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開玩笑吧?”
“那可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是超導機製中描述電子狀態的數學模型,你做了簡化……”
邱誌超有些發懵的接過手稿,他仔細看了幾眼,發現確實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有關,但一些內容根本看不懂,就幹脆遞了迴去。
他深吸一口氣,“我信你。你具體說一下,做到什麽程度的簡化了?”
實際上,邱誌超之所以來問一下張碩,一則是因為關係到費米子哈伯特模型,那正是他們的研究。
二則,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張碩到網絡上和人討論費米子哈伯德模型,還確定的說能夠簡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針對一個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明確的發表態度,感覺就有些不對勁,他就過來關心的問一下。
邱誌超有點懵,王輝和齊誌祥也有點懵。
網絡上的情況,反正到現實也是差不多的,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有了解的學者們,都不認為模型的計算模擬能夠得到簡化。
那種數學模型實在太複雜了,根本就無法正常的去計算,隻能做各種各樣各樣的分析。
大量的分析方法也無法給出明確的解析。
辦公室裏也有鍾靜芬默默的當個旁觀者,她是高等研究院的行政副主任,實際上,就是芝麻綠豆的行政人員。
雖然也有個碩士學位,但顯然不懂極其專業的內容。
正因為不懂,心裏上是完全支持張碩的,她覺得張碩能完成很多研究,發表那麽多頂刊論文,顯然比其他人的水平更高。
當出現學術爭議的時候,誰的水平更高,自然誰說的對。
等邱誌超問完的時候,張碩還沒有說話,王輝追問了一句,“能用常規計算機做計算模擬了?”
“那做不到。”
張碩立刻搖頭,“即便是能夠計算簡化,計算量還是非常龐大,常規的計算機不可能做到計算模擬。”
“唿~~~”
邱誌超長唿了一口氣,“那就好,我們的研究還能繼續”,他說完繼續問道,“到底是什麽進展?”
“通過大量計算實現數值法求解,運輸量越大,求解的精準度越高。”
邱誌超聽罷愣了一下,“你再說一遍?”
張碩又重複了一遍。
這下不隻是邱誌超,就連王輝和齊誌祥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輝忍不住問道,“你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張碩還沒有說話,王輝就激動的繼續道,“費米子哈伯德模型能夠數值求解,各類超導機製的研究就能夠迎來一係列突破!”
“我在來高院之前,進過一個超導組做數學工作,在對實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最大的困擾就是數學模型的求解,要用一大堆的手段進行分析,也隻能得到一個大概的結果。”
“超導機製的研究中,數值求解模型,就是數據分析最大的問題。”
“如果能夠做到數值求解,而且越來越精確,那麽各類研究肯定會迎來很多的突破,機製的解釋也會更加準確……”
“這真是太了不起了!”
邱誌超也跟著點頭,“真的很了不起,有好多超導的實驗組都關心我們的研究進展,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量子計算得到更精準的數據。”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不一定要做到計算模擬,這隻是個大方向,現階段更需要的是利用量子計算完成固定參數的數值求解!”
他說著鬱悶道,“如果能用常規計算手段進行數值求解,我們的研究方向肯定要有變化了。”
實際上,影響比他說的大的多。
以量子計算手段研究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最終的目標就是實現模型的計算模擬。
這個目標是非常大的,就像是研究核聚變,想要做到核聚變進行常規應用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而研究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利用量子計算手段數值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隻要能做到這一點,花費幾千萬、上億經費也都是值得的。
這主要是因為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數值求解,對於超導機製的研究非常重要,世界範圍內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們,經常會召開相關的討論會。
很多專業學者研究了各種對於模型分析的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做到數值求解。
隻要能夠進行數值求解,超導機製的研究中就能夠計算出電子的狀態和位置。
這樣一來,很多超導機製的實驗,通過分析就能夠得出結論。
量子計算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階段性目標就在於此,而即便是達成了階段性的目標,因為量子計算方式是對物理現象的模擬,每做一次計算過程都是非常複雜的,都像是進行一個小型實驗一樣,計算成本非常高昂、需要的時間也很長。
張碩的研究則是利用常規計算手段數值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
在成本和時間消耗上,兩種計算方式根本無法進行對比。
當然,量子計算手段完成模型的數值計算,也有量子計算技術發展的意義,但針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而言,毫無疑問是後者更有價值。
邱誌超深吸了一口氣,忽然體會到了譚誌明的感覺,他還是開口問道,“論文完成了嗎?準備投稿什麽期刊?”
