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廣市的路上,陳麟風躺在火車軟臥上,一動也不想動。


    本來是要買機票的,不過考慮到火車臥鋪還能比較好的休息,最終還是選擇了火車。


    少年人恢複的快,陳麟風休息半天,感覺沒那麽累了。


    他從包裏找出這幾天的報紙來看,都是梅姐專門搜集的關於他新書的評論。


    這次《命運之初始》在報紙上的評價,就沒有那麽樂觀了。


    文學評論家們對陳麟風可謂是恨鐵不成鋼。


    “所謂的天才作家終究是墮落了,在第一本小說討論過罪與罰、法律與法製等主題過後,陳麟風的新書卻寫起了不知所謂的戰鬥場麵,完全沒了以往的靈氣。”


    “文學的市場化正在侵蝕著新時代的年輕人,如果連陳麟風這樣有天分的人都沉浸在腎上腺素的打鬥爽感中,那華國的文學還有未來嗎?”


    陳麟風看到這裏,仍保持著從容淡定,這一點他有心理準備,沒人能讓所有人喜愛。


    第一本小說發售時,他是新人,算是有新手保護,大家對新人總會寬容一點。


    到第二本就沒有了這樣的待遇。


    國內的文學從業者,還是更喜歡現實文學或者純文學,以戰鬥為主的小說就是赤裸裸的“閑書”、“無用文學”。


    “我無法理解陳麟風對於曆史的歪曲,從他接受過的采訪來看,他不可能不了解曆史,亞瑟王被他寫成了一個女孩,秦始皇、壓力山大大帝被他召喚到現代,說著各種現代用語。這是對曆史的背叛,是對讀者的不負責。”


    陳麟風有些頭疼,雖然有所預料,但是曆史虛無主義的大鍋他真背不動啊。


    再看一個評論,這次又是批評他搞插圖的行為,認為是標新立異。


    陳麟風手指捏著眉心,舒緩心情。


    梅姐以為他是發愁新書的口碑,安慰道,“報紙上批評你的雖然多,但是線下讀者的評論還是很不錯的,萌芽那邊收到不少讀者迴信,都表示很喜歡你的新書。”


    “我不發愁這個,隻是報紙上幾乎一麵倒的批評,有點不太對。”


    陳麟風倒是不擔心別人批評自己,隻怕那種給他上價值的。


    所謂有些事不上秤,可能沒有四兩重,一旦上了秤,千斤也打不住。


    就怕說他給小孩子教不好的曆史觀,這樣的聲音多了,就會比較麻煩。


    其他的批評倒是無所謂,有些不一樣的聲音反而會加大宣傳的效果。


    他繼續翻看評論,終於看到有一條評價劇情的。


    “在我看來,這本小說和作者的第一本書一樣,都有著新奇的設定,讓人羨慕年輕人創作高峰期的靈活想法。


    作者在文中探討的正義是否能夠允許犧牲這一點頗有點意思,女主和男主的義父作為觀點的正反方形成激烈對立。


    而作為創造他們的作者,看似是完全站在女主那一邊,但是男主自己卻又是為正義甘願犧牲的性格。


    這無形中就透露出作者自身的觀點:為了正義而犧牲他人的行為算不得正義,但是為了正義犧牲自身的行為,作者持讚賞態度。


    讓我想到了當年的救火小英雄來寧,我不認為這對小孩子是好的理念……”


    ……


    得,陳麟風感到了代溝,誰讓小孩子犧牲啦,你不能這樣血口噴人啊。


    還好,後麵還是有幾份報紙是偏向正麵的評價,讓他的血壓不至於太高。


    不過總體的輿論還是以批評為主。


    陳麟風鬱悶的放下報紙。


    梅姐翻出筆記本電腦,找到論壇上的內容,指給他看,


    “這次整體的輿論比較奇怪,報紙上的評論家、大報大多是在批評,網絡上全是誇的,新浪、搜狐上也是這樣。”


    陳麟風翻了翻,確實,網上的網友個個是人才,把他的小說誇出了花。


    “毫不誇張的說,《命運》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成熟的人物、智商在線的劇情、花樣百出的戰鬥,以及陳麟風式的新時代觀點:何為英雄?


    英雄可以有很多種!”


