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出演陳導作品,票房虧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今仍尚無敗績。


    但道理是這麽個道理,按照合同來,是沒錯的。


    眾人眼熱無比的看著陳麟風,這是財神啊。


    我們也願意把片酬轉成分成的,下迴帶一帶我啊。


    就算是範瑋,老一輩演員,心裏也多了點渴望。


    誰都不嫌錢多不是。


    然而陳麟風又不是傻子,他願意給出分成是有前提的。


    第一,演員所演角色,在電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這樣才具備資格。


    其次還要其本身正常片酬很高,高到已經壓製正常的電影製作了。


    隻有在這個前提下,他才會采用部分片酬加分成的模式。


    這也是華影、華藝等眾多投資方,願意搞分成的原因之一。


    他們當初簽合同,是以4億左右為基準。


    一切都是算好的。


    超過這個票房數據,演員可以多拿分成。


    低於這個數字,演員們則可能要虧一些片酬。


    而考慮到陳麟風此前的兩部電影,一個3億,一個9億,波動還是有的。


    當前市場上大導的普遍水平,也就在2-6億徘徊,因此4億算是取中。


    單考慮陳麟風導演的話,眾多投資人其實都有預期,主演們會在分成上多賺點錢。


    但分成是電影上映後發的錢,片酬則是早就能到手裏的。


    演員甚至要擔心,分成的錢能不能實實在在發到手裏,總歸是承擔了風險的,其實說起來還算公平。


    何況演員分成隻涉及國內票房,海外的不算,總體上已經足夠保守了。


    唯獨誰也沒想到,《你的名字》能一下子在國內爆了21億票房。


    這一遠遠超出當前市場數據的情況,才是兩位主演提前拿到幾年後片酬的最重要原因。


    韓山平知道要發出去錢的金額時,臉都是綠的,再怎麽大方,也不舍得給一個人七八千萬片酬啊。


    其他投資方更是心痛,這不是糟踐錢嘛。


    都應該是我的錢!


    而且這裏麵還有一些不滿的聲音,劉茜茜拿大幾千萬,陳麟風的更多,直接就是翻倍的拿。


    這還不算麒麟公司投資所應得的分成。


    真是大頭都給小陳掙了。


    要不是大家這迴都賺的多,再有項目的關鍵是人小陳,說什麽也得耍賴搞點事了。


    其實已經有想耍賴的。


    陳麟風迴國快半個月,沒少因為發錢的事和各方糾結。


    然而當初的合同規定的很明確,以票房分賬之後,直接進行分成。


    不核算製作成本。


    雖然麒麟才是主製片公司,成本都是陳麟風說了算,就算想要弄假,也是他來搞。


    但當初簽合同的時候,他就有考慮到麵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專門把這種可能出現的波動因素給去掉了。


    好萊塢都不怎麽用利潤分成了,國內不能再走老路。


    因此這個分成,在票房出爐之後,直接就能算出來,任誰也做不了假。


    在分錢這件事上,陳麟風的立場其實很飄忽。


    畢竟他不光是製片、投資這樣的資方,本身也是導演、演員這類拿工資(片酬)的打工人。


    給資方節省成本、增加收益,他樂於見到,給另一方爭取利益,他也能接受。


    而這一次,他明顯就是站到了演員這邊。


    當然,最主要還是為了省出前期片酬,增加製片費用比例,加強作品質量。


    如今看來,是有一些希望達成效果的。


    發錢的消息迅速在圈內傳開,劉茜茜一部片子收入8千萬,驚爆了同行們的眼球。


    陳麟風發錢之後,迴到家要不了多長時間,就不斷接到諮詢的電話。


    劉茜茜那邊也是一樣。


    打過來電話的,好多都是圈內一線。


    他們是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人群,都想詳細的問問情況。


    不管是具體的條款,還是賺多賺少,都是他們關心的點。


    《你的名字》畢竟是極端特殊的例子,這一點大家都能分的清。


    陳麟風在溝通的時候,基本都是建議他們,要看導演和製作班底,不要盲目的簽分成合同。


    這本身也考驗合同雙方眼光。


    要不要拿分成,基準點設在多少,都是博弈的重要環節。


    如果行業內開始流行這類合同,肯定會出現虧錢的現象。


    但考慮到這兩年胡亂上電影都能賺錢的市場,說不定是最好的時機。


    至少虧錢的人會少一些。


    等日後時間長了,大家自然會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


    打電話來問的,不僅有演員,還有很多影視製作公司的老板,以及投資人。


    他們也關心這種模式,是不是真的有可能降低前期成本。


    對於廣大的中小公司來說,拍電影是很有風險的一件事。


    如果能壓低成本,哪怕後期多分點錢,他們也是願意的。


    這是陳麟風所樂見的,同時也是他一開始想要達成的目的。


    當然,這種情況下,演員反而不一定願意承擔風險,說不定會更傾向於拿錢,入袋為安。


    還是那句話,看雙方的博弈。


    一線演員不是其他行業的卑微打工人,他們是有談判資本的。


    在這其中,有一個電話,是王保牆打來的,問的也是典型的分成問題。


    《人在囧途》之後,徐錚打起了導演的念頭,並且瞄準的就是這部電影的同類型續集。


    當然,徐光頭是沒拿到相關版權的。


    但這種事業內早不是第一次幹了,等真出事了再說唄,反正賠不了多少。


    徐錚找到王保牆和黃博,邀請他倆加入。


    兩人礙不住情分,是有加入的意思。


    而這時候,《你的名字》搞分成合同的消息傳開。


    徐錚於是也想學著這麽搞,就跟兩人商議。


    王保牆本身是不想整這種虛頭巴腦的事,就想著拿點片酬就行,哪怕這錢遠低於市場價。


    還是黃博勸了他一句,“你不是跟陳導關係好嗎,問問唄,又不費什麽事。”


    “所以,小風,你覺得我該簽這個合同嗎?”