“《superconductivity(超導性)》。”張碩說了一個英文期刊名字,隨後道,“我最開始考慮投頂級數學期刊,但想想也不太適合。”
“那些物理期刊,不知道審稿需要多久,所以幹脆就投國內雜誌,《superconductivity》剛好適合。”
邱誌超點點頭,“《superconductivity》確實還不錯,等你投稿了,把論文給我一份。”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根據內容找找下一步的方向。”
……
幾天時間,#張碩外行發言#的熱度已經漸漸消失了。
偶爾還會有自媒體蹭一下熱度,但整體上也隻是幾篇微博消息,帶上幾十、上百個評論而已。
很多人對話題的印象都是,“張碩外行發言,被更專業的人士否定了。”
這個熱點話題中,楊超收獲了流量和穩固的人設,黃立波則是收獲了名氣,好多人都知道了西京科技大學黃立波教授的名字。
很多人漸漸把事情拋在腦後時,英文雜誌《超導性》編輯部,接到了一份70多頁的論文投稿。
《超導性》編輯部,就在東港工業大學內部。
這份專業性的期刊,是東港工業大學聯合科學院物理所與elsevier集團合作出版,專注於超導領域的研究的英文國際期刊。
因為其方向的單一性,還有科學院物理所背書,期刊發展到現在,放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黎峰,是《超導性》編輯組的常駐編輯。
他擁有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有在超導實驗室從事博士後工作的履曆,後來放棄了一線研發工作,進入《超導性》編輯組從事專業審稿工作。
黎峰的工作就是審稿,他手下的人員會把非常專業性的論文會發過來,他會作為專業論文的初審編輯。
這又是很普通的一天。
黎峰打開了工作郵箱就看到了發過來的論文,有三篇論文發到了他手裏,其中兩篇都是幾頁的小論文,類似的論文內容就是一大堆的介紹,還有實驗數據,會讓人看的有些頭疼。
他掃了兩眼以後,就打開了另一篇內容非常多的論文。
70多頁!
這個論文頁數感覺更令人頭疼,黎峰覺得審稿工作,可能需要他一個星期時間。
他正感覺頭疼的時候才注意到投稿人的名字——
張碩,研究員/教授,蘇東大學?
“張碩?”
“不會是重名吧?”
黎峰愣了好半天,又仔細看了下投稿人的信息,才確定就是心裏想的那個張碩。
他看了下論文的標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離散分析法》。
“這下,事大了!”
黎峰感歎的說了一句,他也有注意到前一段時間網上的信息,討論的內容就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簡化。
張碩說能簡化。
各種相關的專業人士站出來說不能簡化,然後張碩的言論被說成是‘外行發言’。
現在張碩竟然針對這個內容進行了投稿,而且還是一篇七十多頁的論文,顯然是研究有了成果。
黎峰帶著感歎掃了幾眼論文內容,發現有些內容根本就看不懂,他仔細想想,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評審。
這麽複雜的數學模型問題,投稿人又是計算數學的頂級專家張碩,還是讓專業人士來評審吧。
黎峰馬上就聯係了超導實驗室,並找到了副主任朱誌龍教授,“朱教授,有個論文你肯定感興趣,我保證。”
“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有關,如果論文通過了,模型的計算分析可能就有了一種新方法。”
“但我也不確定,因為我看不懂內容,也不知道具體進展是什麽。”
黎峰的說法勾起了朱誌龍的興趣,他馬上就去看了論文內容,然後發現自己也看不明白。
這主要是因為,其中有很多複雜的計算數學方法。
朱誌龍是從事超導機製研究的教授,研究也會涉及到計算數學的問題,但是牽扯到非常高深的領域就不明白了。
不過,沒有關係。
朱誌龍馬上就去了應用數學所,找到了國內應用數學最頂級的專家之一——袁華院士。
袁華已經六十三歲了,還在一線做應用數學的研究工作,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袁華知道論文的事情,也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對於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並沒有什麽研究。
在看論文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就需要問朱誌龍。
兩個人就一起做研究。
他們花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終於看完了兩頁的開頭。
其實論文的難度並不是特別高,差不多也就相當於ns方程的計算模擬,但關鍵是,論文內容跨越了計算數學、超導物理兩個領域,還牽扯了一些理解難度高的數學方法。
朱誌龍不懂深奧的計算數學方法。
袁華不懂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以及相關的粒子物理機製。
兩人的知識是能夠互補的,但他們配合顯然沒有那麽默契,花費大量的時間也隻弄懂了一點兒內容。
袁華翻了下剩餘的論文,歎了口氣說道,“我又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再評審了。”
“不審了?”朱誌龍也有點泄氣,但他沒明白袁華的意思。
袁華道,“這個論文是蘇東大學張碩教授的研究。張碩是國際公認的計算數學天才,那還審什麽?”
