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大宋官員們的前程。


    而像是對與黎元共和的看法,自然也傳到了他爹爹的耳中。


    大宋從太宗時起,就明確地確立要與士大夫共天下。


    現在趙昕倒是好……


    直接與黎元共天下。


    當然!


    你也不能說,這樣說就是錯的。


    隻是……


    確實會影響到一些士大夫的心。


    趙禎便道:“最興來你這樣做,會不會有點過分了?”


    趙昕便道:“爹爹你覺得,與黎元共天下不行?”


    趙禎也是道:“也不是不行。甚至,還可以說是充滿了大義。可這朝廷,畢竟還是士大夫們的朝廷。你忽然一下子提出要與黎元共天下,那是不是就把朝堂上的士大夫給拋棄了?再說了……黎元如何才能治理天下?他們大部分連字都不會寫。”


    趙昕便道:“我大宋發展至今,已有八十餘年,換到大唐去,差不多就是武則天到李隆基。不過由於我們大宋先天就比大唐弱,開國,便沒有多少的土地,也不抑製土地兼並,這就導致了,我們大宋的士大夫階層,會比大唐的貴族階層,發展得更快。”


    “而且……我以為,李隆基之所以能迎來開元盛世,跟武則天殺了不少李唐宗室,迫害了不少臣子,還是有一點關係的?”


    “天下財富就這麽多,而貴族,士大夫們,卻是可以一窩窩地生,今天是五個人分一個蒸餅,明天,後天,就會變成十個,十五個。”


    “爹爹你知道我為何要發展海貿?”


    趙禎便道:“不就是為了賺錢?”


    趙昕便道:“賺錢,隻是最表麵的,我是希望通過,把高價值的東西,賣給那些有錢人,士大夫們,從而把他們手裏的蒸餅,給迴收迴來。”


    “爹爹你想想,士大夫本身就有著不錯的俸祿,然後他們有的還做生意,他們的財富一天天地增加,而百姓的財富呢?”


    “也有增加的,不過極少,大部分,都要麵臨餓死、凍死的局麵。”


    “當天下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不得不餓死、凍死的時候,我大宋,接下來恐怕就要亡了。”


    “而士大夫們?隻不過是換了一家姓王的,姓張的,再繼續喊官家而已。”


    “以大宋目前的情況,爹爹你覺得,你有什麽辦法,能從士大夫的手中,搶走他們的錢,然後分一點給百姓?”


    “前提是……如今大宋的百姓,大部分已經麵臨破產,否則,近些年來,也就不會出現這麽多的叛亂。”


    “而且別說是一般的百姓了,連一些給官府幹活的小吏,都不得不麵臨破產。”


    “大宋此時,已經差不多病入膏肓。”


    “能解決大宋問題的,要麽把百姓活生生地餓死,凍死,或者是等他們叛亂,就把他們給殺死。又或者是,有預謀的,逼他們叛亂,再直接殺死。”


    “有句話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窮人,說實話,根本就沒有活下來的權力。”


    “可到底,人跟那些馬啊、牛啊、羊啊不一樣,人都有惻隱之心,人都講文明。”


    “不可能看著別人活生生地餓死。”


    “而且人,一旦真的快要餓死了,就都會起來反抗。”


    “我大宋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百姓已經窮困不已,而士大夫們,仍然聚斂無厭。”


    “地方的官員,見到了巡察的官員來了,為了讓巡察的官員迴去後給自己說好話,即便是自己縣裏的百姓吃著草,他們也還在大魚大肉。”


    “我不樂觀地估計,如果照此下去,我大宋不出幾十年,就有可能亡國。”


    “而亡國的根源,就是這些聚斂無厭,關鍵還沒什麽用的士大夫。”


    “也得虧西夏的李元昊隻是打仗強。”


    “如果他一邊打仗,一邊喊出,殺士大夫,分田地,我相信,以我大宋對百姓的壓榨,對士大夫的優待,大宋不出一兩年,就全是西夏的了。”


    趙禎聽了趙昕的這話,也是深深地感覺到了這句話的可怕威力。


    然後趙昕便對自己爹爹道:“那我建一個黎元共和國的好處又是什麽?”


    趙禎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趙昕也是接著道:“好處就是,我們今後能夠依賴的,就不僅僅隻有朝堂上的那群士大夫了。雖說一個黎元的力量,是很渺小的。他們甚至都無法拿來治國。”


    “但是,給黎元一份地位,一份尊重,他們就會支持我們,最後,到了我們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我們手中的力量。”


    “如果隻有士大夫,那就隻能用士大夫打士大夫。”


    “可如果有黎元,那就可以用黎元來打士大夫。”


    “當然!天下可沒有白吃的午膳,既然想要用黎元,那就必須得給黎元好處。”


    “然而……這對一心想要對百姓好的皇帝來說,給黎元一點好處,那又有什麽呢?”


    趙禎隨後也是道:“可你的黎元共和國,也要用到士大夫吧?到時候,不一樣是以士大夫治天下?”


    趙昕便道:“那已經是又一個八十年的事了。如果我什麽都不做,然後繼承爹爹你的位置,這大宋再改革,也不過是一艘破船。”


    “可黎元共和國不一樣,它可是全新的。它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才會腐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年太祖也不過就是黃袍加身那點人,卻能打下這麽個天下,若大宋到時候真的沒救了,我便以黎元共和國,再打一次天下!”


    趙禎聽完了趙昕的話。


    隻能說……


    這可真的是一個數典忘祖的兒子啊。


    連自家祖宗的反,也要造。


    隻不過……


    隨便他吧!


    畢竟,他都已經羽翼豐滿了。


    有錢,有兵,有地,有人,此時的最興來,根本就無需依賴這朝堂上的士大夫。


    所以就算是朝堂上的士大夫要有什麽不滿,那又有什麽用?


    想明白這……


    趙禎幹脆也就不管了。


    這是黎元共和國自己的事,人家怎麽製定國策,怎麽做,跟大宋無關。


    人家就算是與內侍共天下,你也管不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噢並收藏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