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黨衛軍航空隊的火箭截擊機還沒升空就遭遇到了沉重的一擊。48具發射裝置,連同48架火箭截擊機一起化為灰燼。這並不是最難以挽迴的損失。在空襲造成的大爆炸中,德國人還失去了幾乎48個地勤分隊。這個損失才真正讓德國人心疼不已。
和完全被視為一次性炮灰的飛行員不同,黨衛軍航空隊火箭截擊機部隊的地勤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由於這種飛機的維護和起飛準備都極其的複雜而危險,所以維護它的地勤都是這方麵的尖子。這支地勤隊伍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擁有理工科的學士學位。在損失掉的48個小組中,所有的隊長都有著長期的化工和機械維護方麵的經驗,其中有11位隊長更擁有碩士學位。他們的數量才是真正限製著這支軍隊的規模的瓶頸。
這樣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黨衛軍航空隊恐怕都很難組織百機級別的大攔截了。
不過,太大的損失,也讓這支隊伍的指揮官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心理狀態裏。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比如賭博,當一個人在賭博中,輸掉了半個月的工資的時候,他會非常的心疼,並且很可能立馬收手,退出賭博。但如果他一下子輸掉了一半的家底,那他多半會毫不猶豫的把剩下的本錢一股腦的都堆上去。
托馬斯上校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所以他下達了剩餘的截擊機全部起飛的命令。
不過說托馬斯完全昏了頭,也是不公平的。從發射基地遭到這樣組織良好的突襲可以輕易的看出,敵人掌握了自己這支部隊的情報。但從敵人派出的攻擊機的數量來看,敵人也明顯低估了自己所擁有的截擊機的數量。這樣一來,如果在此時發起攻擊,一定會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吧?
另外,他也確實還有賭一把的本錢,他還有52架飛機,而且他的部下和空軍裏的那些家夥不同。空軍裏的那些家夥水平更高,更訓練有素,但論到戰鬥意誌,那些隻關注自己的成績單的家夥是沒法和自己手中這隻全部由自願者組成的突擊隊相比的。
隻是最終得以升空的戰機並沒有52架這麽多。有一些飛機或者是發射架雖然在剛才的突襲中並沒有被摧毀,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壞。最終,隻有35架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可以被發射了出去。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推想,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一旦被發射升空,敵人基本上就對它無能為力了。因為它的爬升太迅速了,敵人的戰鬥機根本就跟不上。
盟軍的轟炸機大多在7000米高度上活動,戰鬥機也在這個高度上。而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會一口氣一高得驚人的爬升率爬到10000米,然後俯衝下來,等到俯衝到可以發起攻擊的高度的時候,他們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盟軍的護航戰鬥機,到那個時候,盟軍戰鬥機根本就沒辦法攔截他們了。
魯卡是一個炮灰飛行員。嗯,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事實上,每一位登上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的飛行員,在登機前都留下了一份遺書。魯卡也寫下了一份遺書。這封遺書後來在德國的電台裏播出過,用了鼓舞戰士們為……而戰鬥,在這份公眾版的遺書裏,魯卡批判了猶太人對帝國,對人類的危害。並大義淩然的宣稱為國犧牲乃是每個德國人的義務。對國家,對元首的忠誠既是我的榮譽。最後他號召更多的德國青年站出來為國家犧牲。
不過,依據戰後解密的資料,那份公眾版的遺書完全是戈培爾係統篡改出來的。至於原始版本,後來已經找不到了。按知情人的說法,那份遺書上主要的內容其實隻有一點,那就是告訴他媽媽,如果自己死了,家裏可以得到的一些優惠政策,希望媽媽能利用這個養活兩個弟弟。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魯卡坐在座艙裏——更準確的說,是躺在座艙裏,緊張的等待著發射。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還燃燒著烈火。不時還會傳來樹木在火焰中折斷的聲音。
