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開始不久,劉茜茜出場了。


    梳著單馬尾,戴著棒球帽,深色t恤衫加運動褲,看起來英姿颯爽。


    她在劇中的名字叫格琳,設定是個在亞特蘭大上學的留學生,記憶力好,對周邊的地形很熟悉。


    一開場,格琳就是個拯救者的角色,通過無線電指路,救下了男主。


    前幾集就把她的性格特點體現的很明顯,有極大的同情心和人道主義思想,總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和對生活的熱情。


    按理說,這種角色比較偏向於聖母,是應該早死的類型。


    畢竟末世先殺聖母嘛。


    但格琳這個人又有著遇事冷靜和足智多謀的特點,想要救人總是自己先上,而且從不會因為救人拖累團隊。


    最關鍵的是,她往往救的都是隊友。


    從一開場的男主,後麵多次有救隊友的經曆。


    這樣的人,就很討人喜歡了。


    劉茜茜說好了一起看,結果那天晚上睡著了,沒能跟著陳麟風一起看完,甚至都沒看到自己出場。


    第二天看重播,她也沒看出什麽端倪。


    說到底,她其實對喪屍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是很感冒。


    於是就問自家男友,看完感覺怎麽樣。


    “還行,我覺得很好看,應該會大火。”


    “真的?”


    “感覺不輸《神夏》啊。”


    劉茜茜就感覺男友在騙自己,《神探夏洛克》在她看來,那可是經典劇集。


    尤其她還比較喜歡探案劇,能體會到精妙之處,對《神夏》喜歡的不得了。


    可隨後,艾美麗肯那邊的消息逐漸傳來,聲勢逐漸有些不對了。


    《行屍走肉》這部劇在前期的宣傳攻勢做的很足,宣傳視頻、漫展、首部喪屍題材的電視劇,再搭配萬聖節開播。


    而且此前的20多個城市的“喪屍遊行計劃”,也吸引來大量關注。


    因此amc這個有線電視台,播出第一集竟然就達到了530萬的首播人數,創下了電視台迄今為止的最高收視記錄。


    作為對比,另一個比較出名的有線台,華納旗下的hbo,去年的年度大作《太平洋》,首播收視是310萬。


    可知《行屍走肉》這部劇開播時的火爆程度。


    這還不夠,此後每集播完,總收視率都在漲,到了第六集,也就是第一季的最後一集。


    總收視人數達到了840萬。


    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有線電視台拿到接近公共台的收視率,再次創下了amc的收視記錄。


    而且這裏麵有400多萬,是18-49歲的高消費收視族群。


    這個記錄往前,可以追溯到1990年左右的電視劇黃金時代。


    在那之後,再沒有有線電視網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陳麟風和劉茜茜兩人追著,把整個第一季看下來。


    劉茜茜還是覺得一般般,除了比較刺激,這裏指看到喪屍追人的時候,能嚇的鑽男友懷裏。


    明明當時拍攝的時候,什麽感覺也沒有,到了看劇的時候,反而害怕起來。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理。


    但陳麟風對電視劇評價很高。


    因為隻有6集,因此沒有任何拖劇情的情況出現,節奏相當快。


    而快節奏帶來的,就是喪屍營造的壓迫感被放大到極致。


    主角團的所有行動,都因外在的環境(喪屍)逼迫而製定。


    節奏快,就顯得主角團的行動一點不拖泥帶水,因為不快就可能死人。


    也正因為劇情節奏快,角色在劇中的人性交匯和衝突就更加激烈。


    整部劇可看性十足。


    當然,這是陳麟風分析之下得出的結果。


    對於漂亮國的觀眾來說,就單純覺得劇情緊張好看就完了。


    作為美劇史上第一部以喪屍為主題的電視劇,給觀眾帶來了整整一季的觀感刺激。


    這可比喪屍題材的電影要勁爆多了。


    《行屍走肉》的世界觀設定、氛圍營造和角色塑造,都稱得上經典。


    這使得電視劇在有線台首播之後,才是影響力擴散的開始。


    漂亮國剛播完,就有不少國家和地區,買下了播放權。


    網絡視頻平台的播放也俘獲了大量觀眾。


    年底時,整部劇徹底成為現象級神作,在全世界都有了不小的名聲。


    而這種名氣,必然會隨著各國的播放,以及後續劇集的拍攝,再度走高。


    經典美劇的含金量不用多說。


    劉茜茜在其中飾演的格琳,因為各種小天使的操作,幾乎算得上是喪屍末日中的一股清流。


    再加上作為女角色,卻英姿颯爽的反差感,因此大受歡迎。


    當然,本身她的顏值也是造就這種歡迎的關鍵因素。


    從第一季播到一半開始,艾美麗肯的社交平台關於劉茜茜的討論就愈演愈烈。


    穀歌、推特等平台的搜索量顯著提高。


    到年底時,熱度已經完全不輸於漂亮國的當紅明星。


    或者說,劉茜茜要一部劇大火了。


    這不是“金粉世家”,而是“神雕俠侶”。


    而國內這邊,正規平台根本看不到這部劇。


    畢竟血肉橫飛的,容易嚇到小孩子。


    不過各個視頻平台,都有“不知名網友”上傳劇集,幾乎大部分的網友都看過。


    你越是不讓看,那我還真不得不看了。


    這裏麵,劉茜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你想想,喪屍末日,劉茜茜這樣柔弱的女孩子,太刺激了,光這反差感,就值得一看。


