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破財免災
穿書七零:我有一棟百貨大樓徐婉寧 作者:金克絲的救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欣已經飛速地將筆記本翻看了一遍,雖說內容確實很多,但徐婉寧全部條理清晰地記錄了下來。
隻要用心,做一件事的工夫,她完全可以順帶著將其他幾件事一起做了。
所以,這也隻是看起來多,要真做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那招聘的事情,就讓荃荃負責,我這幾天集中精力來完成筆記本上的任務。”
“好,咱們兵分兩路,希望能在開學前,讓我們的慈善機構初具雛形。”
好在,開學以後他們都是大二的學生了,按照各大高校的規定,隻有大一新生會被強製性住校,周天至周五下午不得離開學校。
但大二以後,除了上課時間必須在校外,其他時候可以不必待在學校,這也意味著,她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將慈善機構經營好。
這也是徐婉寧毫不猶豫地選擇林荃和袁欣的原因之一。
敲定了慈善機構的事兒,徐婉寧才反過來關心袁欣的情況。
“你家裏的事情解決地怎麽樣了?”
徐婉寧剛拋出問題,林荃就主動起身,“嫂子,袁欣,你們先聊著,我去井裏將下午冰上的西瓜切開吃。”
袁欣知道,林荃是不想趁機偷聽自己的家事兒,所以才借口離開的,她心下感動。
果然,當初在大江村的時候,選擇跟徐婉寧一家人交好,是她此生最正確的決定。
“我和茂寧按照你教我們的方法,搜集了我家裏人犯事兒的證據,不隻是我弟弟的,我那個同樣遊手好閑的妹妹也有份兒,甚至包括我父親的……”
所以一時之間,原本和諧的袁家人,人人自危,袁母知道,隻有保住袁父的工作,才能將這個家維係下去,所以哪怕心疼自己的兒子,她還是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袁父身上。
好不容易將袁父保下來,卻得知自己的小兒子和小女兒都被關進了小黑屋裏,就連看起來嫁的還不錯的大女兒,婆家也開始嚷嚷著要離婚。
袁母實在分身乏術,將主意打到了袁欣頭上。
她揚言,如果袁欣不能替家裏人解決這次的危機,就要跟她斷絕母女關係。
卻不料,袁母的提議正和袁欣的心意。但袁欣知道自己不能表現的太開心,但凡被母親察覺到她迫不及待的想逃離這個原生家庭,肯定會以此為要求,跟袁欣談條件。
好在,袁欣再徐茂寧,以及徐家人的幫助下,給袁家人找了不少麻煩後,還是順利地登報斷絕了關係。
“即便他們要跟我斷絕關係,卻還是跟我要了三千塊錢!三千塊啊!整個袁家不吃不喝不花費一分錢,也要整整三年才能攢下來。而我,從小到大,花家裏的錢也絕對不超過五百塊,他們怎麽好意思張口!”
