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有人受傷了
千金被無情趕出豪門,轉身下鄉了 作者:刀劍山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雪寧忙忙碌碌,可算是把水庫這邊的事給處理好了。
去喝了一碗水,沈雪寧扛起鋤頭去了水庫旁邊的荒地,她準備在這裏種上魚草。
魚也是要吃很多東西的,其中魚草是必不可少的,魚草也好種,把地一鬆,然後把種子灑在地裏,再蓋上一層薄土,澆上水就行了。
魚草種子是沈雪寧在空間裏培育的,不懼寒冷,一年四季都可以種。
水庫旁邊有很多荒地,但不是那種大塊的,都是小塊,拉得長長的,圍在魚塘旁邊,荒地裏還有很多雜草,在鬆土之前還要先把草給挖掉,處理起來還有些費勁兒。
沈雪寧學著村裏人的樣子,直接用鋤頭來挖草,這樣不用彎腰,效率也會高很多。
草從地麵挖起來,直接扔到水庫裏,水泡一泡,草就會腐爛了。
沈雪寧忙忙碌碌,忙活了大半天,可算是把荒地上的草給清理幹淨了,然後下午又鬆土,這是一個費力的體力活兒,挖得滿身是汗。
“還挺費勁兒的。”沈雪寧挖得雙臂都酸痛了。
沈寶宏道:“不挖了,迴家了吧。”
沈雪寧看了看自己努力的成果,還是挺滿意的:“走,明天再來幹了。”累得不行了。
……
次日,沈雪寧一早又來了,昨晚睡前喝了一杯靈泉水,睡了一覺,今天神清氣爽,神采奕奕。
來到水庫邊,沈雪寧繼續鬆土。
這裏的地形實在是太差了,不然就用鬆土機了。
沈雪寧努力把地給全部處理好了,接下來把地的表麵給整理一下,盡量弄平整,隨後她把魚草種子撒到了地裏。
撒了種子後,從旁邊取一些泥土來,蓋在種子上,隨後澆上營養液。
做到這裏就算完事了,沈雪寧扛上鋤頭,收工。
沈寶宏道:“接下來你準備幹什麽?”
沈雪寧道:“準備在養豬場裏種上菜,用來喂豬。”說著她轉了一個彎兒,走進了養豬場。
把鋤頭拿到手裏,然後把養豬場裏的空地給挖了。
這裏有很多空地,圍牆邊上,場壩中間,還有一些角角落落,本來準備是種花草的,但老板混不下去,這些就荒廢了。
沈雪寧把空地整理出來,然後迴去拿了一些大白菜菜苗過來,種在了這些空地裏。
花花草草不實用,種菜最好了。
沈雪寧把菜苗種滿了養豬場,現在看起來還挺荒蕪的,以後長起來就好了。
忙完這些,一天又過去了。
……
沈爺爺給沈雪寧打電話,聲音有些著急:“寧寧,你迴家了嗎?山腳這邊出了點兒事,你快來看看。”
沈雪寧聽著不對勁,立馬道:“來了來了。”
她很快趕了過去。
山腳這邊在修建圍欄,有位工人不小心受傷了,傷得挺嚴重的,流了好多血,包工頭說送他去醫院,但他不願意去,怕花錢。
沈雪寧趕過來的時候,大家正在勸說那位工人。
“怎麽了?”沈雪寧問。
包工頭說了一下前因後果:“沈老板,你來得正好,你看怎麽辦吧?”
沈雪寧道:“去村醫院,包紮一下,打一下破傷風針。”
工人問道:“要很多錢嗎?”
“不要錢,不要錢,走吧。”沈雪寧對大夥兒道,“你們來個人陪他一起去。”
包工頭道:“我陪他去。”
一路走,一路都在流血,看起來觸目驚心的。
沈雪寧問:“怎麽突然受傷了?”
