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慶帝遺詔,百官震驚
從慶餘年開始天道酬勤 作者:一覺睡三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範閑還在睡覺,五竹一直守護在他的旁邊。
秦風走了過去,將其給叫了起來。
“該幹活兒了!”
範閑迴過神來,將一旁的聖旨抓在了手裏。
“狙擊槍呢?”他瞧見秦風空手過來,好奇問道。
秦風指著藏槍的方向說道:“那邊,從山上往下跳千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個山洞,我放裏麵了。”
聞言,範閑愣了一會兒。
最後才豎起大拇指說道:“牛!大宗師就是豪橫!”
大東山山腳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眾大臣們的心也都是提了起來。
昨天晚上,葉流雲下來之後,帶了一套東西上去,也沒說原因,隻說是出現了緊急狀況,明天上午會宣布。
然後,不少人昨天晚上都沒有睡好,就等待著今天的結果。
堂堂慶國一國之主,慶帝竟然連續失蹤了兩天,了無音訊,實在是讓人心憂。
“大宗師論道,也不會有這麽長時間吧?我總感覺有不好的預感!”
“昨晚陛下召劉公公上去了,估計不會有什麽大事。”
“林相,京都那邊來信,長公主李雲睿出現在了京都,並且進入了皇宮當中!”
“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無視陛下的命令!”
說著說著,忽然有人指著階梯上喊道:“快看,有人下來了!”
這聲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林若甫見狀,立馬給了旁邊的袁宏道一個眼神示意。
對方心裏了然,立馬來到了前方喊道:“陛下即將下來,所有人都站好,準備迎接!”
這些臣子們,一個個的挺胸抬頭,都想在慶帝麵前好好表現一番。
但很快,就有人說道:“怎麽隻有三個人下來?”
“為首的那個人似乎是小範詩仙?後麵的是葉家大宗師以及他師父?”
“這是什麽情況?為什麽七葉大宗師會在這裏?其他人呢?”
“洪公公和劉公公在哪裏?陛下又在哪裏?!”
“快看!範大人手裏抱著一個壇子,還有一道聖旨!”
隨著三人距離山腳的距離越來越近,眾人也看的越發清晰。
這時,範閑距離眾大臣的距離也就一百多米,大家可以看到,範閑臉上似乎是悲痛的表情?
這是什麽意思?!
還有那壇子裏又是什麽?!
一時間,眾大臣心裏都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林若甫當先領著幾位大臣,朝著範閑走去。
後方的人也是紛紛上前,想要了解情況。
見此一幕,秦風一揮衣袖,一股柔和的真氣飛出,竟然直接攔住了幾十個人,讓他們在原地不得寸進。
這一刻,範閑處於十個台階的位置,其高度可以讓所有大臣都能看到,他發出的聲音也能讓所有人聽到。
‘嘭!’
範閑一下子就跪了下來,聖旨都掉在了地上,恍然未覺。
他雙手捧著壇子,一臉悲痛的喊道:“陛下!病逝了!”
“什麽?!”林若甫一臉震驚的走了過來。
其餘大臣也是一臉驚駭。
他們聽到了什麽?!
慶帝,死了?!還是病死的?!
這怎麽可能?!
前幾天陛下的身體還無比健康,一遇到刺客,兩天不見,就病死了,你擱這兒講故事呢?!
就在此時,範閑繼續喊道:“陛下臨死前交代我,讓我將其火化,這便是陛下的骨灰!”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無論消息真假,除了秦風和葉流雲之外,都是唰的一下跪了下來。
畢竟皇帝死亡,這可是天大的事!
量範閑也不敢說謊,他們不跪的話,就是不敬先帝!
這時,範閑又喊道:“洪公公還有劉公公,自覺無顏麵對陛下,直接從大東山上跳下,殉葬了!”
說完,範閑就在這裏大聲哭泣了起來。
那模樣,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啊。
大臣裏麵,不少人也都跟著在假哭,但他們哭的同時,也都是紛紛觀察著場中的情形。
畢竟這事兒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詭異,實在是太蹊蹺了。
但此時有兩位大宗師都站在範閑後麵,林相也沒有開口,他們可不會傻乎乎的衝上去。
哭了片刻,林若甫到底是百官之首。
他第一個站起身子,朝著範閑問道:“敢問範大人,此事可否屬實?!”
