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開始露臉了
北宋:從宋仁宗的兒子開始 作者:大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詔令從開封到陝西,這一來一迴,就至少需要差不多十日。
當然!
詔令也分緩急,最快的話,應該五六日就行了。
範仲淹、韓琦、龐籍、王沿都幾乎同時收到了詔令。
意思是讓他們挑選一些士卒出來,然後讓迴去給壽國公講解前線的戰事。
這是趙昕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這些人眼裏。
隻是……
這也太過分了吧!
韓琦一看這詔令,當時就不是很滿意地道:“官家這是在做什麽?壽國公才多少歲?才僅僅四歲吧?就讓人迴去講解戰事?”
下麵的一些官員什麽的,聽了韓琦的話,也愣了愣。
當然你別說韓琦了,就是呂夷簡,也要愣一下。
可呂夷簡已經快退休致仕了,因此,像是這種事,他也懶得管。
反正……
官家讓他怎麽做,他就怎麽做。
範仲淹倒是沒有韓琦那麽不滿,隻是與手下道:“我記得壽國公今年才四歲吧?滿打滿算的,這詔書是不是寫錯了?”
上麵不應該是壽國公,而是應該官家想知道才是。
範仲淹順手便把送詔令的人給攔了下來,問問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是……
你這該不會是李元昊的奸細吧!
名為講解前線戰事,實則是為了偷取情報!
那送詔令的也是冤枉,差點就讓範仲淹給扣下了。
不過這詔令,還有這大印,也確實是做不了假。
範仲淹自己是可以拿以前的文書來進行比照的。
隻能說……
讓範仲淹一頭霧水。
問送詔令來,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送詔令的自然也不知道,反正,他就是個送信的。
王沿、龐籍,也是類似。
這倒是讓趙禎有點沒想到,最終,四人都同時表示疑惑,然後不把人送來,而是表示,這事情得先說清楚。
搞得趙禎都無語了。
我讓你們做,你們就直接做就是了,怎麽都好像覺得這很難相信似的。
這也恰恰反應了大宋軍隊當中所存在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
那就是——這些文官們,都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有想法到了,都可以直接駁迴朝廷的詔令。
難怪打仗的時候,他們都不聽指揮,很難形成一個整體。
你比如說,範仲淹跟韓琦的意見就是不對付的。
也是由於這樣,本來是由夏竦這樣的,一個人來節製四路的,可現如今,由於各路的意見難以統一,所以此時朝廷便把他們直接分成了四路,四路自己管自己,自己防守好自己的防區就算完成任務。
趙禎隻好又給他們寫了第二份詔書。
本來都已經寫好了。
但是……
後麵一看,不對,這詔書要是讓李元昊給截去了,那李元昊豈不是知道最興來天資聰穎,打小就是個喜歡帶兵的小天才?
為此,趙禎又把趙昕的內容給刪掉,換成說他自己想要知道。
但這樣前後反差好像過大,說不定那四人就更是懷疑了。
趙禎便把寫好的,又揉成了一團,直接丟到一旁去。
“唔……”
就直接寫,想讓皇子能盡早地學習,接觸軍事吧。
後麵,還要再寫一句——勿疑。
這次是趙禎親手寫的詔令,畢竟這字,他們還是很熟悉的。
這才同意向京師派遣經驗豐富的士卒迴京。
不過雖說如此。
他們還是很好奇,這官家到底是怎麽迴事。
壽國公才四歲,字都未必能夠認得全,官家這也太過分了。
直到給京師當中的一些舊友,寫了書信,問了問情況,這才稍稍地得知了一些內幕。
你別說讓壽國公學習軍事了,壽國公連上朝,都上了兩次。
沒想到,韓琦對此倒是很共情,道:“官家三十歲才得子,會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隻是……難道就沒有人站出來勸勸?這壽國公才四歲,讓他去上朝,他也什麽都不懂啊。”
範仲淹也覺得,官家這實在是把壽國公給寵得太不像話了。
完完全全就把朝堂當成是小孩子玩遊戲的地方了。
王沿跟龐籍,直接就把人給送來了。
而範仲淹跟韓琦這兩人,一邊把人送來,一邊,還要寫一份奏疏,說一說這事。
有時候,該怎麽說呢,這文臣太過於有責任心,也不見得是一件什麽好事。
甚至……
他們有時候還會想,這皇子懂兵法、軍事,會不會是一件好事?