工人道:“不小心,昨晚睡得有些晚,今天精神不太好,所以就受傷了。”
沈雪寧道:“幹活兒辛苦,晚上不要熬夜,早點兒睡。”
工人點點頭:“知道了。”
來到村醫院,沈雪寧趕緊讓醫生給他處理傷口,真是好大一條傷口,醫生直接說要縫針,而且起碼要縫十針。
沈雪寧看了一眼傷口,而後趕緊移開了目光,看起來挺殘忍的,不太忍心看。
村醫院的三位醫生都是醫術不錯的醫生,處理這樣的傷口都是小問題,很快就給處理好了,血也給止住了。
包工頭對工人道:“你迴去休息吧,這傷肯定是幹不了什麽了。”
不幹活兒就沒工錢了,工人道:“我覺得沒什麽大礙,讓我繼續幹吧,我不會礙事的。”
包工頭沒有同意:“迴去休息,不幹了,剛剛流了那麽多血,看著都瘮得慌。”
工人還在爭取:“讓我幹吧,不過一點兒小傷口,我不會耽誤工期的。”
包工頭擺擺手:“迴家去吧,等傷好了再幹。”
工人最後還是悻悻然地走了。
沈雪寧對包工頭道:“你多監督一下大家,盡量避免受傷這些事。”
包工頭應道:“我知道了。”
……
劉娟問道:“寧寧,我聽說工人受傷了?”
沈雪寧如實迴答:“是,還縫了十針,挺大一條傷口。”
劉娟同情道:“這麽不小心啊?”
沈雪寧道:“幹活兒嘛,難免受傷,也不奇怪。”
劉娟道:“要小心啊。”
沈雪寧道:“我已經叮囑他們了,他們以後應該會引起注意。”
劉娟點點頭:“嗯。”
聽說有工人受傷,大家都緊張了一下,後麵聽說處理好了,大家才放心了。
沈寶宏問道:“雪寧,工人受傷了,我們要表示一下嗎?”
沈雪寧道:“這是外包出去的活兒,不用表示,如果是我的員工受傷了,我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
沈寶宏想了想:“也是哈,他是人家的工人,用不著我們做什麽。”
不過這件事引起了沈雪寧的注意,為此開了一個安全會議,讓工人注意安全,寧願幹活兒慢點兒,也別受傷什麽的。
……
姥姥打電話給沈雪寧:“寧寧,那個姥姥想跟你說一件事。”
沈雪寧道:“姥姥,你說。”
姥姥道:“那個牛油,我建議單獨放到一個地方去熬製,這會兒食堂已經沒地方來熬了。”
牛油一直是在食堂熬製的,食堂有大鐵鍋,但現在大鐵鍋需要炒菜做菜,空著的時間少,所以就沒辦法熬製牛油了。
沈雪寧道:“我來看看。”
姥姥應道:“你來吧,看看,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去喝了一碗水,沈雪寧扛起鋤頭去了水庫旁邊的荒地,她準備在這裏種上魚草。
魚也是要吃很多東西的,其中魚草是必不可少的,魚草也好種,把地一鬆,然後把種子灑在地裏,再蓋上一層薄土,澆上水就行了。
魚草種子是沈雪寧在空間裏培育的,不懼寒冷,一年四季都可以種。
水庫旁邊有很多荒地,但不是那種大塊的,都是小塊,拉得長長的,圍在魚塘旁邊,荒地裏還有很多雜草,在鬆土之前還要先把草給挖掉,處理起來還有些費勁兒。
沈雪寧學著村裏人的樣子,直接用鋤頭來挖草,這樣不用彎腰,效率也會高很多。
草從地麵挖起來,直接扔到水庫裏,水泡一泡,草就會腐爛了。
沈雪寧忙忙碌碌,忙活了大半天,可算是把荒地上的草給清理幹淨了,然後下午又鬆土,這是一個費力的體力活兒,挖得滿身是汗。
“還挺費勁兒的。”沈雪寧挖得雙臂都酸痛了。
沈寶宏道:“不挖了,迴家了吧。”
沈雪寧看了看自己努力的成果,還是挺滿意的:“走,明天再來幹了。”累得不行了。
……
次日,沈雪寧一早又來了,昨晚睡前喝了一杯靈泉水,睡了一覺,今天神清氣爽,神采奕奕。
來到水庫邊,沈雪寧繼續鬆土。
這裏的地形實在是太差了,不然就用鬆土機了。
沈雪寧努力把地給全部處理好了,接下來把地的表麵給整理一下,盡量弄平整,隨後她把魚草種子撒到了地裏。
撒了種子後,從旁邊取一些泥土來,蓋在種子上,隨後澆上營養液。
做到這裏就算完事了,沈雪寧扛上鋤頭,收工。
沈寶宏道:“接下來你準備幹什麽?”
