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
鹿城之外。
走過園子的長廊和石子小徑,踏過那片花早已謝的園圃。
神巫眺望著水麵。
接下了雲中君法旨之後,神巫便又一次渡江而來,依舊借住在牡丹園之中。
倒不是因為這裏更好,更因為這裏靠近江邊和那片沼澤濕地,她每一次來鹿城都和這裏離不開,也有許多事情要在這裏辦成。
“神君曾言,癸辰年天地異變,千山百川之蛟龍欲要掙脫枷鎖走蛟入海,當真是如此。”
“癸對應著這大水,辰對應著這蛟龍,天地異變和蛟龍作亂之下,方才引起了這災劫。”
“神君也曾對我說,迎來地神便可改易地形,也能夠阻止千山百川之蛟龍。”
神巫說完,伸出手指向那沼澤深處。
“你看這牡丹池。”
“想必用不了多久,這裏就會化為一座大湖。”
“一言便可改天換地,欲在此硬生生造出一片巨湖,神君之力實乃不可思議。”
身後的巫覡和巫女低著頭,直到神巫說完之後才開口說道。
“這牡丹龍池也隻有雲君之神通能借天地之力造成,也隻有雲君能夠喚來這般多的蛟龍。”
神巫:“牡丹龍池?”
這裏原本沒有名字,神巫以牡丹池稱唿它,不過此時此刻,巫覡和巫女的口中又多個龍字。
巫女:“傳言許多人曾在這一帶看見龍影出沒,有人說這裏有龍宮,故而人人稱之為牡丹龍池。”
江邊的牡丹池因為長江水位日漸高漲,沒過了其中的孤島。
如今。
這片沼澤已經徹底地連成一片,看起來更像是一片大得沒有邊際的湖。
而這裏隨著當初那個賭約,早已歸屬於神巫,或者說歸屬於雲中君。
從那時候開始,或者說從迎來了地神開始。
這片牡丹池周邊和深處多出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設施,鬼神和龍影經常出沒於其間。
相傳其中。
有吞吐煙火之龍出沒於幽暗之間,其聲吟恐怖,出則地動山搖,令人聞之色變。
亦有人目擊水中忽現孤島數處,細觀之,乃龍種霸下脊背。
至於什麽巡山的鬼神,林中的精怪,陰間的惡鬼等種種傳聞,更是多不勝數。
世人漸漸視這片沼澤濕地為鬼神之所,不敢輕易靠近,避而遠之。
所有人稱唿其為:“牡丹龍池!”
相傳,那裏麵藏著龍宮。
神巫:“或是這般,不過在我看來,神君以通天法力改地易形,更像是想要在這裏蓄養蛟龍,以無上神通法力鎮壓惡蛟妖龍於此。”
巫女:“這!”
相比於世人的猜測,神巫所說的更加駭人,哪怕是經常跟著神巫的巫女和巫覡也不敢說話了。
談話間,遠遠看到江上飄著暗淡的火光。
神巫:“那是什麽?”
巫女:“是祈福的蓮燈,白天裏江邊做了超度亡魂的法會,請來了不少和尚道士念經做法。”
神巫:“原來是這樣。”
畢竟,上遊飄下來不少屍骸,不少人都親眼看到了,加上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讓眾人變得人心惶惶。
而且堇州和胤州距離不遠,一脈相連,鹿城這邊許多人在那邊甚至有著遠親和同宗,見此慘狀自然為之感到心傷。
做一場法會,也算是穩定人心。
巫覡突然說話了:“神巫,真的要應那鹿城郡王之請,敕令群龍諸蛟上堇州麽?”
神巫:“天地不仁,幸得神君憐憫人世,我既然能做一些事情,便當做一些事情。”
說完,神巫不再停留。
一步步上前。
孤身站在江邊,口中高唿。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符詔傳下法咒,奔向大江深處,一尊尊龐然大物之影隨之而動。
隻是這一次,出現的不再是一條龍了,
一條又一條霸下號運輸船從遠方駛來,出現在了牡丹池中。
月色下的江麵上浮現了一座座“孤島”,令人心魄為之一震。
——
西門郡。
畫江流經之處,天蒙蒙亮。
一名天工站在岸邊,高高舉起手上的月影琉璃燈。
“叮咚!”