就在大群的英國轟炸機已經出現在他的視野裏了的時候,發射的命令終於被發出了。魯卡背後的發動機開始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有活到了戰後的一位飛行員迴憶說,這東西隻要多飛個幾次,絕對會變成聾子),然後魯卡就覺得好像有人在背上踹了它一腳一樣,飛機就飛起來了。
魯卡的運氣不錯,起飛過程很順利。就在他右邊一點,還有一架飛機比他略微早了十分之一秒起飛。魯卡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架飛機。當那架飛機剛剛爬到500-600米高度的時候,魯卡發現,那架飛機發動機左側也冒出一點小火苗。這個小火苗正在迅速的變大,最終當那架飛機爬升到1100米左右的高度的時候,爆炸發生了。整架飛機炸成了一個大火球,無數的碎片帶著火焰向魯卡的飛機射來。
在爬升中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是無法控製的,不過由於它驚人的爬升率,敵方戰鬥機也很難有攔截它的機會,但此時,麵對著友機爆炸的碎片,魯卡就隻能寄希望於運氣了。
不過幸運女神的確站在了魯卡的這邊,抓著她的裙邊,魯卡躲過了這幾乎是必死的變故——幾塊帶著火焰的碎片從他的飛機旁邊掠過,卻沒有擊中他。
短短幾十秒之後,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就已經在高度上超越了英國人的轟炸機群。
現在,飛機的燃料已經消耗殆盡,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的爬升率開始下降,魯卡開始正式接管飛機,這時候,他的高度已經達到了10000米。
飛機開始顫抖了起來,魯卡知道,這時發動機燃料即將耗盡的表現,乘著發動機還有點推力,他改平了飛機。然後還是向下滑翔俯衝。
使用火箭彈攻擊轟炸機群,最合理的進入角度是側麵。從這樣的角度射出的火箭彈有著最高的命中幾率。雖然沒有實際上練習過,但是最近多次的地麵演練還是讓菜鳥們記住了攻擊前先繞到側麵去的要求。
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一邊加速下滑,一邊開始轉向。
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好看到,他兩點鍾方向上的另一架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突然劇烈抖動了起來,然後就折斷了機翼一頭栽了下去。接著一架奇形怪狀的飛機一掠而過。
德國人不知道,有一隊p-81戰鬥機一直呆在轟炸機群上麵,飛翔在11000米左右的高度上。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攔截可能出現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
時間倒迴到一天前,在美英聯合戰術會議上,羅恩正在講解他的方案。
“……將敵人消滅在地麵上是最經濟的辦法。但我們決不能完全寄希望於這一點。我們不可能每次行動都能得到像今天這樣好的情報支援。都能在地麵消滅敵人。其實,敵人的這種飛機極易隱蔽,我們不可能次次都提前發現。所以我們必須有在天空中堂堂正正的消滅敵人的手段。”
“依據我們上次遭遇這東西的經驗,尤其是他們那可怕的爬升率,我推斷,這東西多半是采用火箭動力,將這種飛機推到某個高於我們轟炸機通常位置的高度上,然後俯衝攻擊我們。我們都知道,火箭發動機推力大,但是燃料消耗得也快。而且它還需要自帶氧化劑。所以,我認為這種飛機的動力飛行時間一定小得可憐。再考慮到他們所攜帶的彈藥重量,再考慮到其他裝置的重量,一位數學家幫助我估算了它的爬升高度,大概不會超過11000米。當他們爬升到這高度時,他們的飛機的運動能力最低。我們就在這個高度上布置一批戰鬥機,在這裏消滅它們。”
羅恩的這個看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雖然也許這一次,依靠襲擊之類的手段,多半就能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中。但是戰爭,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堂堂正正的力量來爭取勝利的。事實上,一支軍隊如果沒有在堂堂正正的戰鬥中與敵人抗衡的能力,那就不會有通過所謂計謀擊敗對手的可能。
羅恩小時候看曆史,看到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我大清”被數千敵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常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為什麽在和洋鬼子打仗的時候不會用計謀呢?就像《三國演義》裏那樣,先是詐敗,然後帶著敵人進到包圍圈裏,接著火攻水淹,幾千人而已,如果那時候能有個諸葛亮,擺平他們還不是小菜一碟?
