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源的介紹下。


    陸雨亦是對易蘭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青易道長闖出名號之後。


    易家便在他的幫助下搬離了溫州移居杭州,而易蘭也被送上了嶗山學道、學茶。


    學藝期間,易蘭更是被青易道長的一位好友看中,收為弟子。


    直到如今才藝成下山,來參加茶人資格考評。


    而並不是因為坊間傳言那般她無意間尋到了一種好茶。


    張源的那位好友在嶗山多年並學道有成。


    但也是在無意之間,才得以知道這些秘辛。


    據說,嶗山一脈不但傳承“道茶”。


    更好似擁有不少製茶方麵的典籍!


    這一次易蘭拿來參加考評的茶,便是用其中一種方式所製作出來的家鄉之茶。


    說到這裏。


    張源早已迫不及待的去衝泡信陽毛尖。


    喝過一口之後更是驚為天人,各種讚歎。


    至於陸雨,則已然陷入了沉思……


    剛才自己便一直疑惑易蘭為何能夠將“烏牛早”做到如此地步。


    原來竟然是在嶗山上傳承下來的製茶方法!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製茶方法的重要性堪比名茶茶樹!


    就比如這烏牛早。


    雖然在品質上仍不如西湖龍井。


    但用龍井製法製出亦是也別具一格,令人驚豔不已。


    若是此次茶人考評上沒有自己的信陽毛尖。


    說不定易蘭還真有可能拔得頭籌。


    看來這個世界裏我不知道事情還有太多。


    至少嶗山之上的道士便有著諸多神秘……


    想到這,陸雨轉頭看向一臉陶醉的張源。


    “張源,全國考評是以什麽標準來評判的?”


    在此之前陸雨其實也了解過此事,隻不過其中也尚有一些模糊之處。


    畢竟在原本世界,並沒有不同種的茶相互比較過。


    茶不同,其特點也不同。


    即便同屬綠茶,評判標準也不一而足。


    張源在喝了信陽毛尖的秋茶之後。


    眼中對陸雨早已充滿了崇拜。


    他聞言笑道:“其實標準很多,包括色、香、味、條索等等方麵。”


    “但說白了,評委便是標準!”


    陸雨一挑眉毛:“評委?”


    張源點頭道:“是啊!你應該看過食神大賽吧?”


    食神大賽在陸雨原本所在的世界也同樣有。


    食物菜肴講究色、香、味、意、形。


    是有一套評判標準的。


    但難以界定的是人們的口味。


    所謂眾口難調,每個人接受程度和偏好都不一樣。


    這也就導致了每個人對食物評判標準的不一樣。


    以華夏食品來說。


    簡單的一個粽子應該是鹹的還是甜的,都能讓南北方打得不可開交。


    更遑論各種菜係以及各種不同的菜來比拚?


    所以食神大賽,除了一些硬性的規定之外,幾乎都是以評委的口味來界定。


    茶亦如此。


    即便這個世界目前的茶品除了花茶等其它拚配茶之外,隻有紅茶和綠茶兩類。


    但茶品也是許多。


    雖然界定了色、香、味、條索、葉底、表現力等方麵的標準。


    卻依舊重口難調。


    所以不同種的考評,隻能由大家公認的評委來決定。


    至於原本世界。


    因為各種茶之間摻雜了太多的商業色彩,並且沒有特別具有公信力的茶人品評。


    所以幹脆不舉辦,隻是在同種茶品之間進行鬥茶。


    而這個世界有等級森嚴的茶人。


    茶人有更高的地位和公信力,全世界亦是對茶有更大的肯定。


    是以各種茶之間的比拚也習以為常。


    當初在茂祥茶樓的鬥茶亦是如此。


    隻不過雖然有評判標準。


    但既然為飲食,就難免眾口難調。


    所以依舊還是以當時評委的標準來審視。


    張源意猶未盡的把杯中的茶湯喝幹,然後又重新衝上水。


    這才說道:“所以我當初才勸你……如今就算喝了你的茶知道你有這個實力。”


    “也還是一樣的話,你現在沒有這個勢!”


    “人家四大才子都是南派茶人的弟子,而且早就已經把聲勢造得火爆。”


    “再加上他們身後的家世背景,評審肯定都會給一些麵子!”


    陸雨皺了皺眉道:“考評之中不是評審與參評者不會見麵的嗎?”


    張源笑了笑:“當然不會見麵,但你別忘了,這可是一千人參與的考評!”


    “一千人絕對不能在同一時刻一起泡茶吧?”


    “要真是那樣,等喝道最後一人的茶的時候,怕是茶都餿了!”


    “所以,第一輪一定是觀看茶的條索和香氣!”


    “這一輪中,十五位評審將會將所有茶的條索全部觀看一遍並投票。”


    張源琢磨了一下,道:“我記得大概是直接淘汰六成左右。”


    陸雨點了點頭,的確評判之中有條索這一項。


    雖然不同茶的條索不同,但最起碼如今這個世界的茶都以緊細緊實,身骨好為佳。


    而且條索也能大致判斷出製作的火候,同時香氣也是評判的一個標準。


    ……


    “然後呢?”


    張源嗤笑一聲道:“然後?都已經看到條索了你還問我然後?”


    陸雨一怔,但旋即恍然!


    對呀!


    都已經看到條索了,自然知道幾號的茶是誰的了!


    每個選手的茶都有固定的編號。


    如今在論壇上炒得火熱的“四大才子”的茶幾乎都已經被曝露出來。


    即便是最為含蓄低調的易蘭,也已經讓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茶是扁形茶。


    這樣的話,豈不是與知道了哪個茶是誰的一樣了嗎?


    全國茶人考評不但受到華夏茶人聯合會的監督。


    而且世界茶人聯合會也會派出代表列席監督以示重視。


    明麵上的作弊絕對不會有。


    可這看似絕對公平的情況下,卻依舊還會有暗箱操作的餘地啊!


    想到這陸雨不禁苦笑了一下,看來的確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


    張源聳了聳肩道:“這種事不奇怪,所以我才勸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不過話說迴來,一般來說能夠進入前二十的茶,在第二年都會有不錯的銷量。”


    “如果進入前十,信陽毛尖估計明年肯定能小火一波!”


    前二十?前十?


    陸雨皺了皺眉,輕輕搖了搖頭。


    這根本遠遠不夠!


    即便是自己沒指望信陽毛尖立即就賺大錢。


    可這種出場的姿態根本對不起原本世界華夏十大名茶的稱號!


    要麽就隱忍不發,等待時機……


    要麽便要一鳴驚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級茶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檀並收藏神級茶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