“叮咚!”
晶瑩的琉璃燈在風中晃蕩,碰撞在杆子上,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如同一首優美的樂曲,給人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燈下。
站在江邊的一行人的影子也跟著一起舞動。
為首舉著琉璃燈的天工身後,幾名穿著綠袍的縣官和小吏好奇地看著那“仙燈”。
後麵還有差役帶著一大群挑夫等候著,挑夫們看著那神奇的燈,還時不時望向大江深處,相比於那燈他們似乎更好奇其他的東西。
“我們這是在等什麽?”
“等龍。”
“等什麽?”
眾差役和挑夫們交頭接耳,一小筆吏搖頭晃腦,忍不住賣弄道。
“你可看見前方那人了麽,此人乃自天界而下的天工神匠,因其需巡遊四方鑄龍堤天池,故有指引龍行之權責,亦能讓龍載己至所欲之地。”
“神巫升天,攜雲中君之旨意下界,得以號令五湖四海之遊龍。”
“那江河之龍,被神巫以神通法力召集於鹿城,此次賑災之物,皆由龍自鹿城運來。”
西門郡這裏更加靠近鹿城,因此還是不少人知道雲中君的,比如這個小筆吏。
甚至許多挑夫和差役也知道雲中君,也知道小吏所說的神巫是誰。
鹿城有著一個巨大的糧倉,裏麵儲備著大量的糧食,因此是不缺糧食的,難的是快速且大量地運出來。
“龍,我聽說了,說是上遊的雲陽郡的大堤也差點崩了,有神仙命一條龍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大堤,逆天改命挽迴了大災。”
“那龍不是死了麽,又有龍來,哪來的這麽多龍?”
“聽說這大江大川裏到處都是龍,隻是平日裏我們看不見罷了,連一些上了年頭的古井裏據說都有龍哩!”
“可惜,我們這裏沒有堵住啊,死了多少人啊!”
“雲陽那邊的大堤更要命,要是垮了,不知道要淹多少地方。”
等候之間,眾人說起了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知道今年為什麽出這麽大的災麽?”
“我知道,聽說是因為修堤的錢都被貪墨了?”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那些……”
“才不是,不對,不是說這個,據說,是因為今年是癸辰年。”
“癸辰年怎麽了?”
“癸辰年是大災之年啊,癸屬水,辰屬龍,這樣的年月群龍諸蛟法力大漲,一個個都想要爭越龍門。”
“雲中君是鎮壓和困鎖這群龍諸蛟的大神,天上的風雨都是聽他的法旨下的,但是今年年頭不對,這些龍想要從雲中君的鎮壓之下脫困而出,想要走蛟過江入海,因此才鬧出了這般災劫。”
“我就說,往年怎麽看來,原來是妖龍作亂啊!”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說是鹿城那邊還鑄了壓龍堤,就是想要壓住這些妖龍,不讓他們走蛟化龍。”
一句話,似乎衍生出了無數種說法,許多人還在推動著這說法。
而關於這場大災的原因,似乎也逐漸變成了天地異變,是妖龍作亂,與人事無關。
大江深處。
一條龍循著大日烈陽升起的光芒緩緩出現,漸漸地抵達了這個流段,岸邊的人也能夠清晰地看到那龍的影子。
“來了,真的來了。”
“看見了麽?”
