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那些在上下兩部中,都要出現的角色,需要由兩個劇組共同商議決定。


    這些角色,因為跨度時間長,所以大多由老戲骨出演。


    一方麵不會牽扯太多的各方利益,另一方麵演技也都能讓大家放心。


    就比如李淵手下的老臣之首,裴寂的扮演者,就找了倪大洪出演。


    其他在曆史上叫的出名的角色,也大多是像這樣,出演者幾乎各個都是觀眾看著就眼熟的演員。


    目前來看,這部劇從演員配置上來說,已經是拉滿了。


    演員選好之後,接下來劇組就要把分解好的劇本交給各個演員,讓他們提前熟悉角色劇情。


    陳麟風這一組,開始與導演商議分配拍攝計劃,製定時間表。


    其他籌備組暫時還沒有準備完全,可能還要等大半個月,劇組才能正式啟動。


    陳麟風跑到貞觀之治的拍攝地,也就是平市的影視城,這裏的二期工程,在過年前已經完工。


    貞觀之治的劇組籌備比較早,目前已經開拍。


    劇組選用的一些古代服裝和盔甲,正是由陳麟風建議父親組建的工作室打造的。


    整體看起來,要比以前的古裝劇裏,那些粗製濫造的服化道要強多了,從精致程度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果然請的曆史顧問還是很給力的,工作室的打造能力也很強,這方麵已經可以作為影視城的優勢項目了。


    陳麟風在劇組並非沒有事做,而是著重觀察馬悅的表演。


    他和馬悅都是飾演李世民,隻不過是不同的年齡階段。


    陳麟風作為年輕時代的李世民,雖然在長相上和中年以後有區別。


    但是個人所具有的一些動作特點,以及行為習慣應該是不變的。


    所以陳麟風具體觀察這些內容,以便後麵自己在表演的時候把這些加進去。


    目的是讓觀眾對這兩個人產生聯係,覺得中年後的李世民,就是他這個樣子長大之後變成的。


    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年紀大的來包容年輕演員,到了這裏,因為陳麟風的個人特質,反了過來。


    此外,一個角色兩個人演的,還有長孫皇後。


    由於《李世民》那邊的劇組演員選擇確定,根據劉茜茜的長相,賢妻良母版的長孫皇後,選了陶惠敏飾演。


    這位在80年代擁有頂級顏值的演員,如今三十多歲,在經過化妝之後,仍舊是端莊大氣,明豔動人。


    又過了10多天,《李世民》劇組籌備完畢。


    經過央視和華影商議之後,決定正式將兩部劇名合並,改為了《大唐帝國》。


    其實不過就是個名義的更換,不影響具體製作,陳麟風沒有多在意。


    進組之後,陳麟風還要先學會騎馬,說來也怪,他已經演過兩部古裝劇了,但都沒有經曆過馬戲。


    主要是前麵兩部古裝劇都是神話題材。


    哪吒和沉香這兩個角色,真想要走遠路,都是用飛的,根本用不上馬。


    在如今這部劇中,為了契合曆史原型,陳麟風需要在劇中騎的馬,甚至不止一匹,需要根據不同的大戰,來選擇不同顏色的馬。


    李世民的昭陵六駿,知名度可能比一些曆史人物還高。


    這個劇裏邊的名演員特別多,他們大都經曆過騎馬戲,少有不會騎馬的。


    馬場的負責人,給陳麟風找了一匹溫順的老馬,讓他試著騎。


    這是一匹黑色的馬,毛發略有雜色,正被馬場的工作人員牽著。


    這麽個大家夥,遠看的時候沒什麽感覺。


    真正走近了,還是比較讓人擔心,它會不會突然給你來一蹄子。


    陳麟風按照馬術教練教的方法,慢慢地從側邊靠近。


    老黑馬腦袋略微扭動了一下,沒有什麽動作。


    “對,就是這樣,別擔心,這匹馬很溫順的,一般不會排斥陌生人。”


