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晚宴所有菜品酒品全部決定以後,現在隻差西廚團隊進場。


    不過好在,隨著ea遊戲公司登報招聘。


    無論是東京,港城,紐約,倫敦又或者是巴黎。


    報名的廚師可以說是人頭攢動,絡繹不絕。


    廣告中明確要求,至少擁有10年以上從業經曆。


    可即便條件如此苛刻,在幾個大城市中,很快便召集夠了人馬。


    三天之後日料團隊,西餐團隊開始陸陸續續抵達。


    而隨著這兩組團隊抵達,全世界到處采購的食材也在陸續空運。


    然而無論是日料還是西餐,這都是慶功宴上的點綴。


    真正壓軸出場的,還是要看八大菜係。


    在招聘日料跟西餐團隊的同時,ea遊戲公司在國內廣發英雄帖。


    通過官方的渠道像這些各大菜係的領軍人物發出了邀請。


    林平不但發出了邀請,還在報紙上看到了巨幅廣告。


    所有城市的所有各種名類的報紙,都刊登了ea遊戲公司貼出的廣告。


    隻不過一場普普通通的招聘廣告,因為寫上了食神二字。


    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家被引導的過度解讀了這則廣告。


    “中餐,日料,西餐。這是要來一場大比武嗎?這真的是要食神爭霸戰嗎?“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沒有吃過日料,也沒有吃過西餐。


    甚至很多人連八大菜係中很多菜品都沒見過,更不要說品嚐。


    生而為人,與生俱來,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吃喝拉撒。


    而吃被放在這第一位,自然是因為它最為重要。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每天睜開眼就是為了吃什麽而奔波。


    如果不用工作也能酒足飯飽。


    恐怕天下就不會有那麽多忙忙碌碌的人。“聽說外國人吃飯的時候都不用筷子,他們用的是刀叉,這刀叉吃肉的時候是方便。


    就是不知道他們的肉好吃,還是咱們的肉好吃!”一想到兩種方式不同的進餐禮儀,很多老百姓一邊閑聊一邊想想!


    對於他們來說,這可真的是一個很新鮮的話題。


    “那肯定是咱們這邊的肉好吃,就拿豬肉來說,咱們這邊兒能做出幾十道菜。


    聽說老外那邊兒要麽是做火腿,要麽就是燒烤,要麽就是豬排煎著吃。


    根本沒有咱們這邊的花樣多口味多!


    連花樣都做不出來,你還指望他們能做的多麽好吃?


    估計對這些老外來說,頂多也就是大油大鹽,讓這塊肉又油又有味道。”雖然這番話絕大部分都是用想象猜測出來的,但是從實際的結果來看,國外的菜品的確是少之又少。


    “這件事兒有什麽好爭辯的?國外的那些老外們一直吹噓他們才是文明,他們有著詳細步驟的進餐禮儀,甚至覺得使用刀叉是鐵器時代的文明。


    還是咱們國內用兩根棍子,一直持續了這幾千年,著實有些不文明跟不上時代進步。


    可是這些老外們似乎忘了,當咱們老祖宗已經學會使用筷子幹幹淨淨吃飯的時候。


    這些老外的祖先在沒有發明鐵器以前,跟畜牲一樣用手倒著吃。


    也就是這一兩百年老外發展的的確比咱們好,結果這些五大三粗的老外迴過頭來嘲笑咱們!


    幾百年前,當咱們的瓷器傳到歐洲的時候,那個時候歐洲用的還都是製作工藝十分粗糙的陶製品。


    咱們的瓷器晶瑩有光澤,宛如玉石一般,敲擊之後還有金屬的響聲。


    反觀那些破陶瓦罐兒,都是上古時期的產物。


    他們那些貴族皇室,見到這些瓷器之後視若珍寶。


    恨不得天天召開晚宴,讓這些大臣跟貴族們看看皇室之中所擁有的這些瓷器是何等的尊貴。


    再加上咱們的絲綢傳到歐洲,更是把那些初不滿意的貴族們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有人想到自己從書中了解的內容後對著身邊的朋友侃侃而談。


