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茜在霓虹,其實過得不是很舒心,或者說,出國之後,一直都感覺很累。


    隻有每天晚上和小風通話的時候,才會由衷的放鬆開心一些。


    因為是她帶隊,跟著一起的,黃小明、舒唱、石小龍等人,都隻在國內出名。


    所以無論是接受采訪,還是上綜藝節目,大家的焦點以及問題,都是衝著她來的。


    少有的問石小龍問題,也因為他是陳麟風的哥哥。


    國外觀眾們會產生好奇,想要知道大名鼎鼎的chen,小的時候是什麽樣子。


    當然,到霓虹之後,《請迴答1990》在海外,也逐漸開播,這時候小龍、舒唱他們身為主角,也開始有了些人氣。


    但盡管如此,少了小風在身邊,總感覺一切都要自己操心。


    畢竟梅姐她們,是沒辦法在公眾場合出現的。


    這樣一來,壓力瞬間就上來了。


    今天的節目,是比較常規的宣傳節目。


    劉茜茜隻會一點點霓虹語,大部分時候都要靠翻譯。


    在聽不懂對方話的陌生環境,總是會顯得相對拘謹,其他幾個人也是如此。


    幾乎全靠主持人控場。


    說到兩年前的《星你》,底下的粉絲和觀眾反應很熱烈,劉茜茜因為聽不懂,反應總是要慢半拍。


    好在安茜這個角色本身,就是個笨笨的形象,海外對劉茜茜的印象,大多是根據《星你》來的。


    這樣,倒是某種程度上的忠於人設了。


    主持人問了一些《請迴答》的內容,作為宣傳,其他時候會問到對霓虹各種事物的看法。


    這個時候,隻要表達喜歡和尊重就好,劉茜茜很懂這個。


    上迴出國宣傳,小風教的經驗。


    前麵的內容,就這麽平常的度過。


    接著就是打電話聯係環節。


    主持人提議,“我們用工作人員的電話聯係陳教授,裝作是綁架了劉茜茜,朝他索要贖金,茜茜小姐,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劉茜茜咋舌,在這之前隻說了會現場打電話,可沒說要這麽玩啊。


    但已經到這個狀況,也沒法不答應,她點了點頭。


    電話接通,那邊用華語問道,“喂,你好?”


    主持人清了清嗓子,完全進入綁匪角色。


    他用霓虹語說道,“你好,我是霓虹的綁匪,現在劉茜茜在我手裏,我需要你準備10億円現金給我,否則我就要撕票了。”


    說完,他還“桀桀桀”的笑了聲。


    陳麟風皺了皺眉,他聽到了電話開頭清嗓子的聲音,確定應該真是做節目。


    於是,他繼續用華語說話,以很奇怪的語氣說道,“不好意思,我不懂霓虹語,你說的應該是霓虹語吧,是不是打錯了?”


    霓虹現場這邊,後台有翻譯,節目組直接在後麵的大屏幕,打上陳麟風說話的意思。


    綁匪看到大屏幕上迴話的意思,直接挑明,“哼,別裝了,你可是麒麟老師,怎麽可能不懂霓虹語,我可是看過你上節目的。”


    陳麟風順勢切換成霓虹語,“那你也不應該懂,我剛才說的華語意思啊,難道你還是懂雙語的天才?”


    主持人結巴了一下,“我……就是懂,你能怎麽樣?”


    “那你跟我說一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我就相信你懂。”


    底下觀眾席開始傳來笑聲。


    綁匪,“……”


    他奇怪道,“我是綁匪,你以為這鬧著玩呐?”


    “額,好吧,你說你看過我的節目,我在裏麵表現怎麽樣,好看嗎?”


    “好看……”主持人順嘴迴答,然後馬上反應過來。


    “是問這個的時候嗎?你女朋友在我手裏啊喂!”


    笑聲變大了,綁匪趕快讓底下的觀眾安靜點。


    這綁架呢,嚴肅點!


    “那你讓我茜茜吱一聲。”


    主持人趕快示意她配合。


    劉茜茜憋著笑,“吱~”


    ?


    吱一聲是這個意思?


    不過綁匪現在顧不得這個。


    證明了手裏有人,他氣勢昂揚了起來。


    “怎麽樣,確定了吧,你可得快點把錢交出來,否則,哼哼。”


    陳麟風這邊徹底確認,沒有出現那萬分之一的可能。


    他放下心和對方扯皮。


    “我這邊錢不多,給你100円怎麽樣?”


    綁匪難以置信道,“你在開玩笑?信不信我立馬撕票啊。”


    “不好意思,習慣性砍價了。”


    陳麟風猶豫的聲音傳來,“要不我給你加個零?”


    “你鬧呢,我真撕票了啊!”


    “別別別,要不我再給你加個零吧,我家茜茜能值12萬円,也算是物有所值了,等於是把錢還給她。


    她其實很不好養活的,做飯能把鍋給燒穿,這個價格已經算頂格了。”


    台下的觀眾徹底繃不住,大笑出聲。


    上麵這句話,滿滿的都是《星你》中的梗。


    劉茜茜一直聽著翻譯的話,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一邊繃住不笑,一邊斥道,“你才隻值那麽點錢呢。”


    綁匪見演不下去了,恢複了主持人的身份說道。


    “麒麟老師,我們是霓虹《快樂星期天》節目組,向您問好,剛才是在做節目,請您不要介意。”


    “沒事,我理解。”