從小,袁欣就知道自己不受寵,哪怕表現的再好,也得不到父母的關注。
所以後來,得知可以下鄉援建時,她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而彼時,她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紡織廠的正式工。
好在袁欣不是個蠢笨的,在知道家裏沒有人在乎自己的情況下,還將所有一切都托盤而出。
因此,袁家人並不知道袁欣已經有一份正式的工作,還在惦記著她下鄉時,政府發放的那筆補貼金。
袁欣將自己的工作賣給了紡織廠財務部主任的女兒,賣出了八百塊錢的高價,財務部主任感激袁欣,還給了她不少全國通用的布票和廠裏的瑕疵布料,並且動用自己的人脈,將袁欣的下鄉補貼給到她自己手上,沒有讓袁家人指染。
而去黑省,也是袁欣自己主動提的。
本來,她下鄉的地方在滬省周邊的村子,不算偏遠地區,條件相對也好上一些。
但對於袁欣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離家太近,免不了要被袁家人親情綁架,所以她再度跟人交換了下鄉的名額,又從中獲利得到了兩百塊錢和一些全國通用的糧票。
至此,袁欣去了黑省的大江村。
她長得好看,與人為善,又踏實肯幹,不論是同期的知青,還是大江村的村民,每每提到袁欣,都會對她讚不絕口。
比起原身,袁欣在大江村可謂是如魚得水。
而這部分情節,在書中都是沒有描寫的。
徐婉寧也是第一次從袁欣口中聽說。
而聽袁欣講述自己的“趣事”,徐婉寧不禁咋舌,果然是書中原定的女主角,就連開局都很符合主角的遭遇。
相信如果不是她穿書而來,袁欣也會延續上一世的劇情發展。
不過,就算徐婉寧穿書來了,袁欣也沒有改變自己踏實努力的人設,在徐婉寧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著。
這也是徐婉寧最喜歡袁欣的一點。
努力生活的人,永遠都不會過的太差。
“阿寧,這筆錢我會盡早還給你的。”
之前在徐家鋪子酒樓,徐婉寧就借了一筆錢給袁欣。
袁欣當時開口借了三千塊,本想著給弟弟墊付兩千塊的賠償金,再預留一千塊以備不時之需。
但沒想到,事情解決的很順利,遠比她想象的還要順利。
但,她名義上的父母,卻獅子大開口,將三千塊錢全部要去了。
不過這樣也好,就當做破財免災了。
“不著急,你什麽時候富裕了再還給我就是了。”
袁欣笑道:“得虧我有一個富婆朋友,要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順利斷絕關係呢!”
“心裏有沒有一絲絲難過?”
袁欣堅定地搖頭:“沒有,一丁點兒都沒有!許是父母的嘴臉太難看了吧,所以我隻感覺到解脫。而且,我不惜餘力地大肆宣揚了他們一家人的做派,所以,周圍的街坊鄰居都心疼我,暗地裏不知道怎麽詆毀他們呢。”
袁家人慣會做表麵工夫,尤其是袁父袁母,看上去是好人,但隻有跟他們深入打過交道的人才知道,那一家子人都是不值得深交的。
被袁欣這麽一鬧,他們的真麵目也算是被揭露了。
隻要用心,做一件事的工夫,她完全可以順帶著將其他幾件事一起做了。
所以,這也隻是看起來多,要真做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那招聘的事情,就讓荃荃負責,我這幾天集中精力來完成筆記本上的任務。”
“好,咱們兵分兩路,希望能在開學前,讓我們的慈善機構初具雛形。”
好在,開學以後他們都是大二的學生了,按照各大高校的規定,隻有大一新生會被強製性住校,周天至周五下午不得離開學校。
但大二以後,除了上課時間必須在校外,其他時候可以不必待在學校,這也意味著,她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將慈善機構經營好。
這也是徐婉寧毫不猶豫地選擇林荃和袁欣的原因之一。
敲定了慈善機構的事兒,徐婉寧才反過來關心袁欣的情況。
“你家裏的事情解決地怎麽樣了?”
徐婉寧剛拋出問題,林荃就主動起身,“嫂子,袁欣,你們先聊著,我去井裏將下午冰上的西瓜切開吃。”
袁欣知道,林荃是不想趁機偷聽自己的家事兒,所以才借口離開的,她心下感動。
果然,當初在大江村的時候,選擇跟徐婉寧一家人交好,是她此生最正確的決定。
“我和茂寧按照你教我們的方法,搜集了我家裏人犯事兒的證據,不隻是我弟弟的,我那個同樣遊手好閑的妹妹也有份兒,甚至包括我父親的……”
所以一時之間,原本和諧的袁家人,人人自危,袁母知道,隻有保住袁父的工作,才能將這個家維係下去,所以哪怕心疼自己的兒子,她還是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袁父身上。
好不容易將袁父保下來,卻得知自己的小兒子和小女兒都被關進了小黑屋裏,就連看起來嫁的還不錯的大女兒,婆家也開始嚷嚷著要離婚。
袁母實在分身乏術,將主意打到了袁欣頭上。
她揚言,如果袁欣不能替家裏人解決這次的危機,就要跟她斷絕母女關係。
卻不料,袁母的提議正和袁欣的心意。但袁欣知道自己不能表現的太開心,但凡被母親察覺到她迫不及待的想逃離這個原生家庭,肯定會以此為要求,跟袁欣談條件。
好在,袁欣再徐茂寧,以及徐家人的幫助下,給袁家人找了不少麻煩後,還是順利地登報斷絕了關係。
“即便他們要跟我斷絕關係,卻還是跟我要了三千塊錢!三千塊啊!整個袁家不吃不喝不花費一分錢,也要整整三年才能攢下來。而我,從小到大,花家裏的錢也絕對不超過五百塊,他們怎麽好意思張口!”