林若甫問這些話,並不是亂問的。
剛才跪在地上的那段時間裏,他看到了很多。
範閑高舉的骨灰壇,地上掉落的聖旨,還有背後那兩位大宗師,尤其是葉流雲。
在這些信息串聯起來,林若甫也想了很多。
不管其中細節如何,他都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葉流雲在支持這件事。
聖旨、骨灰壇真假不重要,葉流雲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而範閑作為他的女婿,並且看情況在這件事裏占據的份額不小。
所以林若甫立馬認清了形勢,他要給範閑打配合,將這件事給落實!
“自然屬實!葉先生,還有我師父,全程都在見證!”
聽到這話,一眾大臣都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了葉流雲與秦風。
那可是兩位大宗師啊,就站在範閑的身後,他們不得不在意、
“陛下確實是病逝了,他的骨灰,還是我親自裝進去的。”葉流雲麵不改色的說道。
聽到這話,大家知曉,事情不是真的那也是真的了。
葉流雲作為慶帝的世叔,身份就不一般,再加上其實力,這話可信度還是極高的。
“陛下是如何病逝的?我等前些日子見過陛下,可沒有任何生病的跡象。”林若甫繼續問道。
“是積勞成疾!陛下看似安然無恙,實際上這些年來每日辛勤勞累,早已是病入五髒,這被大雨一淋,人便不行了,我奮力救治,也是迴天乏術!”
範閑的這番解釋,雖然也有許多問題,例如為何不通知大臣,不讓隨行禦醫上去等等。
但終歸還是合理,有幾分可能性,畢竟慶帝的拚命三郎架勢,大家都是知道的。
“敢問,範大人你的師父,為何會出現在大東山?”林若甫起身問道。
“這是陛下的安排!”葉流雲說道。
他甚至都沒有詳細的去解釋什麽,因為就這一句話,足夠了,不需要解釋。
而林若甫的三個提問,一下子就將事情的情況給‘明了’了。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
“陛下積勞成疾?此事是真是假?”
“慎言!葉大宗師都說是真的了,還能有假不成?”
“那苦荷與四顧劍呢?他們不是刺客麽?”
“應該是走了吧,我們慶國的大宗師數量還是挺多的!”
慶帝死後,留下了大量的問題,這事兒還沒有解決。
林若甫感覺那道聖旨,應該就是後手。
於是他也沒問別的,而是指著聖旨問道:“範大人,那可是陛下的遺詔?!”
“遺詔?”
“哪裏有遺詔?”
因為方才範閑跪下的時候,聖旨掉了,再加上眾人的注意力都被慶帝之死所吸引,第一時間並沒有發覺。
此時聽到遺詔二字,就仿佛觸發了關鍵詞一樣,紛紛抬眼望來。
畢竟遺詔之事,實在是太大了,甚至決定著整個慶國的未來,他們不得不重視!
“沒錯,此乃陛下的遺詔!”範閑將聖旨給撿了起來。
他將骨灰壇放在了葉流雲的手上,然後打開了聖旨。
“陛下遺詔!”
隨著這道聲音的響起,原本都站起來了的眾人,紛紛再次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得急病,感時日無多,皇太子李承乾,初承國本,朕曾寄予厚望。然,近聞其行多有不端,結黨營私,或有謀反之意,特此廢除太子之位,收迴冊封。皇三子李承平天資聰穎,性情醇厚,幼而好學。朕觀其才,審其行,實乃天賜佳兒,足以承繼大統,光揚我朝基業。茲擇吉日,遣使持節,授李承平為皇太子,正位東宮,監國理政。另,我慶國有詩仙範閑,太子當拜範閑為師,學習治國之道。欽此!”
範閑宣讀遺詔的時候,在場眾人寂靜無聲。
但他們的心裏,卻是驚濤駭浪!