    “就是他們的祖先茹毛飲血的時候,咱們這邊兒已經成了禮儀之邦。


    這次的食神爭霸賽,我個人覺得沒什麽看頭。


    估計全世界加起來的菜肴,都比不上咱們國家一個菜係多。


    他們這些人也好意思說自己國家的食品是美食。


    這麽不要臉的想法,他們也好意思說出口。”對於吃這件事,可不隻是一個人有絕對的信心。


    然而老百姓的話隻不過是私下裏閑聊。


    對於那些專業的廚師來說,卻是如臨大敵。


    畢竟當他們得到邀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些來自全世界的廚師們,每個人都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對於他們所熟悉的行業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不能因為自己國家的美食多,就盲目的自信。


    當一個人在一個行業辛苦耕耘十年以上之時,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對他擁有歧視的眼神。


    不尊重對手,就是不尊重自己的職業。


    大家都是廚師,沒有人敢說自己做的東西,就一定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更何況,自己作為中餐的代表,處於主場的優勢。


    而這些無論是日料還是西餐的代表,他們都是客場作戰,而且所麵對的顧客,很有可能是人生第一次品嚐西餐跟日料。


    這種不利的場麵對於他們來說是相當致命的。


    就像自己認為美味佳肴的中餐,拿到老外的家門口,也未必能夠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如果連這點覺悟都沒有,那麽就是過於的盲目自大。


    既然對方敢於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上門挑戰,不論他們是為了高工資,還是因為喜歡廚師這個行當,又或者說想要去另外的國家挑戰不同的美食。


    這都是一種勇氣的表現,膽怯懦弱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敢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飯。


    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把自己最拿手的菜肴端上桌時,被一群從來沒有品嚐過的人各種言語激烈的指責。


    有的廚師甚至聊起,把重慶最麻辣的火鍋拿到國外,恐怕沒幾個人能受得了。


    然而就是這樣絕大多數人受不了的美食,在天府之國確實最頂級的美味佳肴。


    國內的廚師人選同樣也是五百位,畢竟要是給上萬人做菜,沒有龐大的數量作為支撐,很難相信這上萬人能夠同時用餐。


    曾經叱吒一方的廚師們,在這樣的團隊之中都要收斂之前的光芒,讓自己成為團隊中的一份子。


    就像一個鍾表中的齒輪,讓自己完美的匹配所有人,而不是讓所有人配合自己來運行。


    曾經聲名赫赫一方的大廚,現在恐怕隻能是一個配菜的小人物。


    可即便如此,這些大廚沒有一個人抱怨。


    這樣的交流經曆在他們的人生中恐怕很難有第二次。


    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頂級廚師,雖然大家語言不通,但是一次深層次的交流足以讓人難忘終身。


    更何況,這些廚師已經被告知。


    當不需要他們做菜的時候,他們這些人同樣是品嚐美食的顧客。


    享受跟慶功宴上其他所有科研人員的家人一樣的待遇。


    大家都可以坐在桌上盡情的享用西餐或者是日料。


    做了一輩子中餐,終於也可以嚐嚐來自國外的美食。


    而且還是國外最頂級的廚師烹飪的作品,這對於很多廚師來說即便不給錢也值得一去。


    更何況這次給出的費用頂得上他們兩年的工資。


    即便是稱霸一方的廚師,現在的工資也不過六十多塊錢而已。


    而出這趟差,用不了一個月時間,就能得到一千多塊錢。


    況且除了錢之外,還能吃到那麽多美食跟美酒。


    畢竟很多東西在國內,即便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很快,三方團隊相互見了麵。


    每個團隊對於另外的兩支團隊,既好奇就保持著一絲微妙的敵意。


    畢竟即便是廚師,即便不是運動員,他們也有著天生的好勝心。


    即便是客場作戰,即便是麵對一群從來沒有吃過西餐或者日料的人,這些人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專業。


    很快,五天之後,隨著最後一批科研人員的家屬到位。


    過萬人的慶功宴正式開始!