“在計算數學領域,誰比張碩更專業呢?我們兩個評審,給通過、給不通過,放在論文上有說服力嗎?”
朱誌龍愣了一下,頓時覺得很有道理。
同行評審,是論文審稿的一個重要階段,同時,什麽人評審也很重要。
針對最頂級的數學物理研究,菲爾茲得主、諾貝爾得主作為同行評審才會有說服力,國際上知名度低的學者根本就沒有任何說服力。
如此重大的研究,他們兩個的檔次就有些不夠了。
即便是兩人做評審給了個通過,也根本沒什麽意義,甚至沒有論文的作者‘張碩’有說服力。
那還評審什麽呢?直接發表就好了!
……
袁華的說法不止得到了朱誌龍的認可,也得到了好幾個數學、物理院士的認可。
他們知道了事情以後,都覺得袁華的說的很對。
這種級別的成果麵前,必須找國際最頂級的學者才有說服力,最好是國際學術大獎得主。
數學方麵還能找到菲爾茲得主,計算數學結合超導領域上,就根本找不到國際頂級學者了。
最少,國內沒有。
既然找不到頂級學者做評審,就幹脆把論文直接發布就好了。
《超導性》編輯部並沒有直接做決定,而是和張碩通過郵件交流,問一下是否需要同行評審。
這就是問張碩對研究有沒有信心。
張碩當然非常有信心,論文沒有同行評審也根本無所謂,直接下一期發布就好了。
一周後,《超導性》發布新一期內容。
這一期發布的很突然,因為上一期是在一個月之前,《超導性》的定義是月刊,但實際上,間隔幾個月發布也正常,主要是針對單方向的研究論文數量不夠。
現在突然發布了新一期,而且一期才隻有三篇論文,就讓人感覺很突然了。
當看到第一篇論文以後,相關領域的學者們也知道原因了。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離散分析法》?”
“作者是蘇東大學張碩教授?”
很多人見到論文標題和作者的反應和編輯部的黎峰同出一轍,“這下,事大了!”
“那可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是超導機製中描述電子狀態的數學模型,你做了簡化……”
邱誌超有些發懵的接過手稿,他仔細看了幾眼,發現確實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有關,但一些內容根本看不懂,就幹脆遞了迴去。
他深吸一口氣,“我信你。你具體說一下,做到什麽程度的簡化了?”
實際上,邱誌超之所以來問一下張碩,一則是因為關係到費米子哈伯特模型,那正是他們的研究。
二則,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
張碩到網絡上和人討論費米子哈伯德模型,還確定的說能夠簡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針對一個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明確的發表態度,感覺就有些不對勁,他就過來關心的問一下。
邱誌超有點懵,王輝和齊誌祥也有點懵。
網絡上的情況,反正到現實也是差不多的,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有了解的學者們,都不認為模型的計算模擬能夠得到簡化。
那種數學模型實在太複雜了,根本就無法正常的去計算,隻能做各種各樣各樣的分析。
大量的分析方法也無法給出明確的解析。
辦公室裏也有鍾靜芬默默的當個旁觀者,她是高等研究院的行政副主任,實際上,就是芝麻綠豆的行政人員。
雖然也有個碩士學位,但顯然不懂極其專業的內容。
正因為不懂,心裏上是完全支持張碩的,她覺得張碩能完成很多研究,發表那麽多頂刊論文,顯然比其他人的水平更高。
當出現學術爭議的時候,誰的水平更高,自然誰說的對。
等邱誌超問完的時候,張碩還沒有說話,王輝追問了一句,“能用常規計算機做計算模擬了?”
“那做不到。”
張碩立刻搖頭,“即便是能夠計算簡化,計算量還是非常龐大,常規的計算機不可能做到計算模擬。”
“唿~~~”
邱誌超長唿了一口氣,“那就好,我們的研究還能繼續”,他說完繼續問道,“到底是什麽進展?”
“通過大量計算實現數值法求解,運輸量越大,求解的精準度越高。”
邱誌超聽罷愣了一下,“你再說一遍?”
張碩又重複了一遍。
這下不隻是邱誌超,就連王輝和齊誌祥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輝忍不住問道,“你知道這代表什麽嗎?”
張碩還沒有說話,王輝就激動的繼續道,“費米子哈伯德模型能夠數值求解,各類超導機製的研究就能夠迎來一係列突破!”