要不是葉流雲和秦風在範閑後麵站著,他們早就指著範閑的鼻子罵他了!
這遺詔,是真的嗎?感覺也太離譜了吧!
太子什麽時候謀反了?這就要廢除太子了?
哪怕你廢太子,該立的不是二皇子嗎?
三皇子李承平才十歲啊!(電視劇15歲左右,原著8歲,這裏定為10歲)
範閑作為慶國詩仙,自然是夠資格擔任其師父的。
但伱現在這情況合適嗎?不怕人非議?!
可轉念一想,慶帝之死這件事,本身就會招惹無盡的非議,範閑當太師這一點,也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範閑念完聖旨,場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當中。
他們都在思索,今天這件事的影響,還有該如何做。
有人想開口嗬斥,但仔細一想,範閑重要的事情都能給出理由。
你能拿什麽事情來嗬斥?
難道是勾結苦荷與四顧劍?
這可是叛國!
並且葉流雲大宗師還有七葉大宗師兩人全程參與,你的意思是他們三人一起叛國?
這話哪怕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快,還是林若甫反應最快,他喊道:“臣等遵旨!”
作為宰相,他是有資格代表百官說話的。
見此一幕,範閑輕舒了一口氣。
這最難的一關,算是過去了,這也是林若甫配合的好。
至於後續的麻煩,那是避免不了的。
很快,就有禮部的官員過來開始走流程了,帶走了骨灰壇,聖旨的話,範閑並沒有交出去,他作為太師,也有資格拿著。
接下來,就是無數人對著範閑問問題。
例如苦荷與四顧劍的情況,秦風又為何在這裏?又做了什麽?
還有虎衛的消息,陛下是得了什麽病?是否是中了毒?
幾十個問題,範閑都一一解答。
然後,在眾人的心裏,就得出了一個大概的事情經過。
秦風是早就被慶帝安排好的後手,藏在了大東山裏。
而等到苦荷與四顧劍來襲,提前藏好的大宗師直接出手,與苦荷他們對戰,打得兩人重傷。
然後慶帝讓兩人交出自己的武功,因為此事太過機密,也就有了範閑攔路的事情。
昨天下午,慶帝忽然發病,範閑竭力搶救,也是迴天乏術,於是立馬招人上去寫遺詔,然後就是今天下山宣旨了。
講真的,就這些個事情,都不用細究,到處都是漏洞。
但宰相林若甫信了,東山路總督何詠誌也信了,大部分官員也都信了。
剩下的那些人裏,大多也跟著信了,隻有一兩個愣頭青、鐵頭娃,不敢往大了鬧,扭扭捏捏,抓著幾個點在那發牢騷,最終直接被抓了起來。
至於他們的下場,估計好不到哪裏去。
這個時候,就是大勢所趨,認不清形勢的,終歸會被淘汰。
後續的事情就簡單了,一眾大臣們要快速趕迴京都,準備國葬。
還有三皇子被冊封為太子,以及太子登基的事情,這些都是要盡快處理的。
簡單點來說,慶國要變天了!
一時間,隊伍匆匆忙忙的就上了路,直奔京都。
而在隊伍出發迴京都的第二天,慶帝死亡還有遺詔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
其實,這個遺詔範閑完全可以先不讀,等到了京都之後再拿出來,這樣事情基本上就穩了,也不會有什麽波折。
太子、二皇子、李雲睿,對此都不會有什麽反抗的可能,三皇子可以直接登基。
但範閑這是故意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刺激到太子和二皇子。
而他們因此而做出了什麽過激的舉動,甚至造反了,那就更好了,
等範閑到了京都,就可以名正言順將他們的皇子身份給剝奪了。
至於他們狗急跳牆,威脅範閑京都家人們的安全?
範閑不是很擔心,因為五竹已經提前迴京保護他們了。
再說了,範建的頭也不是麵團捏的。
陳萍萍也在京都呢,翻不起什麽大的浪。
以陳萍萍的智謀,說不定會專門釣魚呢!
慶帝不是釣魚,勾引大宗師上鉤麽?
