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置皇帝,龐貝的意思是立刻動手殺了,這樣他才能在亞靈星宣布繼位。
女王不同意,龐貝什麽心思,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你想用替皇帝報仇為名繼承帝位,以後必要時再以此為借口出兵討伐我霍爾族,算盤打得挺好,可我偏偏不讓你得逞。
在她看來,活的皇帝是籌碼,死了的皇帝是麻煩,而且是大麻煩。
她要的是控製龐貝,而不會讓龐貝控製她。
女王要求龐貝先取得帝位,她再將皇帝交給他,理由也很充分,這樣可以保證亞靈族不會進攻霍爾族。
兩人都是久在宦海的老油條,誰心裏想什麽對方不用猜都知道,但現在籌碼在女王手裏,龐貝沒有任何辦法。
可皇帝一天不死,龐貝又不敢在亞靈星上動手,萬一皇帝逃出女王的控製,他除了一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流亡海外。
到那時,他就是一條喪家犬寄人籬下,活著還不如死了好。
兩人互相耍心眼,時間就這麽耽擱下來,給了亞靈族皇帝調動艦隊的機會。
皇帝給威靈頓的諭令中,還有泰戈爾族族長,翼人族大首領給本國將領的命令,讓他們集結艦隊聽從威靈頓的調遣,共同討伐霍爾族。
‘雨燕’載著三位大當家與威靈頓匯合,停機坪上譚天連穿梭機都沒下。
皇帝邀請他稍事休息,好略盡地主之誼,譚天以有事為由,委婉的謝絕了。
臨行前,他告訴皇帝,要是有事需要他幫忙,就讓桑頓傳話給他。
譚天走後,威靈頓為皇帝舉行盛大歡迎儀式。
皇帝為表示友好,邀請兩族首領共同檢閱亞靈族艦隊。
他們在展示軍威的時候,譚天已經返迴‘古武者’母艦。
由於開戰在即,母艦飛入虛空,離開霍爾族母星。
在三位首領一起失蹤之後,女王和龐貝就察覺到形勢不妙,各自調集艦隊在行星周圍排好陣勢,等待對方艦隊的到來。
而行星上的防禦體係,也處於一級戰備狀態,隨時可以攻擊任何企圖靠近行星的船艦。
艦隊調動完成後,一切動變得安靜下來。
戰前的等待使人緊張,而這種緊張會蔓延。
一艘戰艦到另一艘戰艦,一個艦隊到另一個艦隊,從亞靈族到霍爾族,不久之後,整個虛空都彌漫著緊張氣息。
同樣緊張的還有女王和龐貝,因為他們不知道對方會有多少艦隊到來,也不知道他們會在什麽時候出現?
緊張使人疲勞,也讓人感到壓抑。
正當他們等得不耐煩,虛空中突然出現一個個曲速航道出口,戰艦一艘接著一艘從中躍出。
沒有通告,沒有陣形,有的隻是快速接近,火力全開。
威靈頓大公爵的典型戰法,奇襲外加貼身肉搏。目的就是趁其不備,一舉衝垮對方的防禦陣形。
這種戰法看似兇猛,實則存在致命缺陷。
一旦對方陣形已成,單艘戰艦的攻擊很難奏效,更不用說將自己處於對方火力之下,隨時都有被摧毀的危險。
威靈頓一路升遷到大公爵,憑借的絕不是莽撞和運氣。
他的艦隊看似混亂無序,實則陣形嚴密,投入戰場的艦隊批次井然有序。
艦隊不是在到達戰場後再組成陣形,而是結成攻擊陣形後,實施集體躍遷。
第一批次進入戰場的都是船堅炮利的大型戰艦,戰列艦和重巡洋艦。
最先躍出曲速航道的,是位於女王和龐貝聯合艦隊側翼的兩支艦隊。
他們同時出現的側翼兩邊,吸引防守艦隊的注意力和火力。
而正麵,一支數量龐大的攻擊艦隊,錯後一段時間進入戰場,出其不意,一舉打破防守艦隊的防禦陣型。
第二批次的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會緊隨其後,用飛彈、魚雷等遠程武器,實施輔助性攻擊。
