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唐帝國的前半部,劉茜茜所演的觀音婢,就是一個白月光式的角色。


    最初她以容貌讓李世民喜歡上。


    而隨著李唐立國,李世民不斷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


    就越發的遭到兄弟記恨,父親不喜。


    秦王妃就成了他心靈的港灣,也是拉著他,沒有完全墮入黑暗的那根弦。


    所以劉茜茜在劇中的戲份不少,很多都是重要劇情。


    最主要的是,人設好,年輕貌美,溫柔賢淑,幾乎是男人幻想中,才會有的女人形象。


    而在具體演的時候,這兩個是兩情相悅,互相愛慕。


    一個是心存正義的英雄,名震天下的少年將軍。


    一個是溫柔可人,聰明善良的解語花。


    兩個人互相喜歡,簡直是天經地義的事。


    對這兩個人的初遇,張離的要求是,要演出一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感覺。


    說的這麽文雅,其實不就是見色起意,第一眼就看上了唄。


    隻不過要帶點文藝色彩,讓觀眾看著,覺得這是傳世愛情的開端罷了。


    張離在這一幕做了特別的設計,少男少女第一次在宮廷這樣的場合相見。


    周圍人聲鼎沸,混亂嘈雜,然而兩個人第一眼卻隻看到了彼此。


    這樣的布置,讓陳麟風想起了後世的一句歌詞,“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陳麟風目前的演技,完全能hold住這樣的場麵,而且他還調出了前世的記憶,當時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那種怦然心動的情緒。


    完全把一個少年慕艾的形象,演得淋漓盡致。


    這對他自己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開掛的人生就是這麽簡單。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劉茜茜竟然也演得很好。


    對方望過來的眼神,簡直讓他以為,那是真的喜歡上了自己。


    尤其是那雙眼睛,亮晶晶的,好似在發光。


    “哢”


    第一次拍攝的效果很好,但張離還想讓他們多試幾次。


    在宮廷宴會中,擔當背景板的諸位演員重新複位。


    陳麟風趁著機會偷偷的問劉茜茜,“茜茜你的演技怎麽變得這麽好了,尤其是眼神戲,太妙了,簡直讓人覺得你的眼睛會說話。”


    劉茜茜神情莫名的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縮在古裝長袖裏的小拳頭狠狠的捏了兩下。


    她長舒了口氣,把頭轉向一邊說道,“我現在不想跟你說話。”


    “ok,我明白了,你現在不想受影響,那咱們拍完再聊。”


    你明白個der!


    其實陳麟風有那麽一瞬間,真的產生了錯覺。


    不過立馬他就做出深刻反省,太普信了,人家隻是在演戲。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麟風的影,劉茜茜接下來幾次表現雖然也不錯,但並沒有第一次那麽完美。


    張離導演最終還是決定采用第1次的鏡頭。


    陳麟風點點劉茜茜,“後麵的表現可不如第一次,你的演技還是不穩定啊。”


    劉茜茜簡直要氣壞了,自己眼神不好,看不出我的意思,還要貶低我的演技,真是豈有此理。


    她“哼”了一聲,反諷道,“哪有您陳老師演技好啊,要不你來點評點評,我為什麽後麵演技不好了唄。”


    陳麟風當然不傻,聽出對麵這是不高興了。


    因為沒搞懂原因,他小心翼翼的退了迴去,省得說錯話火上澆油。


    一旁的幾個中年演員,都是經驗豐富的人,他們看出點意思來。


    這一對小男女中間,是有情況吧。


    不過年輕時的這種曖昧期最是美好,他們都不願意當點破的那個人,萬一給點了出來,說不定還要得罪人。


    小陳可不是一個能輕易得罪的人啊。


    尤其是,吃瓜多好,比拍戲有意思多了。


    幾個大佬都津津有味的看著他倆互動。


    政治鬥爭和宮廷戲這種類型,不像是排戰爭戲,需要大場麵的調度,但它的難度是另外一方麵。


    從導演來說,通過場景的布置,不同角度的鏡頭拍攝,以及鏡框所占的大小,都能反映不同的形式或者人物心理狀態。


    這種戲尤其需要經驗豐富的導演,來進行拿捏控製。


    不一樣的導演,拍出來的感覺,有可能會截然不同。


    張離正是這方麵的大家,陳麟風時常會去觀看監視器導出來的畫麵。


    導演有時也會大致跟他說說,自己這樣拍的用意,不過次數不多。


    這畢竟不是在寶蓮燈劇組,沒有和餘生明那樣好的關係。


    再說張離掌管這麽大的劇組,現場又有太多的名演員,互相之間難免有點磕磕碰碰的,他還要花心思放在這上麵,也著實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指點陳麟風。


    不過陳麟風畢竟是科班出身,該有的知識他都懂,所以自己琢磨也能參透點東西出來。


    導演的工作固然重要,然而在這種戲裏麵演員,才是真正決定一切的關鍵。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陳麟風的功勞了。


    他在負責挑選演員的時候,其實對成名演員的選擇餘地並不大,畢竟這些人本來就各有根底,不是能隨便擺布的。


    而那些尚未成名,或者目前隻是有點小名氣,還遠沒有達到巔峰的演員,則是他的重點,關注對象。


    像是前世大明王朝1566裏麵的諸多演員,飾演嚴世藩、張居正、海瑞的幾個人。


    他們前來試鏡,陳麟風一般直接打勾。


    如果已經有別人把角色占了,他就建議其選擇另外的角色,盡量把人留下來。


    所以這部劇的演員最終選下來,基本不是現在已經成名的,就是未來能成名的,現在肯定有本事在身。


    這就導致這段時間的戲,拍起來就格外的順暢。


    導演陷入到是選這個鏡頭好,還是選那個鏡頭好的兩難困境中。


    同時心裏也納悶,這小陳連選演員的眼光都有嗎。


    怎麽選的啊?


    這幾個我不怎麽認識的,演技也都挺不錯的。


    劉茜茜也有這種疑惑,“小風,這裏麵幾個演秦王府麾下官員的(沒記住官員名字),是不是演技都挺好的呀,還是我的感覺錯了,我好像都沒聽說過這幾個演員。”


    那當然,這可是張智堅(張公瑾)、王進嵩(岑文本)、劉毅君(唐儉),都是以後的成名老戲骨。


    陳麟風直接對她豎了個大拇指,“多日不見,你長大了,不僅演技變好了,眼神也變得好使了。”


    劉茜茜多少有些習慣,他這種帶著陰陽怪氣的誇讚,心裏還喜滋滋的。


    “那是,我最近可努力了。”


    叉腰.jpg


    然而得瑟的結局,就是注定要被打臉。


    劉茜茜在接下來的這段戲份接連失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