陳萍萍釣魚,讓太子、李雲睿他們露出馬腳,也不是一件難事。
(本章完)
秦風走了過去,將其給叫了起來。
“該幹活兒了!”
範閑迴過神來,將一旁的聖旨抓在了手裏。
“狙擊槍呢?”他瞧見秦風空手過來,好奇問道。
秦風指著藏槍的方向說道:“那邊,從山上往下跳千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個山洞,我放裏麵了。”
聞言,範閑愣了一會兒。
最後才豎起大拇指說道:“牛!大宗師就是豪橫!”
大東山山腳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眾大臣們的心也都是提了起來。
昨天晚上,葉流雲下來之後,帶了一套東西上去,也沒說原因,隻說是出現了緊急狀況,明天上午會宣布。
然後,不少人昨天晚上都沒有睡好,就等待著今天的結果。
堂堂慶國一國之主,慶帝竟然連續失蹤了兩天,了無音訊,實在是讓人心憂。
“大宗師論道,也不會有這麽長時間吧?我總感覺有不好的預感!”
“昨晚陛下召劉公公上去了,估計不會有什麽大事。”
“林相,京都那邊來信,長公主李雲睿出現在了京都,並且進入了皇宮當中!”
“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無視陛下的命令!”
說著說著,忽然有人指著階梯上喊道:“快看,有人下來了!”
這聲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林若甫見狀,立馬給了旁邊的袁宏道一個眼神示意。
對方心裏了然,立馬來到了前方喊道:“陛下即將下來,所有人都站好,準備迎接!”
這些臣子們,一個個的挺胸抬頭,都想在慶帝麵前好好表現一番。
但很快,就有人說道:“怎麽隻有三個人下來?”
“為首的那個人似乎是小範詩仙?後麵的是葉家大宗師以及他師父?”
“這是什麽情況?為什麽七葉大宗師會在這裏?其他人呢?”
“洪公公和劉公公在哪裏?陛下又在哪裏?!”
“快看!範大人手裏抱著一個壇子,還有一道聖旨!”
隨著三人距離山腳的距離越來越近,眾人也看的越發清晰。
這時,範閑距離眾大臣的距離也就一百多米,大家可以看到,範閑臉上似乎是悲痛的表情?
這是什麽意思?!
還有那壇子裏又是什麽?!
一時間,眾大臣心裏都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林若甫當先領著幾位大臣,朝著範閑走去。
後方的人也是紛紛上前,想要了解情況。
見此一幕,秦風一揮衣袖,一股柔和的真氣飛出,竟然直接攔住了幾十個人,讓他們在原地不得寸進。
這一刻,範閑處於十個台階的位置,其高度可以讓所有大臣都能看到,他發出的聲音也能讓所有人聽到。
‘嘭!’
範閑一下子就跪了下來,聖旨都掉在了地上,恍然未覺。
他雙手捧著壇子,一臉悲痛的喊道:“陛下!病逝了!”
“什麽?!”林若甫一臉震驚的走了過來。
其餘大臣也是一臉驚駭。
他們聽到了什麽?!
慶帝,死了?!還是病死的?!
這怎麽可能?!
前幾天陛下的身體還無比健康,一遇到刺客,兩天不見,就病死了,你擱這兒講故事呢?!
就在此時,範閑繼續喊道:“陛下臨死前交代我,讓我將其火化,這便是陛下的骨灰!”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無論消息真假,除了秦風和葉流雲之外,都是唰的一下跪了下來。
畢竟皇帝死亡,這可是天大的事!
量範閑也不敢說謊,他們不跪的話,就是不敬先帝!
這時,範閑又喊道:“洪公公還有劉公公,自覺無顏麵對陛下,直接從大東山上跳下,殉葬了!”
說完,範閑就在這裏大聲哭泣了起來。
那模樣,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啊。
大臣裏麵,不少人也都跟著在假哭,但他們哭的同時,也都是紛紛觀察著場中的情形。
畢竟這事兒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詭異,實在是太蹊蹺了。
但此時有兩位大宗師都站在範閑後麵,林相也沒有開口,他們可不會傻乎乎的衝上去。
哭了片刻,林若甫到底是百官之首。
他第一個站起身子,朝著範閑問道:“敢問範大人,此事可否屬實?!”