    王保牆現在和石小龍關係很好,兩人又恢複了兒時的情誼,因此在陳麟風這邊,也好朋友的叫法。


    陳麟風沒有直接迴複,而是先問道,“黃博簽的也是分成合同?”


    “是,100萬的片酬,加上後期分成,跟我的一樣。”


    這就又和前世不同了。


    前世《泰囧》這事還挺出名的,徐錚拉來的投資不多,隻能給黃博300萬,王保牆200萬。


    黃博沒要那300萬,想著賺個人情算了,給折算成了投資,結果最終拿到4000萬。


    隻有王保牆吃了大虧,本身就以友情價出演,結果還被對比成了傻子。


    “我建議你簽了,畢竟就算你不簽,徐錚也給不起你市場價的片酬,還不如搏一個可能性呢。”


    王保牆有過《警察事件》的經曆,算是在大熒幕上有過成績,因此相應的市場價片酬,是比前世同期要高的。


    這也是為什麽,前世黃博比他片酬高,今世兩人卻一樣的原因。


    一個金馬影帝,一個演過高票房電影的三番,也說不上誰更值錢。


    王保牆這人還是聽勸的,迴頭二話沒說就簽了合同。


    而徐錚聽說了此事,立馬把這個消息當成噱頭:


    小陳導演都看好我的電影能賺錢!


    要不能建議朋友簽分成合同麽。


    別說,還真引來不少關注。


    他還借此找上麒麟,問願不願意投資,畢竟這可是你們老板都認可的電影。


    隻能說,徐光頭確實是個會順杆爬的主。


    相關信息報到陳麟風這,他自然是收下了這跑到自己眼前的錢。


    其實如今業內不少本子,都是先遞到梅姐那裏,陳麟風如果看到好項目,就會聯係對方要求投資。


    然而幾年過去,徐錚屬實有點草台班子,根本不知道這茬,讓陳麟風險些給錯過了。


    反倒是出品方光線那邊獲知消息,王長天直接打來電話。


    “徐錚那個本子,陳總你覺得有潛力?”


    “感覺應該不錯,王保牆在前作的表現,看起來很有喜劇天賦。”陳麟風實話實說。


    “這樣啊。”王長天沉吟片刻,準備拉高這部電影的資源評級。


    “不過這本子算侵權了吧,王總不把前作《人在囧途》的版權給弄好?畢竟名聲上不好聽。”


    陳麟風作為編劇,屁股決定腦袋,還是挺討厭這種侵權的。


    “嗯?還有這事?”王長天身處高位,還真不知道這個。


    “我問問,如果屬實,那肯定是得提前解決隱患,我先謝謝陳總的提醒。”


    “沒什麽。”


    4月初,陳麟風做電影籌備之餘,去北冰洋酒吧和眾多朋友聚了一會。


    大家還是對新的合同模式很感興趣。


    尤其黃小明、陳昆、周訊他們幾個,因為片酬處在一線水準,如今接本子的局限性很大。


    幾乎沒法去接那些投資成本偏小的作品,哪怕劇本看起來不錯。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拍片量正在明顯減少,主要原因,就是符合他們片酬水平的作品,太少了。


    片酬是無論如何不敢降的,降了就很難再升上來。


    而演員的其他商業代言、演出定價,都是和片酬掛鉤的,一降有可能都降,屬於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周訊道,“這個合同等於是給我解套了,我拿分成,分成的比例還是一線演員的水平。


    萬一電影沒達到預期,不能算降片酬,至少對外能維持住價格了。”


    陳昆提醒道,“還是盡量找能賺錢的片子,否則時間久了,還是會受影響的。”


    “這我當然知道,”周訊白了他一眼,“我又不傻。”


    “其實還是國內在文藝片和商業片上的區分不明顯,”


    黃小明歎了口氣,“國外那些頂級明星也有這樣的問題,片酬到頂以後,產量會逐漸降低。


    但他們拍文藝片的時候,降片酬也是不受影響的。”


    深受其害的幾人點頭,這些他們都仔細研究過。


    其他諸如雷嘉音、秦浩等人麵麵相覷。


    說的這麽艱難,他們也想經曆一下這樣的苦惱啊。


    聽他們在那歎息,就有種身處兩個世界的感覺。


    大家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眾人聊自己的現狀時,王保牆說到了他此前拍的《hello!樹先生》。


    “聽導演說,已經報了威尼斯電影節,想要嚐試嚐試。”


    眾人立馬看向陳麟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