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色尼或許是信奉的是伊斯蘭教,自然也就沒有要跟印度進行融合的胸襟。


    對於北印度的管理,顯然,這些突厥人可謂是一點也不上心,以至於當塞爾柱王朝切斷了他們西北的購買奴隸戰士的通道後。


    這伽色尼的國力,也是一降再降。


    他們的士兵,也可以說是死一個,就少一個,很難得到補充。


    如今再經曆這麽一次失敗,雖說還沒到損兵折將的程度。


    但自己的士兵已經有點不堪信任,馬蘇德三世為此也是不得不考慮要跟趙昕議和。


    畢竟……


    這總比亡國要好吧?


    而趙昕這邊,麵對對方的使臣,自然也是漫天開價,道:“你們想要投降,可以,不過你們得把整個拉合爾地區,以及信德地區,都交給我們。而且……你們要退出印度。到時候,我們以白沙瓦那邊的山口為界,西邊的是你們的土地,東邊的,都是大宋的。”


    使臣皺著眉,然後道:“這我拿不定主意,我需要迴去與我們的蘇丹進行商量。”


    趙昕便放了對方迴去。


    對方也迴去跟馬蘇德三世說了此事。


    馬蘇德三世又不是傻子,要知道拉合爾地區,也就是印度河區域,那可是整個印度不說最適合吧,但起碼也是最好的農耕區之一。


    他們伽色尼王朝的士兵能不能吃得上飽飯,就看著拉合爾地區的農作物的產物了。


    這馬蘇德三世當然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苛刻的條件。


    可打又有點打不過,那怎麽辦?


    為此……


    對方便又派了使臣,跟趙昕談條件,說這地方不能給趙昕,但是可以給趙昕交歲貢。


    趙昕才懶得理對方。


    接下來,直接便率軍往印度河流域攻打而去。


    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便把印度河上遊的五河地區拉合爾地區給占領了下來。


    這地方,你要是做比喻的話,那就是差不多大宋的河北、河南地區,甚至你都可以把它比作是開封。


    在拿下了拉合爾地區後,趙昕又接著派人往西,往南去打。


    這邊幾乎都是平原。


    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


    一邊打,一邊勸降。


    期間……


    馬蘇德三世也是不甘這個地區就這樣被趙昕給占領,有派出過數千精銳的騎兵,去嚐試阻礙趙昕收複此地。


    當然!


    一切的掙紮,都不過是徒勞。


    甚至……這伽色尼王朝的雇傭軍,好像都不打算再跟著馬蘇德三世了。


    主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馬蘇德三世已經大勢已去。


    還不如趁早找個機會,再尋一位明主。


    而趙昕在攻打拉合爾地區時,也是十分地順利。


    差不多就跟劉邦進入鹹陽,鹹陽百姓無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一般。


    畢竟……


    他們已經從索蘭吉的官員、學者口中得知,趙昕是一個喜愛和平的人,相比起那些兇殘的伽色尼突厥人,隻能說不要文明太多,趙昕也不會管你們的宗教信仰。


    不會強迫你們去信奉伊斯蘭教,隻不過……


    趙昕也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為了今後印度的和平,印度今後隻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而印度所有的貴族、百姓、奴隸,全都是這位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的子民。


    如果你能接受,那趙昕說不定還會把你留在當地,給你一個官當當,可如果你不接受,你說我還是想要自己稱王,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那不好意思,你一定會像其他王朝的王室一樣,被趙昕給抓迴去當俘虜。


    其實……


    趙昕的這個提議不能說是最好。


    不過相比起被伽色尼給統治、給日常蹂躪來說,已經可以說是不錯。


    最後……


    經過了一番勸降後。


    城中的貴族們便開始協助趙昕攻下城池,畢竟此時的城中,自然還有馬蘇德三世的人。


    隻不過……


    這些人也根本抵擋不住城中貴族跟趙昕的裏應外合。


    而除了拉合爾城,趙昕又以相同的辦法,向西取得了比臘,呾叉始羅,南達那,巴克爾,韋欣德,白沙瓦,向南,取得了木耳坦,烏奇等地。


    在白沙瓦,趙昕的軍隊跟馬蘇德三世的軍隊再次相遇。


    隻不過……


    馬蘇德三世的軍隊在火力上跟宋軍根本沒法比,再次被打得大潰。


    直到黎元五十一年,三月。


    馬蘇德三世的正規軍,精銳部隊已經少之又少。


    再也很難支撐起一場讓趙昕覺得有點擔心的大戰。


    此時……


    馬蘇德三世也隻能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是敗了,隻能是退迴到高原上,迴到加茲尼城。