林若甫問這些話,並不是亂問的。
剛才跪在地上的那段時間裏,他看到了很多。
範閑高舉的骨灰壇,地上掉落的聖旨,還有背後那兩位大宗師,尤其是葉流雲。
在這些信息串聯起來,林若甫也想了很多。
不管其中細節如何,他都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葉流雲在支持這件事。
聖旨、骨灰壇真假不重要,葉流雲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而範閑作為他的女婿,並且看情況在這件事裏占據的份額不小。
所以林若甫立馬認清了形勢,他要給範閑打配合,將這件事給落實!
“自然屬實!葉先生,還有我師父,全程都在見證!”
聽到這話,一眾大臣都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了葉流雲與秦風。
那可是兩位大宗師啊,就站在範閑的身後,他們不得不在意、
“陛下確實是病逝了,他的骨灰,還是我親自裝進去的。”葉流雲麵不改色的說道。
聽到這話,大家知曉,事情不是真的那也是真的了。
葉流雲作為慶帝的世叔,身份就不一般,再加上其實力,這話可信度還是極高的。
“陛下是如何病逝的?我等前些日子見過陛下,可沒有任何生病的跡象。”林若甫繼續問道。
“是積勞成疾!陛下看似安然無恙,實際上這些年來每日辛勤勞累,早已是病入五髒,這被大雨一淋,人便不行了,我奮力救治,也是迴天乏術!”
範閑的這番解釋,雖然也有許多問題,例如為何不通知大臣,不讓隨行禦醫上去等等。
但終歸還是合理,有幾分可能性,畢竟慶帝的拚命三郎架勢,大家都是知道的。
“敢問,範大人你的師父,為何會出現在大東山?”林若甫起身問道。
“這是陛下的安排!”葉流雲說道。
他甚至都沒有詳細的去解釋什麽,因為就這一句話,足夠了,不需要解釋。
而林若甫的三個提問,一下子就將事情的情況給‘明了’了。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
“陛下積勞成疾?此事是真是假?”
“慎言!葉大宗師都說是真的了,還能有假不成?”
“那苦荷與四顧劍呢?他們不是刺客麽?”
“應該是走了吧,我們慶國的大宗師數量還是挺多的!”
慶帝死後,留下了大量的問題,這事兒還沒有解決。
林若甫感覺那道聖旨,應該就是後手。
於是他也沒問別的,而是指著聖旨問道:“範大人,那可是陛下的遺詔?!”
“遺詔?”
“哪裏有遺詔?”
因為方才範閑跪下的時候,聖旨掉了,再加上眾人的注意力都被慶帝之死所吸引,第一時間並沒有發覺。
此時聽到遺詔二字,就仿佛觸發了關鍵詞一樣,紛紛抬眼望來。
畢竟遺詔之事,實在是太大了,甚至決定著整個慶國的未來,他們不得不重視!
“沒錯,此乃陛下的遺詔!”範閑將聖旨給撿了起來。
他將骨灰壇放在了葉流雲的手上,然後打開了聖旨。
“陛下遺詔!”
隨著這道聲音的響起,原本都站起來了的眾人,紛紛再次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得急病,感時日無多,皇太子李承乾,初承國本,朕曾寄予厚望。然,近聞其行多有不端,結黨營私,或有謀反之意,特此廢除太子之位,收迴冊封。皇三子李承平天資聰穎,性情醇厚,幼而好學。朕觀其才,審其行,實乃天賜佳兒,足以承繼大統,光揚我朝基業。茲擇吉日,遣使持節,授李承平為皇太子,正位東宮,監國理政。另,我慶國有詩仙範閑,太子當拜範閑為師,學習治國之道。欽此!”
範閑宣讀遺詔的時候,在場眾人寂靜無聲。
但他們的心裏,卻是驚濤駭浪!
要不是葉流雲和秦風在範閑後麵站著,他們早就指著範閑的鼻子罵他了!