到時候……
要不要禁止皇子學習兵法、軍事。
因為皇子學習兵法、軍事,學了,那就容易作亂。
再說了!
我朝皇子,閑時讀書,不讀書就去給自己爹爹問安視膳,這才是常規操作。
難道……
官家要打破祖宗定下來的規矩嗎?
因此可以說!
趙禎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而且……
此事發生後沒多久,很快,便在朝野上引起了一些爭議。
“官家糊塗啊!這怎麽能教壽國公兵法、軍事呢。”
“我聽說,還在北門特意建了一個大殿。”
“有這事?”
“有!伱沒看到,這幾日都往北門運送木材嗎?”
“那我得好好地上奏上奏此事!”
什麽右正言,左正言的,就開始發話。
搞得趙禎直接腦袋爆炸!
把垂拱殿的門一關,就當聽不到。
然後再往苗娘子的院子裏一躲,自然就有苗娘子給他按揉腦袋。
至於趙昕嘛……
雖說人員已經到位,不過這大殿沒建好。
因此,趙昕便幹脆先跟他老師晏殊,再了解了一下,這大宋前麵的往事。
因為感覺如果不結合前麵所發生過的事去聊接下來的國家大事的話,趙昕總覺得,很難說服他爹爹。
大宋,自然有大宋的國情在。
但不能因為幾十年前的大宋的國情,就一直拿到現在來說,也覺得合理。
晏殊也把最近他聽到的事,給趙昕說了說。
隻見晏殊道:“我朝皇子,是不能當官,不能掌兵的,壽國公你這,不單單上朝當官,而且還想掌兵,這外頭的議論,可不小啊。”
當然!
晏殊不是那種八卦之人,他甚至可以說是守口如瓶,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才能在這官場上一直都那麽地順風順水。
隻是……
壽國公畢竟是自己的弟子。
因此,這有些外麵的事情,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趙昕一聽,可真是三人成虎啊,這說著說著,搞得好像自己立馬就能帶兵造反似的。
而且真沒想到……
自己才四歲,就已經是名聲在外了。
當然!
詔令也分緩急,最快的話,應該五六日就行了。
範仲淹、韓琦、龐籍、王沿都幾乎同時收到了詔令。
意思是讓他們挑選一些士卒出來,然後讓迴去給壽國公講解前線的戰事。
這是趙昕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這些人眼裏。
隻是……
這也太過分了吧!
韓琦一看這詔令,當時就不是很滿意地道:“官家這是在做什麽?壽國公才多少歲?才僅僅四歲吧?就讓人迴去講解戰事?”
下麵的一些官員什麽的,聽了韓琦的話,也愣了愣。
當然你別說韓琦了,就是呂夷簡,也要愣一下。
可呂夷簡已經快退休致仕了,因此,像是這種事,他也懶得管。
反正……
官家讓他怎麽做,他就怎麽做。
範仲淹倒是沒有韓琦那麽不滿,隻是與手下道:“我記得壽國公今年才四歲吧?滿打滿算的,這詔書是不是寫錯了?”
上麵不應該是壽國公,而是應該官家想知道才是。
範仲淹順手便把送詔令的人給攔了下來,問問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是……
你這該不會是李元昊的奸細吧!
名為講解前線戰事,實則是為了偷取情報!
那送詔令的也是冤枉,差點就讓範仲淹給扣下了。
不過這詔令,還有這大印,也確實是做不了假。
範仲淹自己是可以拿以前的文書來進行比照的。
隻能說……
讓範仲淹一頭霧水。
問送詔令來,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送詔令的自然也不知道,反正,他就是個送信的。
王沿、龐籍,也是類似。
這倒是讓趙禎有點沒想到,最終,四人都同時表示疑惑,然後不把人送來,而是表示,這事情得先說清楚。
搞得趙禎都無語了。
我讓你們做,你們就直接做就是了,怎麽都好像覺得這很難相信似的。
這也恰恰反應了大宋軍隊當中所存在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
那就是——這些文官們,都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有想法到了,都可以直接駁迴朝廷的詔令。
難怪打仗的時候,他們都不聽指揮,很難形成一個整體。
你比如說,範仲淹跟韓琦的意見就是不對付的。
也是由於這樣,本來是由夏竦這樣的,一個人來節製四路的,可現如今,由於各路的意見難以統一,所以此時朝廷便把他們直接分成了四路,四路自己管自己,自己防守好自己的防區就算完成任務。
趙禎隻好又給他們寫了第二份詔書。
本來都已經寫好了。
但是……
後麵一看,不對,這詔書要是讓李元昊給截去了,那李元昊豈不是知道最興來天資聰穎,打小就是個喜歡帶兵的小天才?