第三批次是載機母艦,他們躍進戰場後,會根據形勢出動戰機,殲滅落單或企圖逃跑的敵人船艦。
這種戰法被威靈頓命名為重錘三連擊。
然而,要想實施‘重錘三連擊’,其條件也非常苛刻。
其一,你必須要有壓倒性數量的戰艦。其二,戰場情報必須準確。其三,你的艦隊必須敢玩命。
尤其是最先到場的兩支艦隊,他們需要吸引對方火力,而且不能後退半步。
所以,這種簡單、粗暴、有效的戰法,不是誰都能用的。
一、三兩條,是亞靈族的強項,他們向來科技先進,打起仗來也不要命。
第二條情報準確,卻是因為譚天就在戰場不遠處。
戰役打響前,桑頓來電詢問有關阿爾卡達星防禦艦隊的部署情況。
這對譚天來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他直接把全息戰術沙盤上的圖像傳給桑頓。
有了譚天實時而準確的情報,威靈頓才決定用他的招牌戰法,給霍爾族和龐貝的艦隊,當頭一擊。
威靈頓的正麵艦隊一露麵,便是一波飽和性炮火攻擊,一舉打垮聯合艦隊的防禦。
隨後攻擊艦隊衝向對方,展開名副其實的貼身肉搏。
壯觀的炮火轟擊過後,場麵變得異常混亂,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主炮已經不起作用,各艦的副武器全力開火,光束、彈丸、魚雷、飛彈滿空亂飛。
戰列艦、重巡洋艦,仗著自己體大皮厚,不管不顧的向前猛衝,對方的中小型艦船一旦被撞上,不是攔腰折斷就是缺胳膊少腿。
龐貝對威靈頓這套戰法十分熟悉,在開戰之前,專門對此戰法進行過演練。
但雙方艦隊沒有統一指揮,麵對威靈頓艦隊的迎頭猛擊,霍爾族艦隊先亂套了。
混亂迅速波及到龐貝的艦隊,使他想組織起有效防禦都做不到。
沒辦法,龐貝隻能讓自己的艦隊收縮在一起,不被亂衝亂撞的艦隻衝散。
暫時保證艦隊的陣形完整,但周圍亂七八糟的都是霍爾族的艦船,開炮就會誤傷,使龐貝根本無法還擊。
沒有他艦隊的火力支援,霍爾族艦隊更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威靈頓第二批、第三批艦隊相繼到來,為聯合艦隊雪上加霜,形勢岌岌可危。
龐貝在自己的金屬星中,聯係上還在女王宮的霍爾族女王。
“女王陛下,我建議你做好撤離準備,如果需要,我會趕往行星表麵協助你撤離。”
“國相想走盡管走,這是我的星球,不會讓你們皇帝得逞。”女王高傲的切斷通訊聯係。
“大人,我們怎麽辦?”龐貝身邊的副官問道。
“通知艦隊指揮,務必保持防禦陣形,一旦霍爾族艦隊全線崩潰,迅速撤離。”龐貝麵無表情的說道。
從威靈頓的艦隊數量來看,他集結了亞靈族80%的戰艦,在如此規模的戰力衝擊下,霍爾族撐不了多長時間。
女王不走是她的事,我龐貝可不想陪你送死。
整個戰場分為三層,最裏麵是威靈頓的重型戰艦與敵方膠著。
外麵是中小型戰艦,用他們的飛彈、魚雷進行遠程攻擊。
不得不說亞靈族的科技先進,他們發射的飛彈和魚雷,幾乎全都命中目標,很少誤傷到己方戰艦。
而且中小戰艦的主炮,也可以打擊處於外圍的敵方戰艦。
最後是數百艘星空母艦,釋放出無數‘雷暴’攻擊機和‘幽靈’戰機,對落單的船艦進行群毆。
戰場形勢一邊倒,以龐貝估計,最多再有半天時間,霍爾族艦隊將蕩然無存。
就在他準備下達突圍命令時,虛空中又有戰艦躍出曲速航道,這迴是霍爾族的增援艦隊到了。
這隻艦隊大約幾百艘,數量雖不多,但出現的位置在亞靈族艦隊的後麵。
他們一現身,便開始攻擊處於最後方的星空母艦。
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十幾艘母艦起火爆炸,其餘母艦為保住自身,不得不召迴正在攻擊敵艦的戰機。