“看到了,看到了,真的是。”
龍目帶著光亮掃過江邊,璀璨的光芒瞬間將岸上照亮一大片,其似乎在尋找著什麽,隨著光亮的搖晃遠遠看上去就好像在搖擺著頭顱。
終於,那龍停了下來,注視著岸邊。
似乎是發現了那提著燈的天工。
龍逐漸地靠近,這個時候所有人無比緊張,一個個都不敢說話了,有人甚至連唿吸都屏住了,似乎被那神話之中的龐然大物攝住了魂魄心神。
天工一族也同樣如此,但是他卻開口說話了,一邊舉著琉璃燈一邊高聲唿喊。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一句話。
似乎驅散了壓抑和陰霾,讓那龍的威勢不自覺地消散於無形之間。
眾人這才開始大喘氣,一邊瞪著那龍的模樣,一邊看著念誦咒訣的天工。
一旁的官吏眼睛一亮,立刻問道。
“這,莫非是喚龍的咒訣?”
天工聽完,搖了搖頭。
“神巫才知道完整的咒訣,這隻是其中一句。”
“而這咒語,也隻有神巫念才有用,我等念是沒有用的。”
雖然這麽說,但是這一句在天工一族之中流傳甚廣,甚至幾乎是人人知曉。
因為神巫每一次在喚龍而來的時候,也都會這般喊出這開頭的第一句。
天工一族在得到神巫的允許引龍而來或者等候龍的時候,也同樣會不自覺的念起這一句話,哪怕知道他們念也沒有作用。
據說。
因為這蛟龍之屬暴烈兇惡,若是不以雲中君威靈壓製住其兇性,怕是頃刻間就是禍事降臨。
但是隻要念誦雲中君之名,那五湖四海的蛟龍聽到了便會受到震懾,也就不敢作祟了。
而接下來。
那龍也真的老老實實地靠岸,大量的物資被那龍吐出堆積在了岸邊,隨後遠去。
“都在這裏了。”
“趕緊搬迴去,縣令已經接到公文,說馬上就要開始賑災了。”
天工帶著眾人走到了物資堆砌的小山之上,那正是從下遊送上來的賑災物資。
眾人看著那堆積的賑災糧食,上去摸了摸,有人還順手背起來顛了顛,這才迴過神來。
“真的。”
“我的娘誒,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龍來送糧食。”
“你剛剛看到了那龍麽,眼睛真是嚇人,瞪著我感覺魂都差點嚇沒了。”
“這麽多糧食,看起來要少餓死不少人了。”
“來年怎麽辦呢?”
“等水退了,趕種一些糧食唄,還能怎麽辦呢!”
眾人齊心協力開始搬運著賑災糧草,還沒有搬完。
遠遠地。
又看到了一條龍穿過朝陽之金光粼粼的江河。
“快看,又來了。”
“又一條龍。”
“這條好像不一樣?”
“這龍背上怎麽是個螺殼?”
眾人雖然忙個不停,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場景,但是還是忍不住停下手上的事情看向江中。
尤其是那龍過江的時候時不時雙目放光,光柱掃過兩岸,每一次都能引起眾人的一陣驚唿。
這樣的畫麵不論看多少次。
眾人依舊覺得震撼,
隻是,這一次那龍沒有絲毫停留,穿過他們的眼前遠去。
“那龍定然是去奉雲中君的法旨去其他地方的,說不定是隔壁縣的。”
“我兄弟就在隔壁縣,聽說也遭了災,這下他們也有救了。”
“一道法旨,五湖四海的遊龍一個接著一個被召來聽令,雲中君真是厲害啊!”
“你這說的什麽屁話,那可是真正的神仙,能不厲害麽?”
“就是可惜,有些妖龍不知道好歹,竟然敢作亂。”
“等過了今年,這些龍定是要上斬龍台的。”
“不知道那法力通天的神巫是什麽樣的?”
“你見過神巫麽?”
