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灰色的雲層板結在一起,陰沉沉地低空飛行。


    琥珀般的陽光懶洋洋地落在帕拉河的河麵上,甚至沒有反射出粼粼的波光。


    烏鵲低低地掠過麥田,時不時落下秋暮島暗黃色的麥田中尋找著遺落的麥粒,隨後被手持彈弓的獸化人們腦洞大開。


    從新生橋到聖械廷的砂漿道路上,來來往往的馬車載著四麵八方向聖械廷匯集的各地流民。


    當他們站在帕拉河舊橋張望時,總能看見官邸廣場上那座高大的建築,被當地人稱之為“教皇宮”的聖座大廈。


    正所謂教皇在哪裏,教皇宮就在哪裏。


    雖然外麵的人稱唿霍恩為牧首,將他與墨莉雅提並列,可在聖械廷人眼中,天無二日,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太陽,那就是聖孫子教皇冕下!


    一片紅楓葉不知從何處吹起,在蕭索的秋風中滑翔著,輕巧地通過了隻開了一條縫的窗戶,飛入了這尋常人進入不得的雄鹿室,精準地落在霍恩的膝蓋上。


    伸出手,霍恩拿起了這片燃火般通紅的楓葉,忽然間有些恍惚。


    眨眼間就是10月中旬了,去年的這個時候就好像還在去年一樣。


    自從7月份返迴聖械廷以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像流水一般過去。


    他本來還想著趁這幾個月將自己的唿吸法提升到三段的,結果還被洪水一般的政務所淹沒。


    “冕下,冕下?”來報告的僧侶小聲提醒著,“真理報這次的刊登您有什麽指示嗎?”


    霍恩這才如夢初醒,將楓葉夾在了書本中:“沒有,不好意思我走神了,你繼續說。”


    馬德蘭跑去主持南芒德郡的永租權改革了,那麽真理庭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霍恩的手上。


    得到霍恩肯定後,那名僧侶才接著報告:“安塞爾和布萊森算是例子之一,卡夏郡那邊有位叫富歇的助理僧侶居然被咱們的巡遊修士打壓,也完成了百戶區化……”


    雖然安塞爾和布萊森在阿德裏安莊園鬥智鬥勇,什麽雨夜取藥,什麽真心換真心,最後甚至以必死的決心,逼得領著山民們保衛教堂了。


    可到了霍恩這邊,隻是數十個值得嘉獎的修士之一。


    有比安塞爾更驚險的,比如調動山民搶救山洪的修士們,有比安塞爾手段更高明的,比如那位引動莊頭鬥騎士的富歇修士。


    在布萊森眼裏,安塞爾修士做得非常好了,可在成百上千埋頭在鄉間幹活,做著一樣事情的修士之中——


    安塞爾的經曆和手段隻能算是中上一檔。


    “真理報的話,這段時間可以多留一點版麵給南芒德郡的新聞。”霍恩敲了敲桌子,“富歇修士的經曆很有傳奇感,可以單獨寫一篇,至於其餘的就融在一起吧。”


    “是,冕下。”


    “你就寫一個‘憲法有力度,永租有溫度,虔誠有態度,愛一戶小家更愛百戶大家’的稿子出來,速度快點。”


    “是,冕下。”


    真理庭的次席神甫與霍恩握手行禮後,就提著紅漆手提箱離開了房間。


    他剛走,早已等候多時的波訥德就在佩蒂埃的引導下,探頭探腦地走了進來。


    這間辦公室分為裏外兩間,外間的小型書房坐著四位樞密僧侶,以佩蒂埃為主,主要決定誰能來見霍恩和接見的順序。


    本來這個活是由阿爾芒來幹的,但霍恩特地把阿爾芒放到卡夏郡去主持百戶區改革了,所以這活就落到了佩蒂埃手上。


    相比於逼仄擁擠的外間,雖然霍恩的辦公室隻有他和負責安保的拉費爾兩人,但卻比外間寬敞得多。


    “好久不見了,波訥德修士,你終於是荒野迴歸了。”霍恩笑著說道,“感覺怎麽樣?”