但羅恩現在早已經明白,計謀這個東西,隻有在力量相當的時候才有用。否則就純粹是笑話。就比如朝鮮戰場上,二次戰役中,誌願軍采用了一係列的誘敵深入、穿插包圍之類的計謀。也收獲了可觀的戰果。但是誌願軍能打出這樣的一戰,除了“計謀”的作用外,誌願軍本身的戰鬥力才是勝利的根本。在這一戰中,誌願軍第113師從德川出發,沿山間小路向三所裏迂迴,14小時前進70餘公裏,切斷了美軍第9軍由軍隅裏經三所裏通往順川的退路,並且靠著一個輕裝步兵師的兵力,違背“歸師勿遏”的原則,擋住美軍第9軍這隻機械化部隊的兩條退路,並在此後的四天時間裏,讓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居於明顯優勢的敵軍不得越雷池一步。如果誌願軍沒有這樣的足以在正麵對抗中頂住敵軍的戰鬥力,如果誌願軍是某支一個師能被一個大隊的鬼子追著打,打死的鬼子,還不如投降鬼子當偽軍的人數多的隊伍,那二次戰役的誘敵深入恐怕直接就會變成潰敗,至於後麵的穿插包圍就更是笑話了。
所以,戰鬥中,偷襲、伏擊固然重要,但找出一種能在通常的正麵交戰中克製對手的戰術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和完全被視為一次性炮灰的飛行員不同,黨衛軍航空隊火箭截擊機部隊的地勤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由於這種飛機的維護和起飛準備都極其的複雜而危險,所以維護它的地勤都是這方麵的尖子。這支地勤隊伍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擁有理工科的學士學位。在損失掉的48個小組中,所有的隊長都有著長期的化工和機械維護方麵的經驗,其中有11位隊長更擁有碩士學位。他們的數量才是真正限製著這支軍隊的規模的瓶頸。
這樣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黨衛軍航空隊恐怕都很難組織百機級別的大攔截了。
不過,太大的損失,也讓這支隊伍的指揮官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心理狀態裏。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比如賭博,當一個人在賭博中,輸掉了半個月的工資的時候,他會非常的心疼,並且很可能立馬收手,退出賭博。但如果他一下子輸掉了一半的家底,那他多半會毫不猶豫的把剩下的本錢一股腦的都堆上去。
托馬斯上校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所以他下達了剩餘的截擊機全部起飛的命令。
不過說托馬斯完全昏了頭,也是不公平的。從發射基地遭到這樣組織良好的突襲可以輕易的看出,敵人掌握了自己這支部隊的情報。但從敵人派出的攻擊機的數量來看,敵人也明顯低估了自己所擁有的截擊機的數量。這樣一來,如果在此時發起攻擊,一定會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吧?
另外,他也確實還有賭一把的本錢,他還有52架飛機,而且他的部下和空軍裏的那些家夥不同。空軍裏的那些家夥水平更高,更訓練有素,但論到戰鬥意誌,那些隻關注自己的成績單的家夥是沒法和自己手中這隻全部由自願者組成的突擊隊相比的。
隻是最終得以升空的戰機並沒有52架這麽多。有一些飛機或者是發射架雖然在剛才的突襲中並沒有被摧毀,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壞。最終,隻有35架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可以被發射了出去。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推想,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一旦被發射升空,敵人基本上就對它無能為力了。因為它的爬升太迅速了,敵人的戰鬥機根本就跟不上。
盟軍的轟炸機大多在7000米高度上活動,戰鬥機也在這個高度上。而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會一口氣一高得驚人的爬升率爬到10000米,然後俯衝下來,等到俯衝到可以發起攻擊的高度的時候,他們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盟軍的護航戰鬥機,到那個時候,盟軍戰鬥機根本就沒辦法攔截他們了。
魯卡是一個炮灰飛行員。嗯,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事實上,每一位登上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的飛行員,在登機前都留下了一份遺書。魯卡也寫下了一份遺書。這封遺書後來在德國的電台裏播出過,用了鼓舞戰士們為……而戰鬥,在這份公眾版的遺書裏,魯卡批判了猶太人對帝國,對人類的危害。並大義淩然的宣稱為國犧牲乃是每個德國人的義務。對國家,對元首的忠誠既是我的榮譽。最後他號召更多的德國青年站出來為國家犧牲。
不過,依據戰後解密的資料,那份公眾版的遺書完全是戈培爾係統篡改出來的。至於原始版本,後來已經找不到了。按知情人的說法,那份遺書上主要的內容其實隻有一點,那就是告訴他媽媽,如果自己死了,家裏可以得到的一些優惠政策,希望媽媽能利用這個養活兩個弟弟。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魯卡坐在座艙裏——更準確的說,是躺在座艙裏,緊張的等待著發射。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還燃燒著烈火。不時還會傳來樹木在火焰中折斷的聲音。