為此,趙禎又把趙昕的內容給刪掉,換成說他自己想要知道。
但這樣前後反差好像過大,說不定那四人就更是懷疑了。
趙禎便把寫好的,又揉成了一團,直接丟到一旁去。
“唔……”
就直接寫,想讓皇子能盡早地學習,接觸軍事吧。
後麵,還要再寫一句——勿疑。
這次是趙禎親手寫的詔令,畢竟這字,他們還是很熟悉的。
這才同意向京師派遣經驗豐富的士卒迴京。
不過雖說如此。
他們還是很好奇,這官家到底是怎麽迴事。
壽國公才四歲,字都未必能夠認得全,官家這也太過分了。
直到給京師當中的一些舊友,寫了書信,問了問情況,這才稍稍地得知了一些內幕。
你別說讓壽國公學習軍事了,壽國公連上朝,都上了兩次。
沒想到,韓琦對此倒是很共情,道:“官家三十歲才得子,會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隻是……難道就沒有人站出來勸勸?這壽國公才四歲,讓他去上朝,他也什麽都不懂啊。”
範仲淹也覺得,官家這實在是把壽國公給寵得太不像話了。
完完全全就把朝堂當成是小孩子玩遊戲的地方了。
王沿跟龐籍,直接就把人給送來了。
而範仲淹跟韓琦這兩人,一邊把人送來,一邊,還要寫一份奏疏,說一說這事。
有時候,該怎麽說呢,這文臣太過於有責任心,也不見得是一件什麽好事。
甚至……
他們有時候還會想,這皇子懂兵法、軍事,會不會是一件好事?
到時候……
要不要禁止皇子學習兵法、軍事。
因為皇子學習兵法、軍事,學了,那就容易作亂。
再說了!
我朝皇子,閑時讀書,不讀書就去給自己爹爹問安視膳,這才是常規操作。
難道……
官家要打破祖宗定下來的規矩嗎?
因此可以說!
趙禎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而且……
此事發生後沒多久,很快,便在朝野上引起了一些爭議。
“官家糊塗啊!這怎麽能教壽國公兵法、軍事呢。”
“我聽說,還在北門特意建了一個大殿。”
“有這事?”
“有!伱沒看到,這幾日都往北門運送木材嗎?”
“那我得好好地上奏上奏此事!”
什麽右正言,左正言的,就開始發話。
搞得趙禎直接腦袋爆炸!
把垂拱殿的門一關,就當聽不到。
然後再往苗娘子的院子裏一躲,自然就有苗娘子給他按揉腦袋。
至於趙昕嘛……
雖說人員已經到位,不過這大殿沒建好。
因此,趙昕便幹脆先跟他老師晏殊,再了解了一下,這大宋前麵的往事。
因為感覺如果不結合前麵所發生過的事去聊接下來的國家大事的話,趙昕總覺得,很難說服他爹爹。
大宋,自然有大宋的國情在。
但不能因為幾十年前的大宋的國情,就一直拿到現在來說,也覺得合理。
晏殊也把最近他聽到的事,給趙昕說了說。
隻見晏殊道:“我朝皇子,是不能當官,不能掌兵的,壽國公你這,不單單上朝當官,而且還想掌兵,這外頭的議論,可不小啊。”
當然!
晏殊不是那種八卦之人,他甚至可以說是守口如瓶,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才能在這官場上一直都那麽地順風順水。
隻是……
壽國公畢竟是自己的弟子。
因此,這有些外麵的事情,該說的,還是要說的。
趙昕一聽,可真是三人成虎啊,這說著說著,搞得好像自己立馬就能帶兵造反似的。
而且真沒想到……
自己才四歲,就已經是名聲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