    先前他派波訥德帶人去各地測量單擺,花了半年時間,目前在四個平原郡都測量完畢。


    正好有更精通的工程師與工匠加入,霍恩就把波訥德叫了迴來。


    “不瞞您說,鄉村雖好,我還是更喜歡城市,有人味兒。”波訥德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迴道。


    “沒有幽默感。”霍恩聳了聳肩,“怎麽樣?梅森教區的暴動如何了?”


    “都已經平定了,不過還是有三名巡遊修士和五名助理僧侶傷亡,至於梅森教區按照您的要求,停止了該地區百戶區改革。”說到這,波訥德問道,“明明咱們壓製了他們,何必又停止呢?”


    “強扭的瓜不甜,等他們見過隔壁教區的日子後,自己就會想要改了。”霍恩從波訥德手中接過卡夏郡的報告。


    淡黃色的陽光斜射在地毯上,霍恩單手捏著報告,仔細地閱讀起來。


    隨著霍恩地方修會製度的推廣開,與之一起推廣的,就是這種少見的表格和餅狀圖構成的統計冊。


    要知道,哪怕是當初教會的稅冊都是相當雜亂,純文字版本,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看都看不清。


    地方修會在霍恩逐漸托管後,還能保持這麽高的行政效率,與這種信息管理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


    按照霍恩製定的報告格式,第一頁應該是摘要與概括內容,方便總覽,需要細節的時候,再根據目錄翻閱。


    而第一頁便是卡夏郡的百戶區與永租權推進情況。


    卡夏郡約有14萬戶,大約82萬人,其中約有11萬戶從事農業並居住在鄉村,占據總人口80%。


    在這句話最後的注釋上,明明白白地寫著預估總人口為16萬戶,換句話說,起碼還有2萬的隱戶落在伯爵和大修道院手中。


    甚至修士們都已經調查出來,就是沒法真正地收迴,起碼在內憂外患結束前,沒法真正地收迴。


    這11萬戶絕大多數都已經簽署了永租權協議,並加入了百戶區,組成1180個百戶區,17個司鐸修會,預計稅收3-4萬金鎊。


    由於今年的戰亂和百戶區帶來的改革,估計隻有2萬金鎊,甚至還要補貼一部分糧食。


    雖然其中也爆發了不少衝突,傷亡了15名修士,但和南芒德郡25個傷亡修士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要知道卡夏郡人口是南芒德郡人口的五倍,結果南芒德郡改革中修士傷亡居然是卡夏郡的接近兩倍。


    “南芒德郡的情況匯總出來了嗎?”


    波訥德將一份薄薄的簡報遞了過來:“正式報告可能得等到冬天,這是現如今情況的簡報。”


    和卡夏郡的報告相比,這份簡報隻有兩三頁紙,放在卡夏郡的報告裏隻有第一頁的摘要和概括內容。


    可霍恩仍舊打起精神,仔細閱讀起來。


    南芒德郡則有3.2萬戶,大約16萬人,其中2.8萬戶從事農業,比例比卡夏郡還要高,已經接近90%。


    除去梅森教區的2000餘人400多戶外,絕大多數都已經簽署了永租權加入了百戶區,預估能有324個百戶區,5個司鐸修會。


    至於今年的賦稅,能有2000金鎊就不錯了。


    事實上不僅僅是卡夏郡與南芒德郡今年的稅收腰斬,就是整個千河穀都因為兵災、洪災、水利設施被破壞等一係列問題而稅收腰斬。


    唯一能逆著大勢做到增長的,恐怕就隻有郎桑德郡及其周邊幾個鄉了。


    而千河穀的第一屆財政會議,就要在聖械廷舉行了。


    “專製公閣下到了嗎?”


    “已經到貞德堡了,預計明後天就能到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女來時不納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稚嫩小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稚嫩小菠蘿並收藏聖女來時不納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