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後來,chen和zhang是不是得獎已經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大家本身觀點的對立,以及各種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才是問題的主軸。


    奧斯卡成了一個開啟話題的工具。


    不過相對來說,漂亮國之外,要好一些,輿論並沒有那麽複雜。


    歐洲、南美、澳洲一些權威媒體,相繼報道了新一屆奧斯卡的消息。


    華國作品大獲全勝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也是個很讓人驚訝,會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事,因此報道的力度不小。


    至於亞洲更不用說,奧斯卡雖然地域屬性很重,但終究是這個星球上最知名的影視獎項之一。


    此前李鞍是唯一一個亞洲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人,如今則又多了兩個。


    呂鍾則是第一個亞洲的奧斯卡影後。


    因此,哪怕是霓虹和棒國心裏再酸,在報道這件事的時候,也是不遺餘力。


    在他們看來,這是亞洲人的榮譽。


    而在這種情況下,陳麟風的國際地位,尤其是導演方麵,飛速飆升。


    說起亞洲的電影大導,必有他的名字。


    至於張一謀,更是提早一步進入大師領域。


    陳麟風壞就壞在年級還太小,世間豈有20歲的大師?


    然而事物是相對的,年輕也會有年輕的好處。


    陳麟風本身就是非常出名的演員和作家,再加上奧斯卡導演這一層光環,因此也就成了最負盛名的明星。


    初步觀察來看,國際聲譽比當初巔峰期的房龍,也分毫不差。


    國內方麵,《夕陽》又一次登上新聞聯播。


    這次因為要介紹的人有點多,時長擴充到一分半,張一謀、陳麟風、呂鍾都是重點介紹對象。


    可憐的茜茜再一次被忽略了。


    排除新聞聯播之外的官方輿論,對於李鞍的報道相應的增多。


    將其稱為國內前三的大導演。


    很明顯,這是拿李鞍來作對比,襯托張一謀和陳麟風。


    要知道,此前雖然李鞍的名聲地位不差,但官方輿論其實是在有意無意的忽略他的存在。


    因為不是內地出身,卻又在成就上超出內地導演,宣傳起來會比較尷尬,幹脆少說。


    然而此時不一樣,有了兩個能在硬榮譽上壓過他的導演,那就不比再諱言了。


    就是不知道,對於李鞍本人來說,多的這些宣傳,是好還是不好了。


    伴隨著這一整個過程,陳麟風的粉絲們就像是過年一樣,可了勁的撒歡,各處社交平台,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劉茜茜的粉絲也跟著一起釋放情緒,反正軍功章也有我們天仙的一半。


    其他明星的粉絲對此視而不見,完全躺平。


    沒辦法,勢頭不對,根本爭不過。


    這其中還出現了一些雜音。


    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粉的一批人說,《夕陽》就不應該帶張一謀,否則小陳就一躍而成為國內甚至亞洲的第一導演了。


    然後很快,陳麟風的真粉絲們大批出動,把這部分聲音給鎮壓了:


    我們風神不是那種過河拆橋的人,《夕陽》沒有張導的加入,根本不會有這麽輝煌的成就,大家是相互成就,沒有誰帶誰一說。


    其實這是陳麟風提早就定好的調子,不能有膨脹心理。


    粉絲群裏早就達成共識了。


    沒想到,真有這種串子出現,因而果斷鎮壓之。


    ……


    好萊塢這邊,陳麟風沒有急著迴國,先是把《無限世界》的事情收尾。


    拍攝內容基本上都結束了。


    最多後期如果再有什麽小問題,進行補拍。


    接下來重點是剪輯,陳麟風跟隨布魯克海默一起,進入了剪輯室。


    羅素兄弟當然會參與剪輯的過程,但他們沒有終剪權,隻能提建議。


    而陳麟風因為奧斯卡的原因,話語權大大提高,反而真正超過了羅素兄弟。


    不過,有關《無限世界》的劇情,他們此前已經討論過多次,並沒有太多異議,倒也不會有太多爭執。


    陳麟風盯著剪輯的同時,也會上一些節目,參加各種電視訪談。


    難得拿下奧斯卡,趁著這波熱度,怎麽也要再刷一波臉,在老美心中多刻下一些印象。


    隻是畢竟人種國度不同,也隻能多留存一些印象。


    想要像霓虹或者棒國那樣,獲得更進一步的支持,比較難。


    更別想像國內那樣,被全身心的支持,根本想都不要想。


    但哪怕如此,這種片麵、部分的支持,也是有其意義在的。


    陳麟風這些年,能在國內少有人黑。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總是能在國外“開疆擴土”。


    這種行為本身,是符合整體國人的情感傾向和無聲支持的。


    國內有些人哪怕看他不爽,但因為他屬於是為國爭光,在彰顯華人的存在感,故而很多時候都盡量克製,不去招惹他。


    當然主要也是招惹不過。


    在奧斯卡之後的這些采訪裏,就沒有之前那麽和諧。


    有很多記者,除了影視方麵的話題,也開始問很多尖銳的問題,比如“華國的人權”“皿煮”“茲有”等問題。


    言談中,也是希望他能投身於“文明世界”,不要執迷不悟。


    陳麟風盡量給敷衍過去,沒有太多的談這方麵話題。


    還能怎麽談,他隻要一說心裏話,那種骨子裏的看不起,就要暴露出來。????還要賺他們錢呢,還是暫且避開比較好。


    隻是聊了一下身在漂亮國的亞裔群體,幫忙說兩句爭取權益的話,算是穩固一下這邊的基本盤。


    此外,關於國內的壞話是不能說的,尤其對方提到的一些黑點。


    除了環境問題,其他都可笑至極,充滿高高在上的臆想,一點實在的東西都沒有,一看就是被戰忽局給忽悠了。


    哪怕環境問題,後世華國做的越來越好,他何必多說。


    你要真說到關鍵問題,我還能臉紅一下,幫忙也職責兩句,都是些皿煮、壓迫的話題,那有什麽可說的。


    這種“避而不談”,讓部分人開始覺得他不識相,在網絡上也興起了一部分不滿的聲音。


    畢竟我們人類燈塔你不跪舔,你自己那個不好的國家,你也不批評,你到底想幹什麽?