    當然,具體看到劇情之後,知道劉茜茜是小天使類型的角色,多少有些出乎他們的預料。


    但這種意料之外的劇情,更加深了觀眾們的興趣。


    在漂亮國那邊剛播完,國內這邊正好也剛看完,某瓣直接給到了8.6分。


    評分人數在短時間內就超過了10萬。


    而與此同時,國外的各種劇集相關信息傳來,大眾得知了,劉茜茜的這個角色,在國外也極其的受歡迎。


    這就又不一樣了。


    國內媒體的瘋狂轉載國外媒體的評價,以及社交平台上的相關評論。


    “格琳,酷~”


    “從來沒見過這麽酷的女孩,我想我已經愛上她了。”


    “末日的世界,有這麽一位善良的女孩,簡直是撫慰人心的天使。”


    “演聽說是chen的女朋友,no,我認識這個女孩太晚了,否則一定會把她搶過來。”


    “樓上想的太多了,他們兩個在15歲的時候,就認識了,隨後從同學發展到情侶,根本不是你能插手的。”


    “樓上怎麽了解的這麽清楚?”


    “兩年前,有個華國明星小號的新聞,我記得在臉書上也挺火的,當時都有提到過啊。”


    “what?那個明星,我去看看。”


    “哈哈,剛看完迴來,酷女孩格琳的現實體原來這麽可愛的嗎?”


    “……”


    雖然劉茜茜小號的事又被扒出來,再次走紅網絡這事比較搞笑,但在漂亮國社交平台的熱度,是顯而易見的。


    國內網友,樂此不疲的看著那些稱讚、表達喜愛的評論。


    充斥著自己喜歡的事物,也被別人喜歡的快樂。


    當然,國內這邊也再次調笑起了劉茜茜小號的事。


    其中的梗太多了,常用常新。


    這也算是國內互聯網的永恆經典了。


    劉茜茜自從看到網上又興起對她的“迫害”之後,就不再關注互聯網的內容了。


    這是她的自我保護手段,這些年就靠這一手“熬”過來的。


    陳麟風倒是很想看,可惜被自家女友強力製止,物理性斷網。


    趙燕子把手中的報紙丟下,有種生不逢時的悲愴。


    08年之前還好,那時候在她眼裏,國內電視劇領域,大家勉強還能持平。


    但後麵一個個操作,簡直不當人。


    然而一部英劇《神夏》,一部美劇《行屍走肉》,直接把劉茜茜抬升到國際明星的地位。


    一個《醜小鴨》,又成了最能抗票房的女星。


    根本就比不上了,到此趙燕子徹底放棄和對方比了。


    還是想想怎麽壓過其他花旦和雙冰,爭個當代第二算了。


    哪怕去給那個“一天仙”做陪襯,她也認了。


    範彬彬也在關注劉茜茜的新聞。


    《行屍走肉》這樣的美劇,對她們的衝擊太大了。


    之前《神夏》,畢竟是小陳搞出來的。


    大家早就習慣他各種神奇的操作,再誇張,也就是讚一句就過去了。


    根本沒必要大驚小怪。


    然而劉茜茜不一樣啊,沒有哪個女明星,真就覺得她最好看。


    論顏值,範彬彬自信不輸與她,論演技,劉茜茜這兩年才真的趕上來。


    剩下的還有啥,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憑什麽讓她們服氣。


    她們要說唯一差的,也就是沒有一個奇跡一般的男朋友。


    看看劉茜茜的履曆,從15歲開始,每演一部劇就必爆。


    從《仙劍》開始,就明顯有小陳插手的痕跡,往後,但凡小陳含量夠高,就一定是好作品。


    範彬彬想想就咬牙切齒,怎麽娛樂圈最關鍵的一份機緣,就沒落在自己身上呢。


    最近網上有流行一種重生的說法,範彬彬有時候都在想。


    要是能讓她重生,那必定是要重生到02年之前,截胡了和小陳的情誼啊。


    這麽個專情又天才的男朋友,太讓人眼饞了。


    實際上,國內的文娛類網文,已經有類似的劇情出現。


    平行時空的小陳,早就多了茫茫多的兄弟和老婆了。


    因為他的年齡問題,不少還是青梅竹馬的養成係。


    陳麟風偶爾都看過類似的網文,由於實在太有違和感,根本看不下去。


    畢竟網文作者們,也不知道他是穿越的,那些賣萌的行為舉止,嚴重脫離了人設。


    四旦雙冰或放棄和劉茜茜爭,或還存有不服的心思。


    像是範彬彬和李彬彬這種,早已經開始布局海外,想著學劉茜茜的道路。


    而她們之下的85花們,就完全放棄了競爭的念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