“那哪能有幸見到。”
一條接著一條“龍”聽候雲中君的法旨和神巫的調令,穿江溯遊而上。
晴天白日之下。
這些“龍”絲毫不遮掩地展露著自己的身姿,釋放著神光掃過兩岸。
這個時代的船在江中逆流而行是需要大量的纖夫拖行的,兩岸的灘塗之上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纖夫的血汗和屍骸。
甚至。
曾有人靠著能夠逆行的小木舟而上被當作鬼神,嚇退敵方大軍潰退,繼而追擊贏得大勝。
生活在江邊的人何曾見過這樣無帆還能逆行的大船,尤其是這船還是石頭做成的。
在所有人眼中,根本就沒有將那江中之物和他們眼中名為船的存在並列過。
岸邊的一個個村落縣城。
無數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漁民、村人列於岸上,望著那過江之龍目瞪口呆。
有老翁牽著童子,立於江邊。
“阿爺,那是什麽?”
“是霸下!”
“霸下是什麽?”
“就是龍!”
“要發大災,山川有妖龍想要作祟降災,神仙召出了座下的這些龍來阻止他們作祟。”
“哇,神仙真厲害。”
江畔。
眾人雲集,手持香爐,焚香祭拜。
口中高頌雲中君之名,其聲如雷,震動天地。
眾人皆言:“雲中君威震四方,德配天地,吾等敬仰,故來此地,焚香祭拜,以求庇佑。”
又曰:“雲中君,神威赫赫,庇護眾生,吾等感恩戴德,故來此地,焚香祭拜,以示敬意。”
眾人齊聲高頌,聲震四野,天地為之動容。
到了最後。
甚至於連孩童之間的打鬧做戲,也學會了那一句法咒,一方裝作作祟的妖龍惡蛟,一方扮作神巫。
當然,通常都是神巫降服那作祟的惡蛟。
雖然是孩童的玩鬧,但是似乎也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所有人對於災難的憎惡和恐懼,還有期盼有神仙來終結災難庇佑眾生的願望。
扮作神巫的孩童帶著麵具,手中掐著法訣,口中大喊。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有人扮作惡蛟,隻要聽到這咒語,便立刻隻能俯首聽命。
扮作神巫的孩童得意至極,哈哈大笑。
“惡蛟,竟敢在我麵前作祟。”
“給我趴下,看我不打死你。”
“惡蛟,還不速速給我趴下。”
但是很快,扮作惡蛟的孩童就不樂意了,大聲唿喊。
“為什麽不是我扮神巫,你扮惡蛟?”
扮作神巫的孩童說:“我有咒,念咒你敢不聽我話?”
“惡蛟”一把站了起來:“我也會念,奉請雲中君法旨,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扮作神巫的孩童惱了:“你是惡蛟,怎麽能夠念咒呢?”
路旁。
一個身穿藏藍色道袍的道士站在路邊,見此狀哈哈大笑。
道人自胤州而來,前往堇州陽城。
其是前往陽城赴任社廟的廟祝,陽城那邊的社廟還沒有建好的時候道人就已經出發了,途徑西門郡的時候,所見的便是這樣的畫麵。
孩童之間的打鬧令其哈哈大笑。但是笑著笑著,聽著那不斷響起的念咒聲。
道人卻漸漸變得平靜了下來。
他看向蒼穹之上。
恍惚之間,他仿佛真的聽到了一尊盤坐於九天之上的神靈,正在俯瞰著凡塵世間。
那所有的咒訣正在匯聚向那神靈,聚斂成無數道鎖鏈從天而降,駕馭著諸龍群蛟,壓服那風雨雷電。
“吼!”