位於母艦後麵的中小型船艦,也都放棄進攻,紛紛轉向,為母艦提供保護和火力支援。
這一來,使主戰場中的霍爾族艦隊壓力驟減,他們驚魂稍定,便開始迴擊。
陸續又有霍爾族的增援到來,有些戰艦的躍出點在主戰場附近。
他們躍出航道,就投入到主戰場中,使消耗嚴重的霍爾族戰艦得到補充,懸殊的力量對比開始趨向平衡。
戰事如火如荼,這時五族聯盟中,另外三族的艦隊也相繼出現在戰場上。
泰戈爾族和翼人族的艦隊,在各自領袖的命令下,統一劃歸威靈頓指揮,使進攻方實力大增。
紅蠍族的艦隊雖屬於霍爾族一方,但他們誰的命令也不聽,如同一群野狼,在戰場上亂闖亂竄,給威靈頓造成不小的麻煩。
戰鬥規模越來越大,不到三天時間,雙方投入的艦隻數量就突破了十萬艘。
進攻方的旗艦,一艘體形巨大的殲星艦上,威靈頓和泰戈爾族、翼人族的艦隊指揮官,正在召開作戰會議。
戰鬥打到現在,已經由突襲戰轉變成拉鋸戰,重錘三連擊沒有一舉打垮霍爾族,反使威靈頓陷入到消耗戰之中。
目前進攻方還保有優勢,但霍爾族的增援卻源源不斷,時間一長,優勢會轉化成劣勢,到時誰勝誰負就難說了。
威靈頓召集兩家艦隊指揮開會,就是想在己方還有優勢的情況下,徹底贏得這場戰役。
為此,他製訂了代號為‘強襲’的登陸作戰計劃,準備抽調艦隊強行登陸星球,擒獲女王,一舉結束這場戰役。
女王不同意,龐貝什麽心思,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你想用替皇帝報仇為名繼承帝位,以後必要時再以此為借口出兵討伐我霍爾族,算盤打得挺好,可我偏偏不讓你得逞。
在她看來,活的皇帝是籌碼,死了的皇帝是麻煩,而且是大麻煩。
她要的是控製龐貝,而不會讓龐貝控製她。
女王要求龐貝先取得帝位,她再將皇帝交給他,理由也很充分,這樣可以保證亞靈族不會進攻霍爾族。
兩人都是久在宦海的老油條,誰心裏想什麽對方不用猜都知道,但現在籌碼在女王手裏,龐貝沒有任何辦法。
可皇帝一天不死,龐貝又不敢在亞靈星上動手,萬一皇帝逃出女王的控製,他除了一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流亡海外。
到那時,他就是一條喪家犬寄人籬下,活著還不如死了好。
兩人互相耍心眼,時間就這麽耽擱下來,給了亞靈族皇帝調動艦隊的機會。
皇帝給威靈頓的諭令中,還有泰戈爾族族長,翼人族大首領給本國將領的命令,讓他們集結艦隊聽從威靈頓的調遣,共同討伐霍爾族。
‘雨燕’載著三位大當家與威靈頓匯合,停機坪上譚天連穿梭機都沒下。
皇帝邀請他稍事休息,好略盡地主之誼,譚天以有事為由,委婉的謝絕了。
臨行前,他告訴皇帝,要是有事需要他幫忙,就讓桑頓傳話給他。
譚天走後,威靈頓為皇帝舉行盛大歡迎儀式。
皇帝為表示友好,邀請兩族首領共同檢閱亞靈族艦隊。
他們在展示軍威的時候,譚天已經返迴‘古武者’母艦。
由於開戰在即,母艦飛入虛空,離開霍爾族母星。
在三位首領一起失蹤之後,女王和龐貝就察覺到形勢不妙,各自調集艦隊在行星周圍排好陣勢,等待對方艦隊的到來。
而行星上的防禦體係,也處於一級戰備狀態,隨時可以攻擊任何企圖靠近行星的船艦。
艦隊調動完成後,一切動變得安靜下來。
戰前的等待使人緊張,而這種緊張會蔓延。
一艘戰艦到另一艘戰艦,一個艦隊到另一個艦隊,從亞靈族到霍爾族,不久之後,整個虛空都彌漫著緊張氣息。
同樣緊張的還有女王和龐貝,因為他們不知道對方會有多少艦隊到來,也不知道他們會在什麽時候出現?
