅忠海迴頭就跟戰雲芙說了。


    戰雲芙拒絕參加:“我要迴去陪十娘和兒媳婦,還有承繼。”


    一家子老幼婦孺,侯爺敖廣春又不在家,她就是主心骨。


    這種日子她不在家不合適。


    傅忠海也不強求,他要跟傅辰安夫婦和旺旺苗苗吃團圓飯。


    順帶捎上了呂大伴。


    呂大伴受寵若驚:“陛下,太子殿下,奴才不配……”


    他一個閹人,哪裏配跟主子爺一起吃團圓飯?


    肖迎春笑勸:“呂大伴,你對他們父子如此忠誠,一起吃個飯當得起……”


    呂大伴看了一眼鬆弛感滿滿的肖迎春,遲疑了一下,答應了。


    “那奴才就恭敬不如從命……”


    肖迎春還在月子裏,團圓飯就擺在東宮。


    當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太子妃被太子爺扶著從房間出來的時候,宮人們都忍不住看。


    肖迎春氣色很好,養得白白嫩嫩的。


    兩個孩子也長開了很多,褪去了紅色,變得格外白嫩。


    說是一起吃飯,實際上呂大伴是在一旁幫著看孩子。


    傅忠海對宮中的嬤嬤和宮人們嚴防死守,不許她們隨意跟外人接觸。


    在呂大伴不錯眼的監視下,宮人和嬤嬤都小心翼翼,生怕出岔子被發落。


    傅忠海為了讓肖迎春不覺得無聊,特意提前做了功課,找了共同話題。


    “入秋後早晚天涼,煤爐和煤球的生意好起來了……”


    工部的大小官員和匠人們都很興奮。


    太子爺可是說了,要發賞銀的!


    於是工部上下相關人等都很忙碌。


    工部下麵專門修建了幾個煤場,專門產煤、做煤球。


    一開采才發現:有些地方的煤場是露天煤礦。


    隻需要將最表麵的一層土刨開,下麵厚厚的很深都是煤。


    工部也很霸氣:直接就在煤場旁邊弄了煤球廠,這邊的泥、那邊的煤,再加上燒出來的石灰按照比例兌水攪拌均勻,壓成一個個煤球……


    幹透了的煤球再摞起來運往庫房堆放。


    之前眼看著庫房越堆越多,他們心裏都沒底:還做?賣得完嗎?


    現在眼看著庫房裏的存貨越來越少,且有越來越賣得快的趨勢,他們來勁了。


    多做點,多得些賞銀好過年。


    說到煤球廠,傅忠海滿心都是感激。


    “多虧了你給出的這個主意,現在這個煤球廠最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錢……”


    “是養活了一千多號去煤場做事的百姓。”


    其實不止這一千多百姓,還有無數個“一千多百姓”。


    因為天武朝交通不發達,煤球不適合往很遠的地方運送銷售。


    所以其他城池想用上便宜煤球,最好就是在當地開采和生產。


    天武朝下麵的城池都在找煤礦。


    朝廷開礦,當地的百姓可以去煤礦做事。


    一部分是長期的挖煤工,一部分是短期的,冬天才來。


    挖煤工工錢豐厚,一個人養活一家人不成問題。


    肖迎春聽得高興,忍不住去看傅辰安:“肥皂廠能不能複刻這個模式?”


    傅辰安搖搖頭:“這個不一樣。”


    煤到處都有,蜂窩煤製作也不難。


    肥皂不一樣,肥皂是可以直接往國外賣的。


    各地都開肥皂工坊,保密性就無從談起。


    一旦肥皂配方泄露出去,很快就會遍地開花。


    傅辰安解釋:“不是怕百姓賺了錢,是怕附近的國家賺了這個錢……”


    最近天武朝的肥皂已經開始往周邊各國賣了,生意好得很。


    百姓做肥皂,價格容易亂。


    價格下來了,朝廷就沒錢賺了。


    如果配方再流出別國,朝廷就徹底賺不到這個錢了。


    而百姓做這個,最終也隻能賺點辛苦錢。


    到最後惡性競爭,利潤全部被擠壓掉,百姓去肥皂廠、蜂窩煤廠打工都比做自己開廠賺得多。


    肖迎春恍然大悟:治大國如烹小鮮,看似簡單,其實都是學問……


    傅忠海又說起琉璃工坊。


    琉璃工坊按道理是可以擴大規模生產的。


    但是這東西如果產量上去了,價錢就下來了。


    從前高價買琉璃的人怎麽會願意?


    因此,傅忠海父子索性就嚴格把控了琉璃的生產規模。


    不過他們最近也在積極將琉璃往國外賣。


    其中賣得最好的,就是安南國。


    安南國是魚米之鄉,百姓朝廷都很富庶,也都喜歡詩書禮樂、享受生活。


    琉璃亮晶晶的,瞧著很高檔,使用範圍又很廣,安南國的世家大族都很喜歡。


    肖迎春聽著他們父子絮絮叨叨,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要不我們做一批琉璃的首飾吧?”


    傅忠海和傅辰安父子齊齊頓住,震驚地看著肖迎春。


    肖迎春攤手解釋:“你們看,這東西晶瑩剔透、美輪美奐,還能做成各種想要的顏色。”


    “若是代替翡翠寶石製作耳墜、手串等等,是不是更漂亮?”


    天武帝父子兩個齊齊咽唾沫。


    情況是這麽個情況,可是——同樣大小的琉璃,成本比珠寶玉石可差了百倍、千倍都不止!


    原來一家子人,最黑的是兒媳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暴富很難?我的超市通古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琴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琴止並收藏暴富很難?我的超市通古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