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率先鼓起掌來,隨後婁曄、遊苯昌、曹玉他們鼓掌。


    全場所有人都開始鼓掌,甚至有些人開始歡唿。


    《夕陽》真的折服了太多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眾望所歸。


    陳麟風和張一謀互視一眼,起身相互擁抱。


    張一謀抱著的時候,還拍了拍他的胳膊,“小陳,是你給了我這次機會,多謝。”


    “張導客氣了,咱們是互相成就。”


    確實,這部電影,如果沒有張一謀在畫麵上的補足,不一定能得到這麽多認可。


    原片哪怕拿到金棕櫚,換了年份參加戛納,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一樣的結果。


    兩人擁抱慶祝後,又與周邊人進行慶祝。


    劉茜茜興奮的站起身,近似於撲到他的懷中。


    “小風,太好了,你拿到金棕櫚啦。”


    “嗯,我拿到了。”


    陳麟風鬆開茜茜,又與遊苯昌慶祝。


    他認真的說道,“遊老師,這個獎有您的一份。”


    “嗬嗬,大家都有出力,快上台去領獎吧。”


    全場的攝影機都聚焦在兩人身上。


    陳麟風抬手示意,讓張一謀先走。


    畢竟老謀子大滿貫,意義還是不一樣。


    對他來說,名頭和這個刻錄進曆史的記錄,最為重要。


    一時的風頭,他倒不是很在意。


    但張一謀不願意這樣,在他看來,能夠拿獎,小陳的本子最關鍵。


    在剪輯之時,小陳強硬的否決他的提議,是最重要的節點。


    否則,也就沒有今天。


    他已經完全忘了,當時自己那麽篤定,內心的想法具體是什麽。


    如今隻慶幸,小陳沒有聽他的。


    張一謀強硬的把著陳麟風的胳膊,兩人並肩而走。


    所有人都看的懂這一幕所在代表的意義。


    chen在謙虛,而zhang認為他很重要。


    兩人上台的這段路上,掌聲不斷。


    甚至他們走到哪裏,那裏的嘉賓就會站起來鼓掌,給足了禮遇。


    直到兩人上台,掌聲漸消。


    福茂先生輕輕鼓掌祝賀道,“zhang,恭喜,你是三大電影節大滿貫導演中,首位亞洲先生。”


    “謝謝,感謝您的支持。”


    對於國際三大電影節來說,他們是輕易不會給導演這樣的榮譽的。


    當一位導演獲得兩個最高獎之後,最後一個電影節就會相應拉高其獲獎的難度。


    這都是心照不宣的做法。


    而張一謀上次電影節獲獎(最高),是1998年的威尼斯金獅,至今已經過去了11年。


    而張一謀和戛納,此前也有數次結緣,《活著》更是拿到過戛納的評委會大獎。


    敗給昆汀的《低俗》,固然算不上什麽委屈。


    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部完全足夠得金棕櫚的經典作品。


    對於戛納來說,張一謀足夠尊重他們,那麽如今天時與人和俱全,也到了滿足這位電影大師心願的時候了。


    看看場下嘉賓們的態度就知道了。


    大家都覺得這是適當的。


    隻是……


    福茂先生眼神複雜的看向陳麟風。


    這位就很難辦了呀。


    才不過21歲,就手握兩大電影節最高獎。


    而且這次戛納金棕櫚,貌似還不是單純混獎,看張一謀的態度就知道,人家是正兒八經以平等的姿態,掌控劇組權力,成就作品的大導演。


    隻是這也太年輕了。


    算了,讓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去頭疼吧。


    阻擋chen的重任,就交給他們了。


    柏林:……


    福茂先生調整好心情,微笑著和陳麟風抱了抱,“恭喜,21歲的金棕櫚導演,真是令人驚歎。”


    陳麟風哈哈一笑,“謝謝。”


    福茂作為頒獎嘉賓,從禮儀小姐手裏,將兩個獎杯一一發到陳張兩人手裏。


    陳麟風看著手中的獎杯,一公斤重的水晶為基座,其上鑲嵌著純金橄欖枝。


    他心中感歎。


    這就是金棕櫚獎杯!


    張一謀更是翻來覆去的看,怎麽也看不夠。


    隨後,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兩人相互摟著肩膀,同時高舉金棕櫚獎杯。


    給世人留下這傳世時刻的圖景。


    台下又是一陣掌聲。


    輪到說獲獎感言的時候,陳麟風本來還想發揮一下謙虛精神。


    但張一謀怎麽也不願意,隻讓小陳先來。


    陳麟風不再推辭,走上前來。


    “首先,感謝組委會,感謝各位評委,同時也感謝與我合作的張一謀導演,以及遊老師、呂老師,我的女朋友茜茜……”


    遊苯昌慈祥的笑了笑,覺得真的是沒白演了這部片子。


    劉茜茜認真的聽著,幻想著有朝一日,她能站在這樣的舞台上,也來感謝自己的男朋友。


    感謝一圈之後,陳麟風開始說起真實的感言。


    “說實在的,沒想到我能,在獲得金獅獎的2年後,就順利的拿到金棕櫚獎。”


    此話一出,台下就是轟然。


    哥們你這說的是人話?