緊張使人疲勞,也讓人感到壓抑。
正當他們等得不耐煩,虛空中突然出現一個個曲速航道出口,戰艦一艘接著一艘從中躍出。
沒有通告,沒有陣形,有的隻是快速接近,火力全開。
威靈頓大公爵的典型戰法,奇襲外加貼身肉搏。目的就是趁其不備,一舉衝垮對方的防禦陣形。
這種戰法看似兇猛,實則存在致命缺陷。
一旦對方陣形已成,單艘戰艦的攻擊很難奏效,更不用說將自己處於對方火力之下,隨時都有被摧毀的危險。
威靈頓一路升遷到大公爵,憑借的絕不是莽撞和運氣。
他的艦隊看似混亂無序,實則陣形嚴密,投入戰場的艦隊批次井然有序。
艦隊不是在到達戰場後再組成陣形,而是結成攻擊陣形後,實施集體躍遷。
第一批次進入戰場的都是船堅炮利的大型戰艦,戰列艦和重巡洋艦。
最先躍出曲速航道的,是位於女王和龐貝聯合艦隊側翼的兩支艦隊。
他們同時出現的側翼兩邊,吸引防守艦隊的注意力和火力。
而正麵,一支數量龐大的攻擊艦隊,錯後一段時間進入戰場,出其不意,一舉打破防守艦隊的防禦陣型。
第二批次的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會緊隨其後,用飛彈、魚雷等遠程武器,實施輔助性攻擊。
第三批次是載機母艦,他們躍進戰場後,會根據形勢出動戰機,殲滅落單或企圖逃跑的敵人船艦。
這種戰法被威靈頓命名為重錘三連擊。
然而,要想實施‘重錘三連擊’,其條件也非常苛刻。
其一,你必須要有壓倒性數量的戰艦。其二,戰場情報必須準確。其三,你的艦隊必須敢玩命。
尤其是最先到場的兩支艦隊,他們需要吸引對方火力,而且不能後退半步。
所以,這種簡單、粗暴、有效的戰法,不是誰都能用的。
一、三兩條,是亞靈族的強項,他們向來科技先進,打起仗來也不要命。
第二條情報準確,卻是因為譚天就在戰場不遠處。
戰役打響前,桑頓來電詢問有關阿爾卡達星防禦艦隊的部署情況。
這對譚天來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事,他直接把全息戰術沙盤上的圖像傳給桑頓。
有了譚天實時而準確的情報,威靈頓才決定用他的招牌戰法,給霍爾族和龐貝的艦隊,當頭一擊。
威靈頓的正麵艦隊一露麵,便是一波飽和性炮火攻擊,一舉打垮聯合艦隊的防禦。
隨後攻擊艦隊衝向對方,展開名副其實的貼身肉搏。
壯觀的炮火轟擊過後,場麵變得異常混亂,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主炮已經不起作用,各艦的副武器全力開火,光束、彈丸、魚雷、飛彈滿空亂飛。
戰列艦、重巡洋艦,仗著自己體大皮厚,不管不顧的向前猛衝,對方的中小型艦船一旦被撞上,不是攔腰折斷就是缺胳膊少腿。
龐貝對威靈頓這套戰法十分熟悉,在開戰之前,專門對此戰法進行過演練。
但雙方艦隊沒有統一指揮,麵對威靈頓艦隊的迎頭猛擊,霍爾族艦隊先亂套了。
混亂迅速波及到龐貝的艦隊,使他想組織起有效防禦都做不到。
沒辦法,龐貝隻能讓自己的艦隊收縮在一起,不被亂衝亂撞的艦隻衝散。
暫時保證艦隊的陣形完整,但周圍亂七八糟的都是霍爾族的艦船,開炮就會誤傷,使龐貝根本無法還擊。
