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關於《夕陽》,也有一些抹黑的報道出現,這在之前,幾乎見不到類似報道。


    不過衝奧嘛,都要走上這麽一遭。


    陳麟風早就做好了心裏準備。


    後麵到1月公布提名名單之後,輿論形式還會更差。


    肯定要有不少黑他的。


    這都是衝擊奧斯卡路上,必不可少的風景。


    12月18日,《阿凡達》上映。


    這部片子,真的可以稱得上是震撼上映。


    全球觀眾都仿佛被帶到了新世界,這種新的視聽體驗,帶來的衝擊感,實在是太強了。


    人們幾近瘋狂,甚至出現了排長隊,和搶票的情況。


    第二天正好是周六,劉茜茜和陳麟風一起看的電影。


    看完之後,她哪怕有心理準備,還是被震撼到了。


    “小風,我們以後,真有可能拍出這樣的片子嗎?”劉茜茜說話都有些恍惚了。


    “當然,十年內,不說比得上吧,至少會出現能讓我們保住信心的電影。”


    “嗯,我相信你。”劉茜茜鄭重的點頭。


    陳麟風張張嘴,想說拍出這樣電影的,如今正是自己的學生。


    但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口。


    當老師的,總不能全靠學生爭氣。


    自己也得鼓足勁,衝上去幹啊。


    《阿凡達》播出之後,全球幾乎都在討論這部電影。


    國內屁股坐歪的,借此大肆貶低華國電影。


    這個時候,少有人敢逆風輸出。


    在不少人眼裏,《夕陽》成了那個救命稻草。


    都盼望著這部電影多少能帶來點好消息。


    與此同時,《夕陽》在洛杉磯小規模上映。


    第一階段,先穩住藝術院線,抓住中產都市觀眾群,這個群體裏文青比較多,比較好穩固口碑。


    等知名度逐漸擴大之後,再想辦法擴大規模。


    公關活動也一同展開。


    奧斯卡的公關是需要提前定好主攻方向的,錢畢竟也是有數的,不能什麽都想要。


    最佳影片獎,陳麟風一開始就沒想過。


    現在不是十年後,主體是外語片的作品,根本不可能拿到最佳影片。


    還是到《寄生蟲》,才第一次突破曆史。


    最佳影片往下,就是最佳導演。


    陳麟風猶豫再三,還是想要嚐試一二。


    後世阿方索的《羅馬》,就是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導演一起拿,所以至少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


