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5月25日,這場立憲會議已經持續了三周的時間,隨著夏初第一場雨的到來,它終於迎來了尾聲。


    雨水淅淅瀝瀝地打在中樞宮的屋簷,時不時就有一絲雨絲從窗戶的縫隙中飛入室內。


    黃銅吊燈搖動著昏暗的燭光,白色的蠟淚從燈台落到桌子上,留下了一片片灼燒發燙的痕跡。


    三席代表們肅然坐好,目光集中在主講台上,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眼神中都是激動與肅穆。


    站在雨水的魚腥味中,霍恩手扶主講台,正在宣讀著剛剛通過的《神聖憲章》第五條。


    “……那麽我們確定國名為千河穀神聖君主國,國旗為黑紅雙色鳶尾花,首都有兩個——專製公治所夏綠城(飛流堡改名)與大牧首治所聖械廷。”


    “嘩嘩——”


    “好!”


    “聖父保佑!”


    三席的代表們紛紛站起身,大力地鼓起了掌,並且還伴有不斷的叫好聲。


    整個會場籠罩在既莊重又輕鬆的氛圍中,各派代表神色各異,有滿足、有遺憾,也有隱隱的不安。


    當這第五條憲章通過之際,就意味著這場立憲會議即將結束。


    幾名中間席的民意代表們都不免露出了一絲惴惴與意猶未盡,雖然他們耽擱了不少本職工作,但仍然無法割舍。


    這權力的滋味,實在是讓他們難以抗拒。


    雙手微微抬起,霍恩示意全場安靜,而此時墨莉雅提也從王座上站起。


    “今日,我們站在曆史的轉折點上。因為在宣讀完第五條《憲章》後,在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上,我們已然共同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事業。


    千河穀的第一部憲法——《千河穀神聖憲章》,在今天得以完成!


    它連接著聖父的旨意與凡間的秩序,統合了貴族的責任與領民的權利,標誌著我們千河穀第一次以書麵的形式確定了國家的基石。


    從今往後,每一位領民,無論貧富高低,都將在這片土地上享有基本的生命權與自由權。


    每一位領主,無論貴族還是教士,都將明白自己的權力來自聖父與信民的共同承認,隻有履行責任,才能享有權威。


    完成這部憲章,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責任結束,而是新責任的開始。


    我們需要以憲章為準繩,團結一致,麵對未來的挑戰,無論是外敵的威脅,還是內部分歧。


    所以,今天不僅僅是第一次立憲會議的結束,也是第一次諮政院會議的召開。”


    所有代表們,除了霍恩這邊的,都不約而同地精神起來,有的人甚至不由得站起。


    他們都在等待那句話,那句關鍵到極致的話。


    “憲章的實施需要合適的人去推動。”說話的人,從霍恩變成了墨莉雅提,她帶著絲絲磁性的話語響起,“今天,我們將討論並確定千河穀神聖君主國的首批郡長,以及中樞行政機關的職務分配。”


    等的就是這個!代表們的神色都激動起來。


    按照《憲章》第三條對政府機構的確認,專製公閣下任命官員不是以血統而是以才能與品德。


    也就是說,如果墨莉雅提想要提拔官員,要麽就是諮政院舉薦,要麽就是從諮政院裏提拔。


    原先他們隻是一個鄉或者一個小鎮甚至是村子裏的領頭人,屬於是關起門來的權貴。


    可現在,他們居然有了機會,能夠染指整個千河穀,那可是上百萬人啊。


    不過墨莉雅提卻仿佛沒有看到他們急迫的眼神,仍在不緊不慢地宣讀:“不要咬下超過自己能嚼的東西,我必須確保每一份權力都用之得當,每一份責任都落實於可靠的人手。”


    從主講台下麵抽出了厚實的賬冊,墨莉雅提緩緩翻開:“然而,在分配職務之前,我們不得不麵對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千河穀的財政。”


    頓時,會場內竊竊私語聲四起,各派代表的臉色都微微變化。


    隻有獨立於專製公體係的牧首特區修士們抖著二郎腿在看笑話,甚至有人掏出了酒瓶、麵包、火腿與奶酪。


    在霍恩不善的眼神橫掃過後,修士們還是立刻坐直了身體,換上沉重肅穆的表情。


    “所以,我提議,先從千河穀全國的財政入手。”墨莉雅提合上賬冊,聲音中帶上一絲冷峻,“畢竟,如果對這些不清楚,所謂的千河穀,不過是建在沙灘上的城堡。”


    通過這一個月來對教會賬冊的歸納與統計,一份僅根據賬麵來算的千河穀總人口與總耕地就被列舉出來。


    千河穀神聖君主國一共86萬戶納稅人口,納稅總人口應該在400多萬。


    納稅的耕地總計49322平方公裏,也就是7395萬畝左右的耕地,理論上足夠養活600多萬人。


    而千河穀在教士與貴族們可持續敲骨食髓地統治下,每年分別向萊亞王室和聖座城輸送了6萬金鎊和9萬金鎊。


    由於各地領主騎士的瞞報與期間中間商與包稅人的腐敗,各地的賬麵實則隻少不多。


    根據庫什公爵夫人巴曼達遺留的往來信件、調查報告以及這一個月來上百名會計與銀行家粗略統籌計算。


    單以霍塔姆郡為例,大前年上繳萊亞王室19920金鎊,上繳聖座城22500金鎊,但其真正的理論可征稅大概在20萬金鎊。


    所以真正的有效稅收隻有20%,還有八成要麽沒收上來,要麽就被一小撮人給私吞或者浪費了。


    至於是浪費到哪兒去了,看看霍塔姆郡遍地的修道院和莊園園林,看看貴族們華貴的服飾就看出來了。


    此外,還有貴族們所謂的朝聖,其實就是兩三年一次跑到沿海地區去交遊和旅行了。


    經曆了兩年半的天災和兵禍後,雖然萊亞王國大敵當前,千河穀內部仍舊要先減稅,然後再正常收稅。


    雖說如此,可兩年半的天災和兵禍還有一個重要的成果。


    就是直接或間接幹死驅逐了一大批的稅收中間商與腐敗,以清掃比較徹底的郎桑德郡為例。


    郎桑德郡的理論可征稅隻有6萬金鎊左右,而霍恩靠著百戶區改革能收上來2萬金鎊的預算。


    這可不是隻有2萬金鎊,總稅收估計接近3萬金鎊,隻不過還有近萬金鎊放在了地方修會而已。


    這就是霍恩幹掉了郎桑德郡所有中間商(騎士、小領主、二次承包人、免稅修道院、包稅人),直接收稅的成果。


    靠著高效的政府效率,聖械廷教皇能在所屬的特區達成接近50%的有效稅收。


    在減稅減租的前提條件下,能夠有效使用的稅收說不定比之前還要多。


    “專製公殿下,您的意思是?”以代表顫顫巍巍地站起身問道。


    “《土地登記法案》可以不通過,但人口和稅務調查,總該要做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女來時不納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稚嫩小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稚嫩小菠蘿並收藏聖女來時不納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