    陳麟風走上前去,伸出手,讓馬習慣自己的氣味。


    這時,其他要來訓練的演員,陸續到達馬場。


    像是富大隆,很小的時候就會騎,這次就是過來熟悉一下的。


    人家直接很快上手,一會就開始撒歡著四處跑,不時騎著馬飛快的從他身邊掠過。


    看的陳麟風一真羨慕。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熟悉,終於可以騎上馬了。


    他踩上馬蹬,按照教練的指示控製著馬慢慢的散步,直到熟練之後嚐試小跑。


    坐在馬上的感覺還是挺奇妙的,前世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今生倒是彌補了缺憾。


    陳麟風練馬的速度算是快的,在初步掌握騎馬要領之後,他隻在每天下戲之後,花一段時間來進行練習。


    等到正式要開拍騎馬戲的時候,已經可以稱得上一名熟練的騎手了。


    《大唐帝國》的前半部,主要是隋唐末年一統天下的進程,有很多戰爭戲份。


    陳麟風在劇本中,也對戰爭戲進行了充分的描寫,為此當初他查閱了大量資料,包括具體的戰場態勢、地形地圖等內容,在劇中都有提現。


    在具體拍攝過程中,為了展現李世民麾下的玄甲騎兵,僅身穿鐵甲,會騎馬的群眾演員就多達數百。


    聚在一起飛奔衝鋒的場景,加上合適的運鏡和剪輯,能夠營造出數千騎兵精銳的感覺。


    為拍好攻城戲,製作組還特意提前打造了雲梯、投石機,這一類古代的工程器械。


    而不是像大部分的古代戰爭劇,一群士兵抬著梯子上去。


    這也是很多影視劇固有的槽點。


    將軍下令攻擊某城,於是身後的士兵抬著梯子就衝了,緊接著就是攻城方爬梯子,然後守城方扔石頭,攻城方死傷慘重……


    這種在古代叫蟻附攻城,通常是裝備極度落後的攻城方才會使用,比如農民起義軍。


    正式的正規軍,都是有專業的攻城設備的。


    除此之外,再把目光放到個人的裝備上。


    陳麟風在拍戲時,穿的那一身甲胄,穿著工序就需要十幾個步驟,裏外四層甲。


    上身之後,看起來就與以往那些比較粗製濫造的甲胄,明顯有所不同,增加了全副武裝感和更多的戰爭氛圍。


    不過代價就是,整套裝備比較重,得至少有十幾斤。


    還好材質上都是用的輕型材料,沒有搞實打實的鐵甲。


    很多甲片都是用的鈦合金,比不鏽鋼輕很多,相比鋁合金又更耐用,作為主角的甲胄來說,比較合適。


    一般群演的甲胄,則使用鋁合金材質,價格便宜很多,看上去倒也不差。


    整個戰爭戲份,劇組大概用了兩個月時間才拍完,輾轉了很多個地方。


    這時已經來到了5月份,隻剩下一些宮廷內部爭鬥的戲沒拍,這段戲的拍攝地就在平市的影視城。


    《貞觀之治》也就是《大唐帝國》下半部的劇組,正好已經使用完場地。


    他們已經轉移到了北方地區,去拍草原戰爭戲,那是李靖的主場。


    值得一提的是,李靖的扮演者是陸樹明。


    這位“關羽”之前剛剛在漢武大帝裏,出演了飛將軍李廣,又轉來當李靖了。


    其實這部劇裏麵有不少漢武大帝的演員。


    就像是霍去病的扮演者李勒,在這部劇裏演了蘇定方,正是李靖的手下兼半個徒弟。


    說來好笑的是,上部劇裏,霍去病還在教訓李廣,說打仗最重要的是要贏,這部劇就要聽人家的指揮了。


    【茜茜】:我戲份快拍完,就要去找你了


    【風雲合璧】:是嘛,拍女俠好玩嗎


    【茜茜】:不好玩,好累,以後再也不拍武俠戲了


    【風雲合璧】:然後真香?


    【茜茜】:啥意思


    【風雲合璧】:一句至理名言,道出了人類的本質


    【茜茜】:你又在說這種讓人聽不懂的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