    “少有的能給我帶來思考的作品,不是說其他優秀作品不行,而是那些作品我根本就看不下去,希望這樣的好書能多來點。”


    “三王之宴讓我想起了曹劉的煮酒論英雄,真是太有感覺了。”


    “確實,我有種看名著的感覺。”


    不是,你這似粉實黑啊。


    陳麟風看到這,有點繃不住。


    “看來這次在主流文學界真的拿不到好評了,”陳麟風躺迴床鋪,不再看各種或好或壞的評價。


    他不是傻子,看明白了這次輿論風向的原因。


    形勢很明顯,傳統主流輿論(主要是文學界)認為他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能,希望他加入到純粹的文學陣營中來。


    他這樣新一代最知名也是最賣座的暢銷書作家,對其他同齡人是會有示範作用的。


    上一代人很看重文學的引導作用,更看重其文學性和思想性,而非娛樂性。


    文學界之外,則是另一個態度。


    年輕網民和一般讀者是比較支持他的,從小說目前發售的數量也能看得出來。


    輿論方麵很快發展成,兩方對罵的形式。


    主流大報會援引網絡評論,然後進行一一批駁。


    各大論壇和門戶網站也會轉發報紙上的評論,底下一堆網友在反對。


    兩方罵的越厲害,線下的情況就越火爆。


    陳麟風白天感受著讀者粉絲的瘋狂歡迎,晚上在酒店看著報紙上的指責聲,隻感到巨大的撕裂感。


    他幾乎是強迫著自己去看那些指責的評論,有客觀一些的觀點,他還會記在心裏。


    他也是正常人,看多了批評,心裏會不快,然後就去各種論壇上,看看網友們的吹捧,平衡一下。


    或許這就是成名所需要麵對的。


    陳麟風對最近的輿論形式有自己的思考,負麵的聲音不絕於耳,身邊吹捧的聲音也沒停過過。


    時間久了,人自然慢慢的就會,不再關注批評的聲音,沉浸在誇讚的氛圍裏,漸漸迷失。


    他對這種狀態異常的警惕。


    陳麟風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腦海中關於前世生活的感覺一直在縈繞著,從未消散。


    隻要記住的就不會忘,也就意味著,他失去了忘掉這些情緒的能力。


    這些情緒時刻提醒著陳麟風,他是個普通人。


    而普通人,就會犯錯。


    想要不犯錯,就要保持時刻的清醒。


    陳麟風的簽售會,總體是從南到北,集中在幾座大城市,總共持續了大概一周時間。


    首周過後,通過萌芽在出版社的統計,《命運》的銷量超過了首印數的一半。


    “那可是25萬本!”


    鄭玉玲給他打電話時,說話的聲音都是顫抖的,


    “去年你的第一本書,三個月就登上了年度銷量榜前10,今年更是一直保持著銷量榜第一的位置。


    以《命運》現在的銷售數據來看,明年的第一也還是你的。”


    她感歎道,“小風,伱已經正式成為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了,萌芽能和你合作真是太好了!”


    陳麟風輕笑道,“小玲姐,我也是憑借咱們萌芽,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我也得感謝你們啊。”


    “哈哈,什麽謝不謝的,咱們都是一家人。”


    《命運》的首周銷量瞞不住業內人士,很快報紙上就刊載了這一信息。


    同行的作家們,酸的牙都要掉了,更多的人在報紙上發表批評言論。


    陳麟風沒有能再關注這些。


    接下來,他要出國到霓虹,參與宣傳活動。


    講談社花了近一個月進行《命運》的翻譯工作,成品陳麟風已經看過,翻譯的很有水平。


    霓虹方麵,將發售日期定在了十月初,梅姐的簽證也辦好,兩人提前了幾天去往霓虹。


    此時,成、趙主編他們還在日本沒走,從國內新傳過來的小說,有部分獲得了認可,成功簽約。


    幾位編輯收獲了巨大的成就感,如今正幹勁滿滿的繼續推介其他作品。


    霓虹的圖書市場已經比較完善了,對通俗類小說沒有太大的偏見。


    他們的業界對陳麟風的《命運》評價頗高,認為其中蘊含著與霓虹人不一樣的思想方向。


    其中這些專業人士最為欣賞的莫過於三王之宴那段劇情。


    三個古代的王者加上主角一個現代人的思想碰撞,極具看點。


    征服王和亞瑟王的觀點和言論,陳麟風基本上沿用了前世原著的寫法。


    而始皇帝的看法主要包含了一些大一統思想,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帝王觀。


    主角則是帶有華國現代人的唯物史觀的思想。


    後兩者的觀點,在現代霓虹國內,很少能看到,那些人感到很有新鮮感。


    有些偏左的文人,甚至深感共鳴。


    陳麟風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來寫這幾方人的論戰,前前後後改了無數次。


    從這些人的評價來看,他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不僅小說的專業口碑給新書帶來了關注度,陳麟風自身的經曆也很有新聞價值。


    前段時間講談社的宣傳做的很到位。


    很多讀書愛好者知道有一位華國天才作家即將發售新作,在等著買他的書。


    這天晚上,趙主編麵帶凝重的來找他。


    “小風,國內這幾天的輿論有些不對,人日上有人發表文章,批評你的小說搞曆史虛無主義,提議有關部門封禁你的小說。”


    陳麟風大吃一驚,“怎麽會?”


    他出國那會,雖然有些相關的聲音,但隻占文學評論的一小部分。


    而且文學評論說白了,也隻有相關的少部分人才會關注。


    “我不過是寫一本小說,又不是做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怎麽會鬧到上人日報的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