    然後再次派出來人,跟趙昕進行議和。


    表示同意趙昕此前所說的所有條件。


    此時的伽色尼王朝,已經到了一種差不多隨便來個人,都能將之推倒的程度。


    而且在它的國都加茲尼,仿佛要是能拿出個兩萬士兵,都已經算是不錯。


    趙昕當然也沒有為難對方,畢竟趙昕深知,要是真的把對方給逼急了。


    對方有可能去投奔塞爾柱王朝都不便宜趙昕。


    畢竟他們好歹跟塞爾柱王朝,同為突厥人。


    至此……


    在這年雨季到來之前,趙昕已經將整個五河地區,全都納入自己的手裏。


    隻能說這個地方,絕對是一個糧食生產的好地方。


    雖說氣候有點幹旱,可它有北邊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川融雪作為補充。


    即便是降雨稀少,可也夠用。


    至於那個經常被遊牧民族所打進來的山口,趙昕也派了人去進行了一番考察。


    而且,趙昕還詢問了當地的一些貴族。


    他們的迴答是:“若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想要在那裏修長城,也不是不行,隻是……這山脈從北到南,到處都有小道,雖說有的小道並不適合大軍通行,可像是放羊的百姓,都可以趕著羊群隨便通過。”


    因此……


    這就怎麽說呢。


    感覺有點像是燕山山脈、太行八徑。


    反正……


    你想建長城防禦可以,可那將會是一個係統性的大工程。


    就跟再修一條萬裏長城差不多。


    而且要留在那裏防守的士兵,也一點都不會少。


    像是這種大工程,隻能是由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王朝,才有可能實現。


    關鍵在北印度的南邊,還有海路可以入侵印度,因此……


    你非要說在印度的西北邊修長城,也不能說不可以。


    隻是……


    這就顯得有點怎麽說呢,既浪費錢,又好像作用不是很大。


    趙昕聽了他們的話後,便暫時打消了要在西北修長城的打算。


    經過了三個月的雨季。


    趙昕也把這地區的行政都重新安排好。


    等雨季結束後,趙昕留下了一些管理人員,打通了驛站信息的傳遞,又整頓了一下當地的軍隊,由自己人來指揮、帶領,之後便返迴索蘭吉。


    與此同時……


    也是讓人去接收了信德地區。


    這一年……


    北印度的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已經落入到趙昕之手。


    而在北印度的東北邊,此時還有兩個王國。


    隻能說……


    等把前麵吃下去的,先消化了再說吧。


    而等趙昕從拉合爾地區迴來後,這趙昕征服了拉合爾地區,把伽色尼王朝給趕出去的消息,也是一點點地開始傳遍整個印度。


    趙昕也開始發動輿論,讓更多的人,去宣傳自己的英明神武,以及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仁慈。


    講道理!


    趙昕真想讓人說,自己其實就是毗濕奴,又或者是濕婆的化身。


    不過宗教這東西,最好還是先別亂碰。


    而且……


    你一個黃皮膚的,說自己是毗濕奴,是濕婆,估計怕是也沒人信。


    隻怕是會貽笑大方。


    完了……


    這一年,趙昕也是召集了印度北部所有的稍稍有身份地位一些的貴族,然後跟他們討論,如何才能減少戰爭,維持和平。


    其實……


    就是逼著他們承認接下來北印度必須實現大一統。


    在此期間,當然,也要防範被刺殺。


    畢竟搞不好,就突然跑出來一個不要命的,跟你拚命。


    不過好在……


    他們的安檢做的還算是可以,在整個會議當中,也並沒有出現太多的亂象。


    趙昕提出觀點,北印度之所以經常打仗,國與國之間,之所以會相互攻伐,就是因為國家太多。


    如果僅僅隻有一個國家的話,那這種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下麵的人雖說未必全部都同意,不過當聽到趙昕願意與他們一起共同管理這個國家,他們還是覺得可以接著往下聽下去。


    同時……


    趙昕也給他們提了科舉製。


    不過印度北部,種姓製度嚴苛,你說一個可能比我低種姓的人,卻能通過科舉從而改變命運,那自然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趙昕也不得不表示,一般人哪有讀書識字的可能,低種姓的人連溫飽都是個問題。


    當然!


