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費城。


    國會大廈的議事廳裏,漢密爾頓站在發言席上,揮動著右手,高聲道:


    “時隔20年,傲慢的英國人再次將我們的貿易權碾碎,將我們的尊嚴踩在腳下!


    “聯邦政府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我國在加勒比海的商道,必須以絕對強硬的姿態,讓英國人立刻釋放所有非法扣押的商船,並承諾不得繼續攔截、逮捕我國的船隻和船員!”


    作為美國鷹派中最強硬的代表人物,通常議員們不會對他的話做出太大反響。


    然而,這次議事廳裏卻爆發出震天的喊聲:


    “必須對英國人強硬!”


    “立刻發出外交抗議!”


    “自由貿易絕不能受到破壞!”


    甚至有十多名議員激動得走到台上,站在漢密爾頓身後,一同揮手表示支持。


    也難怪他們會如此同仇敵愾,就在一個多月前,新成立的聖多明戈政府向美國發來了特別貿易許可證!


    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在聖多明戈獨立之後,沒有貿易許可證的商船是無法從那裏買到一根甘蔗的。


    而這突如其來的特別許可證意味著,美國商人隻需要在聖多明戈裝滿甘蔗,然後去一趟歐洲,以蔗糖目前漲上天的價格,輕鬆就能賺到140%的巨額利潤!


    當然,這份許可證其實是法國顧問從巴黎帶來的——按照法、聖秘密協議,聖多明戈十年內出產的甘蔗隻能出售給擁有法國授權的人。


    雖然約瑟夫相信,聖多明戈政府大概率能拖死英國遠征軍,但考慮到島上的產出單一,很多物資都依靠外界輸入,所以決定拉近在咫尺的美國“搭把手”。


    不出他所料,美國人立刻陷入了瘋狂。


    海量的商船如同聞見了肉味的餓狗般湧向太子港。


    然而,英國海軍為了阻止聖多明戈的黑人政府從外界獲得物資補給,封鎖了這座海港。


    很快,就有好幾艘美國商船因“資助暴亂”罪,遭到英國扣押。


    但這卻根本擋不住美國人前赴後繼的狂熱。


    在140%的利潤誘惑下,別說艦炮了,就算上帝降下神罰,都別想讓他們退縮。


    同時,精明的商人們轉而在聖多明戈島的阿蘇阿港、普拉塔港等以前不怎麽起眼的港口裝卸貨。


    英國艦隊隻能日夜環島巡邏,疲於奔命,但也因此逮捕了更多的美國船隻。


    終於,美國政府爆發了。


    嗯,加勒比海的蔗糖運輸生意有不少就是美國議員,或是他們所代表的大資本家所投資的。


    英國海軍扣押了商船,就是在掏走他們口袋裏的錢。


    漢密爾頓抬手示意議員們安靜,神色肅穆道:


    “我建議,應該派出海軍艦隊為我們的商船護航,以確保英國人不再損害我國的合法利益!”


    他的話再次收獲了暴風雨般的唿聲:


    “派遣海軍!”


    “絕不向英國人低頭!”


    “用軍艦保持航道暢通!”


    美國海軍前兩年剛在加勒比海大顯神威,打得海盜如喪家之犬,議員們對海軍可謂信心十足。


    美國議會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次日上午就全票通過了《對加勒比海特別貿易法案》。


    當然,這項法案能快速通過,除了蔗糖貿易的利益之外,還有美國人對佐治亞州的黑人暴動事件的報複心理。


    雖然美國人也覺得英國支持黑奴在美國鬧事有些蹊蹺,但在沒有其他線索之前,大部分議員是傾向於讓英國背鍋的。


    幾天後,三艘不起眼的美國護衛艦出現在聖多明戈沿海……


    聖多明戈南部,阿蘇阿。


    共和國陸軍部長杜桑·盧維杜爾準將看了看地圖,吩咐身旁的軍官:


    “距離科科斯已經很近了,讓士兵們盡量靠近樹林行軍,保持安靜。


    “還有,把偵察騎兵都收迴來,小心驚動了英國人。”


    “是,將軍!”


    那軍官還未轉身,就聽到遠處傳來密集的槍聲。


    盧維杜爾頓時皺起眉頭,難道是自己的行蹤被發現了?


    他隻帶了700多名士兵,如果英國人有所防備,這點兒兵力很難擊敗科科斯營地裏的300英軍。


    就在他猶豫是否掉頭返迴杜阿爾特山之際,一名混血人騎兵疾馳而來,高聲道:


    “將軍,有一支抵抗軍正在攻打科科斯鎮,而且已經攻入了鎮子北側。”


    所謂的抵抗軍,就是聖多明戈各地組建的民間武裝。


    盧維杜爾大為吃驚。他很清楚抵抗軍的戰鬥力——成員大部分都是剛解放的黑奴,會開槍就很難得了,沒想到這些人竟然攻破了英軍營地!


    他立刻命令道:


    “加速行軍,去幫他們!”


    等到他率軍趕到科科斯鎮,這裏的戰鬥已經接近白熱化。


    百餘名英軍士兵以鎮上的磨坊為依托,正在和二三百名抵抗軍激烈對射。


    盧維杜爾所部的出現,瞬間擊垮了英國人的抵抗意誌。


    磨坊頂上飄起了白旗。


    不多時,聖多明戈陸軍部長就見到了襲擊這裏的抵抗軍指揮官。


    在稱讚了後者一番之後,他好奇地問道:


    “那麽,您率領了多少士兵攻打科科斯鎮?”


    “我們有260人,將軍。”


    “這麽少!”盧維杜爾頓時瞪大了眼睛,“您是怎麽攻入鎮裏的?我收到的情報說,這裏有超過300英軍駐守。”


    抵抗軍指揮官點頭:


    “這兒確實有300名白人,將軍,但我在鎮上的親戚前幾天告訴我,他們之中有上百人都得了黃熱病,剩下的那些則有很多在拉肚子。


    “所以我決定來試試運氣。”


    黃熱病顯然嚴重影響了英軍的士氣,以至於被一群烏合之眾給纏住了,最終被盧維杜爾的正規軍擊潰。


    戰場情況很快被匯總至盧維杜爾這裏。


    鎮上的英軍竟然隻有130多人完全健康,黃熱病、痢疾、褐尿病幾乎摧毀了這支部隊。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在島上的英軍之中隨處可見,尤其是黃熱病,傳播得極為兇猛。


    是的,即使已至十月,這裏氣溫依舊保持在25度以上,到處都是幾乎能將人淹沒的蚊子,帶著黃熱病的肆虐。


    對於缺乏免疫力的英軍士兵來說,這完全是地獄般的噩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山並收藏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