沈雪寧道:“準備在養豬場裏種上菜,用來喂豬。”說著她轉了一個彎兒,走進了養豬場。
把鋤頭拿到手裏,然後把養豬場裏的空地給挖了。
這裏有很多空地,圍牆邊上,場壩中間,還有一些角角落落,本來準備是種花草的,但老板混不下去,這些就荒廢了。
沈雪寧把空地整理出來,然後迴去拿了一些大白菜菜苗過來,種在了這些空地裏。
花花草草不實用,種菜最好了。
沈雪寧把菜苗種滿了養豬場,現在看起來還挺荒蕪的,以後長起來就好了。
忙完這些,一天又過去了。
……
沈爺爺給沈雪寧打電話,聲音有些著急:“寧寧,你迴家了嗎?山腳這邊出了點兒事,你快來看看。”
沈雪寧聽著不對勁,立馬道:“來了來了。”
她很快趕了過去。
山腳這邊在修建圍欄,有位工人不小心受傷了,傷得挺嚴重的,流了好多血,包工頭說送他去醫院,但他不願意去,怕花錢。
沈雪寧趕過來的時候,大家正在勸說那位工人。
“怎麽了?”沈雪寧問。
包工頭說了一下前因後果:“沈老板,你來得正好,你看怎麽辦吧?”
沈雪寧道:“去村醫院,包紮一下,打一下破傷風針。”
工人問道:“要很多錢嗎?”
“不要錢,不要錢,走吧。”沈雪寧對大夥兒道,“你們來個人陪他一起去。”
包工頭道:“我陪他去。”
一路走,一路都在流血,看起來觸目驚心的。
沈雪寧問:“怎麽突然受傷了?”
工人道:“不小心,昨晚睡得有些晚,今天精神不太好,所以就受傷了。”
沈雪寧道:“幹活兒辛苦,晚上不要熬夜,早點兒睡。”
工人點點頭:“知道了。”
來到村醫院,沈雪寧趕緊讓醫生給他處理傷口,真是好大一條傷口,醫生直接說要縫針,而且起碼要縫十針。
沈雪寧看了一眼傷口,而後趕緊移開了目光,看起來挺殘忍的,不太忍心看。
村醫院的三位醫生都是醫術不錯的醫生,處理這樣的傷口都是小問題,很快就給處理好了,血也給止住了。
包工頭對工人道:“你迴去休息吧,這傷肯定是幹不了什麽了。”
不幹活兒就沒工錢了,工人道:“我覺得沒什麽大礙,讓我繼續幹吧,我不會礙事的。”
包工頭沒有同意:“迴去休息,不幹了,剛剛流了那麽多血,看著都瘮得慌。”
工人還在爭取:“讓我幹吧,不過一點兒小傷口,我不會耽誤工期的。”
包工頭擺擺手:“迴家去吧,等傷好了再幹。”
工人最後還是悻悻然地走了。
沈雪寧對包工頭道:“你多監督一下大家,盡量避免受傷這些事。”
包工頭應道:“我知道了。”
……
劉娟問道:“寧寧,我聽說工人受傷了?”
沈雪寧如實迴答:“是,還縫了十針,挺大一條傷口。”
劉娟同情道:“這麽不小心啊?”
沈雪寧道:“幹活兒嘛,難免受傷,也不奇怪。”
劉娟道:“要小心啊。”
沈雪寧道:“我已經叮囑他們了,他們以後應該會引起注意。”
劉娟點點頭:“嗯。”
聽說有工人受傷,大家都緊張了一下,後麵聽說處理好了,大家才放心了。
沈寶宏問道:“雪寧,工人受傷了,我們要表示一下嗎?”
沈雪寧道:“這是外包出去的活兒,不用表示,如果是我的員工受傷了,我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
沈寶宏想了想:“也是哈,他是人家的工人,用不著我們做什麽。”
不過這件事引起了沈雪寧的注意,為此開了一個安全會議,讓工人注意安全,寧願幹活兒慢點兒,也別受傷什麽的。
……
姥姥打電話給沈雪寧:“寧寧,那個姥姥想跟你說一件事。”
沈雪寧道:“姥姥,你說。”
姥姥道:“那個牛油,我建議單獨放到一個地方去熬製,這會兒食堂已經沒地方來熬了。”
牛油一直是在食堂熬製的,食堂有大鐵鍋,但現在大鐵鍋需要炒菜做菜,空著的時間少,所以就沒辦法熬製牛油了。
沈雪寧道:“我來看看。”
姥姥應道:“你來吧,看看,我們一起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