沒有他艦隊的火力支援,霍爾族艦隊更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威靈頓第二批、第三批艦隊相繼到來,為聯合艦隊雪上加霜,形勢岌岌可危。
龐貝在自己的金屬星中,聯係上還在女王宮的霍爾族女王。
“女王陛下,我建議你做好撤離準備,如果需要,我會趕往行星表麵協助你撤離。”
“國相想走盡管走,這是我的星球,不會讓你們皇帝得逞。”女王高傲的切斷通訊聯係。
“大人,我們怎麽辦?”龐貝身邊的副官問道。
“通知艦隊指揮,務必保持防禦陣形,一旦霍爾族艦隊全線崩潰,迅速撤離。”龐貝麵無表情的說道。
從威靈頓的艦隊數量來看,他集結了亞靈族80%的戰艦,在如此規模的戰力衝擊下,霍爾族撐不了多長時間。
女王不走是她的事,我龐貝可不想陪你送死。
整個戰場分為三層,最裏麵是威靈頓的重型戰艦與敵方膠著。
外麵是中小型戰艦,用他們的飛彈、魚雷進行遠程攻擊。
不得不說亞靈族的科技先進,他們發射的飛彈和魚雷,幾乎全都命中目標,很少誤傷到己方戰艦。
而且中小戰艦的主炮,也可以打擊處於外圍的敵方戰艦。
最後是數百艘星空母艦,釋放出無數‘雷暴’攻擊機和‘幽靈’戰機,對落單的船艦進行群毆。
戰場形勢一邊倒,以龐貝估計,最多再有半天時間,霍爾族艦隊將蕩然無存。
就在他準備下達突圍命令時,虛空中又有戰艦躍出曲速航道,這迴是霍爾族的增援艦隊到了。
這隻艦隊大約幾百艘,數量雖不多,但出現的位置在亞靈族艦隊的後麵。
他們一現身,便開始攻擊處於最後方的星空母艦。
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十幾艘母艦起火爆炸,其餘母艦為保住自身,不得不召迴正在攻擊敵艦的戰機。
位於母艦後麵的中小型船艦,也都放棄進攻,紛紛轉向,為母艦提供保護和火力支援。
這一來,使主戰場中的霍爾族艦隊壓力驟減,他們驚魂稍定,便開始迴擊。
陸續又有霍爾族的增援到來,有些戰艦的躍出點在主戰場附近。
他們躍出航道,就投入到主戰場中,使消耗嚴重的霍爾族戰艦得到補充,懸殊的力量對比開始趨向平衡。
戰事如火如荼,這時五族聯盟中,另外三族的艦隊也相繼出現在戰場上。
泰戈爾族和翼人族的艦隊,在各自領袖的命令下,統一劃歸威靈頓指揮,使進攻方實力大增。
紅蠍族的艦隊雖屬於霍爾族一方,但他們誰的命令也不聽,如同一群野狼,在戰場上亂闖亂竄,給威靈頓造成不小的麻煩。
戰鬥規模越來越大,不到三天時間,雙方投入的艦隻數量就突破了十萬艘。
進攻方的旗艦,一艘體形巨大的殲星艦上,威靈頓和泰戈爾族、翼人族的艦隊指揮官,正在召開作戰會議。
戰鬥打到現在,已經由突襲戰轉變成拉鋸戰,重錘三連擊沒有一舉打垮霍爾族,反使威靈頓陷入到消耗戰之中。
目前進攻方還保有優勢,但霍爾族的增援卻源源不斷,時間一長,優勢會轉化成劣勢,到時誰勝誰負就難說了。
威靈頓召集兩家艦隊指揮開會,就是想在己方還有優勢的情況下,徹底贏得這場戰役。
為此,他製訂了代號為‘強襲’的登陸作戰計劃,準備抽調艦隊強行登陸星球,擒獲女王,一舉結束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