    台下的觀眾,此刻終於不再壓抑自己的激動心情,大喊了起來。


    “陳教授”“麒麟老師”“陳麟風”,喊什麽的都有。


    霓虹粉絲現在也記住了他的華文名字。


    不過總體還是麒麟老師,他在霓虹主要的名號就是這個。


    哪怕作為演員,霓虹這邊的字幕翻譯,直接就是麒麟。


    黃小明不禁感歎,不愧是小陳啊,在霓虹這陣仗,感覺和房龍大哥差不多了。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老一輩幾乎都認識房龍,而年輕一輩,不認識麒麟老師的,也著實不多。


    陳麟風隨後和在場的幾個嘉賓一一打招唿。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請迴答》劇組之外的幾個霓虹演員,表現的很是恭敬。


    麒麟老師作品愈加的出名,在霓虹的地位就愈發的高。


    《警察事件》也剛剛在聖誕期間,於霓虹上映。


    成績很不錯,超過了10億円,換算後約6千萬rmb。


    不過因為是買斷,麒麟這邊沒法收到分成。


    但對於霓虹業界來說,這個成績很不錯了,沒有任何加成,純靠電影本身質量,還有導演的名氣。


    後續如果再來一兩部這樣成績的電影,就徹底站穩了腳跟。


    對於他們這些霓虹演員來說,無論作家還是導演,哪個身份都是他們要仰望的存在。


    主持人也是如此,剛才扮演綁匪的時候,還比較自在。


    揭開身份之後,立馬變得恭恭敬敬的。


    這時,劉茜茜反而活躍起來,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拘謹,好像靠山來了一樣。


    一時間節目效果,竟然是她帶起來的。


    下麵的觀眾很明顯的,覺察到了這一變化。


    千奈美感慨道,“看來,這位劉小姐真的和麒麟老師,成為了情侶,不是外傳的為了作品宣傳。”


    “是啊,”她的朋友歎了口氣。


    她們都是麒麟老師的粉絲,發自內心的喜歡。


    無論是少年天才,還是從華國傳來種種消息所證明的潔身自好、努力上進,她們太愛這種潔白無瑕的偶像了。


    但上個月從華國傳來的消息,簡直就像是晴天霹靂一般,直接擊穿了她們的內心。


    當時甚至有極端一些的粉絲,在華國領館處舉牌子,要求他們製止麒麟老師談戀愛。


    也就是華國國內當時也同樣爆炸,上麵為了不鬧出社會事件,特意隱瞞了消息,這才沒有在國內掀起波瀾。


    霓虹這邊鬧了一陣,隨後粉絲們達成統一意見,覺得兩人談戀愛的消息,肯定是逢場作戲,為了宣傳新劇才做出的決定。


    但這就引起cp黨的不滿意了,要知道,《星你》大火,在海外最多的,就是兩人的cp黨。


    也就霓虹特殊一點,麒麟老師太過深入人心。


    兩方展開了持久的論戰,誰也說服不了誰。


    千奈美她們,本來也是傾向於逢場作戲這個論點的。


    但現在看到台上的劉茜茜,與電話那頭麒麟老師的互動,感覺再也無法騙自己了。


    “哎~”兩人又同時歎了口氣。


    陳麟風接完電話,又繼續寫劇本。


    電視劇雖然不再拍,但不是說就完全不再接觸。


    劇本還是要寫的。


    他現在所寫的劇本,是《大明風華》,就是前世同名的那個。


    那個劇其實前半部分不錯,隻是被後半部分,以及女主那又臭又長的言情內容,給拖了後腿。


    陳麟風將其後半段砍掉,前半部分進行精簡,並且隻寫主要大綱,後續甩給編劇組就行。


    今年周易影視頹勢已現,陳山佟已經著手準備適當時候,接手對方的精銳編劇。


    當然,現在編劇組還是那三兩隻小貓,隻能做一些擴寫的工作。


    陳麟風隻用了三四天時間,來寫比較詳細的大綱。


    隨後劇組一切籌備完畢,《夕陽》低調的開拍。


    兩人合拍的電影,根本用不著宣傳,低調一些,捂住消息,宣傳效果反而能更好一些。


    不得不說,遊苯昌和呂鍾老師這麽多年的演員生涯,完全沒有白過。


    呂鍾為了這個角色,專門去醫院做觀察,研究中風病人的狀態。


    包括那些病人和其家屬的互動。


    遊苯昌老師也是一樣,做足了準備,他直接找了個護工,學習各種陪護知識。


    同時也了解一些相應病人的情緒狀態。


    基本上,陳麟風說要什麽效果,兩人都能完美的演出來。


    多拍出來幾條,隨後就是取舍的問題。


    張一謀不是很習慣,劇組有一個人,能跟他有同等權力的情況。


    其實陳麟風也不適應,但沒辦法,隻能相互磨合著來。


    兩人的導演風格很不一樣。


    陳麟風比較喜歡讓演員發揮。


    因為他從第一次導演開始,就喜歡用好演員,那些演員往往很輕易的,就能理解導演的意圖。


    隻要盡可能的朝著導演腦海中的畫麵去演,基本上很快就能敲定。


    張一謀不一樣,他對於成片沒有那麽清晰的概念,所以更多是引導演員的情緒,讓其做出合理的反應,再來進行判斷。


    這種方式極端一點,就是墨鏡王那樣,演員一遍一遍來,由他來取舍。


    張導很糾結,往往他還在猶豫,陳導就喊哢了。


    他也嚐試過,再讓兩名演員,多來幾遍,但結果一般都還是陳導喊停的那個。


    而到了安排鏡頭和打光的時候,張導完全蓋過了陳導。


    他對打光和擺弄攝影機這種事,比劉青山和曹玉他們這種專業的還專業。


    陳導就隻能看著張導發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