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有很多婦女同誌,本來這些人是衝著後廚的工作來的。


    隻是沒有想到,這工廠以後竟然是隻招聘女同誌。


    想想也合乎道理,服裝廠肯定是要做衣服,而做衣服肯定要踩縫紉機。


    家家戶戶,有幾個男人會踩縫紉機的?


    這工作,注定了就是女同誌的活。


    又或者說,女同誌有巨大的優勢。


    畢竟心靈手巧的活兒,跟那些重體力活不一樣。


    而且想要招聘男同誌,恐怕還需要漫長的培訓,跟學習的過程。


    “能問一下,我們這些女同誌,如果要進服裝廠做衣服的話。給我們開多少錢工資呢?”大家來到此地,為的就是掙錢。


    此時此刻既然要招聘女同誌,那應該把價格說得清清楚楚。


    由於此人距離林平不遠,女同誌唿喊的聲音也通過麥克風傳遍了全場。


    聽到詢問工資待遇,全場所有人更是豎起耳朵。


    即便家裏的老婆跟閨女沒有來,那些大老爺們兒也想要為自己的老婆聽聽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大家的工資待遇一定會讓大家滿意。


    基本工資每個月五十塊,之後會按照大家的技術等級進行追加。


    手藝高的女同誌,工資自然會多一些。


    而那些技術略微遜色一點的女同誌,就隻能每個月拿基本工資。


    而且招聘的時候,會對大家進行考試。


    畢竟我們招聘的人數有限,沒辦法提供滿足全縣的工作崗位。


    隻有通過我們組織考試的女同誌,才可以拿到聘用通知書。


    到時候,所有的女工將住宿在這邊。


    每個月兩天假期,每一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十二點。


    中午吃飯加休息的時間一共是兩個小時。


    下午從兩點開始工作,一直工作的六點鍾。


    如果工廠有緊急任務,需要加班加點的話。


    會有額外的加班費補發給大家,至於每個小時補多少加班費,這需要之後再進行公布。”林平給的工資並不高,五十塊錢一個月,跟自己的電子廠待遇可謂是天差地別。


    不過好在這隻是基本工資,將來如果有加班的話大家可能掙得更多。


    “除此之外,逢年過節工廠會給大家補發一些東西。


    總體待遇就是如此,希望大家迴家之後好好考慮一下。


    尤其是家裏有幾個孩子需要照顧的女同誌,必須要得到家裏人一致讚同。


    我們工廠可不希望,聘用了你來這裏工作之後。


    卻整天因為家庭瑣事請假。


    以後工廠會發一本兒規定,如果請假過於頻繁的女工,工廠一定會予以辭退。


    所以,請大家務必處理好工作跟家庭之間的關係。”林平很跟大家把真實的一麵說清楚。


    但是看著在場的那麽多雙渴望的眼睛,這句話隻能讓大家迴到家裏自行體會。


    大規模密集型勞動行業,例如服裝加工產業。


    這種產業注定是未婚女性的工作主場。


    如果家裏有孩子,或者還需要照顧老人,很顯然進工廠並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隻有那些未婚的女性,沒有家庭的牽絆,才有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頂多也就是談戀愛的時候浪費一些時間而已。


    不過這樣的現象,並不會嚴重的妨礙到工作。


    資本永遠會追逐年輕人。


    無論在哪個時代,十八歲到三十五歲,永遠都是最好找工作的年齡。


    錯過了這個時間段,找工作隻會麵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也會被資本所嫌棄。


    即便是放在網絡大爆炸的年代,超過三十五歲之後,也會是資本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裁掉的員工。


    因為每一年社會上都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補充。


    尤其是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肩膀上沒有房貸車貸這樣的壓力,一點點工資就能讓這些人賣命。