甚至於,他耳畔還炸響了一聲諸龍不甘的長吟。
道士嚇了一跳,連忙看向天上。
原來。
是一道驚雷炸響,隨後雨水從天而降。
道士哈哈大笑,在雨中遠去,一邊走,一邊高唱著九歌·雲中君。
“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
那龍每過一條,每經過一次,都在彰顯著雲中君的存在,也彰顯著神仙的法力神通。
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
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一位“神仙”這樣,絲毫不躲躲藏藏地將自己的神通法力彰顯於人世間。
其不藏於故事之中,亦不隱於畫卷與神像之內。
世人或不能見其形貌,然卻能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其存在。
鹿城之外。
走過園子的長廊和石子小徑,踏過那片花早已謝的園圃。
神巫眺望著水麵。
接下了雲中君法旨之後,神巫便又一次渡江而來,依舊借住在牡丹園之中。
倒不是因為這裏更好,更因為這裏靠近江邊和那片沼澤濕地,她每一次來鹿城都和這裏離不開,也有許多事情要在這裏辦成。
“神君曾言,癸辰年天地異變,千山百川之蛟龍欲要掙脫枷鎖走蛟入海,當真是如此。”
“癸對應著這大水,辰對應著這蛟龍,天地異變和蛟龍作亂之下,方才引起了這災劫。”
“神君也曾對我說,迎來地神便可改易地形,也能夠阻止千山百川之蛟龍。”
神巫說完,伸出手指向那沼澤深處。
“你看這牡丹池。”
“想必用不了多久,這裏就會化為一座大湖。”
“一言便可改天換地,欲在此硬生生造出一片巨湖,神君之力實乃不可思議。”
身後的巫覡和巫女低著頭,直到神巫說完之後才開口說道。
“這牡丹龍池也隻有雲君之神通能借天地之力造成,也隻有雲君能夠喚來這般多的蛟龍。”
神巫:“牡丹龍池?”
這裏原本沒有名字,神巫以牡丹池稱唿它,不過此時此刻,巫覡和巫女的口中又多個龍字。
巫女:“傳言許多人曾在這一帶看見龍影出沒,有人說這裏有龍宮,故而人人稱之為牡丹龍池。”
江邊的牡丹池因為長江水位日漸高漲,沒過了其中的孤島。
如今。
這片沼澤已經徹底地連成一片,看起來更像是一片大得沒有邊際的湖。
而這裏隨著當初那個賭約,早已歸屬於神巫,或者說歸屬於雲中君。
從那時候開始,或者說從迎來了地神開始。
這片牡丹池周邊和深處多出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設施,鬼神和龍影經常出沒於其間。
相傳其中。
有吞吐煙火之龍出沒於幽暗之間,其聲吟恐怖,出則地動山搖,令人聞之色變。
亦有人目擊水中忽現孤島數處,細觀之,乃龍種霸下脊背。
至於什麽巡山的鬼神,林中的精怪,陰間的惡鬼等種種傳聞,更是多不勝數。
世人漸漸視這片沼澤濕地為鬼神之所,不敢輕易靠近,避而遠之。
所有人稱唿其為:“牡丹龍池!”
相傳,那裏麵藏著龍宮。
神巫:“或是這般,不過在我看來,神君以通天法力改地易形,更像是想要在這裏蓄養蛟龍,以無上神通法力鎮壓惡蛟妖龍於此。”
巫女:“這!”
相比於世人的猜測,神巫所說的更加駭人,哪怕是經常跟著神巫的巫女和巫覡也不敢說話了。
談話間,遠遠看到江上飄著暗淡的火光。
神巫:“那是什麽?”
巫女:“是祈福的蓮燈,白天裏江邊做了超度亡魂的法會,請來了不少和尚道士念經做法。”
神巫:“原來是這樣。”
畢竟,上遊飄下來不少屍骸,不少人都親眼看到了,加上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讓眾人變得人心惶惶。
而且堇州和胤州距離不遠,一脈相連,鹿城這邊許多人在那邊甚至有著遠親和同宗,見此慘狀自然為之感到心傷。
做一場法會,也算是穩定人心。
巫覡突然說話了:“神巫,真的要應那鹿城郡王之請,敕令群龍諸蛟上堇州麽?”
神巫:“天地不仁,幸得神君憐憫人世,我既然能做一些事情,便當做一些事情。”
說完,神巫不再停留。
一步步上前。
孤身站在江邊,口中高唿。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符詔傳下法咒,奔向大江深處,一尊尊龐然大物之影隨之而動。
隻是這一次,出現的不再是一條龍了,
一條又一條霸下號運輸船從遠方駛來,出現在了牡丹池中。
月色下的江麵上浮現了一座座“孤島”,令人心魄為之一震。
——
西門郡。
畫江流經之處,天蒙蒙亮。
一名天工站在岸邊,高高舉起手上的月影琉璃燈。
“叮咚!”