就在大群的英國轟炸機已經出現在他的視野裏了的時候,發射的命令終於被發出了。魯卡背後的發動機開始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有活到了戰後的一位飛行員迴憶說,這東西隻要多飛個幾次,絕對會變成聾子),然後魯卡就覺得好像有人在背上踹了它一腳一樣,飛機就飛起來了。
魯卡的運氣不錯,起飛過程很順利。就在他右邊一點,還有一架飛機比他略微早了十分之一秒起飛。魯卡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架飛機。當那架飛機剛剛爬到500-600米高度的時候,魯卡發現,那架飛機發動機左側也冒出一點小火苗。這個小火苗正在迅速的變大,最終當那架飛機爬升到1100米左右的高度的時候,爆炸發生了。整架飛機炸成了一個大火球,無數的碎片帶著火焰向魯卡的飛機射來。
在爬升中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是無法控製的,不過由於它驚人的爬升率,敵方戰鬥機也很難有攔截它的機會,但此時,麵對著友機爆炸的碎片,魯卡就隻能寄希望於運氣了。
不過幸運女神的確站在了魯卡的這邊,抓著她的裙邊,魯卡躲過了這幾乎是必死的變故——幾塊帶著火焰的碎片從他的飛機旁邊掠過,卻沒有擊中他。
短短幾十秒之後,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就已經在高度上超越了英國人的轟炸機群。
現在,飛機的燃料已經消耗殆盡,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的爬升率開始下降,魯卡開始正式接管飛機,這時候,他的高度已經達到了10000米。
飛機開始顫抖了起來,魯卡知道,這時發動機燃料即將耗盡的表現,乘著發動機還有點推力,他改平了飛機。然後還是向下滑翔俯衝。
使用火箭彈攻擊轟炸機群,最合理的進入角度是側麵。從這樣的角度射出的火箭彈有著最高的命中幾率。雖然沒有實際上練習過,但是最近多次的地麵演練還是讓菜鳥們記住了攻擊前先繞到側麵去的要求。
魯卡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一邊加速下滑,一邊開始轉向。
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好看到,他兩點鍾方向上的另一架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突然劇烈抖動了起來,然後就折斷了機翼一頭栽了下去。接著一架奇形怪狀的飛機一掠而過。
德國人不知道,有一隊p-81戰鬥機一直呆在轟炸機群上麵,飛翔在11000米左右的高度上。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攔截可能出現的ba349火箭動力截擊機。
時間倒迴到一天前,在美英聯合戰術會議上,羅恩正在講解他的方案。
“……將敵人消滅在地麵上是最經濟的辦法。但我們決不能完全寄希望於這一點。我們不可能每次行動都能得到像今天這樣好的情報支援。都能在地麵消滅敵人。其實,敵人的這種飛機極易隱蔽,我們不可能次次都提前發現。所以我們必須有在天空中堂堂正正的消滅敵人的手段。”
“依據我們上次遭遇這東西的經驗,尤其是他們那可怕的爬升率,我推斷,這東西多半是采用火箭動力,將這種飛機推到某個高於我們轟炸機通常位置的高度上,然後俯衝攻擊我們。我們都知道,火箭發動機推力大,但是燃料消耗得也快。而且它還需要自帶氧化劑。所以,我認為這種飛機的動力飛行時間一定小得可憐。再考慮到他們所攜帶的彈藥重量,再考慮到其他裝置的重量,一位數學家幫助我估算了它的爬升高度,大概不會超過11000米。當他們爬升到這高度時,他們的飛機的運動能力最低。我們就在這個高度上布置一批戰鬥機,在這裏消滅它們。”
羅恩的這個看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雖然也許這一次,依靠襲擊之類的手段,多半就能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中。但是戰爭,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堂堂正正的力量來爭取勝利的。事實上,一支軍隊如果沒有在堂堂正正的戰鬥中與敵人抗衡的能力,那就不會有通過所謂計謀擊敗對手的可能。
羅恩小時候看曆史,看到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我大清”被數千敵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常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為什麽在和洋鬼子打仗的時候不會用計謀呢?就像《三國演義》裏那樣,先是詐敗,然後帶著敵人進到包圍圈裏,接著火攻水淹,幾千人而已,如果那時候能有個諸葛亮,擺平他們還不是小菜一碟?
但羅恩現在早已經明白,計謀這個東西,隻有在力量相當的時候才有用。否則就純粹是笑話。就比如朝鮮戰場上,二次戰役中,誌願軍采用了一係列的誘敵深入、穿插包圍之類的計謀。也收獲了可觀的戰果。但是誌願軍能打出這樣的一戰,除了“計謀”的作用外,誌願軍本身的戰鬥力才是勝利的根本。在這一戰中,誌願軍第113師從德川出發,沿山間小路向三所裏迂迴,14小時前進70餘公裏,切斷了美軍第9軍由軍隅裏經三所裏通往順川的退路,並且靠著一個輕裝步兵師的兵力,違背“歸師勿遏”的原則,擋住美軍第9軍這隻機械化部隊的兩條退路,並在此後的四天時間裏,讓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居於明顯優勢的敵軍不得越雷池一步。如果誌願軍沒有這樣的足以在正麵對抗中頂住敵軍的戰鬥力,如果誌願軍是某支一個師能被一個大隊的鬼子追著打,打死的鬼子,還不如投降鬼子當偽軍的人數多的隊伍,那二次戰役的誘敵深入恐怕直接就會變成潰敗,至於後麵的穿插包圍就更是笑話了。
所以,戰鬥中,偷襲、伏擊固然重要,但找出一種能在通常的正麵交戰中克製對手的戰術才是最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