    而且這些人的體力,智力,也遠遠高於三十五歲以上的人群。


    對於資本來說,沒有任何理由不選擇年輕人。


    果然,林平這邊話說完之後,年紀大一點的女同誌臉色有些犯難。


    顯然,這些女同誌明白了林平想要表達什麽樣的意思。


    畢竟這是大型的工廠,不是家庭式的作坊。


    想要在這裏工作,就必須保證每個月按時按量。


    否則的話,工廠發著工資,員工卻整天請假。


    換做是任何人當老板,恐怕都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麵。


    如果這種場麵不能控製,那麽每個人都想要請假,工廠的正常工作流程都會陷入一團亂麻。


    很多婦女同誌,一想到自己上有公公婆婆,下有還沒有開始上學的孩子。


    雖然公公婆婆可以幫忙帶孩子,可是這件事還需要迴去全家人商討。


    畢竟這裏是農村,讓自己老婆拋頭露麵的在外麵打工。


    對於很多男人來說,仿佛有些接受不了。


    就這一條,就足夠讓很多婦女同誌沒辦法外出工作。


    當人們知道了具體的招聘工資之後,那些年前不可能再得到工作機會的人,開始一點點的撤離現場。


    有想法,也願意讓妻子外出打工的人,此時已經準備迴家跟妻子商量。


    畢竟一個月五十塊錢,如果手藝好還能加工資。


    逢年過節還有一些物品發放。


    這麽高的工資頂得上城市裏那些技術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對於能接受的男人來說,這就意味著家裏的經濟會有極大的改善。


    甚至有的男人,還想讓自己的老婆帶著閨女一起來打工。


    母女兩個人相互之間還能有個照顧。


    而且一個月就能掙一百多塊,一年下來最少一千多。


    一千多塊錢,在這樣的小縣城裏,足夠活的像模像樣。


    而且更重要的是,工作崗位極其有限。


    就算全家人同意,還要經過人家工廠的考試。


    如果連考試這關都過不了,家裏人想的再好也沒用。


    這每個月五十多塊錢的工資,跟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


    看來,迴到家裏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妻子或者大閨女趕緊練習練習。


    務必在這段時間內,掌握各種各樣的技巧。


    隻有通過了考試,才能拿到這誘人的工資。


    對於一個嚴重依賴農業的縣城來說,擺脫土地進入工廠。


    是多少人的夢想,又是多少家庭渴望得到,卻沒有任何機會的事情。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命運已經掌握在自己手裏。


    接下來的幾天,想必所有的村子人們都會談論這件事。


    甚至各個村子踩縫紉機的高手,也會被人家踏破門檻。


    而沒有縫紉機的人家,或許又是另一番人生境遇。


    要麽去親戚朋友家練習,還要卡著主人家不用的時候,趕緊上手練一練。


    要不然,就幹脆說服自己放棄這樣的機會。


    老老實實待在莊稼地裏,一輩子就指望著這些土地過日子。


    劉二黑一家人,成功的報名了四個人。


    本來劉二黑的父親也想報名,可是一想到家裏麵的男人全都去幹活兒,萬一家裏麵有過什麽重要的事情,或者有個什麽活要幹,就隻能依靠這些女人了。


    思來想去,劉二黑的父親也隻能默默的堅守在家裏。


    雖然幾個兒子掙到錢,絕對不會虧欠了老子。


    可是作為老子,還是想自己掙錢,自己花的踏實。


    即便是兒子掙來的錢,也感覺拿人家的手短。


    更何況,幾個兒子都結了婚。


    自己如果整天花兒子的錢,那幾個兒媳婦每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些人,平時下地幹活的時候都斤斤計較。