“叮咚!”
晶瑩的琉璃燈在風中晃蕩,碰撞在杆子上,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如同一首優美的樂曲,給人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燈下。
站在江邊的一行人的影子也跟著一起舞動。
為首舉著琉璃燈的天工身後,幾名穿著綠袍的縣官和小吏好奇地看著那“仙燈”。
後麵還有差役帶著一大群挑夫等候著,挑夫們看著那神奇的燈,還時不時望向大江深處,相比於那燈他們似乎更好奇其他的東西。
“我們這是在等什麽?”
“等龍。”
“等什麽?”
眾差役和挑夫們交頭接耳,一小筆吏搖頭晃腦,忍不住賣弄道。
“你可看見前方那人了麽,此人乃自天界而下的天工神匠,因其需巡遊四方鑄龍堤天池,故有指引龍行之權責,亦能讓龍載己至所欲之地。”
“神巫升天,攜雲中君之旨意下界,得以號令五湖四海之遊龍。”
“那江河之龍,被神巫以神通法力召集於鹿城,此次賑災之物,皆由龍自鹿城運來。”
西門郡這裏更加靠近鹿城,因此還是不少人知道雲中君的,比如這個小筆吏。
甚至許多挑夫和差役也知道雲中君,也知道小吏所說的神巫是誰。
鹿城有著一個巨大的糧倉,裏麵儲備著大量的糧食,因此是不缺糧食的,難的是快速且大量地運出來。
“龍,我聽說了,說是上遊的雲陽郡的大堤也差點崩了,有神仙命一條龍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大堤,逆天改命挽迴了大災。”
“那龍不是死了麽,又有龍來,哪來的這麽多龍?”
“聽說這大江大川裏到處都是龍,隻是平日裏我們看不見罷了,連一些上了年頭的古井裏據說都有龍哩!”
“可惜,我們這裏沒有堵住啊,死了多少人啊!”
“雲陽那邊的大堤更要命,要是垮了,不知道要淹多少地方。”
等候之間,眾人說起了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知道今年為什麽出這麽大的災麽?”
“我知道,聽說是因為修堤的錢都被貪墨了?”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那些……”
“才不是,不對,不是說這個,據說,是因為今年是癸辰年。”
“癸辰年怎麽了?”
“癸辰年是大災之年啊,癸屬水,辰屬龍,這樣的年月群龍諸蛟法力大漲,一個個都想要爭越龍門。”
“雲中君是鎮壓和困鎖這群龍諸蛟的大神,天上的風雨都是聽他的法旨下的,但是今年年頭不對,這些龍想要從雲中君的鎮壓之下脫困而出,想要走蛟過江入海,因此才鬧出了這般災劫。”
“我就說,往年怎麽看來,原來是妖龍作亂啊!”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說是鹿城那邊還鑄了壓龍堤,就是想要壓住這些妖龍,不讓他們走蛟化龍。”
一句話,似乎衍生出了無數種說法,許多人還在推動著這說法。
而關於這場大災的原因,似乎也逐漸變成了天地異變,是妖龍作亂,與人事無關。
大江深處。
一條龍循著大日烈陽升起的光芒緩緩出現,漸漸地抵達了這個流段,岸邊的人也能夠清晰地看到那龍的影子。
“來了,真的來了。”
“看見了麽?”