“我在來高院之前,進過一個超導組做數學工作,在對實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最大的困擾就是數學模型的求解,要用一大堆的手段進行分析,也隻能得到一個大概的結果。”
“超導機製的研究中,數值求解模型,就是數據分析最大的問題。”
“如果能夠做到數值求解,而且越來越精確,那麽各類研究肯定會迎來很多的突破,機製的解釋也會更加準確……”
“這真是太了不起了!”
邱誌超也跟著點頭,“真的很了不起,有好多超導的實驗組都關心我們的研究進展,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量子計算得到更精準的數據。”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不一定要做到計算模擬,這隻是個大方向,現階段更需要的是利用量子計算完成固定參數的數值求解!”
他說著鬱悶道,“如果能用常規計算手段進行數值求解,我們的研究方向肯定要有變化了。”
實際上,影響比他說的大的多。
以量子計算手段研究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最終的目標就是實現模型的計算模擬。
這個目標是非常大的,就像是研究核聚變,想要做到核聚變進行常規應用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而研究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利用量子計算手段數值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隻要能做到這一點,花費幾千萬、上億經費也都是值得的。
這主要是因為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數值求解,對於超導機製的研究非常重要,世界範圍內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們,經常會召開相關的討論會。
很多專業學者研究了各種對於模型分析的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做到數值求解。
隻要能夠進行數值求解,超導機製的研究中就能夠計算出電子的狀態和位置。
這樣一來,很多超導機製的實驗,通過分析就能夠得出結論。
量子計算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階段性目標就在於此,而即便是達成了階段性的目標,因為量子計算方式是對物理現象的模擬,每做一次計算過程都是非常複雜的,都像是進行一個小型實驗一樣,計算成本非常高昂、需要的時間也很長。
張碩的研究則是利用常規計算手段數值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
在成本和時間消耗上,兩種計算方式根本無法進行對比。
當然,量子計算手段完成模型的數值計算,也有量子計算技術發展的意義,但針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而言,毫無疑問是後者更有價值。
邱誌超深吸了一口氣,忽然體會到了譚誌明的感覺,他還是開口問道,“論文完成了嗎?準備投稿什麽期刊?”
“《superconductivity(超導性)》。”張碩說了一個英文期刊名字,隨後道,“我最開始考慮投頂級數學期刊,但想想也不太適合。”
“那些物理期刊,不知道審稿需要多久,所以幹脆就投國內雜誌,《superconductivity》剛好適合。”
邱誌超點點頭,“《superconductivity》確實還不錯,等你投稿了,把論文給我一份。”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根據內容找找下一步的方向。”
……
幾天時間,#張碩外行發言#的熱度已經漸漸消失了。
偶爾還會有自媒體蹭一下熱度,但整體上也隻是幾篇微博消息,帶上幾十、上百個評論而已。
很多人對話題的印象都是,“張碩外行發言,被更專業的人士否定了。”
這個熱點話題中,楊超收獲了流量和穩固的人設,黃立波則是收獲了名氣,好多人都知道了西京科技大學黃立波教授的名字。
很多人漸漸把事情拋在腦後時,英文雜誌《超導性》編輯部,接到了一份70多頁的論文投稿。
《超導性》編輯部,就在東港工業大學內部。
這份專業性的期刊,是東港工業大學聯合科學院物理所與elsevier集團合作出版,專注於超導領域的研究的英文國際期刊。
因為其方向的單一性,還有科學院物理所背書,期刊發展到現在,放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黎峰,是《超導性》編輯組的常駐編輯。
他擁有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有在超導實驗室從事博士後工作的履曆,後來放棄了一線研發工作,進入《超導性》編輯組從事專業審稿工作。
黎峰的工作就是審稿,他手下的人員會把非常專業性的論文會發過來,他會作為專業論文的初審編輯。
這又是很普通的一天。
黎峰打開了工作郵箱就看到了發過來的論文,有三篇論文發到了他手裏,其中兩篇都是幾頁的小論文,類似的論文內容就是一大堆的介紹,還有實驗數據,會讓人看的有些頭疼。
他掃了兩眼以後,就打開了另一篇內容非常多的論文。
70多頁!
這個論文頁數感覺更令人頭疼,黎峰覺得審稿工作,可能需要他一個星期時間。
他正感覺頭疼的時候才注意到投稿人的名字——
張碩,研究員/教授,蘇東大學?
“張碩?”
“不會是重名吧?”