    不可否認的是,肯定也會有低種姓的人,說不定會考上。


    但這是萬中無一的存在,頂多,在當官這上麵,不能給對方當太大的官,有一個封頂的品階就是了。


    趙昕的這些政策,顯然,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愁的自然是那些本身就身居高位的,而歡喜的,則是那些本身可能出身不怎麽好,但是卻能獲得巨大利益的。


    第一次全體投票,最後的結果是三分之一同意,三分之二反對。


    趙昕也是解釋,科舉製是為了給國家選材,你總不能選一個蠢材去治理國家。


    因此……


    這從聰明人當中去選擇能夠治國的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完了……


    接下來便讓他們迴去再好好地認真考慮,等再過個幾個月後,再來一次投票。


    趙昕隨後,也派了人,到地方上,去宣傳科舉製的好處。


    主要是針對那些貴族的嫡次子,還有庶子們。


    畢竟嫡長子往往本身就是可以直接繼承家業的。


    科舉製對他們肯定是有害的。


    但對嫡次子、以及庶子們,卻是絕對有利的存在。


    至於你說,趙昕難道不怕一些人覺得傷害了他們的利益,從而造反?


    說實話。


    趙昕此時還嫌棄印度的人口太多了呢。


    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的話,一旦發現,趙昕正好可以實施人口清除計劃。


    貴族們迴去後,一個個便都傷了神。


    不過隻要屁股不是太歪的人,便都能發現,這項製度絕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與此同時……


    這印度北部剩下的兩個王朝,估計也是收到了風聲。


    那他們不得幹擾一下,爭取拉攏一下那些不讚同科舉製,跟大一統製度的?


    然後……


    還真有一些人是倒向了這兩個王朝的。


    不過當然,都是他們的領地接近這兩個王朝的,而且是為人愚昧無知的,才敢這麽做。


    趙昕也是先讓前麵的人頂著。


    一方麵,觀察他們的忠心。


    另一方麵,也是不緊不慢地調集印度本地的軍隊去進行平叛。


    為啥不用自己的嫡係部隊?


    因為現如今……


    對趙昕來說,反倒是先把喬漢王朝,還有巴拉瑪拉等離他們最近的王朝,給大一統化,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說這平叛之事……


    隻能說慢慢打,不急。


    當然!


    趙昕沒有派出自己的嫡係部隊去進行平叛,也不能說趙昕對這些叛亂一點都不重視。


    隻是……


    他也是考慮到了,如果自己的嫡係部隊跑出去了,而喬漢王朝跟巴拉瑪拉這樣的王朝,又沒有大一統化的話。


    要知道從索蘭吉到平叛的地點,至少得走兩個月,一來一迴,至少得四個月。


    這時候,萬一喬漢王朝跟巴拉瑪拉等國的貴族造反,那他就有可能要被腹背受敵。


    因此……


    自己的嫡係部隊不動,讓喬漢王朝,還有巴拉瑪拉王朝等王朝的印度的士兵去替自己平叛,這才是最好的。


    不過其實喬漢王朝、巴拉瑪拉,都算是遠了。


    讓更近的卡拉丘裏,伽哈達伐拉,以及章德拉特裏亞就近的城池去平叛,其實才是最適合的。


    很快……


    從前方的奏報當中,趙昕也是得以見到一些似乎有點想要忠於自己的名字。


    隻能說……


    這是好事。


    由於隻是叛亂的級別,因此,一開始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也就是幾百人,一千人的規模。


    當然!


    隨著東北角的兩個王朝,帕拉王朝,還有塞納王朝的介入,這場平叛,也是逐漸地演變為更大型的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噢並收藏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