“看到了,看到了,真的是。”
龍目帶著光亮掃過江邊,璀璨的光芒瞬間將岸上照亮一大片,其似乎在尋找著什麽,隨著光亮的搖晃遠遠看上去就好像在搖擺著頭顱。
終於,那龍停了下來,注視著岸邊。
似乎是發現了那提著燈的天工。
龍逐漸地靠近,這個時候所有人無比緊張,一個個都不敢說話了,有人甚至連唿吸都屏住了,似乎被那神話之中的龐然大物攝住了魂魄心神。
天工一族也同樣如此,但是他卻開口說話了,一邊舉著琉璃燈一邊高聲唿喊。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一句話。
似乎驅散了壓抑和陰霾,讓那龍的威勢不自覺地消散於無形之間。
眾人這才開始大喘氣,一邊瞪著那龍的模樣,一邊看著念誦咒訣的天工。
一旁的官吏眼睛一亮,立刻問道。
“這,莫非是喚龍的咒訣?”
天工聽完,搖了搖頭。
“神巫才知道完整的咒訣,這隻是其中一句。”
“而這咒語,也隻有神巫念才有用,我等念是沒有用的。”
雖然這麽說,但是這一句在天工一族之中流傳甚廣,甚至幾乎是人人知曉。
因為神巫每一次在喚龍而來的時候,也都會這般喊出這開頭的第一句。
天工一族在得到神巫的允許引龍而來或者等候龍的時候,也同樣會不自覺的念起這一句話,哪怕知道他們念也沒有作用。
據說。
因為這蛟龍之屬暴烈兇惡,若是不以雲中君威靈壓製住其兇性,怕是頃刻間就是禍事降臨。
但是隻要念誦雲中君之名,那五湖四海的蛟龍聽到了便會受到震懾,也就不敢作祟了。
而接下來。
那龍也真的老老實實地靠岸,大量的物資被那龍吐出堆積在了岸邊,隨後遠去。
“都在這裏了。”
“趕緊搬迴去,縣令已經接到公文,說馬上就要開始賑災了。”
天工帶著眾人走到了物資堆砌的小山之上,那正是從下遊送上來的賑災物資。
眾人看著那堆積的賑災糧食,上去摸了摸,有人還順手背起來顛了顛,這才迴過神來。
“真的。”
“我的娘誒,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龍來送糧食。”
“你剛剛看到了那龍麽,眼睛真是嚇人,瞪著我感覺魂都差點嚇沒了。”
“這麽多糧食,看起來要少餓死不少人了。”
“來年怎麽辦呢?”
“等水退了,趕種一些糧食唄,還能怎麽辦呢!”
眾人齊心協力開始搬運著賑災糧草,還沒有搬完。
遠遠地。
又看到了一條龍穿過朝陽之金光粼粼的江河。
“快看,又來了。”
“又一條龍。”
“這條好像不一樣?”
“這龍背上怎麽是個螺殼?”
眾人雖然忙個不停,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場景,但是還是忍不住停下手上的事情看向江中。
尤其是那龍過江的時候時不時雙目放光,光柱掃過兩岸,每一次都能引起眾人的一陣驚唿。
這樣的畫麵不論看多少次。
眾人依舊覺得震撼,
隻是,這一次那龍沒有絲毫停留,穿過他們的眼前遠去。
“那龍定然是去奉雲中君的法旨去其他地方的,說不定是隔壁縣的。”
“我兄弟就在隔壁縣,聽說也遭了災,這下他們也有救了。”
“一道法旨,五湖四海的遊龍一個接著一個被召來聽令,雲中君真是厲害啊!”
“你這說的什麽屁話,那可是真正的神仙,能不厲害麽?”
“就是可惜,有些妖龍不知道好歹,竟然敢作亂。”
“等過了今年,這些龍定是要上斬龍台的。”
“不知道那法力通天的神巫是什麽樣的?”
“你見過神巫麽?”