    此時此刻,不隻是餐飲業關注,也不隻是四機部在關注,大量的媒體都在爭相報道。


    之前除了國宴之外,很少有這樣的場麵。


    如今四機部帶領下的半導體產業,擁有了最輝煌的成績,並且領先所有部委率先召開了慶功會。


    其他部門直到此時此刻,很多人的工資還在一點一點緩慢增長。


    據說因為半導體產業工人工資增長的太過於快速,刨除電子廠不算,即便是其他產業線上的工人。


    他們的工資也脫離了之前的等級製度,開始實行工資雙軌製。


    之前按等級劃分的工資依舊有效並且按月發放,而現在每個工人,每個月還能額外領到加班費,獎金,跟雜七雜八的補貼。


    這些費用加起來,比之前的工資高了有三倍。


    雖然跟電子廠那些動不動就過千的工資來說還是相差巨大。


    但是一個月領著兩百塊的工資,對於其他行業來說,這兩百塊可是能夠讓人羨慕的流口水。


    雖然對於這些工人們來說,他們比不上電子廠,但是各家工廠的廠長已經向他們承諾,他們的工資每年一定會有調整。


    隻要遊戲公司的訂單不消失,他們的工資隻漲不跌。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成就,四機部一眾領導才能帶著小紅花,參加一連三天的慶功宴。


    “神氣個什麽,再有一個月咱們的火箭就組裝完成。到時候如果火箭發射能夠順利迴收,咱們也要開一場這樣的慶功會。


    林平花了這麽多錢投資在火箭迴收項目上,再花個百八十萬開場慶功會,應該不是什麽問題吧!”當林平的父親還在車間裏指揮大家組裝發動機的時候,有車間的老同事一邊看著報紙,一邊跟現在的林總調侃著!


    知道兒子在另一頭搞大事,當父親的又開心又無奈。


    開心是因為兒子真的帶領了一個產業欣欣向榮。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情,說破大天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隻可惜,老爸這邊卻是困難重重。


    剛剛克服一個難題,緊接著又來兩個難題。


    火箭發動機迴收技術,可真不是過家家一樣簡單。


    他們這些人為了趕在年底之前拿出兩個樣品試射一下,可是沒少加班加點。


    現在得知林總的兒子正在那邊紅紅火火的搞著慶功會,對於車間裏的工程師們來說,工作之外調侃兩句也算是調節心情。


    若真說起慶功會,這真不是一般人敢於想象的。


    畢竟,慶功會首先要麵對的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功勞。


    現在火箭發動機正在組裝之中,理論設計上都沒有問題。


    可是真正發射之後誰也不敢保證什麽問題都不會出現。


    畢竟對於大家來說,以前認知中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而現在林總家的兒子想要搞二次利用,聽上去就不是什麽簡單的事兒。


    不過好在所有設計跟製造都已經完成,就差最後來一發真格的發射試驗。


    如果試驗一切數據正常,那這兩名火箭就可以完美的迴收。


    可是如果數據嚴重異常,哪怕隻有零點一的異常現象,最終恐怕都會導致整個項目失敗。


    雖然大家已經在小體積的火箭上取得了成功,甚至就在前幾天,那一枚長五米的小型試驗彈,第五次成功的試驗迴收。


    這枚五米長的小型火箭,升空到了三千米的高空,然後下落迴收。


    隻不過現在大家所組裝的這一台,高達二十一米,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能否成功,大家都不敢拍著胸脯做保證。


    隻能說在理論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


    “如果咱們這兩枚火箭成功一枚,我一定說服我兒子給大家搞個慶功會。


    但是如果兩枚火箭全部失敗,首先就要問責的就是咱們發動機的研究部門。


    到時候別怪我跟大家翻臉,慶功會不但沒有,所有人都要寫五萬字的檢查。


    另外還有加班加點的找出原因,即便馬上就要過年,所有人也不得休假。”林總經理這一番話,可是讓大家更加的沒了幹活的積極性。


    不過調侃歸調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下的這枚產品能夠一次性適應成功。


    之前的試驗已經進行過二三十次,從兩米長到三米長,最後演變成五米長的小型火箭,每一步都是大家心血的結晶。


    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希望他長大,希望他一切如所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1980小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劫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劫男並收藏重迴1980小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