這遺詔,是真的嗎?感覺也太離譜了吧!
太子什麽時候謀反了?這就要廢除太子了?
哪怕你廢太子,該立的不是二皇子嗎?
三皇子李承平才十歲啊!(電視劇15歲左右,原著8歲,這裏定為10歲)
範閑作為慶國詩仙,自然是夠資格擔任其師父的。
但伱現在這情況合適嗎?不怕人非議?!
可轉念一想,慶帝之死這件事,本身就會招惹無盡的非議,範閑當太師這一點,也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範閑念完聖旨,場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當中。
他們都在思索,今天這件事的影響,還有該如何做。
有人想開口嗬斥,但仔細一想,範閑重要的事情都能給出理由。
你能拿什麽事情來嗬斥?
難道是勾結苦荷與四顧劍?
這可是叛國!
並且葉流雲大宗師還有七葉大宗師兩人全程參與,你的意思是他們三人一起叛國?
這話哪怕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快,還是林若甫反應最快,他喊道:“臣等遵旨!”
作為宰相,他是有資格代表百官說話的。
見此一幕,範閑輕舒了一口氣。
這最難的一關,算是過去了,這也是林若甫配合的好。
至於後續的麻煩,那是避免不了的。
很快,就有禮部的官員過來開始走流程了,帶走了骨灰壇,聖旨的話,範閑並沒有交出去,他作為太師,也有資格拿著。
接下來,就是無數人對著範閑問問題。
例如苦荷與四顧劍的情況,秦風又為何在這裏?又做了什麽?
還有虎衛的消息,陛下是得了什麽病?是否是中了毒?
幾十個問題,範閑都一一解答。
然後,在眾人的心裏,就得出了一個大概的事情經過。
秦風是早就被慶帝安排好的後手,藏在了大東山裏。
而等到苦荷與四顧劍來襲,提前藏好的大宗師直接出手,與苦荷他們對戰,打得兩人重傷。
然後慶帝讓兩人交出自己的武功,因為此事太過機密,也就有了範閑攔路的事情。
昨天下午,慶帝忽然發病,範閑竭力搶救,也是迴天乏術,於是立馬招人上去寫遺詔,然後就是今天下山宣旨了。
講真的,就這些個事情,都不用細究,到處都是漏洞。
但宰相林若甫信了,東山路總督何詠誌也信了,大部分官員也都信了。
剩下的那些人裏,大多也跟著信了,隻有一兩個愣頭青、鐵頭娃,不敢往大了鬧,扭扭捏捏,抓著幾個點在那發牢騷,最終直接被抓了起來。
至於他們的下場,估計好不到哪裏去。
這個時候,就是大勢所趨,認不清形勢的,終歸會被淘汰。
後續的事情就簡單了,一眾大臣們要快速趕迴京都,準備國葬。
還有三皇子被冊封為太子,以及太子登基的事情,這些都是要盡快處理的。
簡單點來說,慶國要變天了!
一時間,隊伍匆匆忙忙的就上了路,直奔京都。
而在隊伍出發迴京都的第二天,慶帝死亡還有遺詔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
其實,這個遺詔範閑完全可以先不讀,等到了京都之後再拿出來,這樣事情基本上就穩了,也不會有什麽波折。
太子、二皇子、李雲睿,對此都不會有什麽反抗的可能,三皇子可以直接登基。
但範閑這是故意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刺激到太子和二皇子。
而他們因此而做出了什麽過激的舉動,甚至造反了,那就更好了,
等範閑到了京都,就可以名正言順將他們的皇子身份給剝奪了。
至於他們狗急跳牆,威脅範閑京都家人們的安全?
範閑不是很擔心,因為五竹已經提前迴京保護他們了。
再說了,範建的頭也不是麵團捏的。
陳萍萍也在京都呢,翻不起什麽大的浪。
以陳萍萍的智謀,說不定會專門釣魚呢!
慶帝不是釣魚,勾引大宗師上鉤麽?
陳萍萍釣魚,讓太子、李雲睿他們露出馬腳,也不是一件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