“那哪能有幸見到。”
一條接著一條“龍”聽候雲中君的法旨和神巫的調令,穿江溯遊而上。
晴天白日之下。
這些“龍”絲毫不遮掩地展露著自己的身姿,釋放著神光掃過兩岸。
這個時代的船在江中逆流而行是需要大量的纖夫拖行的,兩岸的灘塗之上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纖夫的血汗和屍骸。
甚至。
曾有人靠著能夠逆行的小木舟而上被當作鬼神,嚇退敵方大軍潰退,繼而追擊贏得大勝。
生活在江邊的人何曾見過這樣無帆還能逆行的大船,尤其是這船還是石頭做成的。
在所有人眼中,根本就沒有將那江中之物和他們眼中名為船的存在並列過。
岸邊的一個個村落縣城。
無數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漁民、村人列於岸上,望著那過江之龍目瞪口呆。
有老翁牽著童子,立於江邊。
“阿爺,那是什麽?”
“是霸下!”
“霸下是什麽?”
“就是龍!”
“要發大災,山川有妖龍想要作祟降災,神仙召出了座下的這些龍來阻止他們作祟。”
“哇,神仙真厲害。”
江畔。
眾人雲集,手持香爐,焚香祭拜。
口中高頌雲中君之名,其聲如雷,震動天地。
眾人皆言:“雲中君威震四方,德配天地,吾等敬仰,故來此地,焚香祭拜,以求庇佑。”
又曰:“雲中君,神威赫赫,庇護眾生,吾等感恩戴德,故來此地,焚香祭拜,以示敬意。”
眾人齊聲高頌,聲震四野,天地為之動容。
到了最後。
甚至於連孩童之間的打鬧做戲,也學會了那一句法咒,一方裝作作祟的妖龍惡蛟,一方扮作神巫。
當然,通常都是神巫降服那作祟的惡蛟。
雖然是孩童的玩鬧,但是似乎也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所有人對於災難的憎惡和恐懼,還有期盼有神仙來終結災難庇佑眾生的願望。
扮作神巫的孩童帶著麵具,手中掐著法訣,口中大喊。
“奉請雲中君法旨!”
“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有人扮作惡蛟,隻要聽到這咒語,便立刻隻能俯首聽命。
扮作神巫的孩童得意至極,哈哈大笑。
“惡蛟,竟敢在我麵前作祟。”
“給我趴下,看我不打死你。”
“惡蛟,還不速速給我趴下。”
但是很快,扮作惡蛟的孩童就不樂意了,大聲唿喊。
“為什麽不是我扮神巫,你扮惡蛟?”
扮作神巫的孩童說:“我有咒,念咒你敢不聽我話?”
“惡蛟”一把站了起來:“我也會念,奉請雲中君法旨,召五湖四海之遊龍聽令!”
扮作神巫的孩童惱了:“你是惡蛟,怎麽能夠念咒呢?”
路旁。
一個身穿藏藍色道袍的道士站在路邊,見此狀哈哈大笑。
道人自胤州而來,前往堇州陽城。
其是前往陽城赴任社廟的廟祝,陽城那邊的社廟還沒有建好的時候道人就已經出發了,途徑西門郡的時候,所見的便是這樣的畫麵。
孩童之間的打鬧令其哈哈大笑。但是笑著笑著,聽著那不斷響起的念咒聲。
道人卻漸漸變得平靜了下來。
他看向蒼穹之上。
恍惚之間,他仿佛真的聽到了一尊盤坐於九天之上的神靈,正在俯瞰著凡塵世間。
那所有的咒訣正在匯聚向那神靈,聚斂成無數道鎖鏈從天而降,駕馭著諸龍群蛟,壓服那風雨雷電。
“吼!”
甚至於,他耳畔還炸響了一聲諸龍不甘的長吟。
道士嚇了一跳,連忙看向天上。
原來。
是一道驚雷炸響,隨後雨水從天而降。
道士哈哈大笑,在雨中遠去,一邊走,一邊高唱著九歌·雲中君。
“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
那龍每過一條,每經過一次,都在彰顯著雲中君的存在,也彰顯著神仙的法力神通。
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
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一位“神仙”這樣,絲毫不躲躲藏藏地將自己的神通法力彰顯於人世間。
其不藏於故事之中,亦不隱於畫卷與神像之內。
世人或不能見其形貌,然卻能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