    如果自己整天花他們的錢,還不知道這些人在背後會說些什麽。


    兒媳婦,終歸不能把他們當成兒子來看待。


    不過劉老漢也決定,如果明年要擴大招工的話。


    就把家裏麵的地轉租出去,或者幹脆撂荒。


    畢竟,進工廠掙到的錢。


    遠遠比在地裏掙到的錢要多的多。


    與其在地裏麵辛苦一年,不如進工廠幹幾個月工作。


    而且,土地還要承受病蟲害,氣候,等等的影響。


    萬一遇到惡劣的年頭,一場大雨很可能讓所有的莊稼地全部顆粒無收。


    進工廠,隻要工廠不倒,大家不愁掙不到錢。


    這一次的招聘工作,對十裏八鄉的鄉親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衝擊。


    人生第一次在思考,到底是堅持祖祖輩輩的種地工作,還是把土地撂荒準備進入工廠。


    這些人,以前可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全家人都不種地。


    甚至就在幾個月以前,為了轉過年開春,能有更多的土地能夠耕種。


    很多人還在到處開荒,增加一塊土地種植麵積。


    而僅僅幾個月之後,大家居然在思考,要不要放棄種了幾千年的土地。


    然而這樣的思潮也同樣衝擊著平房村。


    畢竟平房村,剛剛完成了反季節種植大棚。


    如果不能有足夠的收益,恐怕剛剛建好的大棚,就會成為曇花一現的存在。


    人們很快會拋棄這些土地,轉而想方設法的進入工廠。


    可是林平很清楚,服裝產業園即便是做到全亞洲第一。


    也不會達到讓所有人拋棄土地的規模。


    終歸,這裏需要更多的女同誌。


    即便是一些物流倉儲之類的工作,需要男同誌去賣力氣。


    可是這樣的工作崗位極其有限,甚至整個服裝產業園,男女比例恐怕會維持在十比二的狀態。


    聘用十名女同誌,才有可能聘用兩名男同誌。


    即便是短時間內,女工數量過萬,男人的工作崗位也不過是兩千有餘。


    歸根結底,家裏麵土地無論如何都不能撂荒。


    減少耕種麵積,或許一定會發生。


    但是任何人家,尤其是農民,即便是為了自己吃菜也不會拋棄土地。


    更何況,如果從反季節蔬菜上掙到的錢,不比進入工廠打工差多少的話。


    反而會激勵這些人,更加積極的勞動在自己的土地上。


    很快,施工正式開始。


    機械的轟鳴聲,預示著服裝產業園正式開啟自己的曆史使命。


    沐言菲看著這一切很是激動。


    畢竟自己一個人將操持兩億美金。


    一旦企業規模做大做強,這可就不是僅僅價值兩億美金那麽簡單。


    “我在港城的時候,跟趙晚秋吃過了兩次飯。


    我已經買下了他們雜誌明年的主要廣告位,並且我打算過完年之後,在港城舉辦一次服裝設計大賽。


    除了挖掘一些新的設計師之外,還想為我們的品牌在設計界謀求一個定位。


    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消費者們來說,他們買衣服已經脫離了保暖跟遮蓋的需求。


    他們需要更好的設計,更漂亮的造型跟顏色。


    甚至對布料也是格外的挑剔。


    隻有更好的設計,才有可能賣出更多的產品。


    廣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但同時,也是最燒錢的舉措之一。


    我詢問了一下亞洲所有的電視台,如果在這些電視台做一個月的廣告推廣,廣告費真的是高的驚人。


    兩億美金,我恨不得規劃到,一分錢一分錢的去花。”沐言菲並沒有提出讓林平追加預算。


    對於一家服裝企業來說,剛起步就有兩億美金的投入。


    這簡直奢侈的流油的地步。


    一般的小型服裝企業,剛剛起步的時候也隻是家庭作坊而已。


    甚至很多服裝企業的前身,都隻是大品牌的代工廠罷了。


    畢竟對於服裝加工廠來說,把控質量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做到。


    可是想要把產品賣出去,還賣一個非常不錯的價格,這比登天還難。


    很多奢侈品牌的包包,不論是他們的做工用料,還是五金配件。


    很多時候都比不過那些小作坊!


    甚至山寨的包包,其品相跟質量,還要超越那些奢侈品。


    然而大家一模一樣的用料,一模一樣的做工藝術。


    可是價格卻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上千倍。


    而因為人力成本的上升,很多奢侈品牌包包一線的工人,全都是一些剛剛工作兩三年的新人。


    所謂的幾十年的老師傅匠心獨到手工製作,僅僅是一句廣告語罷了。


    然而即便是這些新人製作的奢侈品包包,依舊能夠賣到幾萬甚至十幾萬。


    很多人不理解,一模一樣的用料,一模一樣的工藝,一模一樣的五金配件。


    憑什麽價格差的如此之遠?


    對於很多奢侈品牌來說,他們賣的並非是產品,而是一個品牌logo。


    隻要人們還認可這個logo,他們永遠不缺乏消費者。


    而那些加工廠,隻要做不出能讓消費者掏錢的logo。


    這輩子永遠隻是一家代工廠而已!


    擺在沐言菲麵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log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1980小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劫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劫男並收藏重迴1980小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