黎峰愣了好半天,又仔細看了下投稿人的信息,才確定就是心裏想的那個張碩。
他看了下論文的標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離散分析法》。
“這下,事大了!”
黎峰感歎的說了一句,他也有注意到前一段時間網上的信息,討論的內容就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簡化。
張碩說能簡化。
各種相關的專業人士站出來說不能簡化,然後張碩的言論被說成是‘外行發言’。
現在張碩竟然針對這個內容進行了投稿,而且還是一篇七十多頁的論文,顯然是研究有了成果。
黎峰帶著感歎掃了幾眼論文內容,發現有些內容根本就看不懂,他仔細想想,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評審。
這麽複雜的數學模型問題,投稿人又是計算數學的頂級專家張碩,還是讓專業人士來評審吧。
黎峰馬上就聯係了超導實驗室,並找到了副主任朱誌龍教授,“朱教授,有個論文你肯定感興趣,我保證。”
“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有關,如果論文通過了,模型的計算分析可能就有了一種新方法。”
“但我也不確定,因為我看不懂內容,也不知道具體進展是什麽。”
黎峰的說法勾起了朱誌龍的興趣,他馬上就去看了論文內容,然後發現自己也看不明白。
這主要是因為,其中有很多複雜的計算數學方法。
朱誌龍是從事超導機製研究的教授,研究也會涉及到計算數學的問題,但是牽扯到非常高深的領域就不明白了。
不過,沒有關係。
朱誌龍馬上就去了應用數學所,找到了國內應用數學最頂級的專家之一——袁華院士。
袁華已經六十三歲了,還在一線做應用數學的研究工作,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袁華知道論文的事情,也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對於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並沒有什麽研究。
在看論文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就需要問朱誌龍。
兩個人就一起做研究。
他們花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終於看完了兩頁的開頭。
其實論文的難度並不是特別高,差不多也就相當於ns方程的計算模擬,但關鍵是,論文內容跨越了計算數學、超導物理兩個領域,還牽扯了一些理解難度高的數學方法。
朱誌龍不懂深奧的計算數學方法。
袁華不懂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以及相關的粒子物理機製。
兩人的知識是能夠互補的,但他們配合顯然沒有那麽默契,花費大量的時間也隻弄懂了一點兒內容。
袁華翻了下剩餘的論文,歎了口氣說道,“我又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再評審了。”
“不審了?”朱誌龍也有點泄氣,但他沒明白袁華的意思。
袁華道,“這個論文是蘇東大學張碩教授的研究。張碩是國際公認的計算數學天才,那還審什麽?”
“在計算數學領域,誰比張碩更專業呢?我們兩個評審,給通過、給不通過,放在論文上有說服力嗎?”
朱誌龍愣了一下,頓時覺得很有道理。
同行評審,是論文審稿的一個重要階段,同時,什麽人評審也很重要。
針對最頂級的數學物理研究,菲爾茲得主、諾貝爾得主作為同行評審才會有說服力,國際上知名度低的學者根本就沒有任何說服力。
如此重大的研究,他們兩個的檔次就有些不夠了。
即便是兩人做評審給了個通過,也根本沒什麽意義,甚至沒有論文的作者‘張碩’有說服力。
那還評審什麽呢?直接發表就好了!
……
袁華的說法不止得到了朱誌龍的認可,也得到了好幾個數學、物理院士的認可。
他們知道了事情以後,都覺得袁華的說的很對。
這種級別的成果麵前,必須找國際最頂級的學者才有說服力,最好是國際學術大獎得主。
數學方麵還能找到菲爾茲得主,計算數學結合超導領域上,就根本找不到國際頂級學者了。
最少,國內沒有。
既然找不到頂級學者做評審,就幹脆把論文直接發布就好了。
《超導性》編輯部並沒有直接做決定,而是和張碩通過郵件交流,問一下是否需要同行評審。
這就是問張碩對研究有沒有信心。
張碩當然非常有信心,論文沒有同行評審也根本無所謂,直接下一期發布就好了。
一周後,《超導性》發布新一期內容。
這一期發布的很突然,因為上一期是在一個月之前,《超導性》的定義是月刊,但實際上,間隔幾個月發布也正常,主要是針對單方向的研究論文數量不夠。
現在突然發布了新一期,而且一期才隻有三篇論文,就讓人感覺很突然了。
當看到第一篇論文以後,相關領域的學者們也知道原因了。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離散分析法》?”
“作者是蘇東大學張碩教授?”
很多人見到論文標題和作者的反應和編輯部的黎峰同出一轍,“這下,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