    別說了真的。


    劉茜茜沒繃住,笑出了聲。


    真是有小風的風格,在這種場合也要逗趣。


    陳麟風可沒有胡說,他雖然盡最大努力去做,但還真沒有把握能拿獎。


    畢竟對於三大國際電影節來說,21歲的金棕櫚導演,年紀也實在太小了。


    更不要說,這還是繼威尼斯之後的,第二次得獎。


    很容易引起爭議的。


    所以,他說的全是肺腑之言。


    “對我來說,金棕櫚獎是一個新的台階,看似是一份極重的榮譽,說實話,它確實是,拿到金棕櫚,如果再加上金獅獎,甚至有資格被叫做大師。


    但現在,我握著它,重新審視自己。


    你真的達到與過去的那些大師同等的水準了嗎?


    我想是沒有的,”


    陳麟風鄭重道,“所以這個獎,隻會鞭策著我,更進一步,再進一步,永遠不要放棄提升自己。


    最後,我需要對國內的年輕導演說一句話:


    看到這個了嗎?”


    他舉起手中的獎杯。


    “加油,我等著你們。”


    臥槽,小陳導演牛逼。


    秦浩心中暗歎,這是在給國內新生代導演在前方立標啊。


    當然,他也完全有這個資格,畢竟是拿到金獅、金棕櫚,差一個就是大滿貫的國際大導了。


    記者中心的華國記者們也在交流。


    “這是炫耀吧?”


    “什麽炫耀,人家是激勵年輕人呢。”


    “可他不就是年輕人嗎?”


    “你見過這樣的年輕人?人在國內導演中,少說前三,要不是這迴張導大滿貫,說不定第一也能爭一爭。”


    幾個人討論的激烈,心情激蕩不已,感覺自己見證了曆史。


    電影宮這邊,陳麟風結束了自己的感言,把位置交給張一謀。


    相比陳麟風輕描淡寫,甚至有些詼諧的發言,張一謀就有太多感觸了。


    組委會似也知道,他肯定會有很多心情要抒發,根本沒有對時間設限。


    張一謀先是迴望了過去20年的經曆,從上世紀在幾個國際電影節上,一路攻城拔寨的風光,到近十年,轉向商業電影的心路曆程。


    《英雄》開始,走商業路線,成功激活了華國的電影市場。


    從這方麵來說,他並不後悔。


    但沒能在文藝電影上,再繼續邁出新的一步,也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


    索性,現在終於實現了。


    說到這裏,張一謀潸然淚下。


    底下的嘉賓們很理解他的心情,掌聲此起彼伏,陳麟風也微笑著鼓掌。


    隨後,張一謀使勁給陳麟風誇功,稱兩人在劇組中,互相通力合作,才能造就如今的《夕陽》。


    他還提到了最終剪輯時,兩人的爭執,以及最終他順從了陳麟風的堅持的往事。


    談及這一點時,張一謀甚至有些後怕。


    “還好,小陳堅持了自己的理念,他剛才說,他比之那些國際大導們還差不少。


    但在我看來,他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並不差什麽,已經不是未來可期,而是正當其時。”


    最後,也是常規的感謝環節。


    到此,老謀子的感言也就此結束。


    兩人下台之時,在台上福茂先生的推動下。


    全體嘉賓如歡迎王者歸來,皆起身致意,全場掌聲雷動,久久不息。


    整個場景搞得宏大壯麗。


    陳麟風感慨,還是戛納會玩啊,這真是把電影人捧在手裏。


    讓他也心神搖曳,隻覺得人生巔峰,正在此時。


    怪不得,戛納能成為三大國際電影節中,最出名的那個。


    劉茜茜蹦跳著歡迎陳麟風,“小風,你真得獎啦,太厲害了。”


    “哈哈,我也這麽覺得。”


    婁曄、秦浩等人,章紫怡、範彬彬等人,陳昆、趙燕子等人……


    這些來戛納參展,此次進到閉幕式的電影人們,都圍上來,恭喜兩位大導更進一步,拿到金棕櫚大獎。


    所有人,看著兩位導演,都雙眼放光。


    恨不得給跪下,當場拜為義父。


    一個國師、大滿貫導演,一個能推著張一謀大滿貫的兩金導演。


    真的隨便分他們點榮光,那都是受用不盡。


    好在,畢竟頒獎禮還沒有完全結束,眾人稍稍慶祝一番就又迴歸原位。


    台上的主持,說著結語。


    其中重點放在了張一謀和陳麟風身上,這兩人實在太有話題度了。


    其他嘉賓也時不時的往這邊看。


    兩金導演加大滿貫導演,合作拍片,竟然還沒有鬧什麽矛盾,說感言的時候,甚至還互相感謝。


    尤其從張一謀的感言中可知,這甚至可能還是真心的。


    著實少見。


    結語說完,整個頒獎禮就算結束了,嘉賓們已經可以逐漸退場了。


    按照慣例,得獎的人是要在後台接受記者采訪的。


    而陳麟風和張一謀因為接受全場嘉賓的歡迎儀式,當時沒有去後台。


    所以他們還要先去後台走一圈。


    等他們曬一下獎杯,拍拍照,再簡短的說一下感想,再迴來的時候,場內的人已經不多了。


    劉茜茜他們還在等著。


    “走吧,咱們迴去。”陳麟風的聲音帶著滿載而歸的喜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