從小,袁欣就知道自己不受寵,哪怕表現的再好,也得不到父母的關注。
所以後來,得知可以下鄉援建時,她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而彼時,她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紡織廠的正式工。
好在袁欣不是個蠢笨的,在知道家裏沒有人在乎自己的情況下,還將所有一切都托盤而出。
因此,袁家人並不知道袁欣已經有一份正式的工作,還在惦記著她下鄉時,政府發放的那筆補貼金。
袁欣將自己的工作賣給了紡織廠財務部主任的女兒,賣出了八百塊錢的高價,財務部主任感激袁欣,還給了她不少全國通用的布票和廠裏的瑕疵布料,並且動用自己的人脈,將袁欣的下鄉補貼給到她自己手上,沒有讓袁家人指染。
而去黑省,也是袁欣自己主動提的。
本來,她下鄉的地方在滬省周邊的村子,不算偏遠地區,條件相對也好上一些。
但對於袁欣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離家太近,免不了要被袁家人親情綁架,所以她再度跟人交換了下鄉的名額,又從中獲利得到了兩百塊錢和一些全國通用的糧票。
至此,袁欣去了黑省的大江村。
她長得好看,與人為善,又踏實肯幹,不論是同期的知青,還是大江村的村民,每每提到袁欣,都會對她讚不絕口。
比起原身,袁欣在大江村可謂是如魚得水。
而這部分情節,在書中都是沒有描寫的。
徐婉寧也是第一次從袁欣口中聽說。
而聽袁欣講述自己的“趣事”,徐婉寧不禁咋舌,果然是書中原定的女主角,就連開局都很符合主角的遭遇。
相信如果不是她穿書而來,袁欣也會延續上一世的劇情發展。
不過,就算徐婉寧穿書來了,袁欣也沒有改變自己踏實努力的人設,在徐婉寧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著。
這也是徐婉寧最喜歡袁欣的一點。
努力生活的人,永遠都不會過的太差。
“阿寧,這筆錢我會盡早還給你的。”
之前在徐家鋪子酒樓,徐婉寧就借了一筆錢給袁欣。
袁欣當時開口借了三千塊,本想著給弟弟墊付兩千塊的賠償金,再預留一千塊以備不時之需。
但沒想到,事情解決的很順利,遠比她想象的還要順利。
但,她名義上的父母,卻獅子大開口,將三千塊錢全部要去了。
不過這樣也好,就當做破財免災了。
“不著急,你什麽時候富裕了再還給我就是了。”
袁欣笑道:“得虧我有一個富婆朋友,要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順利斷絕關係呢!”
“心裏有沒有一絲絲難過?”
袁欣堅定地搖頭:“沒有,一丁點兒都沒有!許是父母的嘴臉太難看了吧,所以我隻感覺到解脫。而且,我不惜餘力地大肆宣揚了他們一家人的做派,所以,周圍的街坊鄰居都心疼我,暗地裏不知道怎麽詆毀他們呢。”
袁家人慣會做表麵工夫,尤其是袁父袁母,看上去是好人,但隻有跟他們深入打過交道的人才知道,那一家子人都是不值得深交的。
被袁欣這麽一鬧,他們的真麵目也算是被揭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