    很顯然,陳麟風在好萊塢的發展,已經開始影響到一些人了,這些尖銳的聲音,就是體現。


    此前他幾乎不在好萊塢待,一看就是外人,還能寫劇本,就是一個帶來好處的生產者。


    而現在影視公司也有了,奧斯卡還要爭取獎項,電影眼看也要在北美院線上映,那就是純粹的競爭者了。


    因此,一些手段就擺出來了。


    陳麟風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以後這種事會越來越多,避免不了的。


    但隻要他還能給好萊塢大公司帶來利益,這種針對他的聲音,就能被壓製在小範圍內,不會造成過大的影響。


    這樣也就夠了。


    3月12日,陳麟風找來陸陽。


    “小陸,這次跟著來學習的不少同學,都是由你來帶的,你覺得他們都怎麽樣?”


    陸陽對此早有準備,不假思索的說道,“幾個學弟都很努力,知識掌握的也很牢固,我覺得不錯。”


    “這裏麵比較突出的,是哪幾個?”陳麟風問道。


    “郭凡是一個,沈奧是一個,還有個叫宋逸的。”


    陸陽開始介紹他們各自的表現。


    “郭凡比較偏愛特效,很關注這方麵的內容,在劇組的時候,很善於組織人員的工作……”


    “沈奧相對來說,比較擅長調教演技,這一點在幫助指導群演的時候,有不錯的表現……”


    “宋逸則很被劇組的藝術指導所看重,認為他很有天賦,其他工作做的也很好……”


    前兩個陳麟風不感覺意外,畢竟都是前世就闖下名聲的。


    郭凡不用說,頂級資質,後世早有明證。


    沈奧在前世,雖然隻是拍出過兩部某瓣7分的電影,票房也算不上多麽亮眼,隻能算及格。


    但在新生代導演中,已經不錯了,多少是闖出頭了。


    這樣的人放在一群學生裏,肯定是能冒尖的。


    這個宋逸前世就完全沒聽說過了,當初挑中他,是因為其在學校成績不錯。


    作為美術學院學生,他老師表揚過他在藝術美感方麵的成績而已。


    看來這是前世因為條件、機遇不好,被埋沒的人才。


    這也正常,這種人太多了。


    陳麟風點點頭,揮手讓陸陽迴去,隨後又找其他人來問。


    得到的結論差不多,就是這3個人表現最好。


    隨後,陳麟風給帶來的這幾個學生,做出正式分派。


    除了這三人之外,其他人的學習內容進行細分。


    本身學攝影的,就跟著曹玉學,幫忙幹活。


    導演係的就跟著副導演幹活。


    剩下的3個,則在接下來跟著他,擔任導演助理。


    眾人表情不一,其他人一副沮喪的樣子,他們也知道自己這是待遇降級,沒有了一步登天的希望。


    郭凡他們則興奮的要跳起來,隻是都在盡量控製。


    陳麟風觀察著他們的表情,說道,“不要高興或沮喪的太早,隻要表現的好,什麽都是可能的。


    再者說,像是曹玉這種攝影師,人家也是國際上頂級的攝影師,這種老師,平時你們上哪能碰到,不要太好高騖遠。”


    眾人一想,也是啊,曹玉人可是拿過威尼斯和金馬獎項的,奧斯卡提名也有。


    平時碰到這種大佬願意教他們,那就偷著樂吧,哪裏還能挑挑揀揀的。


    隻是,畢竟本來有希望讓陳導帶的,這位才是更重量級的大人物啊。


    大家多少還是會有些遺憾。


    郭凡、沈奧和宋逸則樂開了花,不管曹玉是什麽大佬,都不如陳導大。


    陳導的大腿才是最粗的。


    三人互相看了看,表情嚴肅起來,這還有競爭對手,得把他們打趴下,才能鬆口氣。


    陳麟風不再多說,準備過兩天就帶他們迴國。


    這批學生,是他正式帶的第一批學生,給的資源也是最足的。


    《無限世界》這樣的大劇組,讓他們能跟著在裏麵學習,還能跟著實踐,教學條件已經是世界頂級了。


    總得喂出幾個大手子吧。


    在業內當大佬,自身的地位和成就是一方麵,有沒有人支持和發聲,也很關鍵。


    尤其未來的身後名,更是要有學生和繼承人支撐,才能有望長久維持。


    這裏麵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民國時代姓胡的。


    不是那麽多學生捧他的臭腳,這麽一個幾乎和賣國無異的文人,名聲怎麽可能那麽好。


    陳麟風雖然不齒他的為人,但這方麵,還是可以學習一下的。


    3月14日,陳麟風迴國。


    今天7k,算還1千字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