    不過畢竟可能性沒那麽大,因此並沒有在這方麵投入主要資金和精力。


    重點的公關方向,是最佳男女主角。


    尤其是女主角,戲眼所在,呂鍾老師本身演的也好。


    看那些媒體評論,還有兩個前哨獎就知道了,最佳女主的幾率著實不小。


    其實男主也差不多,隻不過畢竟得病的不是他,片中的表現機會不多,相對來說,出彩程度比女主稍差。


    不過,陳麟風一視同仁,一起撒錢。


    反正還是那句話,這錢不是他一個人出,是以電影成本的方式在出錢。


    華影對此可上心了。


    老韓非常想要拿個隆重點的奧斯卡獎。


    演員獎再往下,就是最佳外語片獎。


    這個才是公關最注重的獎。


    但其實這個獎得獎機會很大,競爭對手不強,丟掉的可能性很小。


    剩下的編劇、攝影、剪輯、音樂一類的獎,就隨緣了。


    一般都是大獎套小獎。


    隻要名氣起來,成了大熱門,有競爭最佳影片、導演的作品,小獎都有可能作為搭子被發出去。


    公關啟動之後,陳麟風就徹底忙起來。


    由於此前就有所預計,《無限世界》開拍前,拍攝時間表上,就盡可能的把陳麟風的戲份往前和往後移。


    中間這段時間,盡可能空出來。


    陳麟風則在此期間,頻繁接受《大西洋雜誌》《時代雜誌》等各大媒體的采訪,上節目宣傳的次數也明顯變多。


    他名氣比較大,宣傳效果會相對更好一點。


    還好《夕陽》是兩個導演,兩人互相分工。


    陳麟風壓力大大減輕,甚至還能兼顧到拍攝。


    張一謀負責的是溝通和交流工作。


    他盡可能的在各個派對、酒會上,和老白男評委們套近乎。


    張一謀作為資曆甚深的大導演,還是比較受老一輩學院派認可的。


    交流起來,比陳麟風要來的順暢,至少沒有太多年齡之間的代溝。


    這一點還是挺明顯的,陳麟風哪怕平時再能說,碰到人家第一印象就覺得你太年輕的,溝通效果會大打折扣。


    換張一謀就不一樣。


    僅僅剛開始公關沒多久,就初見成效。


    隨後的波士頓和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的頒獎禮上,《夕陽》首度拿到最佳導演獎。


    這是奧斯卡前哨站中的“四小”,同樣說明了某種風向。


    《夕陽》漸漸能和《拆彈部隊》打的有來有迴。


    這兩部作品,追根究底,是一家。


    因此,公關宣傳的時候,兩方相互比較,互相抬咖,並沒有相互詆毀。


    有種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的感覺。


    《阿凡達》感覺很淦,它本來也對奧斯卡有野心的。


    本來最是風頭正盛的時候,竟然在前哨獎上,拚不過這兩個。


    由此,兩部片子的名聲越來越響。


    形勢逐漸轉好,韓山平都因此,從國內跑到好萊塢,幫忙吆喝。


    老韓本身的地位在好萊塢很能吃得開,畢竟手中的權柄很關鍵。


    而且人能混到現在,說話的藝術這門必修課自然是練得很高,因此幫忙的效果很好。


    這迴他也是豁出去了。


    此外,各種評委們可能出現的地方,類似重點地區的餐館、咖啡廳等地,廣告位必有《夕陽》的一份。


    還有邀請評委到小影院觀影,隨之附贈一些小禮品。


    偶爾也請吃飯,大家聊聊電影,暢談一下藝術之類的。


    連吃帶拿,好不暢快。


    有媒體笑言,這兩個月,評委們根本不用自己掏錢吃飯。


    看起來事情淩亂,很複雜。


    其實都有公關顧問在後麵幫忙安排,他們早就做熟了,弄得井井有條。


    當然,代價就是很費錢。


    非常費錢。


    國內有奧斯卡投票資格的明星們,這迴也很是上心。


    畢竟看來真的希望不小。


    像是章紫怡、張曼鈺、房龍這種演員評委,還有大陳、李鞍、王佳衛這類導演評委。


    都先後打過電話,提及給他的作品投票的事。


    陳麟風自然是表示感謝,算是欠下小小的人情。


    反正他也是評委,大不了以後把票還迴去。


    其實往屆也有不少這樣拉票的,大家各自心照不宣。


    可惜華國的評委數量實在不多,又由於地域原因,往往不會集中投票。


    就像是吳雨森,他也有投票權。


    但陳麟風想都沒想過,去聯係他。


    再有像是盧豔、陳茺這種常年不迴國,隻在好萊塢混的。


    她們有自己的人脈圈,和關注重點,隻會投給好萊塢的那些電影。


    陳麟風也沒想過找她們拉票。


    他自己其實也收到了選票,理所當然的,給自己作品填上一票。


    忙碌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2009年過去,來到2010年。


    作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國內影視行業的媒體,開始迴顧過往這十年來,華國影視行業的發展。


    總體來說,這十年是快速發展的十年。


    電視劇領域最為明顯,自從國家03年開始,放開拍攝限製之後。


    整個電視劇行業呈現百花齊放的形勢。


    幾乎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優秀作品出現,這其中,陳麟風所涉及到的電視劇,成了不得不提的內容。


    從04年《寶蓮燈》開始,幾乎每年都有新作品。


    關鍵質量奇高無比,連續6年拿下收視率第一,成為國內觀眾最熟悉的人。


    用《華國影視報道》的話說就是,“小陳的成就已經無需多言,從最早的《西遊記後傳》開始,就深度參與劇集製作,導致每部作品的劇本,都及其優秀。


    這十年來,但凡有小陳插手的電視劇,往往就是精品和好看的代表。


    小陳偏愛古龍,用古龍中的描述就是,這十年,是陳麟風的十年,一如沈浪十年,李尋歡十年一樣,幾無敵手,享譽江湖。”


    很多媒體都匯總了,這十年來,陳麟風出演,以及具體編劇過的電視劇。


    《西遊記後傳》《愛情寶典》《仙劍奇俠傳1》《寶蓮燈》《大唐帝國》《刁蠻公主》《楚留香傳奇》《來自星星的你》……


    無一例外,全都是精品。


    觀眾們光是聽名字,都覺得耳熟能詳。


    很多年輕觀眾,更是將之視為童年迴憶。


    “不對啊,這個《愛情寶典》是啥?小陳啥時候還參與過這部片子的編劇?”


    “嗯……算是個不錯的劇吧,也就放在陳麟風的作品裏邊,顯得有點不出彩。”


    “何止不出彩,簡直拉低檔次。”


    “樓上過分了,沒看過還是別亂說話,其實拍的挺不錯的,隻是收視率沒那麽高罷了,再說,小陳編劇,能有差的嗎?”


    “確實,我看過原片,其實還是不錯的,隻是這種劇放在小陳作品裏,都要被嫌棄,屬實有點難繃。”


    “哈哈,看來小陳還算不上無敵,畢竟還是有瑕疵的嘛。”


    “6,《愛情寶典》都成瑕疵了,陳粉過分了啊,你讓別的演員導演怎麽活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